第154章
三位许贡的门客,在历史都没能留下名字的三个无名小卒,在富春江畔,上演了一场逆天屠龙大戏,彻底将东吴集团推向深渊。
就连赶到附近的张飞都被这惨烈的场面震撼住了,离着十余丈远就慢慢停下战马,目不转睛的看着孙策,眼中有狂喜、有怜悯、有唏嘘、有伤感……
东吴的兵卒围拢在孙策周围,对着张飞怒目而视。张飞伸手止住身后的军队,以张飞的眼力,不难看出孙策已经再无生机了,孙策能活到现在,靠的是异常出色的身体素质,换个人早就魂归地府了。
孙策也看到张飞到了眼前,税收让兵卒散开,冲着张飞勉力说道:“张……翼德,你赢了……但是我孙策不服啊……”
张飞策马上前几步,低声道:“不错,你孙伯符并不是败在我张飞手里。”
孙策猛地咳嗽两声,断断续续的说道:“可恨我孙策……纵横江东,今日……却死于……小人之手……”
小人之手么?张飞看了看三个门客的尸体,轻轻的摇了摇头,但孙策显然已经要死了,张飞也不打算和一个死人争辩,呵呵一笑,并没有回答孙策的话。
孙策看了看周围的兵卒,喘息道:“张翼德,不要杀……他们,他们……对你已经没有威胁了。”
张飞带你了点头,低声道:“可以……”
这不存在放虎归山的问题,这些兵卒早就失去了锐气,孙策一死,他们更会失去苏由的精气神,在家务农还好一些,如果上战场就跟死尸一样了。当然,如果给孙策报仇的话,这些兵卒到能奋起余勇,可这跟张飞一点关系也没有,那是孙策和许贡的恩恩怨怨,报仇也轮不到他。
孙策慢慢闭上眼睛,呼吸渐渐缓慢下来,渐渐变得无声无息……好像睡过去了一样,周围的吴兵慢慢哭泣出声,江畔弥漫着哀伤的气氛。
“撤……”张飞见到孙策已经身死,张飞也彻底放下心来,带兵撤走了。
夕阳西下,江边只剩下数百哭泣的吴兵,就连许贡三个门客带来的兵卒也在三个门客身死的同时乘着小船离开了。
张飞也就是放过孙策的尸体而已,这还是看在孙策是员猛将的份上,不然的话,张飞一定会将孙策的尸体缴获回去。
但张飞却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进一步打击东吴。
一回到余暨县,张飞就和诸葛亮陈到二人商议,北上攻打钱塘县,这个计划立即得到了诸葛亮和陈到的赞成。
如今孙策身死,所以山阴县的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攻打他们实在是得不偿失。
试想一下,孙策一死,山阴的军中群龙无首,必然会出现一个权力真空期,这不是孙策提前安排就能解决的。比如,就像孙策安排的一样,吴军之中必然会出现决战、投降、隐退几种意见。
如果这时候张飞选择进兵,那么各种意见顿时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联合起来对抗张飞。
就算想要投降的也会先表现一下,以便显示自己的价值。
如果不进攻山阴,这些人就会陷入一段时间的争吵之中,从而无力威胁张飞,张飞也就可以从容的抽调兵力北上钱塘县。
现在也是钱塘县最虚弱的时候,孙暠身死,钱塘县同样群龙无首,攻克钱塘县易如反掌。
一旦拿下了钱塘县,张飞就会转变战略进攻方向,进攻乌程县,联合阳羡县的黄忠再次进攻吴县。到那个时候,打不打山阴县已经没什么必要了,现在要讨论的是谁去攻打强塘县,分出多少兵力攻打钱塘县。
最后张飞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北上,这里面张飞就有私心了,余暨县这里是防守为主,没机会立什么功劳了。北上则不同,攻克钱塘县之后,再拿下乌程,就可以兵锋直指吴县了,这是多么大的功劳?
再加上在南线击败孙策,张飞的军功太大了,简直是灭国的功劳,裂地封侯都有可能,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把这个功劳留给诸葛亮的。
而且在军事上说,诸葛亮这种谋士并不适合领导长途奔袭的战斗。
但是张飞并不知道,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对他产生了一丝怨意。在诸葛亮看来,咋还能够飞作为主将,就应该稳守城池,分兵出击的任务,就应该交给自己和陈到来做。
再说了,难道你张翼德不知道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区别吗?
这不是张飞和诸葛亮不顾大局,实际上在孙策身死的一刻,东吴集团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在胜局已定,瓜分战果的情况下,刘备手下的外来集团(关羽、张飞、简雍等老人)和荆州集团的权利碰撞不可避免。
对于诸葛亮人品的问题,蜘蛛不想过多讨论,反正诸葛亮绝对做不到高大全,想一想白帝城托孤的李严。
第二天一早张飞就派人收集船只,准备渡江。到了中午,张飞就带着先锋部队开赴到钱塘县城下,张飞的兵卒不多,也就五百人而已,但就算如此,钱塘县的守军也不敢出城迎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兵卒陆续渡过富春江,聚集到钱塘县城下,到了傍晚,张飞手下已经有一万五千兵卒了。
虽然没有攻城的举动,但这一万五千人也给钱塘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墙上的吴兵都战战兢兢,心怀恐惧。
而张飞有火上浇油了一把,名利兵卒在城下大喊:“钱塘的吴兵听了,速速开门投降,不然的话,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这绝对不是恐吓,钱塘守军要是不出来投降,破城之后张飞肯定会屠城的。不然的话,张飞的话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震慑敌军。这个道理钱塘县的各级官员也知道,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些人终于屈服了,心理面默念着“我这是为了满城百姓,不是屈服在张飞的淫威之下”,七手八脚的打开城门,迎接张飞入城。
张飞这边一分兵,山阴的程普就知道了,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毫无疑问,众人分成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孙翊为首,孙翊主张是由海路撤回吴县,以保证吴县安全。
第二个派系是程普为首的主战集团,他们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猛攻余暨县,逼迫张飞回兵救援。
第三个派系是摇摆派,这个派系人最多,他们并不反对孙翊会吴县的做法,但坚决反对程普的军事计划。
在摇摆派看来,程普的决定是极其愚蠢的举动,余暨县现在最少有一万五千守军,如果山阴所有的兵力都调动起来,还有可能攻下余暨县,但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更别说孙翊还要带一部分兵卒回吴县了,莫不如听孙策的遗嘱,以守为主,徐徐反攻呢。
当然,这些人说得好听,里有多少人是打算投降刘备的就不得而知了。
新的一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家人安康。
求求票!^-^^-^
第三百四十五章周瑜再布天下局
其中还有个人不一样,那就是鲁肃,和其他人不一样,鲁肃是临淮东城人,也就是徐州人,和江东并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鲁肃则是因为和周瑜关系良好才投靠孙策的。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鲁肃对东吴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鲁肃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抵抗刘备,而是周瑜的安危。
所以鲁肃根本就没参与山阴城中的争吵,自己轻骑直奔牛渚找周瑜去了。而孙翊是孙氏宗族,也不用听程普号令,带着八千兵卒取水路直奔吴县去了,山阴县四万军队只剩下三万余人。
旦说鲁肃昼夜兼程,赶赴牛渚去见周瑜。二月十五孙策身死,到了二月二十二这天,鲁肃就北上八百里,赶到了牛渚。但还没见到周瑜,鲁肃就已经被千叮咛万嘱咐了,周瑜病体初愈,千不要刺激周瑜。
鲁肃无奈之下,只得应付几句,心里却想着怎么将孙策的死讯告知周瑜,。
现在周瑜的病情已经好多了,听到鲁肃前来,周瑜立即出来迎接鲁肃,将鲁肃迎到帐中。
由于被孙权断了粮草,所以韩当等人也回到牛渚了。
等到众人坐定,周瑜先吩咐亲兵退到十步开外,给鲁肃奉上净水,这才沉声问道:“子敬,你如实答我……伯符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啊……”鲁肃一下子惊叫出声来,完全不知所措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周瑜为什么一张口就说孙策已经死了。
周瑜不顾鲁肃惊惧的神色,自顾说道:“孙权叛逆,切断我军粮草,伯符必然会北上救援牛渚。但至今为止,已经有十天了,援军却毫无踪迹,反而是你鲁肃独自前来,事情还不清楚吗?”
鲁肃哀叹一声,垂下头来。
如果说周瑜说孙策身死众人还有些惊疑的话,那现在鲁肃默认的态度就震惊了众人,一时间众人就感到天塌地陷,不知所措,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差点没把周瑜的军帐都掀起来。
周瑜倒是十分平静,一动不动的端坐在帅位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了现在,鲁肃是真心佩服周瑜的心理素质了,孙策身死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让周瑜乱了方寸,当真称得上心若磐石了。这和孙权反叛不一样,孙权反叛属于意外事件,祸起萧墙,这是周瑜没办法控制的。
足足过了一刻钟,周瑜这才厉声喝道:“都给我安静,帅帐喧哗,成何体统。”
众人被周瑜吓得一愣,急忙停止议论,纷纷速手而立。
周瑜环视一周,慢慢说道:“如今主公身死,现在我给你们三个选择。第一,诸位和我扶孙绍(孙策长子)就位,回兵吴县,继续抵抗刘备。”
“第二,诸位随我退守寿春,向李子悔借兵,铲除孙权,为主攻报仇雪恨。”
“第三,诸位就此别过,各奔前程吧!”
周瑜话音一落,帐中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不过这次声音倒小了许多,都是三两成群,交头接耳。
不多时,朱桓顾雍等人纷纷表示愿意为孙策效死,返回吴县,誓死抵抗刘备。不过也有人表示刘备势大,还是北上九江,向李子悔借兵为上。当然,还没人傻到选最后一条,各奔前程。
周瑜这三个选择是很有深意的,并不能像字面上那么看。
是死路,也是活路,死路的意思是大势已去,东吴根本就无力抵抗刘备了,死守吴县又能如何,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城破国亡只是时间问题。这点不光是周瑜,但凡有点军事眼光的人都能推测出来。
死路中的活路就是投降刘备,至于是在城破之时投降,还是暗地里抛媚眼,就只有自己知道了,周瑜也看不出来。
相比来说,第二条路才是周瑜想看到的,向李重借兵根本就是一个掩饰之词,实际上和寄人篱下是一样的,但却真有机会替孙策报仇雪恨。而选择这一条路的人,肯定是死忠于孙策的。
要知道在座的众人大多数都是江南人士,跟随周瑜到九江郡打拼,跟抛家舍业没什么区别了。
但让周瑜感叹的是,除了凌操和韩当两人,竟然没有人再选择这一条。看到这里,周瑜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南人无用,还真不是污蔑他们,这些人的心中只有家族利益而已。一旦形势不妙,马上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堪大用。
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周瑜也不勉强他们,当即就同意了这些人的想法,让他们各自安排去了,只是单独叫韩当、凌操、鲁肃三人进内帐说话。
如果说在大帐之内周瑜还精神抖擞,王霸之气乱放的话,一进到内帐,周瑜立即就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萎靡下来,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被抽空了。
凌操和韩当刚想要劝解几句,却见到鲁肃冲着他们摆摆手,眼中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
作为周瑜的好友,鲁肃非常清楚,周瑜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周瑜这一声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辅佐孙策一统天下。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抛开运气问题、周瑜确实有这个能力。
现在孙策身死,东吴分崩离析,周瑜立即就是去了奋斗目标,要不是还有替孙策报仇的信念支撑周瑜,怕周瑜早就再一次卧病在床了。
可问题是,为了报仇而活着的人,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周瑜开在床榻上,示意三人坐下,慢慢问道:“子敬,详细说说和张飞作战的情况。”
鲁肃知道事关重大,慢慢的诉说起事情经过。本来孙策的死因就错综复杂,再加上鲁肃说道不厌其烦,足足说了两个时辰,鲁肃这才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一边。
听过详情,周瑜慢慢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周瑜问道:“子敬,山阴还有谁能信任?”
鲁肃思索了一下,这才答道:“除了孙翊、孙登兄弟,大概也就程普和董袭二人可以信任了。”
韩当也插口道:“德谋(程普)和元代(董袭)都是东吴老臣,绝对值得信任。”
凌操也点头符合道:“德谋和元代深明大义,定然不会坐视……江东基业毁于一旦的。”
“哼……”周瑜冷哼一声,慢慢说道:“江东基业已经毁于一旦了,还说什么坐视不坐视,现在不比当初,凌操、曹操、刘备都是天下枭雄,实力雄厚,绝对不会会给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子敬,现在周瑜有事相求,不知子敬答应与否?”
鲁肃如何不知道周瑜的心思,周瑜的语气纯粹是请求,以朋友之间的情谊相托,而不是用官职命令自己,急忙说道:“公瑾言重了,你我相识多年,但有吩咐,鲁肃定然竭力而为。”
周瑜苦笑一声,幽幽说道:“如今有识之士都已看出,东吴大厦将倾,不可扶也,所以为兄只能做一件事了,那就是替伯符报仇。然李子悔乃是无利不起早之人,不会无缘无故帮助我们的,所以,我们要给李子悔一些好处才行。”
此话一出,三人都点头称是,谁都知道、借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仗是要死人的。
至于帮助周瑜铲除孙权,看似李重占便宜,其实不然,李重更好的选择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周瑜和孙权、刘备打的差不多了,再伸手摘桃子。
而且李重也不怕周瑜投奔别人,除非周瑜铁心归隐,也只有李重可以投奔了。
周瑜接着说道:“程普将军不是诸葛亮和张飞的对手,所以子敬,我需要你回到山阴,协助程普。”
鲁肃苦笑一声,刚要表示自己无能威力,周瑜就接着说道:“子敬不要误会,我不是让你辅佐程普守住山阴,那是不可能。但章安、永宁等地地势偏远,程普如果一心周旋,能坚持很长时间。”
韩当奇道:“大都督如你所说,章安、永宁二县地势偏远,物产贫瘠,就是保住了这两个县也于事无补啊。”
顿了顿,韩当接着说道:“不是韩当不想为主公效死,但如今形势已定,就算留住了章安、永宁二县又能如何?不是末将泄气,这两个县怕放不到刘备眼里吧。”
周瑜点头道:“刘备肯定不把这来那个各县放到眼里,但我们这样看,张飞分兵吴县,与黄忠合兵一处,兵力接近三万,吴县的兵卒肯定抵挡不住。”
说到这里,周瑜狠狠地捶了一下床榻,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恨恨道:“更何况吴县各级官员也不会一心抵抗刘备的,他们真要是能做到人在城在,周瑜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吴县。”
话音一落,三人全都黯然无语。
周瑜这句话才是东吴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一次兵败就能让偌大的东吴再无反抗之力吗?显然不可能,关键是东吴各层官员的态度。
孙策活着的时候还好,能压制住私心作祟的各大家族,但现在孙策以薨,孙权争权,孙氏家族群龙无首,已经压不住各大家族了,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利益,想要他们为江东卖命,实属痴心妄想。
就连赶到附近的张飞都被这惨烈的场面震撼住了,离着十余丈远就慢慢停下战马,目不转睛的看着孙策,眼中有狂喜、有怜悯、有唏嘘、有伤感……
东吴的兵卒围拢在孙策周围,对着张飞怒目而视。张飞伸手止住身后的军队,以张飞的眼力,不难看出孙策已经再无生机了,孙策能活到现在,靠的是异常出色的身体素质,换个人早就魂归地府了。
孙策也看到张飞到了眼前,税收让兵卒散开,冲着张飞勉力说道:“张……翼德,你赢了……但是我孙策不服啊……”
张飞策马上前几步,低声道:“不错,你孙伯符并不是败在我张飞手里。”
孙策猛地咳嗽两声,断断续续的说道:“可恨我孙策……纵横江东,今日……却死于……小人之手……”
小人之手么?张飞看了看三个门客的尸体,轻轻的摇了摇头,但孙策显然已经要死了,张飞也不打算和一个死人争辩,呵呵一笑,并没有回答孙策的话。
孙策看了看周围的兵卒,喘息道:“张翼德,不要杀……他们,他们……对你已经没有威胁了。”
张飞带你了点头,低声道:“可以……”
这不存在放虎归山的问题,这些兵卒早就失去了锐气,孙策一死,他们更会失去苏由的精气神,在家务农还好一些,如果上战场就跟死尸一样了。当然,如果给孙策报仇的话,这些兵卒到能奋起余勇,可这跟张飞一点关系也没有,那是孙策和许贡的恩恩怨怨,报仇也轮不到他。
孙策慢慢闭上眼睛,呼吸渐渐缓慢下来,渐渐变得无声无息……好像睡过去了一样,周围的吴兵慢慢哭泣出声,江畔弥漫着哀伤的气氛。
“撤……”张飞见到孙策已经身死,张飞也彻底放下心来,带兵撤走了。
夕阳西下,江边只剩下数百哭泣的吴兵,就连许贡三个门客带来的兵卒也在三个门客身死的同时乘着小船离开了。
张飞也就是放过孙策的尸体而已,这还是看在孙策是员猛将的份上,不然的话,张飞一定会将孙策的尸体缴获回去。
但张飞却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进一步打击东吴。
一回到余暨县,张飞就和诸葛亮陈到二人商议,北上攻打钱塘县,这个计划立即得到了诸葛亮和陈到的赞成。
如今孙策身死,所以山阴县的军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攻打他们实在是得不偿失。
试想一下,孙策一死,山阴的军中群龙无首,必然会出现一个权力真空期,这不是孙策提前安排就能解决的。比如,就像孙策安排的一样,吴军之中必然会出现决战、投降、隐退几种意见。
如果这时候张飞选择进兵,那么各种意见顿时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联合起来对抗张飞。
就算想要投降的也会先表现一下,以便显示自己的价值。
如果不进攻山阴,这些人就会陷入一段时间的争吵之中,从而无力威胁张飞,张飞也就可以从容的抽调兵力北上钱塘县。
现在也是钱塘县最虚弱的时候,孙暠身死,钱塘县同样群龙无首,攻克钱塘县易如反掌。
一旦拿下了钱塘县,张飞就会转变战略进攻方向,进攻乌程县,联合阳羡县的黄忠再次进攻吴县。到那个时候,打不打山阴县已经没什么必要了,现在要讨论的是谁去攻打强塘县,分出多少兵力攻打钱塘县。
最后张飞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北上,这里面张飞就有私心了,余暨县这里是防守为主,没机会立什么功劳了。北上则不同,攻克钱塘县之后,再拿下乌程,就可以兵锋直指吴县了,这是多么大的功劳?
再加上在南线击败孙策,张飞的军功太大了,简直是灭国的功劳,裂地封侯都有可能,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把这个功劳留给诸葛亮的。
而且在军事上说,诸葛亮这种谋士并不适合领导长途奔袭的战斗。
但是张飞并不知道,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对他产生了一丝怨意。在诸葛亮看来,咋还能够飞作为主将,就应该稳守城池,分兵出击的任务,就应该交给自己和陈到来做。
再说了,难道你张翼德不知道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区别吗?
这不是张飞和诸葛亮不顾大局,实际上在孙策身死的一刻,东吴集团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在胜局已定,瓜分战果的情况下,刘备手下的外来集团(关羽、张飞、简雍等老人)和荆州集团的权利碰撞不可避免。
对于诸葛亮人品的问题,蜘蛛不想过多讨论,反正诸葛亮绝对做不到高大全,想一想白帝城托孤的李严。
第二天一早张飞就派人收集船只,准备渡江。到了中午,张飞就带着先锋部队开赴到钱塘县城下,张飞的兵卒不多,也就五百人而已,但就算如此,钱塘县的守军也不敢出城迎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兵卒陆续渡过富春江,聚集到钱塘县城下,到了傍晚,张飞手下已经有一万五千兵卒了。
虽然没有攻城的举动,但这一万五千人也给钱塘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墙上的吴兵都战战兢兢,心怀恐惧。
而张飞有火上浇油了一把,名利兵卒在城下大喊:“钱塘的吴兵听了,速速开门投降,不然的话,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这绝对不是恐吓,钱塘守军要是不出来投降,破城之后张飞肯定会屠城的。不然的话,张飞的话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震慑敌军。这个道理钱塘县的各级官员也知道,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些人终于屈服了,心理面默念着“我这是为了满城百姓,不是屈服在张飞的淫威之下”,七手八脚的打开城门,迎接张飞入城。
张飞这边一分兵,山阴的程普就知道了,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毫无疑问,众人分成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孙翊为首,孙翊主张是由海路撤回吴县,以保证吴县安全。
第二个派系是程普为首的主战集团,他们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猛攻余暨县,逼迫张飞回兵救援。
第三个派系是摇摆派,这个派系人最多,他们并不反对孙翊会吴县的做法,但坚决反对程普的军事计划。
在摇摆派看来,程普的决定是极其愚蠢的举动,余暨县现在最少有一万五千守军,如果山阴所有的兵力都调动起来,还有可能攻下余暨县,但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更别说孙翊还要带一部分兵卒回吴县了,莫不如听孙策的遗嘱,以守为主,徐徐反攻呢。
当然,这些人说得好听,里有多少人是打算投降刘备的就不得而知了。
新的一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家人安康。
求求票!^-^^-^
第三百四十五章周瑜再布天下局
其中还有个人不一样,那就是鲁肃,和其他人不一样,鲁肃是临淮东城人,也就是徐州人,和江东并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鲁肃则是因为和周瑜关系良好才投靠孙策的。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鲁肃对东吴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鲁肃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抵抗刘备,而是周瑜的安危。
所以鲁肃根本就没参与山阴城中的争吵,自己轻骑直奔牛渚找周瑜去了。而孙翊是孙氏宗族,也不用听程普号令,带着八千兵卒取水路直奔吴县去了,山阴县四万军队只剩下三万余人。
旦说鲁肃昼夜兼程,赶赴牛渚去见周瑜。二月十五孙策身死,到了二月二十二这天,鲁肃就北上八百里,赶到了牛渚。但还没见到周瑜,鲁肃就已经被千叮咛万嘱咐了,周瑜病体初愈,千不要刺激周瑜。
鲁肃无奈之下,只得应付几句,心里却想着怎么将孙策的死讯告知周瑜,。
现在周瑜的病情已经好多了,听到鲁肃前来,周瑜立即出来迎接鲁肃,将鲁肃迎到帐中。
由于被孙权断了粮草,所以韩当等人也回到牛渚了。
等到众人坐定,周瑜先吩咐亲兵退到十步开外,给鲁肃奉上净水,这才沉声问道:“子敬,你如实答我……伯符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啊……”鲁肃一下子惊叫出声来,完全不知所措了,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周瑜为什么一张口就说孙策已经死了。
周瑜不顾鲁肃惊惧的神色,自顾说道:“孙权叛逆,切断我军粮草,伯符必然会北上救援牛渚。但至今为止,已经有十天了,援军却毫无踪迹,反而是你鲁肃独自前来,事情还不清楚吗?”
鲁肃哀叹一声,垂下头来。
如果说周瑜说孙策身死众人还有些惊疑的话,那现在鲁肃默认的态度就震惊了众人,一时间众人就感到天塌地陷,不知所措,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差点没把周瑜的军帐都掀起来。
周瑜倒是十分平静,一动不动的端坐在帅位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了现在,鲁肃是真心佩服周瑜的心理素质了,孙策身死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让周瑜乱了方寸,当真称得上心若磐石了。这和孙权反叛不一样,孙权反叛属于意外事件,祸起萧墙,这是周瑜没办法控制的。
足足过了一刻钟,周瑜这才厉声喝道:“都给我安静,帅帐喧哗,成何体统。”
众人被周瑜吓得一愣,急忙停止议论,纷纷速手而立。
周瑜环视一周,慢慢说道:“如今主公身死,现在我给你们三个选择。第一,诸位和我扶孙绍(孙策长子)就位,回兵吴县,继续抵抗刘备。”
“第二,诸位随我退守寿春,向李子悔借兵,铲除孙权,为主攻报仇雪恨。”
“第三,诸位就此别过,各奔前程吧!”
周瑜话音一落,帐中众人又开始议论起来,不过这次声音倒小了许多,都是三两成群,交头接耳。
不多时,朱桓顾雍等人纷纷表示愿意为孙策效死,返回吴县,誓死抵抗刘备。不过也有人表示刘备势大,还是北上九江,向李子悔借兵为上。当然,还没人傻到选最后一条,各奔前程。
周瑜这三个选择是很有深意的,并不能像字面上那么看。
是死路,也是活路,死路的意思是大势已去,东吴根本就无力抵抗刘备了,死守吴县又能如何,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城破国亡只是时间问题。这点不光是周瑜,但凡有点军事眼光的人都能推测出来。
死路中的活路就是投降刘备,至于是在城破之时投降,还是暗地里抛媚眼,就只有自己知道了,周瑜也看不出来。
相比来说,第二条路才是周瑜想看到的,向李重借兵根本就是一个掩饰之词,实际上和寄人篱下是一样的,但却真有机会替孙策报仇雪恨。而选择这一条路的人,肯定是死忠于孙策的。
要知道在座的众人大多数都是江南人士,跟随周瑜到九江郡打拼,跟抛家舍业没什么区别了。
但让周瑜感叹的是,除了凌操和韩当两人,竟然没有人再选择这一条。看到这里,周瑜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南人无用,还真不是污蔑他们,这些人的心中只有家族利益而已。一旦形势不妙,马上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不堪大用。
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周瑜也不勉强他们,当即就同意了这些人的想法,让他们各自安排去了,只是单独叫韩当、凌操、鲁肃三人进内帐说话。
如果说在大帐之内周瑜还精神抖擞,王霸之气乱放的话,一进到内帐,周瑜立即就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萎靡下来,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被抽空了。
凌操和韩当刚想要劝解几句,却见到鲁肃冲着他们摆摆手,眼中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
作为周瑜的好友,鲁肃非常清楚,周瑜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周瑜这一声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辅佐孙策一统天下。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抛开运气问题、周瑜确实有这个能力。
现在孙策身死,东吴分崩离析,周瑜立即就是去了奋斗目标,要不是还有替孙策报仇的信念支撑周瑜,怕周瑜早就再一次卧病在床了。
可问题是,为了报仇而活着的人,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周瑜开在床榻上,示意三人坐下,慢慢问道:“子敬,详细说说和张飞作战的情况。”
鲁肃知道事关重大,慢慢的诉说起事情经过。本来孙策的死因就错综复杂,再加上鲁肃说道不厌其烦,足足说了两个时辰,鲁肃这才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一边。
听过详情,周瑜慢慢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周瑜问道:“子敬,山阴还有谁能信任?”
鲁肃思索了一下,这才答道:“除了孙翊、孙登兄弟,大概也就程普和董袭二人可以信任了。”
韩当也插口道:“德谋(程普)和元代(董袭)都是东吴老臣,绝对值得信任。”
凌操也点头符合道:“德谋和元代深明大义,定然不会坐视……江东基业毁于一旦的。”
“哼……”周瑜冷哼一声,慢慢说道:“江东基业已经毁于一旦了,还说什么坐视不坐视,现在不比当初,凌操、曹操、刘备都是天下枭雄,实力雄厚,绝对不会会给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子敬,现在周瑜有事相求,不知子敬答应与否?”
鲁肃如何不知道周瑜的心思,周瑜的语气纯粹是请求,以朋友之间的情谊相托,而不是用官职命令自己,急忙说道:“公瑾言重了,你我相识多年,但有吩咐,鲁肃定然竭力而为。”
周瑜苦笑一声,幽幽说道:“如今有识之士都已看出,东吴大厦将倾,不可扶也,所以为兄只能做一件事了,那就是替伯符报仇。然李子悔乃是无利不起早之人,不会无缘无故帮助我们的,所以,我们要给李子悔一些好处才行。”
此话一出,三人都点头称是,谁都知道、借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仗是要死人的。
至于帮助周瑜铲除孙权,看似李重占便宜,其实不然,李重更好的选择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周瑜和孙权、刘备打的差不多了,再伸手摘桃子。
而且李重也不怕周瑜投奔别人,除非周瑜铁心归隐,也只有李重可以投奔了。
周瑜接着说道:“程普将军不是诸葛亮和张飞的对手,所以子敬,我需要你回到山阴,协助程普。”
鲁肃苦笑一声,刚要表示自己无能威力,周瑜就接着说道:“子敬不要误会,我不是让你辅佐程普守住山阴,那是不可能。但章安、永宁等地地势偏远,程普如果一心周旋,能坚持很长时间。”
韩当奇道:“大都督如你所说,章安、永宁二县地势偏远,物产贫瘠,就是保住了这两个县也于事无补啊。”
顿了顿,韩当接着说道:“不是韩当不想为主公效死,但如今形势已定,就算留住了章安、永宁二县又能如何?不是末将泄气,这两个县怕放不到刘备眼里吧。”
周瑜点头道:“刘备肯定不把这来那个各县放到眼里,但我们这样看,张飞分兵吴县,与黄忠合兵一处,兵力接近三万,吴县的兵卒肯定抵挡不住。”
说到这里,周瑜狠狠地捶了一下床榻,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恨恨道:“更何况吴县各级官员也不会一心抵抗刘备的,他们真要是能做到人在城在,周瑜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吴县。”
话音一落,三人全都黯然无语。
周瑜这句话才是东吴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一次兵败就能让偌大的东吴再无反抗之力吗?显然不可能,关键是东吴各层官员的态度。
孙策活着的时候还好,能压制住私心作祟的各大家族,但现在孙策以薨,孙权争权,孙氏家族群龙无首,已经压不住各大家族了,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利益,想要他们为江东卖命,实属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