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目的从来不单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停战谈判,协商边界线,重新签订盟约……事情终于朝着国朝的预想来了。
  这一次萧卓尔没有再遮遮掩掩的,在接到大辽朝廷的诏令后,迅速向宋国朝廷递交了国书……他是真不想继续待在汴梁了。
  这已经不是他萧卓尔这层官员的事了,只要宋国答应,他就可以离开汴梁了,不必要每天焦灼。至于回到大辽…~回去再说吧,大辽在宋国朝堂的棋子被一网打尽,他萧卓尔难咎其责。
  也不能完全说是大辽的棋子,应该说亲近于大辽是肯定的。从此以后,没了,在宋国的朝堂上,没人再偏向于大辽,汴梁的吟唱不会短时间就在上京流传了,更别提大辽皇帝陛下念念不忘的火药了。
  这是彻底决裂的节奏呀!几十年近百年的友好邻邦关系,因为河东之战,彻底降至冰点了。
  搁以前,根本就不会发生战争,因为只要大辽遣使,宋国就会妥协……他们害怕大辽,害怕战争。
  现在的宋国,今非昔比,不再是那个仁慈的君王了,相公们也都是富弼、韩琦之流的强硬派。
  变了,彻底变了,宋辽的形势变了。
  其实这些年,早就有了端倪。打草谷越来越难了,时常跟巡边的宋军遭遇,胜负也转换了。
  可惜,大辽皇帝看不到,大辽朝堂没人说。耶律乙辛只考虑是否忠于他个人,是否于他耶律乙辛有利……
  该回去了,或许回去以后,他萧卓尔不再有机会在朝堂发声,就会被一撸到底……毕竟他作为使臣没有为大辽争取一点利益,只是让大辽一味地退让。
  这一次所有的事,都需要对大辽皇帝陛下有个交代。耶律齐被俘了,该死的将领都战死了,背锅抗雷的就他萧卓尔还留着。他敢肯定,在他回去之前,属于自己的罪行已经达成一致了。
  耶律乙辛也好,大辽皇帝也罢,都需要为这次战败找个借口。西夏应该可以分很大一部分责任,剩下的就是他萧卓尔的了…~因为,大辽皇帝陛下没错,国相耶律乙辛也不能有错。
  回去吧,彻底的回去。
  萧卓尔带着宋国的国书上路了。
  宋国答应停战谈判了……
  “寸土必争,寸土不让!”这是赵曦给谈判团队的原则。
  “每一寸土地,都是将士们用鲜血和性命打下的,既然收复了,就没有还回去的理由。没有任何事物比保全国土完整更重要的!”
  “将士们用武力凌之以威,谈判是文臣该晓之以理了。如何为将士们打下的地域正名,这才是谈判组的任务。”
  大宋的谈判团队,是由韩琦带队的……严格意义上,这是第一次所谓的边界线划分。澶渊之盟当初也没有具体的划分边界线。
  “官家,俘虏一事如何计较?”
  取消岁币是肯定的,边界线的原则也定下了,可还有近十万的俘虏呢。
  早年可没遇到过这情况,即便有,也是北辽俘虏咱们的人,却从来没有归还过。
  汉人,在北辽,某种意义上很吃香……北辽的贵族都以奴役汉人为荣。
  “河东路雁门关往北,需要铺设轨道了。开山碎石的那些苦力可以用俘虏的……不过,北辽若愿意兑换,可以考虑。”
  “至于如何兑换,诸位拿主意吧。好像北辽除了战马,也没什么咱们想得到的。诸位相公可以敞开了想,近十万呢,总不能打了胜战,朝廷还亏损吧?”
  “雁门关毁了,代州废了,定襄、忻县也变成了废墟,这些都是战争导致的。错在对方……或者说战争没有对错,只有胜负,输掉战争就应该对担负一切战争的损失。”
  “另外,文相,为配合韩相的谈判,把京畿道的这五十万的废人缓慢往北调吧,要大张旗鼓的调集!”
  战胜了确实是轻松,赵曦说话都没了君王的样,有点赖皮了……
  “陛下,既然出国书应了停战谈判,国朝再次调兵或有不妥。以目前的态势,战争不会再有了,调集这些禁军往返,图耗费钱粮了。”
  圣贤之道在文人心里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这种放在台面上,又必须要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富弼不希望朝廷有出尔反尔的行为,不利于这一朝在史书上的大好名声。
  “富相,诸位相公,签订并遵守盟约的前提是势均力敌。就以檀渊之盟而言,国朝以钱粮还和平,以时间还发展,并不能说错。但体现在盟约本身上,是不平等的,因为当时的北辽强势。”
  “同样,盟约其实就是个说辞,只是因为双方都需要这个说辞。若我大宋这五十万禁军是新军的话,我们可需要这时候盟约?”
  “说白了,签订盟约就是个姑且做法。签订了檀渊之盟后,北辽不一样在后来提高了岁币?如今不一样攻打河东?”
  “若这次我大宋战败,难不成朝廷可以用檀渊之盟与北辽交涉吗?更别提西夏了。一边签订盟约,一边扰边不断。”
  “他们受教化的程度与国朝不同。与鸿儒往来,应谈论诗赋,与娇娘饮宴,则论风雪,与老农闲聊,唯有农事。是故,对待辽夏之流,国朝也不可拘泥于圣贤,不可自缚手脚。”
  “目前还处于停战之前,北辽已经确定要谈判,不一样在河北道边境陈兵十万吗?国朝增兵又何妨?”
  “至于耗费钱粮……这一点,对于战胜国,应该有主动权。这就看韩相谈判的结果了。”
  “不过,我估计,北辽为安抚宫卫军以及各家的斡鲁朵,俘虏应该会被交换回去……可河东路需要劳役,需要丁口……”
  “陛下,可是五十万禁军转民?”
  官家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或许将这五十万禁军裁撤才是官家的最终目的吧。富弼如此想。
  “官家,五十万禁军一次填充河东路,兹事体大,非周密谋划不可行。望陛下三思!”
  不管是雁门关代州一带,还是云州、朔州、寰州、应州,这都是苦寒之地,被汴梁的纸醉金迷养废的禁军,如何能受的了那苦寒之地的生活。
  五十万呢!一旦不慎,很可能是比战争还恐惧的兵灾、内乱。
  不仅是富弼、韩琦,就是韩绛、吕公弼也觉得官家这事唐突了。
  “转民是以后的事,缓慢调集,凌之以威是有利于谈判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