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两人说话间,木船已经起锚离岸,船上船工升起风帆,大船顺风顺水,船速相当之快,傍晚时分,木船就到达唐吴边境。这点路程,如果在陆地行走,非得两天才可以到达。
木船进了吴国边境,在吴国河道关卡停住接受士兵检查,船上难民都被赶上岸接到难民营,他们需要在那里接受医者检查,身体健康者需要在难民营呆上两周,确认无事才会对他们加以安排。
船上有正式通关文牒的人,士兵验证后,留下记录放行。魁吉在那里转乘了一艘开往高麻地货船,只用两天时间就到了高麻地渡口。
魁吉谢绝了唐王安排的助手,单枪匹马到吴准备行刺郑钰铭,临行前,只让唐王提供能接近郑楚两人的唐人。名单之上,唐国信臣名士弟子符畴的名字赫然在内。
魁吉在高麻地上岸,正好遇见高麻地兵营士兵出营跑步,士兵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口号。过了唐吴边境,两地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路行来,吴国境内全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的士兵操练,士兵们散发的士气又让魁吉侧目。
这些吴兵在魁吉眼里,单个看来很普通,可他们聚集在一齐,相仿的行为动作,齐齐口号,竟然散发处一股威压,之中带着浓浓杀气。
魁吉一直到看不见士兵们的背影,才付了一吴元银币车资,坐上渡口处的公共马车进了康城,到了康城,魁吉下车转悠了一会,见四周无人注意,便慢慢踱向北学院。
第 149 章
北学院的大门非常气派,大门两侧门柱上新刻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这是郑钰铭为北学院成立三周年所题,他将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下联国事改成民事,郑钰铭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诸侯国百姓没有国家概念,目前阶段,郑钰铭也不能让民众有国家思想,他还想着全大秦的英才都抛弃诸侯国概念投效吴国。
郑钰铭这副对联一出,引起北学院学生沸腾,文汇报纸天天有关于这幅对联的读后感和领悟心得。消息传到蔚山南学院,南学院的师生心中有了不满,因为他们学院门口没有如此发人省醒的语录,王颉洋洋洒洒写了万字书信给郑钰铭,中心思想就是郑钰铭得为南学院也题上一对,郑总理事得公平对待两所学院。结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出来了。南学院学子对这幅对联非常满意,南方报上有关读后感和领悟心得一样热闹了几个月。
魁吉站在让学士们推崇的对联前无动于衷,因为他不识字。魁吉打量着北学院门口进进出出的学子,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许多从学院内走出的学子手上都拎着行李。
“这位壮士,到学院来有何贵干?是寻人否?”北学院大门处设有门卫,每天有三个门卫在此值守。一位门卫见魁吉腰系长剑,在大门处徘徊打量北学院学子好久,不由上前盘问。
魁吉朝门卫作了个揖:“这位虎贲,在下受位长者托付,来北学院递送封一封书信。”
魁吉见门卫一身胡服紧身衣打扮,腰间悬挂短铁棒,就以为门卫是士兵身份。
“哦,要找何人?今天学院开始暑期长休,恐壮士要找的人已经回家或离开学院去了他处。”门卫原来只做过辅兵,听到魁吉尊称他为虎贲,心中高兴,对魁吉热情起来。
“暑期长休?”魁吉一愣,这学院还放假?刚才那些提了行李出来的学子就是回家休假的?
“对啊,就是暑休,学院一年有两次长假,一次在春节前后,一次在炎夏,炎夏放的假最长,有四十天时间。”门卫为魁吉解释。
“哦,原来如此!在下要找的学子姓符名畴,虎贲可知此人。”魁吉皱眉,符畴是唐王给他的名单上最能接触到郑钰铭和楚朝辉的人,这位符畴的导师向魁吉保证了弟子的可靠,因为符畴的父亲在东海之滨山凹之战中死亡,两年前符畴写给师长的问候书信中,流露出对楚朝辉和郑钰铭两人的恨意,隐隐告诉师尊,自己到吴求学是为了父仇。
“原来是符学士啊,他好似还在学院,壮士稍等,吾为壮士通报。”符畴成绩优异,长得清秀讨喜,是北学院名人,门卫早就认识。
“有劳虎贲!”魁吉躬身答谢。
北学院大门旁大树下有一小贩,听到魁吉和门卫话里提到符畴,立刻注意起来,他边跟走过的人兜售竹篓中的货物,边悄悄往魁吉站立的地方移了几步,以便更好观察。魁吉五官灵敏,一丝动作就引起他注意,回身见一小贩正拖住走过的学子推销书写用品,眯眼观察。小贩推销没有成功,被学子拒绝后,闷闷坐到树下一石块上,用衣摆擦着脸上的汗水不耐烦地诅咒气温。魁吉见此人就是一普通商贩,稍稍放下警觉,转头注意学院大门。
过了片刻,符畴跟着门卫来到学院大门,门卫朝魁吉指了指,符畴对门卫道谢后,快步走到魁吉面前。
“请问壮士,可是稍带吾师书信?”符畴朝魁吉供了下手,魁吉的外表打扮一看就是位游侠,符畴纳闷,他的唐国导师一向不喜这类人,怎么会托这样的人稍递信件,唐国要往吴国寄信也很方便,只要托经过唐国境内的吴国商船将信带进吴国,付点资金投递到驿站,驿站根据地址将信发送到各地。
“符畴?温弥可是汝师?”魁吉不答符畴问话,只反问他身份。
“不错,吾是符畴,温先生正是符某导师。”
“请跟吾僻静处说话。”魁吉拿眼看了看附近无聊打哈欠的小贩,领着符畴离开学院大门,走到围墙一侧,这里距离大道稍远,没有人来人往,两人在这里商谈,除非特意走来才能听到他们说话。
学院门口的小贩负责盯梢学院附近动静,学院中的符畴是重点监视目标,现在魁吉选了僻静处跟符畴说话,小贩如果靠近就会引起两人注意,为了不惊动两人,小贩只得装着努力推销货物的模样,调换角度观察魁吉和符畴举动。
“符学士和吴国有大恨吧?”魁吉对郑钰铭和楚朝辉了解甚少,他需要符畴为他提供细节帮助,不过符畴细胳膊细腿的文弱模样,打消魁吉一路上想让符畴做他刺杀助手的打算。
符畴听到魁吉问话,脸上表情一下变得古怪,他垂着脑袋闷闷点了两下头。魁吉以为符畴想起家仇难过,当即大喜,这样的人不会出卖他,为了报仇会为他提供一切帮助,正是他所需要的。
“此乃汝师书信,汝可先观。”魁吉从怀中掏出书信给符畴,让符畴过目,验证自己是唐国派来的人,使符畴为他所用。
“壮士有何事需要符某相帮?”符畴导师温弥在信上称魁吉为侠士,让弟子为魁吉提供方便,符畴看完信,将信叠好放入单衣口袋。
“哈哈,魁吉来吴要办一件大事,为唐王,也为汝办这大事。”魁吉微微一笑。
“为唐王,也为吾办件大事?”符畴没有领悟魁吉所说,正待仔细询问,身后却传来杨贺的声音。
“符弟,为兄已经取到药物,符弟快送至汝叔父处,好让汝叔父服下早日康复。”杨贺怀抱一个纸包,从远处急匆匆走来。
杨贺和符畴的家人在五月初就被卫氏商行的商队从故土接到吴国,在吴国边境难民营呆了两天,由医者检查,众人当中没有身患传染病者,才由卫家作保,提前离开难民营,乘坐卫氏商队商船到高麻渡口。
杨贺家只有四人,杨母和杨贺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符畴的家人亲友却不少,除了符畴的母亲和两个妹妹,还有叔父一家五口,另外还有符畴家的一个奴隶。本来符畴家有两个奴隶,另外一个奴隶已经在去年冬天生病死去。
杨贺和符畴得知自己亲人到达吴国边境难民营后,就在王都合租了一所院房,院房用砖砌隔开分为两户,用来安排两家家人入住。符畴亲人人数多,这边的院房隔得大些,房间数比杨家那边多了两间,只是分摊租金时,杨贺坚持两家平摊,因为杨贺积蓄要比符畴多,平时收入也比符畴丰厚。符畴推辞不掉同窗善意,只能暗暗记在心中以后图报,当然,以后要回报的还有卫仲一家的恩情。
杨贺和符畴五月中旬到高麻地渡口接到自己亲人时,看到众人面貌,两人当场落泪。不论是杨贺的家人,还是符畴的亲人,都非常瘦弱,身体极度营养不良,符畴的叔父还因为四年前在东海之滨山凹围困战中受了冻伤,关节落下病根,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如果不是卫家商行财大气粗,马车齐备,护卫众多,将符畴叔父一路车载或担架而行,符畴的叔父是无法走出唐国。
见符二叔病痛难忍,将两家人安置到租住的院房后,符畴和杨贺四处寻找良医良药,想治好符二叔的病痛。最后还是卫蔻帮忙,托霍思华请吴国第一神医姜圭为符畴叔父诊断配药。杨贺这次去卫府办事,顺带帮符畴从豆蔻那取了符二叔第二疗程的中药。符二叔已经吃完第一疗程的中药,病情减轻了一大半。
魁吉注视匆匆走来的杨贺,眼神闪烁。
“符弟,这位是?”杨贺在学院大门瞥见符畴和一个精瘦汉子说话,便捧着药拐了过来。
“魁吉受符学士师尊所托,为其稍来一封书信。”魁吉抢在符畴前面回答。“既然魁吉完成温师嘱托,当得告辞,两位后会有期。”魁吉说完拱手,不待杨贺和符畴反应,转身飘然离去。
魁吉知晓符畴身世,知道符畴家中亲人,耳听杨贺说话,符畴叔父明显在吴,心中立刻起了疑心,感觉眼前这文弱学士不如唐王和温弥所说的那样可靠,哪有自己到吴国来报仇还将家人放在身边的道理。为了稳妥起见,魁吉当即决定离开符畴,另想接近郑钰铭的办法。
“哎...”符畴来不及喊住魁吉,魁吉已经快速远去,符畴郁闷,魁吉所说的大事还没有告诉他呢。
“此人倒很有游士风范。”杨贺觉得魁吉来如风,去如影。
“是吧。”符畴心中隐隐觉得不妥,有点不安。
“符弟,我们现在到宿舍收拾东西,今天回院子过夜,明天一早启程可好?”
学院已经放假,不过今年学院的一、二届学子假期都得到各地实习,这是郑钰铭特意安排。明年南、北两学院一、二届学子都会去参加提拔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将派往各地当地方官吏,郑钰铭希望这些学子通过实习了解处理行政事务,到了地方行政时可以胜任。
学子实习地是抽签决定,杨贺抽到了达城,符畴抽到南埠,卫仲则去了东北郡周成处。达城和南埠相近,杨贺和符畴可以同行,平时可以相聚,卫仲为自己不能跟好友一处实习郁闷,今天上午考完试已经跟着家中商船出发。
“如此甚好。”符畴潜意识觉得自己离开王都是好事,听杨贺建议,连忙点头。
小贩紧跟魁吉走了五六分钟,拐弯就不见魁吉背影,心知跟踪失败,当即也不着急,只转到卖茶水的同事面前,借着买茶水的时机,向同事汇报了情况。
小贩喝完茶水,又原路返回到学院门口做他的小买卖,好似他离开学院门口就是为了买茶解渴。小贩离开后,魁吉从藏身树上跳下,很快隐没到人群中,魁吉不知自己外貌特征已经传遍王都情报网,情人员只要发现,就会对他多加关注。
符畴和杨贺到宿舍收拾了东西离开不久,一个身穿紧身青衣的人潜入,将符畴放在书桌抽屉的书信翻开默念,记住后原样放回,带上门悄悄离去。
第 150 章
傍晚时分,康城北城门外走来一队三十几人的商队。商队马匹健壮,护卫个个矫健,商队中的头领身材挺拔,相貌不凡。这对行商人马看起来有股明显的彪悍气,行人相遇会不自觉地避让。
商队在城门关卡递验过文牒顺利进城,城内离北城门不远立刻走来一中年人,他朝商队头领拱了拱手,头部微低。
“小的见过东家,下榻处已经收拾妥当,东家可早去歇息。”
“嗯,前面带路。”商队头领神色不算太好,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喏!”来人退到商队前带路,将众人带到一所幽静的院子。
院子从外部看起来是很普通的民居,进了院门才发觉别有洞天,马厩厢房主房俱全,院内杂草收拾得相当干净,种了许多观赏花木,房间内用具精致,绝非普通百姓之家可以负担。带路的中年人领着商队进了院子,关好院门,立刻对商队头领重新行礼。
“卑职韦邹参见太子殿下!刚才在城门口人多口杂,不能行全礼,请太子赦卑职无状!”
中年男子是赵国密探头目,叫韦邹,已经在吴国王都康城以商人身份定居四年。在他面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太子赵轩。赵轩早在去年年底就想亲自暗访吴国,苦于国事繁多脱不开身,直到今年五月中旬才抽出时间。赵轩将国事托付给文宰和亲信,带了舍人武铣、武宰伯耀并三十个武艺高手从咽喉口边境进吴。
“在外行事,当小心为上,孤怎会介意。”赵轩摆了摆手,他对赵国设在康城的这个秘密点行动还是满意的,有这个情报点,赵轩才能了解康城动向。
“太子殿下一路辛苦,是否先沐浴更衣?”韦邹早知道赵轩要到康城,这几天,韦邹每天都会到北城门等待。
“嗯。”天气温度较高,赵轩赶路出的汗早将身上的衣服湿透,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当然最好。
韦邹指挥下人为赵轩准备的浴桶很大,来为赵轩搓澡的小厮面目清秀,服务非常体贴。赵轩闭目背靠在木桶上,一边放松身体让小厮为他按揉,一边回想进吴后的所见所闻,越回想,赵轩越忧郁。
赵轩五月底到达咽喉口边境,边境两边,不论是赵国还是吴国,都非常热闹,来购货售货的人熙熙攘攘。除了商人小贩,周围地区的农人也经常到此交易,他们将家中农产品运到集市卖掉,换回自家需要的农具或者生活用品,农人自种的农产品在集贸市场售出的价要比卖给上门收购的商贩价高,而买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又比从货郎手上买要便宜好多。
咽喉口周围的百姓自从知道集贸市场的好处后,跑集贸市场跑得很勤快,特别是赵国百姓,哪怕要在路上行走一天,他们也尽量挑着自家的农产品到这里交易。辛苦一趟可以多得钱币,因为集贸市场的吴盐价格要比赵国国内低上一半,即使交掉点关卡税,对农人来说,也是大赚了。
赵轩看自己这边关卡收税收得很繁忙,心底倒是高兴,只是很纳闷为什么吴国的盐要越卖价格越低。如今吴国的盐价格比四年前低了四、五倍,导致赵国国人对盐的需求高涨,进口的盐的数量比往年翻了几番,同样,经过赵国境内去别国的贩盐商贩也越来越多。赵轩可以肯定,那些盐贩子贩卖吴国廉价优质的盐能博下丰厚家产,以至于北方戎人南下抢劫也吓不倒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商贩。
这几年冬天异常寒冷,北方游牧民族的牲畜冻死无数,面临生存危机的戎人部落便联盟组成抢劫队南下,到大河中上游地区疯狂抢劫。大郡县有高墙抵挡,戎人往往攻不进城内,那些防护很差的小郡县和村寨就倒霉了,不但粮食财物给戎人抢劫一空,戎人还将妇女和儿童掳走,那些俘虏的壮年和老人俱杀。戎人马蹄过处,留下一片血腥和焦土,凄惨无比。行商的商贩如果遇到戎人,不能逃掉,就只能落得人亡财失。
其实吴国的盐越来越便宜,一要归功于东海之滨盐厂改变制盐方式,另外也是气候帮忙。这几年,东海之滨一直少雨多晴天,日照足够,缩短了成盐时间,东海之滨的盐产量持续增加,导致置盐仓库中堆积不下。为了将盐都卖出去,盐厂只能不断降价刺激消费。
吴国盐产丰收,吴国百姓也获利,原来舍不得买的盐已经是平常价,有些百姓甚至开始用盐腌制吃不掉的肉类。
赵轩对吴国的东海之滨盐厂很好奇,他已经派了好几拨人到东海之滨查探,只是东海之滨盐厂周围戒备深严,盐厂外有高墙阻隔,商人取货都在盐厂之外的仓库。在东海之滨盐厂工作的工人一家大小都居住在盐厂之内不与外界接触,赵轩派去的探子无法从盐工那刺探到信息,反而因为总是在盐厂周围徘徊招致抓捕,折损几批探子后,赵轩只得罢手。
赵轩在边境看到自家关卡收税收得繁忙的那点高兴劲,等他进入咽喉口城池后烟消云散。
赵轩三年多前曾领兵驻扎在这个小城池,那时的咽喉口城池不算破落,也不算繁华,城墙也不十分高大,如果不是卫青利用天寒地冻,用热水浇城墙,将不高大的城墙变成冰墙,使赵军无法在冰墙上搭天梯攻城,咽喉口城池早被赵轩拿下。
仅仅三年,赵轩看到的咽喉口城池已不再是以前那座小城池。城池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城墙全部改建,建得高大宽厚,而且城池之外,还有两个卫星城堡拱卫,卫星城堡里全部是吴国驻军,人数有八千之多,其中骑兵过半。
赵轩阴沉着脸带着手下进了咽喉口城内,城内好似是个大工地,到处在挖沟建房,即使天气炎热,也挡不住咽喉口城池周围百里年轻劳动力打工赚钱的热情,人们挥汗如雨在工作着。
看到辛苦劳作的人们,赵轩已经不再纳闷周围没有拿着鞭子监督的监工,因为他知道这些劳作的人是自愿。这些人不是服劳役,不像原来诸侯国的役民那样,除了白出力气还要自备干粮为贵族们干活,他们如今到工地上干活都有报酬。赵轩这几年的文汇报不是白看,嗯,四月份又多了达城的南方报。
达城南方报纸出来后,赵轩曾考虑自己也办份报纸,可惜赵国没有印刷技术,纸张需要从吴进口,价格也昂贵,一份报不要说卖半吴币,即使卖两个吴币,赵轩也无法收回成本。技术和成本的高昂,使赵轩只能将这个计划停留在想像上。
赵轩一行在大工地似的咽喉口城池没有久呆,穿过城市去了瞿城。赵轩没有光顾过瞿城,不知道三年多前的瞿城是什么样子,只看到眼前的城市比赵国城市繁华,人口密集,商贩也很多。赵轩的舍人武铣出使过两次吴国,到过瞿城,他告诉赵轩,瞿城比原来北侯统治时,至少要繁华了两倍。
瞿城呆了一天,赵轩一行又上了路,赵轩计划到吴国王都康城看看,然后再去蔚山,看完蔚山再返回赵国。
瞿城通往康城的大道刚刚竣工,马车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可以使游人出行变得不太痛苦,不过对于赵轩来说,吴国交通越是便利,他越是烦闷。交通便利可以让吴国的军事调度迅速,这对本来想侵吞吴国版图的赵轩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刚出瞿城,赵轩的车队遇到了一支吴国骑兵,被开道的前行军拦到了大道边让路。这支骑兵有三千数,旌旗飘扬,骑手士气旺盛,行军秩然有序,仅片刻工夫,大队人马就从赵轩面前通过。赵轩注意到骑兵主将身材魁梧高大,脸部因有头盔遮挡看不太清,不过这主将的气势已经让赵轩赞叹。等骑兵远去,赵轩才从驿站旁的百姓口中得知,刚才的领军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吴国大将军楚朝辉。
赵轩一路走来,眼见吴国兵强马壮,百姓安康,心知原来对吴政策得加以改变。吴国已经不是赵国想兼并的国家,而是赵国得防备和提防的强邻,想到有这样的强邻在侧,赵轩这一路上心情都非常不好。
赵轩本来闭目的眼睛忽的睁开,手指钳住小厮下滑的双手,疼得小厮惊呼。
“太子殿下,请容小的伺候。”小厮皮肤很白,刚才出力为赵轩揉搓,脸上已显红晕,现在因为疼痛,两眼有点泪水汪汪,倒显得有种楚楚动人。
小厮刚才碰到的地方是赵轩下身敏感之侧,赵轩从赵国王都出发已经有七八天,行路在外,身边只有护卫和手下,没有女人也没有清秀小子抒解欲望,现在被小厮一撩拨,赵轩欲火上来,见小厮别有一种风姿,心中一动,不由将小厮拉进浴桶,撕开衣裤,让小厮翻身趴在木桶上,提枪进到小厮后穴内,发觉小厮早就做过扩张,心知是韦邹为自己特意准备,当即也不客气,在小厮身上用力驰骋,发泄自己的欲望和一路上的郁闷之气。
赵轩洗澡洗了一个时辰,洗得舒爽了才从浴室出来。赵轩离开浴室,院子中的下人进去收拾,顺便将被赵轩做得不能走动的小厮扶走。
“韦邹,康城有什么新情况?”赵轩坐在一张靠椅上,惬意地喝了口茶,武铣和伯耀也已经梳洗好换了衣服分坐在赵轩下首。这样的坐法,武铣和伯耀还有点不习惯,赵国国内还没有流行坐椅,依然是跪坐在蒲席上。
“禀太子殿下,吴国大将军楚朝辉三天前带着三千骑兵去了西北郡巡视。”韦邹的这个消息已经过时,赵轩三天前已经在瞿城城外遇见楚朝辉。
“可知楚朝辉何时返回?”
“这个不知。”韦邹低头,他打听到的消息都是从能看到的现象推断和判断来的,楚朝辉带领三千骑兵出康城,韦邹和手下人是看到骑兵出城才知,楚朝辉去的目的地,也是问了在路上遇见骑兵的商人才推断出的。
“还有别的消息吗?”赵轩皱眉,韦邹在康城已经活动将近四年,除了跟吴国王庭几个没有份量的官吏走得近,并没有拉拢到真正能在王庭说得上话的官员。
“卑职还探听到,吴王和公子明明天要南下蔚山巡逻。”韦邹将昨天才确认到的消息告诉赵轩,其实这个消息已经不算秘密,郑钰铭和吴王笙夫妇南下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在庭议定下,消息从王宫中出来采买的管事嘴里透露,康城城内有些平民都已经听说。
“哦,吴王和公子明要去蔚山?”赵轩正想在康城找机会认识下传说中的落雁公子。
“是的,卑职还打听到,吴王和公子明是明天坐船去南埠。今天傍晚,高麻地渡口已经戒严。明天康城到渡口道路也会戒严。”凡有扰民措施,吴国王庭都会提前在王宫宫墙上贴出告示,让康城居民提前知晓,戒严的时间起始都在王榜上标注。
赵轩放下杯子,下达命令:“韦邹,帮孤寻处可以观察的地方,孤想亲眼见见吴国这位公子。”
赵轩想着看郑钰铭真容,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在康城已经暴露。赵轩离开赵国来吴是秘密进行,黄钟设在王都的情报人员没有觉察。不过等赵轩到了康城跟韦邹接上头后,就被一直监视韦邹的吴国情报人员发觉,赵轩在据点洗澡折腾小厮时,黄钟已经在去总理事府的路上。
第 151 章
木船进了吴国边境,在吴国河道关卡停住接受士兵检查,船上难民都被赶上岸接到难民营,他们需要在那里接受医者检查,身体健康者需要在难民营呆上两周,确认无事才会对他们加以安排。
船上有正式通关文牒的人,士兵验证后,留下记录放行。魁吉在那里转乘了一艘开往高麻地货船,只用两天时间就到了高麻地渡口。
魁吉谢绝了唐王安排的助手,单枪匹马到吴准备行刺郑钰铭,临行前,只让唐王提供能接近郑楚两人的唐人。名单之上,唐国信臣名士弟子符畴的名字赫然在内。
魁吉在高麻地上岸,正好遇见高麻地兵营士兵出营跑步,士兵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口号。过了唐吴边境,两地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路行来,吴国境内全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的士兵操练,士兵们散发的士气又让魁吉侧目。
这些吴兵在魁吉眼里,单个看来很普通,可他们聚集在一齐,相仿的行为动作,齐齐口号,竟然散发处一股威压,之中带着浓浓杀气。
魁吉一直到看不见士兵们的背影,才付了一吴元银币车资,坐上渡口处的公共马车进了康城,到了康城,魁吉下车转悠了一会,见四周无人注意,便慢慢踱向北学院。
第 149 章
北学院的大门非常气派,大门两侧门柱上新刻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这是郑钰铭为北学院成立三周年所题,他将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下联国事改成民事,郑钰铭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诸侯国百姓没有国家概念,目前阶段,郑钰铭也不能让民众有国家思想,他还想着全大秦的英才都抛弃诸侯国概念投效吴国。
郑钰铭这副对联一出,引起北学院学生沸腾,文汇报纸天天有关于这幅对联的读后感和领悟心得。消息传到蔚山南学院,南学院的师生心中有了不满,因为他们学院门口没有如此发人省醒的语录,王颉洋洋洒洒写了万字书信给郑钰铭,中心思想就是郑钰铭得为南学院也题上一对,郑总理事得公平对待两所学院。结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出来了。南学院学子对这幅对联非常满意,南方报上有关读后感和领悟心得一样热闹了几个月。
魁吉站在让学士们推崇的对联前无动于衷,因为他不识字。魁吉打量着北学院门口进进出出的学子,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许多从学院内走出的学子手上都拎着行李。
“这位壮士,到学院来有何贵干?是寻人否?”北学院大门处设有门卫,每天有三个门卫在此值守。一位门卫见魁吉腰系长剑,在大门处徘徊打量北学院学子好久,不由上前盘问。
魁吉朝门卫作了个揖:“这位虎贲,在下受位长者托付,来北学院递送封一封书信。”
魁吉见门卫一身胡服紧身衣打扮,腰间悬挂短铁棒,就以为门卫是士兵身份。
“哦,要找何人?今天学院开始暑期长休,恐壮士要找的人已经回家或离开学院去了他处。”门卫原来只做过辅兵,听到魁吉尊称他为虎贲,心中高兴,对魁吉热情起来。
“暑期长休?”魁吉一愣,这学院还放假?刚才那些提了行李出来的学子就是回家休假的?
“对啊,就是暑休,学院一年有两次长假,一次在春节前后,一次在炎夏,炎夏放的假最长,有四十天时间。”门卫为魁吉解释。
“哦,原来如此!在下要找的学子姓符名畴,虎贲可知此人。”魁吉皱眉,符畴是唐王给他的名单上最能接触到郑钰铭和楚朝辉的人,这位符畴的导师向魁吉保证了弟子的可靠,因为符畴的父亲在东海之滨山凹之战中死亡,两年前符畴写给师长的问候书信中,流露出对楚朝辉和郑钰铭两人的恨意,隐隐告诉师尊,自己到吴求学是为了父仇。
“原来是符学士啊,他好似还在学院,壮士稍等,吾为壮士通报。”符畴成绩优异,长得清秀讨喜,是北学院名人,门卫早就认识。
“有劳虎贲!”魁吉躬身答谢。
北学院大门旁大树下有一小贩,听到魁吉和门卫话里提到符畴,立刻注意起来,他边跟走过的人兜售竹篓中的货物,边悄悄往魁吉站立的地方移了几步,以便更好观察。魁吉五官灵敏,一丝动作就引起他注意,回身见一小贩正拖住走过的学子推销书写用品,眯眼观察。小贩推销没有成功,被学子拒绝后,闷闷坐到树下一石块上,用衣摆擦着脸上的汗水不耐烦地诅咒气温。魁吉见此人就是一普通商贩,稍稍放下警觉,转头注意学院大门。
过了片刻,符畴跟着门卫来到学院大门,门卫朝魁吉指了指,符畴对门卫道谢后,快步走到魁吉面前。
“请问壮士,可是稍带吾师书信?”符畴朝魁吉供了下手,魁吉的外表打扮一看就是位游侠,符畴纳闷,他的唐国导师一向不喜这类人,怎么会托这样的人稍递信件,唐国要往吴国寄信也很方便,只要托经过唐国境内的吴国商船将信带进吴国,付点资金投递到驿站,驿站根据地址将信发送到各地。
“符畴?温弥可是汝师?”魁吉不答符畴问话,只反问他身份。
“不错,吾是符畴,温先生正是符某导师。”
“请跟吾僻静处说话。”魁吉拿眼看了看附近无聊打哈欠的小贩,领着符畴离开学院大门,走到围墙一侧,这里距离大道稍远,没有人来人往,两人在这里商谈,除非特意走来才能听到他们说话。
学院门口的小贩负责盯梢学院附近动静,学院中的符畴是重点监视目标,现在魁吉选了僻静处跟符畴说话,小贩如果靠近就会引起两人注意,为了不惊动两人,小贩只得装着努力推销货物的模样,调换角度观察魁吉和符畴举动。
“符学士和吴国有大恨吧?”魁吉对郑钰铭和楚朝辉了解甚少,他需要符畴为他提供细节帮助,不过符畴细胳膊细腿的文弱模样,打消魁吉一路上想让符畴做他刺杀助手的打算。
符畴听到魁吉问话,脸上表情一下变得古怪,他垂着脑袋闷闷点了两下头。魁吉以为符畴想起家仇难过,当即大喜,这样的人不会出卖他,为了报仇会为他提供一切帮助,正是他所需要的。
“此乃汝师书信,汝可先观。”魁吉从怀中掏出书信给符畴,让符畴过目,验证自己是唐国派来的人,使符畴为他所用。
“壮士有何事需要符某相帮?”符畴导师温弥在信上称魁吉为侠士,让弟子为魁吉提供方便,符畴看完信,将信叠好放入单衣口袋。
“哈哈,魁吉来吴要办一件大事,为唐王,也为汝办这大事。”魁吉微微一笑。
“为唐王,也为吾办件大事?”符畴没有领悟魁吉所说,正待仔细询问,身后却传来杨贺的声音。
“符弟,为兄已经取到药物,符弟快送至汝叔父处,好让汝叔父服下早日康复。”杨贺怀抱一个纸包,从远处急匆匆走来。
杨贺和符畴的家人在五月初就被卫氏商行的商队从故土接到吴国,在吴国边境难民营呆了两天,由医者检查,众人当中没有身患传染病者,才由卫家作保,提前离开难民营,乘坐卫氏商队商船到高麻渡口。
杨贺家只有四人,杨母和杨贺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符畴的家人亲友却不少,除了符畴的母亲和两个妹妹,还有叔父一家五口,另外还有符畴家的一个奴隶。本来符畴家有两个奴隶,另外一个奴隶已经在去年冬天生病死去。
杨贺和符畴得知自己亲人到达吴国边境难民营后,就在王都合租了一所院房,院房用砖砌隔开分为两户,用来安排两家家人入住。符畴亲人人数多,这边的院房隔得大些,房间数比杨家那边多了两间,只是分摊租金时,杨贺坚持两家平摊,因为杨贺积蓄要比符畴多,平时收入也比符畴丰厚。符畴推辞不掉同窗善意,只能暗暗记在心中以后图报,当然,以后要回报的还有卫仲一家的恩情。
杨贺和符畴五月中旬到高麻地渡口接到自己亲人时,看到众人面貌,两人当场落泪。不论是杨贺的家人,还是符畴的亲人,都非常瘦弱,身体极度营养不良,符畴的叔父还因为四年前在东海之滨山凹围困战中受了冻伤,关节落下病根,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如果不是卫家商行财大气粗,马车齐备,护卫众多,将符畴叔父一路车载或担架而行,符畴的叔父是无法走出唐国。
见符二叔病痛难忍,将两家人安置到租住的院房后,符畴和杨贺四处寻找良医良药,想治好符二叔的病痛。最后还是卫蔻帮忙,托霍思华请吴国第一神医姜圭为符畴叔父诊断配药。杨贺这次去卫府办事,顺带帮符畴从豆蔻那取了符二叔第二疗程的中药。符二叔已经吃完第一疗程的中药,病情减轻了一大半。
魁吉注视匆匆走来的杨贺,眼神闪烁。
“符弟,这位是?”杨贺在学院大门瞥见符畴和一个精瘦汉子说话,便捧着药拐了过来。
“魁吉受符学士师尊所托,为其稍来一封书信。”魁吉抢在符畴前面回答。“既然魁吉完成温师嘱托,当得告辞,两位后会有期。”魁吉说完拱手,不待杨贺和符畴反应,转身飘然离去。
魁吉知晓符畴身世,知道符畴家中亲人,耳听杨贺说话,符畴叔父明显在吴,心中立刻起了疑心,感觉眼前这文弱学士不如唐王和温弥所说的那样可靠,哪有自己到吴国来报仇还将家人放在身边的道理。为了稳妥起见,魁吉当即决定离开符畴,另想接近郑钰铭的办法。
“哎...”符畴来不及喊住魁吉,魁吉已经快速远去,符畴郁闷,魁吉所说的大事还没有告诉他呢。
“此人倒很有游士风范。”杨贺觉得魁吉来如风,去如影。
“是吧。”符畴心中隐隐觉得不妥,有点不安。
“符弟,我们现在到宿舍收拾东西,今天回院子过夜,明天一早启程可好?”
学院已经放假,不过今年学院的一、二届学子假期都得到各地实习,这是郑钰铭特意安排。明年南、北两学院一、二届学子都会去参加提拔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将派往各地当地方官吏,郑钰铭希望这些学子通过实习了解处理行政事务,到了地方行政时可以胜任。
学子实习地是抽签决定,杨贺抽到了达城,符畴抽到南埠,卫仲则去了东北郡周成处。达城和南埠相近,杨贺和符畴可以同行,平时可以相聚,卫仲为自己不能跟好友一处实习郁闷,今天上午考完试已经跟着家中商船出发。
“如此甚好。”符畴潜意识觉得自己离开王都是好事,听杨贺建议,连忙点头。
小贩紧跟魁吉走了五六分钟,拐弯就不见魁吉背影,心知跟踪失败,当即也不着急,只转到卖茶水的同事面前,借着买茶水的时机,向同事汇报了情况。
小贩喝完茶水,又原路返回到学院门口做他的小买卖,好似他离开学院门口就是为了买茶解渴。小贩离开后,魁吉从藏身树上跳下,很快隐没到人群中,魁吉不知自己外貌特征已经传遍王都情报网,情人员只要发现,就会对他多加关注。
符畴和杨贺到宿舍收拾了东西离开不久,一个身穿紧身青衣的人潜入,将符畴放在书桌抽屉的书信翻开默念,记住后原样放回,带上门悄悄离去。
第 150 章
傍晚时分,康城北城门外走来一队三十几人的商队。商队马匹健壮,护卫个个矫健,商队中的头领身材挺拔,相貌不凡。这对行商人马看起来有股明显的彪悍气,行人相遇会不自觉地避让。
商队在城门关卡递验过文牒顺利进城,城内离北城门不远立刻走来一中年人,他朝商队头领拱了拱手,头部微低。
“小的见过东家,下榻处已经收拾妥当,东家可早去歇息。”
“嗯,前面带路。”商队头领神色不算太好,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喏!”来人退到商队前带路,将众人带到一所幽静的院子。
院子从外部看起来是很普通的民居,进了院门才发觉别有洞天,马厩厢房主房俱全,院内杂草收拾得相当干净,种了许多观赏花木,房间内用具精致,绝非普通百姓之家可以负担。带路的中年人领着商队进了院子,关好院门,立刻对商队头领重新行礼。
“卑职韦邹参见太子殿下!刚才在城门口人多口杂,不能行全礼,请太子赦卑职无状!”
中年男子是赵国密探头目,叫韦邹,已经在吴国王都康城以商人身份定居四年。在他面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太子赵轩。赵轩早在去年年底就想亲自暗访吴国,苦于国事繁多脱不开身,直到今年五月中旬才抽出时间。赵轩将国事托付给文宰和亲信,带了舍人武铣、武宰伯耀并三十个武艺高手从咽喉口边境进吴。
“在外行事,当小心为上,孤怎会介意。”赵轩摆了摆手,他对赵国设在康城的这个秘密点行动还是满意的,有这个情报点,赵轩才能了解康城动向。
“太子殿下一路辛苦,是否先沐浴更衣?”韦邹早知道赵轩要到康城,这几天,韦邹每天都会到北城门等待。
“嗯。”天气温度较高,赵轩赶路出的汗早将身上的衣服湿透,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当然最好。
韦邹指挥下人为赵轩准备的浴桶很大,来为赵轩搓澡的小厮面目清秀,服务非常体贴。赵轩闭目背靠在木桶上,一边放松身体让小厮为他按揉,一边回想进吴后的所见所闻,越回想,赵轩越忧郁。
赵轩五月底到达咽喉口边境,边境两边,不论是赵国还是吴国,都非常热闹,来购货售货的人熙熙攘攘。除了商人小贩,周围地区的农人也经常到此交易,他们将家中农产品运到集市卖掉,换回自家需要的农具或者生活用品,农人自种的农产品在集贸市场售出的价要比卖给上门收购的商贩价高,而买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又比从货郎手上买要便宜好多。
咽喉口周围的百姓自从知道集贸市场的好处后,跑集贸市场跑得很勤快,特别是赵国百姓,哪怕要在路上行走一天,他们也尽量挑着自家的农产品到这里交易。辛苦一趟可以多得钱币,因为集贸市场的吴盐价格要比赵国国内低上一半,即使交掉点关卡税,对农人来说,也是大赚了。
赵轩看自己这边关卡收税收得很繁忙,心底倒是高兴,只是很纳闷为什么吴国的盐要越卖价格越低。如今吴国的盐价格比四年前低了四、五倍,导致赵国国人对盐的需求高涨,进口的盐的数量比往年翻了几番,同样,经过赵国境内去别国的贩盐商贩也越来越多。赵轩可以肯定,那些盐贩子贩卖吴国廉价优质的盐能博下丰厚家产,以至于北方戎人南下抢劫也吓不倒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商贩。
这几年冬天异常寒冷,北方游牧民族的牲畜冻死无数,面临生存危机的戎人部落便联盟组成抢劫队南下,到大河中上游地区疯狂抢劫。大郡县有高墙抵挡,戎人往往攻不进城内,那些防护很差的小郡县和村寨就倒霉了,不但粮食财物给戎人抢劫一空,戎人还将妇女和儿童掳走,那些俘虏的壮年和老人俱杀。戎人马蹄过处,留下一片血腥和焦土,凄惨无比。行商的商贩如果遇到戎人,不能逃掉,就只能落得人亡财失。
其实吴国的盐越来越便宜,一要归功于东海之滨盐厂改变制盐方式,另外也是气候帮忙。这几年,东海之滨一直少雨多晴天,日照足够,缩短了成盐时间,东海之滨的盐产量持续增加,导致置盐仓库中堆积不下。为了将盐都卖出去,盐厂只能不断降价刺激消费。
吴国盐产丰收,吴国百姓也获利,原来舍不得买的盐已经是平常价,有些百姓甚至开始用盐腌制吃不掉的肉类。
赵轩对吴国的东海之滨盐厂很好奇,他已经派了好几拨人到东海之滨查探,只是东海之滨盐厂周围戒备深严,盐厂外有高墙阻隔,商人取货都在盐厂之外的仓库。在东海之滨盐厂工作的工人一家大小都居住在盐厂之内不与外界接触,赵轩派去的探子无法从盐工那刺探到信息,反而因为总是在盐厂周围徘徊招致抓捕,折损几批探子后,赵轩只得罢手。
赵轩在边境看到自家关卡收税收得繁忙的那点高兴劲,等他进入咽喉口城池后烟消云散。
赵轩三年多前曾领兵驻扎在这个小城池,那时的咽喉口城池不算破落,也不算繁华,城墙也不十分高大,如果不是卫青利用天寒地冻,用热水浇城墙,将不高大的城墙变成冰墙,使赵军无法在冰墙上搭天梯攻城,咽喉口城池早被赵轩拿下。
仅仅三年,赵轩看到的咽喉口城池已不再是以前那座小城池。城池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城墙全部改建,建得高大宽厚,而且城池之外,还有两个卫星城堡拱卫,卫星城堡里全部是吴国驻军,人数有八千之多,其中骑兵过半。
赵轩阴沉着脸带着手下进了咽喉口城内,城内好似是个大工地,到处在挖沟建房,即使天气炎热,也挡不住咽喉口城池周围百里年轻劳动力打工赚钱的热情,人们挥汗如雨在工作着。
看到辛苦劳作的人们,赵轩已经不再纳闷周围没有拿着鞭子监督的监工,因为他知道这些劳作的人是自愿。这些人不是服劳役,不像原来诸侯国的役民那样,除了白出力气还要自备干粮为贵族们干活,他们如今到工地上干活都有报酬。赵轩这几年的文汇报不是白看,嗯,四月份又多了达城的南方报。
达城南方报纸出来后,赵轩曾考虑自己也办份报纸,可惜赵国没有印刷技术,纸张需要从吴进口,价格也昂贵,一份报不要说卖半吴币,即使卖两个吴币,赵轩也无法收回成本。技术和成本的高昂,使赵轩只能将这个计划停留在想像上。
赵轩一行在大工地似的咽喉口城池没有久呆,穿过城市去了瞿城。赵轩没有光顾过瞿城,不知道三年多前的瞿城是什么样子,只看到眼前的城市比赵国城市繁华,人口密集,商贩也很多。赵轩的舍人武铣出使过两次吴国,到过瞿城,他告诉赵轩,瞿城比原来北侯统治时,至少要繁华了两倍。
瞿城呆了一天,赵轩一行又上了路,赵轩计划到吴国王都康城看看,然后再去蔚山,看完蔚山再返回赵国。
瞿城通往康城的大道刚刚竣工,马车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可以使游人出行变得不太痛苦,不过对于赵轩来说,吴国交通越是便利,他越是烦闷。交通便利可以让吴国的军事调度迅速,这对本来想侵吞吴国版图的赵轩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刚出瞿城,赵轩的车队遇到了一支吴国骑兵,被开道的前行军拦到了大道边让路。这支骑兵有三千数,旌旗飘扬,骑手士气旺盛,行军秩然有序,仅片刻工夫,大队人马就从赵轩面前通过。赵轩注意到骑兵主将身材魁梧高大,脸部因有头盔遮挡看不太清,不过这主将的气势已经让赵轩赞叹。等骑兵远去,赵轩才从驿站旁的百姓口中得知,刚才的领军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吴国大将军楚朝辉。
赵轩一路走来,眼见吴国兵强马壮,百姓安康,心知原来对吴政策得加以改变。吴国已经不是赵国想兼并的国家,而是赵国得防备和提防的强邻,想到有这样的强邻在侧,赵轩这一路上心情都非常不好。
赵轩本来闭目的眼睛忽的睁开,手指钳住小厮下滑的双手,疼得小厮惊呼。
“太子殿下,请容小的伺候。”小厮皮肤很白,刚才出力为赵轩揉搓,脸上已显红晕,现在因为疼痛,两眼有点泪水汪汪,倒显得有种楚楚动人。
小厮刚才碰到的地方是赵轩下身敏感之侧,赵轩从赵国王都出发已经有七八天,行路在外,身边只有护卫和手下,没有女人也没有清秀小子抒解欲望,现在被小厮一撩拨,赵轩欲火上来,见小厮别有一种风姿,心中一动,不由将小厮拉进浴桶,撕开衣裤,让小厮翻身趴在木桶上,提枪进到小厮后穴内,发觉小厮早就做过扩张,心知是韦邹为自己特意准备,当即也不客气,在小厮身上用力驰骋,发泄自己的欲望和一路上的郁闷之气。
赵轩洗澡洗了一个时辰,洗得舒爽了才从浴室出来。赵轩离开浴室,院子中的下人进去收拾,顺便将被赵轩做得不能走动的小厮扶走。
“韦邹,康城有什么新情况?”赵轩坐在一张靠椅上,惬意地喝了口茶,武铣和伯耀也已经梳洗好换了衣服分坐在赵轩下首。这样的坐法,武铣和伯耀还有点不习惯,赵国国内还没有流行坐椅,依然是跪坐在蒲席上。
“禀太子殿下,吴国大将军楚朝辉三天前带着三千骑兵去了西北郡巡视。”韦邹的这个消息已经过时,赵轩三天前已经在瞿城城外遇见楚朝辉。
“可知楚朝辉何时返回?”
“这个不知。”韦邹低头,他打听到的消息都是从能看到的现象推断和判断来的,楚朝辉带领三千骑兵出康城,韦邹和手下人是看到骑兵出城才知,楚朝辉去的目的地,也是问了在路上遇见骑兵的商人才推断出的。
“还有别的消息吗?”赵轩皱眉,韦邹在康城已经活动将近四年,除了跟吴国王庭几个没有份量的官吏走得近,并没有拉拢到真正能在王庭说得上话的官员。
“卑职还探听到,吴王和公子明明天要南下蔚山巡逻。”韦邹将昨天才确认到的消息告诉赵轩,其实这个消息已经不算秘密,郑钰铭和吴王笙夫妇南下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在庭议定下,消息从王宫中出来采买的管事嘴里透露,康城城内有些平民都已经听说。
“哦,吴王和公子明要去蔚山?”赵轩正想在康城找机会认识下传说中的落雁公子。
“是的,卑职还打听到,吴王和公子明是明天坐船去南埠。今天傍晚,高麻地渡口已经戒严。明天康城到渡口道路也会戒严。”凡有扰民措施,吴国王庭都会提前在王宫宫墙上贴出告示,让康城居民提前知晓,戒严的时间起始都在王榜上标注。
赵轩放下杯子,下达命令:“韦邹,帮孤寻处可以观察的地方,孤想亲眼见见吴国这位公子。”
赵轩想着看郑钰铭真容,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在康城已经暴露。赵轩离开赵国来吴是秘密进行,黄钟设在王都的情报人员没有觉察。不过等赵轩到了康城跟韦邹接上头后,就被一直监视韦邹的吴国情报人员发觉,赵轩在据点洗澡折腾小厮时,黄钟已经在去总理事府的路上。
第 15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