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三章 意各不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豪格知道多尔衮是借机发难,说不得一旦定罪,会趁机剥夺他正蓝旗旗主的位子。于是满心怒火,却又憋的不敢发泄,只道:“此非战之罪,前屯卫敌军据险而守,一时拿不下理所当然。”
  又道:“只须得给我些时日,前屯卫必破。”
  豪格心中有所料定,在他看来,这六七天轮番不断的攻城,前屯卫的火力已经开始衰竭,最多不过一两天,城中必定再也打不出一炮,发不出一枪。到时候凭借优势兵力,要破城还不是易如反掌?!
  黄台吉刚死,多尔衮也不好太过分,闻言顺水推舟,道:“好。本王相信肃亲王。那便定一个时日,三天!三天若拿不下前屯卫,必当治罪!”
  豪格心里一想,三天应该没问题,便毫不犹豫道:“三天就三天。不过我有个要求。”
  多尔衮道:“肃亲王兵力优势巨大,还有什么要求?”
  豪格道:“我要三十门炮。”
  多尔衮当然知道豪格为什么要炮,但却拒绝道:“前屯卫城小墙矮,而山海关城高墙厚,不给。”
  豪格无奈,只得退下。
  多尔衮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与豪格一样,也觉得多日消磨下去,要拿下前屯卫已不是难事。但不给豪格火炮,也是意在削弱豪格兵力。正是两全其美。
  然后道:“众将务必做好战备,随时听本王号令。待时机一到,必夺山海关,那中原的花花江山,就是我大清的!”
  挥退诸将,多尔衮留下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等几个汉官。
  这几人在满清那边,也属清贵。尤以范文程、宁完我为最。但他们并无实际兵权。譬如范文程,名义上是汉八旗的一个旗主,但这个旗的兵力,却掌握在满人手中,宁完我也一样。
  汉八旗能够掌握兵权的,只有尚可喜、耿仲明和孔有德等一些武将。因为这些人是带兵投降的。而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只是书生,不曾带兵。
  他们的位置,更近乎于谋士。有重要的事,无论是黄台吉还是多尔衮,都会与他们商量,但他们没有做决定的权力。
  “本王进兵四寨堡,山海关的反应,不知几位先生可有预测?”多尔衮如是道。
  洪承畴沉默不言,范文程站起身来,作揖道:“回主子的话,进占四寨堡,无非试探山海关。其反应有二:一是出兵争夺,二是不闻不问。”
  多尔衮道:“这出兵争夺怎么说?不闻不问又怎么说?”
  范文程道:“出兵争夺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怡然不惧,试探大清兵锋。”
  多尔衮点了点头。
  必定是怡然不惧,才会发兵。否则早将兵驻了寨堡,不会空置,而任凭多尔衮大军前来。
  多尔衮要试探山海关,山海关未必不会存有相同的心思。
  这样的大战,往往从试探开始,逐渐在试探中取得优势,最后一战定乾坤。
  “至于不闻不问,那就有说道了。”范文程道:“若不闻不问冷眼旁观,一个便是信心满满,毫不畏惧,连试探也不用了。二个则是惧惮已极,正如明廷一般,历来我大清来攻,明廷皆不敢野战,只据城而守。”
  便道:“若夏贼连试探也不用,主子只需得按捺等待机会。若是惧惮已极,可试着攻一攻山海关。”
  两人对话,洪承畴和宁完我等人都听的清楚,也都深以为然。
  多尔衮道:“范先生所言极是。夏贼若信心满满,连试探也不用,可见其猖狂。我自按兵不动,等待策应为本王营造机会。一旦科尔沁和土默特方面取得战果,山海关必定动摇,是时本王发兵一击,必破关城。只是最怕拖延啊。”
  多尔衮最后半句,颇有些叹息。
  按兵不动说的好听,但几十万人吃马嚼,消耗的粮食可不在少数。满清底蕴浅薄,这些年气候又实在恶心,辽东虽然没有发生太大的气候灾害,但粮食收成方面,仍然捉襟见肘。
  一旦拖延太久,粮食告竭,大军必将不战自溃。
  他如今最盼的,就是科尔沁和土默特能够迅速建功。一旦科尔沁或土默特打破京畿防线,精兵杀入关内,直逼京师,夏贼必定坐不住,山海关便要为之动摇。
  若能再进一步,能断了山海关防线的粮草物资补给线,那便可大功告成。
  随后洪承畴和宁完我各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多尔衮可以分出一些兵马,去攻打山海关长城沿线的其他关城。看看能不能找到破绽。
  若能找到破绽,从其他譬如青山口类似的小关城打开局面,山海关同样会动摇。
  多尔衮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并未立刻采用。
  他道:“此番关乎国运之战,必须要凝聚力量。”又道:“若能知道夏贼的总兵力就好了,若夏贼兵少,我可分兵。若兵多,则不可。”
  又道:“豪格攻前屯卫,若三日功成,可令其试探攻打山海关沿线长城其他关城。”
  ...
  山海关,朱炳琨等陪同嬴翌查看战备。不多时来到城门楼上。
  嬴翌举目眺望,只见关外一片狭窄,及数里远,方才开阔。山海关依山傍海而建,险要非常。当初嬴翌渡海而来,速夺山海关,也不曾在这里多做停留。此时看来,又有一番味道。
  如今山海关中,有驻军两万四千人。加上前屯卫六千,就是三万兵力。而较之于东虏数十万大军,人数差之不可以道理计。
  然而人数的差距,并不能决定战力的差距。
  不说山海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便是只把关内这两万四千兵马拉出去野战,嬴翌也不惧分毫。
  便此时,有探马来报,道是鞑子已出兵,兵锋直指背荫障等四个寨堡。
  嬴翌唤来探马,问道:“鞑子出兵几何?兵力如何?”
  探马道:“鞑子同时出兵四寨堡,各有约莫万人。看打扮,非是建奴、鞑靼本部兵马。”
  “哦。”嬴翌摆了摆手,挥退探马:“再探。”
  然后对朱炳琨等将笑道:“多尔衮主力驻军三山营,以背荫障等四处寨堡建立战线,倒也是稳打稳进。”
  随后道:“诸将以为,对此本王当如何应对?”
  诸将各自沉吟,片刻后朱炳琨道:“多尔衮将附庸兵马进占四寨堡,建立战线之余,无非一个试探。他此次顷国来攻,非得谨慎不可。多般是要试一试君上的反应。”
  嬴翌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那该如何区置?”
  朱炳琨道:“回君上,以我部战力,完全不必在意鞑子的想法。依末将之见,或可就此练兵。白部将、马部将及新到的一个校尉建制,皆非精锐。既已军备整齐,便拉出去与鞑子争一争四寨堡,让新兵见见血,以备来日决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