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从军,离开青石镇
第326章 从军,离开青石镇
从大牢里出来,阿飞和大胡向元瑾告辞,忙去通知以前的兄弟,准备启程前往赣州。
元瑾独自一人回到店铺里,苏灵韵正焦急的等着他,见他回来立刻上前问道,“怎么样?赖七怎么说?”
元瑾将举荐信的事同苏灵韵说了。
苏灵韵稍一思忖,问道,“充军是你向城主要求的,你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元瑾坐在椅子上,自顾倒了一杯茶,缓缓点头,“是,我和城主说了让赖七充军的意见,城主很痛快的答应了。这样一来既能给赖七一个去处,又能让李家人满意。”
“为什么让赖七去充军?”苏灵韵坐在他对面。
“赖七不是普通百姓,他也不应该窝在一间店铺内只做个小掌柜,他有雄心,有志向,应该走一条适合他的路。”而这条路他已经给他铺好,今后怎么样就看他自己了。
苏灵韵轻笑,“你说的对!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只是、”她叹了口气,“我们的铺子没了掌柜和伙计,要关门了!”
元瑾摸了一下她的鼻子,“我们还有庆元县的铺子,挣的银子足够了。那间铺子先留着,以后有何时的人选咱们再继续开张。”
苏灵韵挑眉,“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赖七的事总算圆满解决,她也终于松了口气。
三日后,赖七被发配,离开青石镇前往赣州。
苏灵韵和元瑾一起去送他。
天亮以后,苏灵韵和元瑾在城外官道上远远的看到两个官差押着赖七过来,一行三人,引了不少过路人注目。
阿飞大胡还有赖七其他的那些兄弟不是罪犯,不能和赖七一起出城,他们已经商量好出城后二十里外汇合。
走的近了,苏灵韵上前,将手里提着的食盒交给两个官差,笑道,“我们是赖七的朋友,临行之前想和他说会儿话,这食盒里有酒有肉,劳烦两位官爷在凉亭里稍等一会儿。”
官差接过食盒,痛快道,“没事,你们说吧,咱们等一会就是!”
“多谢两位官爷通融!”
两个官差提着食盒去凉亭里喝酒了,苏灵韵将另外一个包袱给赖七,“这里有一套衣服,还有一百两现银五百两银票,路上用。”
赖七目光一动,低头看了看包袱,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能认识姑娘,是我最大的幸运,今生若有缘再见,再报答姑娘和元掌柜的恩情!”
元瑾笑道,“会再见的!”
“我这一走,铺子里的事就只能交还给姑娘了,赖七枉费姑娘的栽培,最终让姑娘失望了!”赖七有些遗憾的道。
苏灵韵摇头,“没有!这样的你才是我认识的赖七,铺子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带着你的兄弟好好干,杀出一片属于你们自己的天地。”
“会的!”赖七眼中没有颓唐,只有对未来的期待。
“战场上刀剑无眼,自己保重!”苏灵韵郑重道。
“姑娘和元掌柜也是,保重!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咱们有缘再见!”赖七洒脱的拱手,脸上却还是带了不舍,想起最开始和苏灵韵相遇,自己是收了她的银子帮她去教训冯氏,后来他跟着苏灵韵过了他人生中最平静的一段日子,有吃有喝,没有饥寒交迫也没有打打杀杀,她从来没有看不起他,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当成朋友,这份恩情,他永远都会记在心里。
“保重!”
一声保重,不知以后何时还能再相见?
押人的官差过来,苏灵韵又拿出一个钱袋笑着递过去,“这是给两位官差的茶钱,劳烦官爷路上对赖七多加照顾,等两位官爷回来,我再请两位喝酒致谢。”
两个官差眉开眼笑的将银子接了过去,拱手道,“放心就是,咱们定不会为难赖兄弟,等离青石镇远些,咱们就将他手上的枷锁解了。”
“多谢!”
“回去吧!”赖七对两人道。
苏灵韵点了点头,“一路顺风!”
元瑾和苏灵韵站在凉亭外,看着赖七转身而去,背影挺拔,脚步坚定,上了官道后,慢慢走远。
“我们回吧!”元瑾握住苏灵韵的手。
“嗯!”苏灵韵回头看了一眼,和元瑾并肩向着城里走去。
她和赖七认识许久,欣赏他的为人,所以才想让他改邪归正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可是她也知道,赖七不是池中物,不可能一直窝在一间铺子里做个掌柜,而对于赖七来说,做掌柜的日子悠闲轻松,却仍有缺憾,而这次的事是巧合,也许也是必然,现在的结果反倒是圆满。
她相信赖七到了战场上定能所向披靡,说不定再归来时,他已经是个扬名立万的将军。
……
赖七的事已经过去,西市街的铺子暂时关门,以前的老顾客买不到香料和草茶便不怕麻烦又回到旧铺子里来,所以苏灵韵和柳絮比以前更忙,生活充实也过的更快。
炎热的夏天渐渐过去,暑气消散,眨眼间已经是夏末秋初。
苏晓仍然隔一段时间进城去看望冯氏,偶尔和苏灵韵提起说冯氏对她的态度已经好转,还让她回温家去住。
苏灵韵不知道冯氏被苏晓的善良感化了,还是另有所谋,不过以冯氏如今的样子,有什么谋算也不足为惧了。
温子书却一直没有消息,苏晓等着他衣锦还乡,写了几封信寄到京城才等到温子书的回信,回信中说京城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做,等料理完就回来,于是苏晓便日夜的盼着。
天气凉了,郭大叔郭婶已经开始和柳大娘商量两家的婚事,只等郭平忙过这一阵,便给两人成亲。
这日,天气甚好,秋高气爽。
长山村西头老刘家的媳妇和城里绣庄的管事是亲戚,便将绣庄的绣活领家里来再分发给村里其他的妇人,她自己在中间挣一点差价,渐渐的,邻村闲在家里无事做的妇人便也来她这里领绣活回家去做。
今日来的几个妇人有上河村的,还有小柳村,其中一人就是赵香儿。
众人领了绣活,翻看花样,其中一小柳村的妇人问刘家媳妇,“今日一进你们村子就听到有鞭炮声,谁家办喜事啊?”
从大牢里出来,阿飞和大胡向元瑾告辞,忙去通知以前的兄弟,准备启程前往赣州。
元瑾独自一人回到店铺里,苏灵韵正焦急的等着他,见他回来立刻上前问道,“怎么样?赖七怎么说?”
元瑾将举荐信的事同苏灵韵说了。
苏灵韵稍一思忖,问道,“充军是你向城主要求的,你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元瑾坐在椅子上,自顾倒了一杯茶,缓缓点头,“是,我和城主说了让赖七充军的意见,城主很痛快的答应了。这样一来既能给赖七一个去处,又能让李家人满意。”
“为什么让赖七去充军?”苏灵韵坐在他对面。
“赖七不是普通百姓,他也不应该窝在一间店铺内只做个小掌柜,他有雄心,有志向,应该走一条适合他的路。”而这条路他已经给他铺好,今后怎么样就看他自己了。
苏灵韵轻笑,“你说的对!也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只是、”她叹了口气,“我们的铺子没了掌柜和伙计,要关门了!”
元瑾摸了一下她的鼻子,“我们还有庆元县的铺子,挣的银子足够了。那间铺子先留着,以后有何时的人选咱们再继续开张。”
苏灵韵挑眉,“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赖七的事总算圆满解决,她也终于松了口气。
三日后,赖七被发配,离开青石镇前往赣州。
苏灵韵和元瑾一起去送他。
天亮以后,苏灵韵和元瑾在城外官道上远远的看到两个官差押着赖七过来,一行三人,引了不少过路人注目。
阿飞大胡还有赖七其他的那些兄弟不是罪犯,不能和赖七一起出城,他们已经商量好出城后二十里外汇合。
走的近了,苏灵韵上前,将手里提着的食盒交给两个官差,笑道,“我们是赖七的朋友,临行之前想和他说会儿话,这食盒里有酒有肉,劳烦两位官爷在凉亭里稍等一会儿。”
官差接过食盒,痛快道,“没事,你们说吧,咱们等一会就是!”
“多谢两位官爷通融!”
两个官差提着食盒去凉亭里喝酒了,苏灵韵将另外一个包袱给赖七,“这里有一套衣服,还有一百两现银五百两银票,路上用。”
赖七目光一动,低头看了看包袱,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能认识姑娘,是我最大的幸运,今生若有缘再见,再报答姑娘和元掌柜的恩情!”
元瑾笑道,“会再见的!”
“我这一走,铺子里的事就只能交还给姑娘了,赖七枉费姑娘的栽培,最终让姑娘失望了!”赖七有些遗憾的道。
苏灵韵摇头,“没有!这样的你才是我认识的赖七,铺子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带着你的兄弟好好干,杀出一片属于你们自己的天地。”
“会的!”赖七眼中没有颓唐,只有对未来的期待。
“战场上刀剑无眼,自己保重!”苏灵韵郑重道。
“姑娘和元掌柜也是,保重!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咱们有缘再见!”赖七洒脱的拱手,脸上却还是带了不舍,想起最开始和苏灵韵相遇,自己是收了她的银子帮她去教训冯氏,后来他跟着苏灵韵过了他人生中最平静的一段日子,有吃有喝,没有饥寒交迫也没有打打杀杀,她从来没有看不起他,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当成朋友,这份恩情,他永远都会记在心里。
“保重!”
一声保重,不知以后何时还能再相见?
押人的官差过来,苏灵韵又拿出一个钱袋笑着递过去,“这是给两位官差的茶钱,劳烦官爷路上对赖七多加照顾,等两位官爷回来,我再请两位喝酒致谢。”
两个官差眉开眼笑的将银子接了过去,拱手道,“放心就是,咱们定不会为难赖兄弟,等离青石镇远些,咱们就将他手上的枷锁解了。”
“多谢!”
“回去吧!”赖七对两人道。
苏灵韵点了点头,“一路顺风!”
元瑾和苏灵韵站在凉亭外,看着赖七转身而去,背影挺拔,脚步坚定,上了官道后,慢慢走远。
“我们回吧!”元瑾握住苏灵韵的手。
“嗯!”苏灵韵回头看了一眼,和元瑾并肩向着城里走去。
她和赖七认识许久,欣赏他的为人,所以才想让他改邪归正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可是她也知道,赖七不是池中物,不可能一直窝在一间铺子里做个掌柜,而对于赖七来说,做掌柜的日子悠闲轻松,却仍有缺憾,而这次的事是巧合,也许也是必然,现在的结果反倒是圆满。
她相信赖七到了战场上定能所向披靡,说不定再归来时,他已经是个扬名立万的将军。
……
赖七的事已经过去,西市街的铺子暂时关门,以前的老顾客买不到香料和草茶便不怕麻烦又回到旧铺子里来,所以苏灵韵和柳絮比以前更忙,生活充实也过的更快。
炎热的夏天渐渐过去,暑气消散,眨眼间已经是夏末秋初。
苏晓仍然隔一段时间进城去看望冯氏,偶尔和苏灵韵提起说冯氏对她的态度已经好转,还让她回温家去住。
苏灵韵不知道冯氏被苏晓的善良感化了,还是另有所谋,不过以冯氏如今的样子,有什么谋算也不足为惧了。
温子书却一直没有消息,苏晓等着他衣锦还乡,写了几封信寄到京城才等到温子书的回信,回信中说京城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做,等料理完就回来,于是苏晓便日夜的盼着。
天气凉了,郭大叔郭婶已经开始和柳大娘商量两家的婚事,只等郭平忙过这一阵,便给两人成亲。
这日,天气甚好,秋高气爽。
长山村西头老刘家的媳妇和城里绣庄的管事是亲戚,便将绣庄的绣活领家里来再分发给村里其他的妇人,她自己在中间挣一点差价,渐渐的,邻村闲在家里无事做的妇人便也来她这里领绣活回家去做。
今日来的几个妇人有上河村的,还有小柳村,其中一人就是赵香儿。
众人领了绣活,翻看花样,其中一小柳村的妇人问刘家媳妇,“今日一进你们村子就听到有鞭炮声,谁家办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