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击杀江边沉俘虏的鬼子
赵子龙掏出那个八倍望远镜再仔细地观察一番,确定这里的就一共有九个鬼子。
四个在将人装在袋子里,另外五个鬼子握着枪支在监视。
一个拿着手枪的军曹,三个拿三八大盖,还有一个是机枪手。
在地面上,还摆放了五把步枪,应该是那五个在装人的鬼子的。
在他观察的期间,又有两对母子被装进了麻袋,这两人也是简单地用哭声抗议了一下,就没有了下文。
一旦被装进麻袋,他们就等着受死了。
让赵子龙惊奇的是,小鬼子的做法相当草率,他们甚至不堵住被害人的口眼。
在装填到最后一对母子的时候,有一个鬼子士兵向那个拿着手枪的军曹手请求指示。
这个鬼子军曹吹着口哨,嘴里还嚼着什么提高兴奋的东西。他看了看那十几个麻袋子,只是随意地挥了一下手,意思是照办。
立即有两名鬼子以最快的速度,将最后一对母子处理好。
赵子龙留意了一下这最后的一对,那个母亲看模样好像是二十挂零,那儿子好像才只有一两岁的样子。
麻袋里一片静寂,里面的人只等着被鬼子抬起来,往江心里丢了。
另外有两名鬼子,先是拉起最庞大的那只麻袋。立即,一阵比之前声音大一些的哭泣立即传出来。
赵子龙一听,眉头不由挑了挑,他这才意识到,麻袋之所以庞大的原因,原来里面是有三个人的。
那些警戒的鬼子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他们笑得是那样放肆,那样张扬,好像他们丢下去的,不过只是一袋子朽烂的木头。
看到那两名鬼子要将麻袋往江边拖,赵子龙眉头紧起,赶紧移动那支三八大盖,瞄准最前面的一名鬼子。
呯!
黑夜中骤然响起的枪响特别的刺耳。
所有的鬼子都吓了一跳,只是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就看到那个拖麻袋的同伴一头栽了下来。
那个大麻袋应声坠地,同时传出一阵的闷叫。
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子弹瞬间击中那个趴在地面的鬼子机枪手。
“敌袭!”那个鬼子军曹最先反应过来,赶紧扑到一堆泥块后面,对着枪响的方向连开几枪。
但因为他不能准确判断出赵子龙的位置,所以子弹都是毫无目标。
而此时另外的三个鬼子也是各自躲藏掩体,也是朝远处开枪。
赵子龙再开两枪,将剩下的另外搬麻袋还没有跑回去的的鬼子一一干掉。
紧接着赶紧滚动转到一处土包后面。
因为他刚才开枪子弹出膛时的光芒,所以被鬼子们发现,因此子弹都往这边飞。
赵子龙在伏在原地不敢动,鬼子的枪法比较准的,现在移动无疑于找死。
由于是在黑暗中,那个鬼子军曹看打了几轮枪后,远处没有了动静,马上命令两个士兵包围上去。
这时赵子龙一感应到远处鬼子的脚步声,就探出头来,发现有两个鬼子弯腰端枪从两边往这边摸过来,在最后面有两个躲藏着鬼子端枪掩护。
赵子龙判断了一下,发现要干掉那两个想要靠近的鬼子和另一个趴在草堆里的鬼子士兵容易,但要杀了那个藏在泥堆后的鬼子军曹就有些困难。
而且,他还感应到两三公里外有动静,听声音是有十几人往这边赶来。
怎么办?赵子龙又是紧起眉头。
要救出下面装在麻袋里的人,就要在那队鬼子赶来之前干掉那四名鬼子。
“八嘎!快点快点。”这时,那个藏在泥堆后的军曹嫌两个鬼子速度慢,就大声催促。灯光照耀下,赵子龙一看对方露出半个头,马上推上一发子弹,移动枪口瞄准那个小脑袋。
呯的一声,高速飞行的子弹,将那个刚要缩回去的鬼子军曹送回老家。
那三名鬼子士兵立即吓得惊慌了,他们一口气将步枪的子弹打完。
已换了位置的赵子龙一边装子弹,一边感应着远处那队鬼子的距离。因为这里的枪声频繁,所以那些人的脚步加快了。
“马灯马灯。”装弹期间,那个藏在草堆后的鬼子看着军曹中弹的地方,终于醒悟过来了。
另一个离马灯最近的鬼子赶紧转过枪口。
可是,还没等他将枪口瞄准远处的马灯,就被赵子龙直接贯穿了胸膛。
这下子,剩下的那两名鬼子,却吓得直接落荒而逃。
但是他们也只逃出十几步远,就赵子龙一枪一个撂倒在地。
好像知道战斗结束,因此那些被装在麻袋里的人的哭喊声就又响了起来。
确定周围没有人后,赵子龙立即冲了过去,他先一枪打爆了马灯,在一片黑暗中接近了那些圆鼓鼓的麻袋。
借着月色,他掏出匕首,飞快将其中的两个麻袋挑开。
里面的人又开始大呼小叫起来。
赵子龙马上叫道:“大家别叫,我来救你们的。远处还有鬼子,我去阻挡一下,剩下的几个麻袋,你们快去解开一起逃跑吧。”
说着,他又用匕首将这几人手上的绳子割断。
“妈吧,鬼呀。”一个女子凑上来查看赵子龙,却发出了比方才濒死前更凄厉的叫喊声。
赵子龙脸色一沉,一个巴掌拍在对方脸上:“叫你别叫,你还想作死吗?”
对方这才止住叫喊。
“动作快点。”赵子龙喝了一声。这几人这才惊醒,马上行动起来。
不过,可能因为她们双手被绑得时间长,也可能心里仍是害怕,所以双手颤抖,不灵活。
赵子龙也没顾得了,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他必须尽快地去外围,阻击那些个随后赶来的鬼子们。
他赶紧去那几具鬼子尸体上拿了几个手雷。
这时,一个恢复了理智的年轻母亲被解救出来了。她在黑暗中看到赵子龙,问道:“壮士,鬼子们屠了我们村所有的壮丁了……”
“你们是哪个村的?”赵子龙本想准备跑开的,就不由问道。他其实问这句话完全是多余,因为对这里又不熟。
“十三里外的七里桥,壮士。”那位年轻母亲回答后问道:“我们都没家了,能去哪里啊?”
四个在将人装在袋子里,另外五个鬼子握着枪支在监视。
一个拿着手枪的军曹,三个拿三八大盖,还有一个是机枪手。
在地面上,还摆放了五把步枪,应该是那五个在装人的鬼子的。
在他观察的期间,又有两对母子被装进了麻袋,这两人也是简单地用哭声抗议了一下,就没有了下文。
一旦被装进麻袋,他们就等着受死了。
让赵子龙惊奇的是,小鬼子的做法相当草率,他们甚至不堵住被害人的口眼。
在装填到最后一对母子的时候,有一个鬼子士兵向那个拿着手枪的军曹手请求指示。
这个鬼子军曹吹着口哨,嘴里还嚼着什么提高兴奋的东西。他看了看那十几个麻袋子,只是随意地挥了一下手,意思是照办。
立即有两名鬼子以最快的速度,将最后一对母子处理好。
赵子龙留意了一下这最后的一对,那个母亲看模样好像是二十挂零,那儿子好像才只有一两岁的样子。
麻袋里一片静寂,里面的人只等着被鬼子抬起来,往江心里丢了。
另外有两名鬼子,先是拉起最庞大的那只麻袋。立即,一阵比之前声音大一些的哭泣立即传出来。
赵子龙一听,眉头不由挑了挑,他这才意识到,麻袋之所以庞大的原因,原来里面是有三个人的。
那些警戒的鬼子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他们笑得是那样放肆,那样张扬,好像他们丢下去的,不过只是一袋子朽烂的木头。
看到那两名鬼子要将麻袋往江边拖,赵子龙眉头紧起,赶紧移动那支三八大盖,瞄准最前面的一名鬼子。
呯!
黑夜中骤然响起的枪响特别的刺耳。
所有的鬼子都吓了一跳,只是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就看到那个拖麻袋的同伴一头栽了下来。
那个大麻袋应声坠地,同时传出一阵的闷叫。
紧接着又是一声枪响,子弹瞬间击中那个趴在地面的鬼子机枪手。
“敌袭!”那个鬼子军曹最先反应过来,赶紧扑到一堆泥块后面,对着枪响的方向连开几枪。
但因为他不能准确判断出赵子龙的位置,所以子弹都是毫无目标。
而此时另外的三个鬼子也是各自躲藏掩体,也是朝远处开枪。
赵子龙再开两枪,将剩下的另外搬麻袋还没有跑回去的的鬼子一一干掉。
紧接着赶紧滚动转到一处土包后面。
因为他刚才开枪子弹出膛时的光芒,所以被鬼子们发现,因此子弹都往这边飞。
赵子龙在伏在原地不敢动,鬼子的枪法比较准的,现在移动无疑于找死。
由于是在黑暗中,那个鬼子军曹看打了几轮枪后,远处没有了动静,马上命令两个士兵包围上去。
这时赵子龙一感应到远处鬼子的脚步声,就探出头来,发现有两个鬼子弯腰端枪从两边往这边摸过来,在最后面有两个躲藏着鬼子端枪掩护。
赵子龙判断了一下,发现要干掉那两个想要靠近的鬼子和另一个趴在草堆里的鬼子士兵容易,但要杀了那个藏在泥堆后的鬼子军曹就有些困难。
而且,他还感应到两三公里外有动静,听声音是有十几人往这边赶来。
怎么办?赵子龙又是紧起眉头。
要救出下面装在麻袋里的人,就要在那队鬼子赶来之前干掉那四名鬼子。
“八嘎!快点快点。”这时,那个藏在泥堆后的军曹嫌两个鬼子速度慢,就大声催促。灯光照耀下,赵子龙一看对方露出半个头,马上推上一发子弹,移动枪口瞄准那个小脑袋。
呯的一声,高速飞行的子弹,将那个刚要缩回去的鬼子军曹送回老家。
那三名鬼子士兵立即吓得惊慌了,他们一口气将步枪的子弹打完。
已换了位置的赵子龙一边装子弹,一边感应着远处那队鬼子的距离。因为这里的枪声频繁,所以那些人的脚步加快了。
“马灯马灯。”装弹期间,那个藏在草堆后的鬼子看着军曹中弹的地方,终于醒悟过来了。
另一个离马灯最近的鬼子赶紧转过枪口。
可是,还没等他将枪口瞄准远处的马灯,就被赵子龙直接贯穿了胸膛。
这下子,剩下的那两名鬼子,却吓得直接落荒而逃。
但是他们也只逃出十几步远,就赵子龙一枪一个撂倒在地。
好像知道战斗结束,因此那些被装在麻袋里的人的哭喊声就又响了起来。
确定周围没有人后,赵子龙立即冲了过去,他先一枪打爆了马灯,在一片黑暗中接近了那些圆鼓鼓的麻袋。
借着月色,他掏出匕首,飞快将其中的两个麻袋挑开。
里面的人又开始大呼小叫起来。
赵子龙马上叫道:“大家别叫,我来救你们的。远处还有鬼子,我去阻挡一下,剩下的几个麻袋,你们快去解开一起逃跑吧。”
说着,他又用匕首将这几人手上的绳子割断。
“妈吧,鬼呀。”一个女子凑上来查看赵子龙,却发出了比方才濒死前更凄厉的叫喊声。
赵子龙脸色一沉,一个巴掌拍在对方脸上:“叫你别叫,你还想作死吗?”
对方这才止住叫喊。
“动作快点。”赵子龙喝了一声。这几人这才惊醒,马上行动起来。
不过,可能因为她们双手被绑得时间长,也可能心里仍是害怕,所以双手颤抖,不灵活。
赵子龙也没顾得了,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他必须尽快地去外围,阻击那些个随后赶来的鬼子们。
他赶紧去那几具鬼子尸体上拿了几个手雷。
这时,一个恢复了理智的年轻母亲被解救出来了。她在黑暗中看到赵子龙,问道:“壮士,鬼子们屠了我们村所有的壮丁了……”
“你们是哪个村的?”赵子龙本想准备跑开的,就不由问道。他其实问这句话完全是多余,因为对这里又不熟。
“十三里外的七里桥,壮士。”那位年轻母亲回答后问道:“我们都没家了,能去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