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章 秋季
纪灵说起来对袁术,也的确是个忠诚的人。
到死都没投降。
当然,或者也因为纪灵的家眷,在袁术的眼皮子底下。孙策、周瑜敢投降,因为他们的家眷虽然在江东,却不在袁术的眼皮子地下,有转圜的余地。而纪灵没有。
他要敢投降,家人亲族,立刻就要被袁术夷灭三族。
休说投降,便是被曹孟德捉拿住,如孙策、周瑜这般,实际投降,而名义还没投降的,都不敢。以袁术如今的暴虐,恐怕转眼就迁怒到家眷头上。
袁术如今占了丹杨,而周瑜他们的家眷在吴郡,有一定间隔。纪灵没有。
程昱担负‘偷出’孙策周瑜家眷的事,在曹孟德这边歼灭纪灵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袁术反应虽快,却也没想过把孙策和周瑜的家眷立刻羁押。
对袁术来说,局势的恶略,千头万绪一团乱麻,大概有些迟钝。
战后,曹孟德令于禁领兵一万,镇九江,屯历阳,江东隔江相望。令李典领兵五千,镇庐江,屯宛县。这二人皆听命于夏侯惇,并命夏侯惇为镇南都督,统御长江沿线全局。
这样一来,在长江北岸一线,曹孟德以广陵、历阳、宛三地为基点,以两万五千大军构筑出了一道军事防线。
如此,他才放心班师,回到兖州。
至于吕布孙策等降将,自然要一并带回来。彼等新降,还未真正归心,尚且不能大用。虽说如果将孙策周瑜放在南线,用处更大。但危险也大。
对于一方诸侯而言,战争只是手段。真正考验,在战后。
一口吞下两个州,对曹孟德而言,压力巨大。治下面积暴增,人口暴增,怎样治理民生,安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幸亏有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幸亏当初赵昱提出的自己培养人才的法子,总算能支撑下来。
当初赵昱编纂蒙书,并建议曹孟德建立教育体系,还拿出了纸张这个大杀器。距今已有两年余,成果斐然。在曹孟德清洗兖州之后,世家门阀死的死,逃的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稳住兖州的政局,赵昱提出的建立教育体系的法子,是根本。
如今地盘骤然扩大,好在经过这两年多的时间,曹孟德自己培养出来不少人才,虽然没有如荀彧荀攸这样的超级大才,但治理一县,或作小吏,却绰绰有余。
而曹孟德需要的,就是这个。
战后,曹孟德班师,荀彧就在后面铺开了治理民生的大道。将兖州培养的人才,安插在各地,或做县令,或做县尉,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没有世家大族支持的前提下,很快就把这两个州真正纳入治下。
当然,世家大族,曹孟德也没完全放弃。毕竟,如荀彧等人,本身就是世家出身。虽然曹孟德的执政理念和所作所为,吓坏了许多的门阀世家,但颍川的一些学阀世家,却因为早已上了曹孟德的船,虽颇有微词,却也只能更加支持他。
不说曹孟德如今的势力愈发庞大,单说赵昱这么一个人,就足够让知情者不敢乱来,进而转变想法。
对曹孟德来说,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战后班师归来,曹孟德没有立刻去别院见赵昱,而是对军事方面,再次做了部署。
着重于对河北的防备。
他麾下兵马,正兵如今有十万。原本不到八万,但战后俘虏许多战俘,挑挑拣拣,裁汰弱者,选拔强者,选出来三万人。其他的都放归乡里种田去了,选拔的这三万人,都带回来了。
除开部署在南线的两万五千兵马,他如今手里,还有八万出头。
因此,他完全无惧河北袁绍。
之前担心的是战事拖延,一旦兵力被牵扯在南方战场,而河北袁绍突然南下,就难以抵挡。现在一切安稳。南线战场战事了结,又已安然班师,就算袁绍倾巢南下,他也不惧。
回到兖州之后的军事部署,曹孟德也以三个点为基础。第一个点在泰山郡,布置在青州、徐州和兖州交界处。大胆的启用了张辽为将,统帅一万兵马。第二个点就在东郡,曹孟德自领之。第三个点在雒阳。曹孟德打算趁着此番大胜,兵威鼎盛之时,直接把三不管河南郡一口吞下。以夏侯渊为将,领兵两万镇守雒阳,并清理雒阳废墟,重整帝都。
从这方面来看,曹孟德恐怕有心把政治中心从濮阳迁移到雒阳。
北线八万大军,三个几点,其中五万屯驻在东郡沿河一线。与河北隔河相望,分毫不示弱。
大概曹孟德此战大盛,又回师颇快,使得袁绍猝不及防,之前些微动静,也逐渐安娜下来。不过此后袁绍在北方幽州与公孙瓒的战事,也不那么激烈了。
袁绍再蠢,也能看得出,曹孟德的威胁,比公孙瓒大了多少倍!
曹孟德如今虽然一口吞下了大片地盘,但还没来得及消化。因此也不愿直接开启战端。见袁绍没了动静,便也开始埋头发展不提。
这一忙,就忙到了秋季。
等到兖州大丰收之后,曹孟德才抽出空闲,来到了太和别院。
别院仍然如春,曹孟德穿过阵法,深深的呼吸,对左右笑道:“我日后老了,死也要死在这里。”
陪曹孟德一并前来的,还有戏志才。
戏志才微微有些佝偻,偶尔咳嗽几声,脸上露出不正常的红色。
曹孟德连忙扶住他:“放心,赵先生必定有办法。”
汉末是一个将星璀璨,谋士光耀的时代。然而许多厉害的人物,都先后夭折。尤其是最厉害的几个。比如周瑜,也是年纪轻轻就病死。还有眼前的戏志才,以及在原本历史上接任戏志才这个角色的郭嘉。
这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所谓天妒英才,大概就是这样。
诸夏历史上,从来似乎都是如此。绝顶人物,总是活不久。比如武帝时是冠军侯,那位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是如此,比如那位在史书或者后人诗词中屡屡出现的终军,也是如此。周瑜、戏志才、郭嘉,也是如此。年纪轻轻,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才华绽放出来,就一一死去,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惋惜。
而这样的苗头,已经出现在戏志才身上。此战过后,班师途中,戏志才就病倒了。回到濮阳,养了几个月,才稍稍好一些。曹孟德于是带他来别院,要求救于赵昱。
到死都没投降。
当然,或者也因为纪灵的家眷,在袁术的眼皮子底下。孙策、周瑜敢投降,因为他们的家眷虽然在江东,却不在袁术的眼皮子地下,有转圜的余地。而纪灵没有。
他要敢投降,家人亲族,立刻就要被袁术夷灭三族。
休说投降,便是被曹孟德捉拿住,如孙策、周瑜这般,实际投降,而名义还没投降的,都不敢。以袁术如今的暴虐,恐怕转眼就迁怒到家眷头上。
袁术如今占了丹杨,而周瑜他们的家眷在吴郡,有一定间隔。纪灵没有。
程昱担负‘偷出’孙策周瑜家眷的事,在曹孟德这边歼灭纪灵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袁术反应虽快,却也没想过把孙策和周瑜的家眷立刻羁押。
对袁术来说,局势的恶略,千头万绪一团乱麻,大概有些迟钝。
战后,曹孟德令于禁领兵一万,镇九江,屯历阳,江东隔江相望。令李典领兵五千,镇庐江,屯宛县。这二人皆听命于夏侯惇,并命夏侯惇为镇南都督,统御长江沿线全局。
这样一来,在长江北岸一线,曹孟德以广陵、历阳、宛三地为基点,以两万五千大军构筑出了一道军事防线。
如此,他才放心班师,回到兖州。
至于吕布孙策等降将,自然要一并带回来。彼等新降,还未真正归心,尚且不能大用。虽说如果将孙策周瑜放在南线,用处更大。但危险也大。
对于一方诸侯而言,战争只是手段。真正考验,在战后。
一口吞下两个州,对曹孟德而言,压力巨大。治下面积暴增,人口暴增,怎样治理民生,安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幸亏有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幸亏当初赵昱提出的自己培养人才的法子,总算能支撑下来。
当初赵昱编纂蒙书,并建议曹孟德建立教育体系,还拿出了纸张这个大杀器。距今已有两年余,成果斐然。在曹孟德清洗兖州之后,世家门阀死的死,逃的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稳住兖州的政局,赵昱提出的建立教育体系的法子,是根本。
如今地盘骤然扩大,好在经过这两年多的时间,曹孟德自己培养出来不少人才,虽然没有如荀彧荀攸这样的超级大才,但治理一县,或作小吏,却绰绰有余。
而曹孟德需要的,就是这个。
战后,曹孟德班师,荀彧就在后面铺开了治理民生的大道。将兖州培养的人才,安插在各地,或做县令,或做县尉,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没有世家大族支持的前提下,很快就把这两个州真正纳入治下。
当然,世家大族,曹孟德也没完全放弃。毕竟,如荀彧等人,本身就是世家出身。虽然曹孟德的执政理念和所作所为,吓坏了许多的门阀世家,但颍川的一些学阀世家,却因为早已上了曹孟德的船,虽颇有微词,却也只能更加支持他。
不说曹孟德如今的势力愈发庞大,单说赵昱这么一个人,就足够让知情者不敢乱来,进而转变想法。
对曹孟德来说,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战后班师归来,曹孟德没有立刻去别院见赵昱,而是对军事方面,再次做了部署。
着重于对河北的防备。
他麾下兵马,正兵如今有十万。原本不到八万,但战后俘虏许多战俘,挑挑拣拣,裁汰弱者,选拔强者,选出来三万人。其他的都放归乡里种田去了,选拔的这三万人,都带回来了。
除开部署在南线的两万五千兵马,他如今手里,还有八万出头。
因此,他完全无惧河北袁绍。
之前担心的是战事拖延,一旦兵力被牵扯在南方战场,而河北袁绍突然南下,就难以抵挡。现在一切安稳。南线战场战事了结,又已安然班师,就算袁绍倾巢南下,他也不惧。
回到兖州之后的军事部署,曹孟德也以三个点为基础。第一个点在泰山郡,布置在青州、徐州和兖州交界处。大胆的启用了张辽为将,统帅一万兵马。第二个点就在东郡,曹孟德自领之。第三个点在雒阳。曹孟德打算趁着此番大胜,兵威鼎盛之时,直接把三不管河南郡一口吞下。以夏侯渊为将,领兵两万镇守雒阳,并清理雒阳废墟,重整帝都。
从这方面来看,曹孟德恐怕有心把政治中心从濮阳迁移到雒阳。
北线八万大军,三个几点,其中五万屯驻在东郡沿河一线。与河北隔河相望,分毫不示弱。
大概曹孟德此战大盛,又回师颇快,使得袁绍猝不及防,之前些微动静,也逐渐安娜下来。不过此后袁绍在北方幽州与公孙瓒的战事,也不那么激烈了。
袁绍再蠢,也能看得出,曹孟德的威胁,比公孙瓒大了多少倍!
曹孟德如今虽然一口吞下了大片地盘,但还没来得及消化。因此也不愿直接开启战端。见袁绍没了动静,便也开始埋头发展不提。
这一忙,就忙到了秋季。
等到兖州大丰收之后,曹孟德才抽出空闲,来到了太和别院。
别院仍然如春,曹孟德穿过阵法,深深的呼吸,对左右笑道:“我日后老了,死也要死在这里。”
陪曹孟德一并前来的,还有戏志才。
戏志才微微有些佝偻,偶尔咳嗽几声,脸上露出不正常的红色。
曹孟德连忙扶住他:“放心,赵先生必定有办法。”
汉末是一个将星璀璨,谋士光耀的时代。然而许多厉害的人物,都先后夭折。尤其是最厉害的几个。比如周瑜,也是年纪轻轻就病死。还有眼前的戏志才,以及在原本历史上接任戏志才这个角色的郭嘉。
这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所谓天妒英才,大概就是这样。
诸夏历史上,从来似乎都是如此。绝顶人物,总是活不久。比如武帝时是冠军侯,那位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是如此,比如那位在史书或者后人诗词中屡屡出现的终军,也是如此。周瑜、戏志才、郭嘉,也是如此。年纪轻轻,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才华绽放出来,就一一死去,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惋惜。
而这样的苗头,已经出现在戏志才身上。此战过后,班师途中,戏志才就病倒了。回到濮阳,养了几个月,才稍稍好一些。曹孟德于是带他来别院,要求救于赵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