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明显的挑衅
更多的钉子户,只是想用顽抗的方式,来和政府对峙,以期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可是,这样的对峙,往往最后吃亏的,还是钉子户。因为胳膊拗不过大腿,鸡蛋碰不过石头。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老百姓的力量,从来难以和政府对抗。
曾磊把具体的资料拿给了梁晓素,让她去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你是女干部,说话比男人有亲和力,可能你去出面做做工作,兴许他们会同意的——”曾磊说道,“现在镇里的领导去他们家连门都不让进了,根本不出来对话;于副县长也去过几次,依然如此——”
梁晓素拿着资料,看了看曾磊,心里想,怎么能把这么难啃的骨头交到她手上啊!这个工作现在是谁见了都会害怕的!于少锋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怎么可能连这样的工作都做不了呢?
再说了,政府如果不把补偿条件放宽点,房主还是不会同意,你说了也是白说。谁去做工作局面都是一样的!女人又怎么样?说话温情又能如何?人家看中的是补偿条件。
“曾县长,这个工作一直在于副县长书上,我就不插手了!”梁晓素说道,她是真心不想去碰这样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躲还来不及呢?谁还会往上凑啊!
“梁书记,杜书记走后,我们的工作分工做了一些调整,现在,政府口的事情,你也要分担一些,目前就是经适房的建设这块,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你还是不要推辞,我们的目的是把问题解决,让工程能够快点上马——”曾磊说道。
梁晓素当然知道,这是曾磊的政绩啊!余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一直没有进展,曾磊来了之后才着手立项来建设的,曾磊当然急于把这个事情做成功,能够为他的前进加分不少!
“曾县长,我建议不要太过着急,遇到农户不愿意搬迁,不满足补偿款的情况,我们还是多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考虑,尽量给他们多些补偿。毕竟农民失地和拆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很大很大的事情——”梁晓素说道。
她虽然不是农村的孩子,但是,她资助了两个农村的孩子上学,对他们的生活感触太多了!
农民是中国活得最艰辛的群体,恰恰这个群体在中国是最庞大的。
现在,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民面临着失去土地失去家园的局面,这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严峻的一件事情。失去土地,他们将失去了生存的依靠,失去了家园,他们将面临流离失所。他们誓死捍卫土地保护家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呵呵,梁书记对他们颇有悲悯情怀啊!”曾磊笑着说,“政府当然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条件,但是,有些人是狮子大开口,根本就无法满足的!而且,如果我们不坚持一个标准,那么对已经搬迁已经签订拆迁协议的那部分人来说,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联合起来,也要求和这几个钉子户一样,获得相同标准的赔偿,那么结果就远远超出我们的预算了——”
梁晓素看着曾磊,沉默了。
这些道理,她怎么会不懂?其实说到底,就是政府不愿意付出多一点的拆迁费,不愿意给农民多一些的补偿!哪怕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对农民的拆迁补偿也应该是按照市场价位,否则这对农民就不公平啊!经适房是财政补贴给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这和农民兄弟无关啊!他们没有享受到这个经适房,但是,他们失去的土地却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础。
梁晓素本来还想说服曾磊,调整补偿标准,但是,她知道,说了也是白说,这是原则,曾磊是不会让步的。
“曾县长,我先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吧,等我把情况熟悉了我们再来协商具体的办法!”梁晓素拿着那份资料,起身离开。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梁晓素仔细看了看材料上介绍的情况。
兴山农场道路边的这栋房子,是一栋三层的小楼,住着廖海林一家,共三套房产证,拥有人分别是廖海林,廖海书,廖海才三兄弟。
据资料记载,廖海林一家二十多年前购买了现在居住的地块,建了一幢三层楼的住宅,余河县政府相关部门为其颁发了土地证和房产证。
在余河县要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后,今年初开始对涉及该项目的居民住宅进行拆迁,由余河县大木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拆迁工作。
目前,拆迁范围内的大部分居民住宅都已经拆除,而廖海林家的三层楼房则成为了最后拆迁的对象。协调多次,双方无法就安置和拆迁条件达成一致。
政府给了什么样的拆迁条件呢?
梁晓素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
但是,翻过来一页,里面却没有注明给廖家的拆迁条件。
梁晓素想了想,这个事情她是不是该问问于少锋?一直都是于少锋在主导的事情,现在曾磊要她插手,真心有些让她为难。
那天在会议上,看到于少锋对她投来那么不友好的目光,梁晓素觉得,于少锋可能对她已经有成见了,觉得她总是要压着他吧!这让他心里不太舒服。
现在她又要对本来属于于少锋的工作横插一手,是不是会更加遭来于少锋的不满和嫉恨?梁晓素不想和谁结怨,她一直都是这么与世无争的感觉,和于少锋就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他分管政府那块,她是县委这边的,井水不犯河水,根本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思来想去,梁晓素觉得还是和于少锋谈谈吧,杜秀青临走的时候特意交代了,让她要好好配合曾磊的工作,这是曾磊交给她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当前最棘手的。
她不能不冷不热地处理吧?不然曾磊该对她有看法了。
虽然曾磊也知道,就是她不配合,也不能把她怎么样,但是,这心里一旦有了芥蒂,工作起来就难免不太爽快,容易产生误会。梁晓素决定还是支持曾磊一把,和于少锋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再说。
梁晓素主动把于少锋叫来了,而且很客气地给于少锋泡茶。
于少锋冷静地面对这梁晓素,不知道这个女人突然间对自己这么热情,想干什么?
“于县长,兴山农场廖海林一家的拆迁工作进展得怎么样了?”梁晓素开门见山地问道。
于少锋楞了一下!没想到她问的是这件事情!这样的事情她也要横插一竿子?是不是越权了?这女人管得也太宽了吧?
想到这里,于少锋咳嗽了一声,说:“梁书记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啊!”
梁晓素一听这话,脸色就阴暗了下来,这是什么话!鬼才会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吧!于少锋这么说,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
“我不感兴趣,但是,这是工作!”梁晓素说道,“曾县长说这件事情目前遇到了一些难题,出现了一点问题,所以让我过问一下!”
呵呵——曾磊果然让她来指挥他了!于少锋心里的那份不爽又莫名地涌起来了。
从马口高岭土矿山的事情到现在,他于少锋就处处被这个小女人压着,他心里真是憋屈啊!他当然知道她背靠着省长这个大靠山,他应该对他言听计从的,小心伺候的,可是,他这心里就无法咽下这口气,难受到死!
有时候想想,真他妈的不想在余河这个鬼地方呆了!他从余河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混到现在,已经变成余河县委的一位老人了,杜秀青曾经是他的下属,现在成了县委书记,高高地骑在了他的头上!梁晓素曾经是一位小秘书,现在成了县委副书记,又高高地骑在了他的头上!他妈的,他就该被女人骑着吗?怎么在余河就没有出头出气之日,被两个小女人领导着,心里这个憋屈啊,太他妈折磨人了!
“梁书记想知道什么?”于少锋挑起眉毛问道。
梁晓素明显感觉到于少锋语气里的那股凉意,冷飕飕的,非常的不友好。
她定了定神,说:“目前和廖家谈得怎么样?我们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于少锋喝了一口水,想了想说:“报告梁书记,目前双方的分歧点出现在补偿和安置方面,政府给出的条件是——第一:在我们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里面,按照廖海林家现有的面积,提供三套住房给予廖家,平均每套一百三十平方米左右,总面积与现有住房面积持平。第二:在离廖家现有住址的下方两千米处,现较偏僻地段,按照廖家现有的十二口人的总数,提供三百平方米左右的集体用地,可以建筑三层楼的房屋。第三:为廖家十二口人提供十年左右的低保。但是,这些条件遭到了廖海林的拒绝——”
梁晓素仔细地听着,还拿起笔在本子上记录了下来。
这三个条件,从安置的角度来说,算是给廖家人解决了未来的居住问题。但是,廖家的房子是在路边,随着城市慢慢扩大,这个地方将来可以成为门脸房,有比较高的商用价值,所以,廖家人断然是不会仅仅满足于住房的安置,他们一定是想要更多的经济补偿。
“廖家人开出的条件呢?”梁晓素问道。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老百姓的力量,从来难以和政府对抗。
曾磊把具体的资料拿给了梁晓素,让她去了解一下这个情况。
“你是女干部,说话比男人有亲和力,可能你去出面做做工作,兴许他们会同意的——”曾磊说道,“现在镇里的领导去他们家连门都不让进了,根本不出来对话;于副县长也去过几次,依然如此——”
梁晓素拿着资料,看了看曾磊,心里想,怎么能把这么难啃的骨头交到她手上啊!这个工作现在是谁见了都会害怕的!于少锋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怎么可能连这样的工作都做不了呢?
再说了,政府如果不把补偿条件放宽点,房主还是不会同意,你说了也是白说。谁去做工作局面都是一样的!女人又怎么样?说话温情又能如何?人家看中的是补偿条件。
“曾县长,这个工作一直在于副县长书上,我就不插手了!”梁晓素说道,她是真心不想去碰这样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躲还来不及呢?谁还会往上凑啊!
“梁书记,杜书记走后,我们的工作分工做了一些调整,现在,政府口的事情,你也要分担一些,目前就是经适房的建设这块,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你还是不要推辞,我们的目的是把问题解决,让工程能够快点上马——”曾磊说道。
梁晓素当然知道,这是曾磊的政绩啊!余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一直没有进展,曾磊来了之后才着手立项来建设的,曾磊当然急于把这个事情做成功,能够为他的前进加分不少!
“曾县长,我建议不要太过着急,遇到农户不愿意搬迁,不满足补偿款的情况,我们还是多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考虑,尽量给他们多些补偿。毕竟农民失地和拆房,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很大很大的事情——”梁晓素说道。
她虽然不是农村的孩子,但是,她资助了两个农村的孩子上学,对他们的生活感触太多了!
农民是中国活得最艰辛的群体,恰恰这个群体在中国是最庞大的。
现在,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民面临着失去土地失去家园的局面,这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严峻的一件事情。失去土地,他们将失去了生存的依靠,失去了家园,他们将面临流离失所。他们誓死捍卫土地保护家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呵呵,梁书记对他们颇有悲悯情怀啊!”曾磊笑着说,“政府当然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条件,但是,有些人是狮子大开口,根本就无法满足的!而且,如果我们不坚持一个标准,那么对已经搬迁已经签订拆迁协议的那部分人来说,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联合起来,也要求和这几个钉子户一样,获得相同标准的赔偿,那么结果就远远超出我们的预算了——”
梁晓素看着曾磊,沉默了。
这些道理,她怎么会不懂?其实说到底,就是政府不愿意付出多一点的拆迁费,不愿意给农民多一些的补偿!哪怕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对农民的拆迁补偿也应该是按照市场价位,否则这对农民就不公平啊!经适房是财政补贴给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这和农民兄弟无关啊!他们没有享受到这个经适房,但是,他们失去的土地却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基础。
梁晓素本来还想说服曾磊,调整补偿标准,但是,她知道,说了也是白说,这是原则,曾磊是不会让步的。
“曾县长,我先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吧,等我把情况熟悉了我们再来协商具体的办法!”梁晓素拿着那份资料,起身离开。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梁晓素仔细看了看材料上介绍的情况。
兴山农场道路边的这栋房子,是一栋三层的小楼,住着廖海林一家,共三套房产证,拥有人分别是廖海林,廖海书,廖海才三兄弟。
据资料记载,廖海林一家二十多年前购买了现在居住的地块,建了一幢三层楼的住宅,余河县政府相关部门为其颁发了土地证和房产证。
在余河县要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后,今年初开始对涉及该项目的居民住宅进行拆迁,由余河县大木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拆迁工作。
目前,拆迁范围内的大部分居民住宅都已经拆除,而廖海林家的三层楼房则成为了最后拆迁的对象。协调多次,双方无法就安置和拆迁条件达成一致。
政府给了什么样的拆迁条件呢?
梁晓素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
但是,翻过来一页,里面却没有注明给廖家的拆迁条件。
梁晓素想了想,这个事情她是不是该问问于少锋?一直都是于少锋在主导的事情,现在曾磊要她插手,真心有些让她为难。
那天在会议上,看到于少锋对她投来那么不友好的目光,梁晓素觉得,于少锋可能对她已经有成见了,觉得她总是要压着他吧!这让他心里不太舒服。
现在她又要对本来属于于少锋的工作横插一手,是不是会更加遭来于少锋的不满和嫉恨?梁晓素不想和谁结怨,她一直都是这么与世无争的感觉,和于少锋就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他分管政府那块,她是县委这边的,井水不犯河水,根本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思来想去,梁晓素觉得还是和于少锋谈谈吧,杜秀青临走的时候特意交代了,让她要好好配合曾磊的工作,这是曾磊交给她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当前最棘手的。
她不能不冷不热地处理吧?不然曾磊该对她有看法了。
虽然曾磊也知道,就是她不配合,也不能把她怎么样,但是,这心里一旦有了芥蒂,工作起来就难免不太爽快,容易产生误会。梁晓素决定还是支持曾磊一把,和于少锋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再说。
梁晓素主动把于少锋叫来了,而且很客气地给于少锋泡茶。
于少锋冷静地面对这梁晓素,不知道这个女人突然间对自己这么热情,想干什么?
“于县长,兴山农场廖海林一家的拆迁工作进展得怎么样了?”梁晓素开门见山地问道。
于少锋楞了一下!没想到她问的是这件事情!这样的事情她也要横插一竿子?是不是越权了?这女人管得也太宽了吧?
想到这里,于少锋咳嗽了一声,说:“梁书记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啊!”
梁晓素一听这话,脸色就阴暗了下来,这是什么话!鬼才会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吧!于少锋这么说,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
“我不感兴趣,但是,这是工作!”梁晓素说道,“曾县长说这件事情目前遇到了一些难题,出现了一点问题,所以让我过问一下!”
呵呵——曾磊果然让她来指挥他了!于少锋心里的那份不爽又莫名地涌起来了。
从马口高岭土矿山的事情到现在,他于少锋就处处被这个小女人压着,他心里真是憋屈啊!他当然知道她背靠着省长这个大靠山,他应该对他言听计从的,小心伺候的,可是,他这心里就无法咽下这口气,难受到死!
有时候想想,真他妈的不想在余河这个鬼地方呆了!他从余河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混到现在,已经变成余河县委的一位老人了,杜秀青曾经是他的下属,现在成了县委书记,高高地骑在了他的头上!梁晓素曾经是一位小秘书,现在成了县委副书记,又高高地骑在了他的头上!他妈的,他就该被女人骑着吗?怎么在余河就没有出头出气之日,被两个小女人领导着,心里这个憋屈啊,太他妈折磨人了!
“梁书记想知道什么?”于少锋挑起眉毛问道。
梁晓素明显感觉到于少锋语气里的那股凉意,冷飕飕的,非常的不友好。
她定了定神,说:“目前和廖家谈得怎么样?我们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于少锋喝了一口水,想了想说:“报告梁书记,目前双方的分歧点出现在补偿和安置方面,政府给出的条件是——第一:在我们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里面,按照廖海林家现有的面积,提供三套住房给予廖家,平均每套一百三十平方米左右,总面积与现有住房面积持平。第二:在离廖家现有住址的下方两千米处,现较偏僻地段,按照廖家现有的十二口人的总数,提供三百平方米左右的集体用地,可以建筑三层楼的房屋。第三:为廖家十二口人提供十年左右的低保。但是,这些条件遭到了廖海林的拒绝——”
梁晓素仔细地听着,还拿起笔在本子上记录了下来。
这三个条件,从安置的角度来说,算是给廖家人解决了未来的居住问题。但是,廖家的房子是在路边,随着城市慢慢扩大,这个地方将来可以成为门脸房,有比较高的商用价值,所以,廖家人断然是不会仅仅满足于住房的安置,他们一定是想要更多的经济补偿。
“廖家人开出的条件呢?”梁晓素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