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谶纬之学
刘秀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军驻常山郡,抵近太行山,兵威逼迫太原、上党诸郡;征虏将军祭遵和骑都尉臧宫驻河内,积弩将军傅俊在河南,共同防备洛阳。
刘秀不断向西调集人马钱粮的同时,还亲自写信给长安的建世皇帝,一是“打嘴炮”,二是“呼吁和平”。
刘钰把刘秀的书信给大臣们轮流观看,笑道:“刘秀说他得天命,有赤伏符为证,什么‘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以此说明,他刘秀才是上天选定的君主。”
宋弘道:“陛下得城阳景王托梦,托之以天下事,从牧牛而至牧民,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
班彪道:“唐据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崛起在此位者也。陛下承先祖之功业,奋起于牛马之间,有红光覆体,青龙悬首,景王托梦,石牛出土,曰:‘天降金玉,德泽万民’,金玉者,乃陛下之名讳也。天怜百姓,降陛下于乱世,为万民之救主,在位数年,平定四方,安抚流民,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人咸称陛下之德。刘秀背主之人,窃居帝位,焉能与陛下争辉?”
樊崇道:“我听说当年长沙王倚刘秀为柱石,以其镇抚河北,没想到刘文叔竟背主自立,自己当上了皇帝。天下人称其为‘不义王’,也有称之为‘不义帝’,此等不义之人,怎么还敢和陛下相争呢?”
刘钰听了不禁暗笑,没想到大魔导师竟然落了这么个恶号,这说明长安方面的舆论战还是很有效果的。
杨延寿道:“陛下,这赤伏符乃是刘文叔少时同窗强华所献,刘秀在河北正要登基为帝,强华‘恰好’来献赤伏符,时机拿捏如此适当,可见其必为伪作。”
朝臣们纷纷道:“找自己的同窗,炮制几句谶语,那不就是动动手的事儿,这种鬼话也有人信?”
“陛下红光罩体,青龙悬首,可是有许多人亲眼所见,石牛出土更是万民围观,刘秀那些假的谶语,怎么能和陛下真的祥瑞相比?”
刘钰在前世知道关于刘秀的许多神奇传说。传说他出生里有赤光照室。什么赤光、红光,都是帝王出世的惯常操作,以至于在后世,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如果出生时不自带光源,都不好意思离开他娘的子宫。
传说刘秀出生当年嘉禾一茎九穗,故而取名为秀,不知道是稻穗还是麦穗,也不知道是怎么个一茎九穗,难道一棵麦苗有九个穗?那到底是麦穗还是鸡毛掸子?
传说很早以前,在王莽当政时就有“刘秀当为天子”的预言,为此国师刘歆专门改名为刘秀,以应谶语。可是也有人说,刘歆改名许多年后,才出现这个谶语。这谶语传说是南阳术士蔡少公提出来的。
蔡少公出自南阳,有南阳人在多少年后说蔡少公曾算出来“刘秀当为天子”,然后记入史册,流传后世,那么这个记载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呢?
和谁较劲也不要和死人较劲,因为没个赢。最无法反驳的便是死人的话。
刘钰自己也拉死人站过台,他拉的这个死人级别超高,蔡少公根本比不了,刘钰就拿自己的先祖城阳景王说事儿。效果还真就不错,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
当年王莽篡汉,有一个叫哀章的人进行了一场政治投机,他制作了一个铜匮,里面藏了两份天书,叫做《天帝行玺金匮图》和《赤帝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伪托是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金匮策书”正搔着了王莽的痒处,这平白送上来的大礼,王莽立刻接受,为了表示顺应天命,他按照策书中的名单封拜功臣。
哀章干这事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求富贵,他早把自己的名字混在策书的名单里了,故此被封为国将美新公,为四辅臣之一。
策书中的大部分人名本就是朝廷中人,按书中所示一个个封赏就是。可有的人名却是查无其人,全是哀章捏造的。为了上应天书,王莽派人四处寻找策书中提到的王兴、王盛两人,费尽了力气,终于找到一个看城门的叫王兴,还有一个卖饼的大爷叫王盛。王莽连忙当宝贝似的供起来,把两人全都拜为将军。
不只是王莽,一向英明神武的建武皇帝刘秀也是个坚定的谶纬主义者,凡事无不应谶。
他初登帝位时,大封群臣,只因为《赤伏符》提到“王梁主卫作玄武”,便任命野王县令王梁为大司空,这个任命虽不太合适,但王梁还是有一定功劳的,大家虽然心中不服,但也没太提意见。
等到任命大司徒时,刘秀还要按照符谶,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为大司马,这个孙咸没有什么功劳,却因为合了符谶,竟要位列三公。这下子捅了马蜂窝,将领们一下子就炸了锅,以致于刘秀也弹压不住,只好听了大家的,以吴汉为大司马。
刘秀还召集当世的谶纬大师们,在前人《七纬书》基础上,杂糅《论语谶》、《河图》、《洛书》,编撰成八十一篇谶纬。并下令正式颁布图谶于天下,规定所有儒生必须读谶纬,否则不能入仕。由此,谶纬被称为“内学”,五经反而下降为“外学”。
刘钰在上一世读史的时候就曾经怀疑过,刘秀如此英明睿智,难道真的就这么迷信?
刘秀曾经派尹敏校对前朝图谶,还组织人编撰谶纬,这些东西都能编的话,那还有什么神秘可言?
刘钰觉得,刘秀很大可能是在利用谶纬,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赤伏符对他有利,作为利益既得者,为什么不信呢?
朝中众臣都在争先恐后地批判赤伏符,论证他们的建世皇帝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君,唯有太中大夫郑兴沉默不语。
皇帝问道:“郑卿,你说说看,此事该如何处之?”
郑兴道:“子不语乱力怪神,臣也不敢语奇怪虚诞之事,臣不懂谶,也不敢言谶。臣愿陛下以仁义正道为本,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大修仁德,使百姓归心,得士民效力,则何愁不王天下?”
郑兴的话一说出来,朝堂上立刻就安静了。
这种话在当时简直是石破天惊,因为他几乎是否定了谶纬之学,直接将其归入乱力怪神之列。如果在邯郸朝堂上有人敢说这话,以赤伏符作为自己称帝依据的刘秀必定会索然大怒,立即加以处罚。
可是刘钰听了这话,还是稳稳地坐着,并没有发怒的迹象。
正当群臣都偷窥着上面,揣测皇帝心思的时候,刘钰说话了:“有的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这话有些模棱两可,但是确实没有怪罪的意思,提着心的朝臣们算是舒了口气。
作为现代人,刘钰当然不信什么谶语。可是他也不能断然否定,因为他也曾利用过什么托梦之说,也有过石牛祥瑞,也需要一些东西来为自己加上一圈神秘的光环,来强化自己的君权神授。
其实无论是刘秀还是刘钰都很清楚,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靠的还是实力。
建世皇帝对着众臣说道:“谁才是天命之子,将来自会验证。不必造这些东西出来蒙蔽世人。朕将与不义帝会猎关东,让刘秀不服来战!”
刘秀不断向西调集人马钱粮的同时,还亲自写信给长安的建世皇帝,一是“打嘴炮”,二是“呼吁和平”。
刘钰把刘秀的书信给大臣们轮流观看,笑道:“刘秀说他得天命,有赤伏符为证,什么‘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以此说明,他刘秀才是上天选定的君主。”
宋弘道:“陛下得城阳景王托梦,托之以天下事,从牧牛而至牧民,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
班彪道:“唐据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崛起在此位者也。陛下承先祖之功业,奋起于牛马之间,有红光覆体,青龙悬首,景王托梦,石牛出土,曰:‘天降金玉,德泽万民’,金玉者,乃陛下之名讳也。天怜百姓,降陛下于乱世,为万民之救主,在位数年,平定四方,安抚流民,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人咸称陛下之德。刘秀背主之人,窃居帝位,焉能与陛下争辉?”
樊崇道:“我听说当年长沙王倚刘秀为柱石,以其镇抚河北,没想到刘文叔竟背主自立,自己当上了皇帝。天下人称其为‘不义王’,也有称之为‘不义帝’,此等不义之人,怎么还敢和陛下相争呢?”
刘钰听了不禁暗笑,没想到大魔导师竟然落了这么个恶号,这说明长安方面的舆论战还是很有效果的。
杨延寿道:“陛下,这赤伏符乃是刘文叔少时同窗强华所献,刘秀在河北正要登基为帝,强华‘恰好’来献赤伏符,时机拿捏如此适当,可见其必为伪作。”
朝臣们纷纷道:“找自己的同窗,炮制几句谶语,那不就是动动手的事儿,这种鬼话也有人信?”
“陛下红光罩体,青龙悬首,可是有许多人亲眼所见,石牛出土更是万民围观,刘秀那些假的谶语,怎么能和陛下真的祥瑞相比?”
刘钰在前世知道关于刘秀的许多神奇传说。传说他出生里有赤光照室。什么赤光、红光,都是帝王出世的惯常操作,以至于在后世,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如果出生时不自带光源,都不好意思离开他娘的子宫。
传说刘秀出生当年嘉禾一茎九穗,故而取名为秀,不知道是稻穗还是麦穗,也不知道是怎么个一茎九穗,难道一棵麦苗有九个穗?那到底是麦穗还是鸡毛掸子?
传说很早以前,在王莽当政时就有“刘秀当为天子”的预言,为此国师刘歆专门改名为刘秀,以应谶语。可是也有人说,刘歆改名许多年后,才出现这个谶语。这谶语传说是南阳术士蔡少公提出来的。
蔡少公出自南阳,有南阳人在多少年后说蔡少公曾算出来“刘秀当为天子”,然后记入史册,流传后世,那么这个记载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呢?
和谁较劲也不要和死人较劲,因为没个赢。最无法反驳的便是死人的话。
刘钰自己也拉死人站过台,他拉的这个死人级别超高,蔡少公根本比不了,刘钰就拿自己的先祖城阳景王说事儿。效果还真就不错,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
当年王莽篡汉,有一个叫哀章的人进行了一场政治投机,他制作了一个铜匮,里面藏了两份天书,叫做《天帝行玺金匮图》和《赤帝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伪托是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金匮策书”正搔着了王莽的痒处,这平白送上来的大礼,王莽立刻接受,为了表示顺应天命,他按照策书中的名单封拜功臣。
哀章干这事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求富贵,他早把自己的名字混在策书的名单里了,故此被封为国将美新公,为四辅臣之一。
策书中的大部分人名本就是朝廷中人,按书中所示一个个封赏就是。可有的人名却是查无其人,全是哀章捏造的。为了上应天书,王莽派人四处寻找策书中提到的王兴、王盛两人,费尽了力气,终于找到一个看城门的叫王兴,还有一个卖饼的大爷叫王盛。王莽连忙当宝贝似的供起来,把两人全都拜为将军。
不只是王莽,一向英明神武的建武皇帝刘秀也是个坚定的谶纬主义者,凡事无不应谶。
他初登帝位时,大封群臣,只因为《赤伏符》提到“王梁主卫作玄武”,便任命野王县令王梁为大司空,这个任命虽不太合适,但王梁还是有一定功劳的,大家虽然心中不服,但也没太提意见。
等到任命大司徒时,刘秀还要按照符谶,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为大司马,这个孙咸没有什么功劳,却因为合了符谶,竟要位列三公。这下子捅了马蜂窝,将领们一下子就炸了锅,以致于刘秀也弹压不住,只好听了大家的,以吴汉为大司马。
刘秀还召集当世的谶纬大师们,在前人《七纬书》基础上,杂糅《论语谶》、《河图》、《洛书》,编撰成八十一篇谶纬。并下令正式颁布图谶于天下,规定所有儒生必须读谶纬,否则不能入仕。由此,谶纬被称为“内学”,五经反而下降为“外学”。
刘钰在上一世读史的时候就曾经怀疑过,刘秀如此英明睿智,难道真的就这么迷信?
刘秀曾经派尹敏校对前朝图谶,还组织人编撰谶纬,这些东西都能编的话,那还有什么神秘可言?
刘钰觉得,刘秀很大可能是在利用谶纬,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赤伏符对他有利,作为利益既得者,为什么不信呢?
朝中众臣都在争先恐后地批判赤伏符,论证他们的建世皇帝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君,唯有太中大夫郑兴沉默不语。
皇帝问道:“郑卿,你说说看,此事该如何处之?”
郑兴道:“子不语乱力怪神,臣也不敢语奇怪虚诞之事,臣不懂谶,也不敢言谶。臣愿陛下以仁义正道为本,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大修仁德,使百姓归心,得士民效力,则何愁不王天下?”
郑兴的话一说出来,朝堂上立刻就安静了。
这种话在当时简直是石破天惊,因为他几乎是否定了谶纬之学,直接将其归入乱力怪神之列。如果在邯郸朝堂上有人敢说这话,以赤伏符作为自己称帝依据的刘秀必定会索然大怒,立即加以处罚。
可是刘钰听了这话,还是稳稳地坐着,并没有发怒的迹象。
正当群臣都偷窥着上面,揣测皇帝心思的时候,刘钰说话了:“有的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这话有些模棱两可,但是确实没有怪罪的意思,提着心的朝臣们算是舒了口气。
作为现代人,刘钰当然不信什么谶语。可是他也不能断然否定,因为他也曾利用过什么托梦之说,也有过石牛祥瑞,也需要一些东西来为自己加上一圈神秘的光环,来强化自己的君权神授。
其实无论是刘秀还是刘钰都很清楚,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靠的还是实力。
建世皇帝对着众臣说道:“谁才是天命之子,将来自会验证。不必造这些东西出来蒙蔽世人。朕将与不义帝会猎关东,让刘秀不服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