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谁在搅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雱到底有没有参与?”
  赵曦还是想知道实情,尽管他不准备计较,但事实是怎样,他还是需要搞清楚。这时候就需要皇城司这边的情报了。
  “回陛下,苏轼去含香楼的事,汴梁士林都清楚。至于王雱是否谋划此事……没有确凿的奏报。”
  王中正了解官家,那怕是他确定王雱参与了,在没有下属奏报的情况下,他只能实事求是的禀报。
  这事…~或许真的无从究竟。王雱估计也知道无从究竟吧。
  吴安持是王家女婿,吴安持也有可能主动撰写那篇文章吧?可就吴安持的头脑,他能有如此严密的思考?
  难不成真的是偶然?
  这种事,若王雱没有偌大的名头,不是一个睚眦必报还特聪慧的人,估计没人会怀疑这事跟他相关。
  事情就是这样,最后的结果是苏轼去黄州了,而王雱却啥事没有。
  最后的结果是,吴安持当了冤大头,而王安石养了几十年的声望再一次受损……真是坑爹货。
  而这件事的影响却远远不止这些……
  内参监察版,刊登了罗凯弹劾王韶谎报河湟荒田,贪渎朝廷开荒钱粮。文章中甚至提到了内参总编撰与王韶沆瀣一气,欺瞒朝廷的行为。
  “罗凯是谁?”
  “回官家,嘉佑二年进士,曾任湖州推官,去岁入朝,任吏部郎中,主铨选。”
  从表面上的迹象,罗凯为嘉佑二年进士,又任湖州,苏轼自湖州回朝……
  而王韶也是嘉佑二年进士。这其中还有一个联系,就是王韶亲近于王安石,王安石极力推崇河湟开边。
  赵曦没简单的看这一篇弹劾文章,总觉得有点诡异。
  蔡确不是公正无私的性子,即便内参编撰存在相互制衡,这样关联到他蔡确的文章,也应该是经过一番争斗才有可能刊登。
  而这次刊登有点太及时了。
  “蔡确如何?”
  “回官家,蔡确因弹劾文章牵涉其中,他遵监察条例自请回避,该文章由副编撰签署刊发。”
  皇城司能看到的也只是体现在表面的行为,这一切背后的交锋,臣工们心里活动,皇城司即便再无孔不入,也很难探知到。
  赵曦总觉得这两篇弹劾文章中的关联挺大,却没法理出来头绪。
  赵曦更倾向于后面的这篇弹劾文章,是王安石那拨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说不清,只是感觉。
  从吴安持弹劾苏轼,到监察衙门调查,再到朝廷形成对苏轼的处置决议。整个过程,苏轼都是倒霉孩子的角色,即便是亲近苏轼者,也只是司马光面君做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挽回。
  因为朝廷监察衙门开衙办公,多数人都清楚苏轼案的影响力,所以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也正是如此,整个事件中,苏轼都处于弱势的一方,都认为这是王安石针对苏轼的行为。
  鉴于苏轼在士林和文坛的名声,博得了相当的同情。
  也正是如此,有人替苏轼鸣冤,然后弹劾王安石那个团队中的任何一人,都太符合常理了。
  毕竟,在这次事件中,虽然苏轼远走黄州,但却让他的声望更进一步。
  而王安石却因此落了个不容人的名声。
  这时候,如果有亲近苏轼者,对王安石那个小团体的任何一人开炮,这就不再是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了,而是两个小团体之间的争斗。
  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王安石的恶劣影响。
  “尧夫以为需要派员西行?”
  王韶现在相当于一路主官,整个河湟一带的军务、政事均由他一人主导。不是秦州路监察衙门权限之内,也不是熙河军伍监察的权限。
  调查王韶,或者说调查整个河湟的衙门是不是欺上瞒下,需要总监察衙门派员。
  “陛下,王子纯一事不适用既往不咎。陛下在诏令中提出,既往不咎是指自诏令发布即日起,所有不法行为均停止,不再有持续或者延续性侵害。”
  “而王子纯主河湟开边,若存在谎报荒田,欺瞒朝廷的事实,这一行为并没有因陛下诏令发布而停止侵害,整个侵害过程还在延续,甚至一直延续到河湟开边一事结束。”
  “无论是朝廷的免税政策,还是朝廷划拨专项用于开垦荒田的钱粮,都是对国朝的侵害。是故,臣以为,应派员调查。”
  范纯仁进入角色了,在监察衙门体现的能力,要比他治理州府的能力强很多。
  “那就派员调查吧!”
  赵曦对于王韶是不是瞒报很清楚,就王韶奏报的荒田,在赵曦看来还有很大的潜力了挖掘。
  那一带在后世是几个县域,荒田只多不少。
  至于说调查,不一定要有结果,而是要监察衙门的作风让臣工们了解了。
  还有就是,可以从调查王韶一事中,看看这出戏到底是谁在导。
  让赵曦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总监察衙门派员西行之后,王韶奏报说河湟开始试种棉花了……
  朝臣的思维,还是在惯例中。如王安石上奏举兵法,如王韶奏报试种棉花。他们都以为错对在于君王的态度,而不是条令条例……
  虽然不是挟功图报,却一样表达了自己的不可或缺。
  王安石出举兵法,是想告诉官家,他一致倾心致力于变革,对于国朝的任何困境,他都有相应的新法。
  王韶奏报试种棉花,同样是告诉官家,他从来没忘记过官家的教导。就连棉花这样的小事都记得清,又怎样会忘记开拓河湟的初衷?
  看来,监察衙门的这股新风,任重而道远啊!
  特别是这个让人遐想的开局,让朝臣对监察衙门的作用产生了怀疑。
  想到这些,赵曦不由的就会想起王安石那个儿子王雱。
  怎么说呢,从某种意义上,王雱确实是个人才,可惜他把聪慧用错了地方,为表现自己,不择手段……当然,这些都建立在这一连串事件都由他谋划的基础上。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赵曦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似乎能找到他谋划的痕迹……借势、混淆视听,最终达到目的。
  用目的逆推,是找到搅局者的最好方式。
  问题是,除了把苏轼送去黄州,赵曦找不到对于王安石或者王雱其他的目的。
  搅乱朝堂,或者用乱局让监察体系的推行搁浅?这对于他王家并没有任何好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