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土(二)
许泓却抱着小闺女不撒手,疼爱之极,“别听娘瞎扯,我就觉得咱家姑娘生得好极了!不过不能叫团子,人家会笑的,小名就叫阿青吧。”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叔这名字,起得极好。”
许惜颜来了,还告诉小杜氏,“不如我送小妹妹一个大名,许杏。二月正是杏花季,且与青杏相连,意头也好。将来就算小妹妹人生有何波折,也能因这杏字,得一份幸运。”
甚好。
这下子,小杜氏才总算被安慰到了。
想想干脆就给女儿起名叫许青杏,虽说许家嫡女都是单字,但给她起个双字,却又不用庶出的云字,也有故意起个贱名好养活的意思。
再者,她也存着私心,想让同样双名的许惜颜,日后能多照看女儿些。
至于小元子,小杜氏倒叫许泓起了个单名。
她到底年纪大了,虽幸运生了一女,但大夫们也说,日后很难再孕。
许惜颜既说这孩子跟她有缘,罗姨娘也愿意把长子养在小杜氏跟前,那将来肯定是他承袭家业的。
不如早早就把名份定下,也省得将来孩子们再争。
后来过了几年,许泓看小杜氏真的再无身孕,方给长子起名许桉。
也不指望他有大作为,只要能平安一生,做个有用的人就行了。
而许桉长大,果然跟许青杏兄妹两个极其要好,长得还象。见过的都说,跟亲兄妹似的。
杜三太太又在嘀咕,说两个孩子怕不是前世的夫妻,今生缘份未了,才齐齐投胎来做兄妹。
小杜氏那时早想通了,也不在乎。
即便是前世的夫妻又如何,只要两个孩子好好的,她也不嫌弃。
而罗姨娘果然与她娘一般多子,后又生两儿一女。
于是原本子嗣最差的许泓,最后倒成了二房最多子之人,差点都追平了许观海。
弄得杜三太太再次嘀咕,是不是排行老三的都特别旺子?
那二房如何排行老三的许云榉,是不是也有这个命?
弄得许云榉,他如今也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最是敏感知羞。弄得看到祖母就怕,总是远远躲开。
好在全家人只当是个笑话,笑笑也就过了。
三月里,孙白芷也生了个千金。
小丫头白白胖胖,整七斤。
许长津来报喜的时候,许太夫人十分高兴。还格外交待别着急催孙白芷生二胎,慢慢养好身子再说。
许长津笑,“是她自己心事重,原还说要找丫鬟开脸什么的,给我好生骂了一顿。我们许家可没这般规矩,除非是她自己贪图美色。”
许太夫人忍俊不禁,“你也学坏了!”
许长津说的,正是颜真小两口,前些时闹的一段故事。
许家人都没想到,当初许松说动颜真提前成亲,是答应了媳妇,年后去南方卫家时,带着颜真一起上路。
小两口也挺沉得住气,一直没吱声。
等到正月过完,打算放许松出门时,才禀告长辈,二人的行李都已经收拾齐全了。
邹大太太当即就炸了,哪有这般规矩?
新媳妇不在家好生呆着,还想跑那么远去游山玩水?门儿都没有!
再说万一她已经怀上了呢?
这个,不可能。
小两口既然打算出远门,就不可能没有防备。
所以怀孕,是不可能怀孕的。
邹大太太更生气了。
你要出门是不是?那就得让她给孙子挑几个通房丫鬟。
个个貌美如花,乖巧伶俐。
颜真一听大喜,十分乐意。
相见之后,一个个拉着人家的小手,嘘寒问暖,体贴周到。还打算亲自教她们琴棋书画,还做衣裳打首饰,个个打扮得如花似玉。
直把许松气得面黑如锅底,跑去跟祖母大吵一架。
从前那些京城贵女就爱招惹他媳妇,好容易成了亲,那些丫头们不好意思来了,怎么祖母又送了一堆来?
这到底是给他添堵,还是给他添堵啊?
他到底还是不是邹大太太的亲孙子了!
邹大太太万万没想到,会落得这般结局。
最终只得偃旗息鼓,将丫鬟召回,放了小两口出门。
而此事,也成了许家一个笑话。
许长津是半点没有纳妾的心思,才会拿此事开个玩笑,逗许太夫人一乐而已。
回头去给许惜颜送红蛋,许惜颜却是没空理他。
面前摊着满满的战报,头也不抬。
只道声恭喜,说洗三时会来送礼,便又在那里摆弄起沙盘。
许长津忍不住问,“你觉得这战事吃紧?”
少女轻轻蹙眉,手上拿着一枚小旗子,却迟迟落不下去。
“攻是能攻得下的,但想要守住,谈何容易?”
四月。
消息传来,尉迟圭果然在二月就攻下了乐城,但又差点被夺了回去。
如今那边苦苦鏖战,十分激烈。
天气太冷了,原本就不适宜作战,之前不过是尉迟圭出奇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西梁反应过来,那些原本打生打死的王子王叔们倒是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如果说大齐是举国之兵,在助力尉迟圭光复失地。西梁也是举国之力,不愿领土有失。
这仗一直打了快大半年,大齐也快耗不起了。
原本之前就受了天灾,又乱了几年,损耗了不少国力。如今好不容易缓了口气,打了这么一场硬仗,国库已经消耗殆尽。
再这么耗下去,朝臣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
事关自身利益,人人皆会自私。于是朝中再度变了风向,从之前一面倒的支持,开始有了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
以户部尚书魏承祚为首,他掌管天下钱粮,天天在皇上叫苦,说实在是支应不起。再打下去,他们户部上下,都得当裤子了。
要是皇上一定支持,那宫中开销就无法保证,连皇上的皇陵都得停工。
这下子,睿帝也犹豫了。
开疆拓土虽然荣耀,可真到自己要吃苦受穷的时候,谁乐意?
此时,前朝后宫又有人开始嘀咕,说尉迟圭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黔兵渎武,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中尤以一向崇尚武勇的三皇子,反对最为激烈。
直把虎威大将军骂得狗血淋头,还怀疑他是收了敌国重金贿赂,故意消耗大齐国力的窃国贼一般。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叔这名字,起得极好。”
许惜颜来了,还告诉小杜氏,“不如我送小妹妹一个大名,许杏。二月正是杏花季,且与青杏相连,意头也好。将来就算小妹妹人生有何波折,也能因这杏字,得一份幸运。”
甚好。
这下子,小杜氏才总算被安慰到了。
想想干脆就给女儿起名叫许青杏,虽说许家嫡女都是单字,但给她起个双字,却又不用庶出的云字,也有故意起个贱名好养活的意思。
再者,她也存着私心,想让同样双名的许惜颜,日后能多照看女儿些。
至于小元子,小杜氏倒叫许泓起了个单名。
她到底年纪大了,虽幸运生了一女,但大夫们也说,日后很难再孕。
许惜颜既说这孩子跟她有缘,罗姨娘也愿意把长子养在小杜氏跟前,那将来肯定是他承袭家业的。
不如早早就把名份定下,也省得将来孩子们再争。
后来过了几年,许泓看小杜氏真的再无身孕,方给长子起名许桉。
也不指望他有大作为,只要能平安一生,做个有用的人就行了。
而许桉长大,果然跟许青杏兄妹两个极其要好,长得还象。见过的都说,跟亲兄妹似的。
杜三太太又在嘀咕,说两个孩子怕不是前世的夫妻,今生缘份未了,才齐齐投胎来做兄妹。
小杜氏那时早想通了,也不在乎。
即便是前世的夫妻又如何,只要两个孩子好好的,她也不嫌弃。
而罗姨娘果然与她娘一般多子,后又生两儿一女。
于是原本子嗣最差的许泓,最后倒成了二房最多子之人,差点都追平了许观海。
弄得杜三太太再次嘀咕,是不是排行老三的都特别旺子?
那二房如何排行老三的许云榉,是不是也有这个命?
弄得许云榉,他如今也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最是敏感知羞。弄得看到祖母就怕,总是远远躲开。
好在全家人只当是个笑话,笑笑也就过了。
三月里,孙白芷也生了个千金。
小丫头白白胖胖,整七斤。
许长津来报喜的时候,许太夫人十分高兴。还格外交待别着急催孙白芷生二胎,慢慢养好身子再说。
许长津笑,“是她自己心事重,原还说要找丫鬟开脸什么的,给我好生骂了一顿。我们许家可没这般规矩,除非是她自己贪图美色。”
许太夫人忍俊不禁,“你也学坏了!”
许长津说的,正是颜真小两口,前些时闹的一段故事。
许家人都没想到,当初许松说动颜真提前成亲,是答应了媳妇,年后去南方卫家时,带着颜真一起上路。
小两口也挺沉得住气,一直没吱声。
等到正月过完,打算放许松出门时,才禀告长辈,二人的行李都已经收拾齐全了。
邹大太太当即就炸了,哪有这般规矩?
新媳妇不在家好生呆着,还想跑那么远去游山玩水?门儿都没有!
再说万一她已经怀上了呢?
这个,不可能。
小两口既然打算出远门,就不可能没有防备。
所以怀孕,是不可能怀孕的。
邹大太太更生气了。
你要出门是不是?那就得让她给孙子挑几个通房丫鬟。
个个貌美如花,乖巧伶俐。
颜真一听大喜,十分乐意。
相见之后,一个个拉着人家的小手,嘘寒问暖,体贴周到。还打算亲自教她们琴棋书画,还做衣裳打首饰,个个打扮得如花似玉。
直把许松气得面黑如锅底,跑去跟祖母大吵一架。
从前那些京城贵女就爱招惹他媳妇,好容易成了亲,那些丫头们不好意思来了,怎么祖母又送了一堆来?
这到底是给他添堵,还是给他添堵啊?
他到底还是不是邹大太太的亲孙子了!
邹大太太万万没想到,会落得这般结局。
最终只得偃旗息鼓,将丫鬟召回,放了小两口出门。
而此事,也成了许家一个笑话。
许长津是半点没有纳妾的心思,才会拿此事开个玩笑,逗许太夫人一乐而已。
回头去给许惜颜送红蛋,许惜颜却是没空理他。
面前摊着满满的战报,头也不抬。
只道声恭喜,说洗三时会来送礼,便又在那里摆弄起沙盘。
许长津忍不住问,“你觉得这战事吃紧?”
少女轻轻蹙眉,手上拿着一枚小旗子,却迟迟落不下去。
“攻是能攻得下的,但想要守住,谈何容易?”
四月。
消息传来,尉迟圭果然在二月就攻下了乐城,但又差点被夺了回去。
如今那边苦苦鏖战,十分激烈。
天气太冷了,原本就不适宜作战,之前不过是尉迟圭出奇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西梁反应过来,那些原本打生打死的王子王叔们倒是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如果说大齐是举国之兵,在助力尉迟圭光复失地。西梁也是举国之力,不愿领土有失。
这仗一直打了快大半年,大齐也快耗不起了。
原本之前就受了天灾,又乱了几年,损耗了不少国力。如今好不容易缓了口气,打了这么一场硬仗,国库已经消耗殆尽。
再这么耗下去,朝臣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
事关自身利益,人人皆会自私。于是朝中再度变了风向,从之前一面倒的支持,开始有了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
以户部尚书魏承祚为首,他掌管天下钱粮,天天在皇上叫苦,说实在是支应不起。再打下去,他们户部上下,都得当裤子了。
要是皇上一定支持,那宫中开销就无法保证,连皇上的皇陵都得停工。
这下子,睿帝也犹豫了。
开疆拓土虽然荣耀,可真到自己要吃苦受穷的时候,谁乐意?
此时,前朝后宫又有人开始嘀咕,说尉迟圭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黔兵渎武,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中尤以一向崇尚武勇的三皇子,反对最为激烈。
直把虎威大将军骂得狗血淋头,还怀疑他是收了敌国重金贿赂,故意消耗大齐国力的窃国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