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阳十岁那年, 高桢继位成了北齐皇帝, 沈凌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后。
  她成为皇后以后, 一点也没展示一国之母的贤良大度, 不但不主动给高桢广纳妃子, 还在高桢有这个念头时主动掐灭了他的这个想法。
  这个时候北齐的臣子还没有后世那种插手后宫的习惯, 而且皇帝既然已有三个嫡子, 那么他们巴不得皇帝不纳妃子,这样朝廷也能少一部分开支。
  这样高桢在位期间,沈凌就和历史上的独孤皇后一样, 后宫里她一人独大,就连高桢有时都得听她的话。
  高桢这个人性格比较直接,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有时候处理政务时不免力不从心。
  每当高桢因为一些政事委决不下时, 就会找沈凌商量。
  沈凌是做过县令的人,对地方上的一些政务了如指掌, 那些奏章里只要有一点不切实之处, 都能被她发现。
  高桢见她处理政务时头头是道, 在用人之道上也别有见解, 越来越看重她的建议。
  沈凌因为做过地方官的缘故, 所以非常看重地方上的民生大计,在她的建议下, 高桢推行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引进了不少外来的农作物。有几种高产的农作物, 还是出自沈凌的空间。
  沈凌知道下面的官员通常会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弊病, 因此常劝高桢多出去走动,或者派遣太子高阳带人多去民间走走。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北齐的国力蒸蒸日上。
  只是北齐的国库刚刚充盈一些,就有大臣上书要征伐宋国,统一中原。
  高桢这个人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他并不喜欢通过征伐来表现北齐的强大,更何况他现在的皇后还是宋国人,所以他直接拒绝了大臣的这个建议。
  但是没过几天,邺城就开始流传皇后反对皇帝征伐宋国的事情来,而且事情的来龙去脉被说的特别详细。
  沈凌听到这个传闻以后,并没有多大感觉。宋国对她而言只是宜芳公主的故国,并没有多少感情在里面。但是她终究还是太平盛世长大的现代人,实在是不喜欢连年的战争。
  一旦两国开战,不仅意味着要死伤众多的将士,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民生社稷,所以沈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都不喜欢战争。
  不过也不由任由传闻这么继续下去,要不然不出半个月,她就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祸水。
  沈凌后来命人去打听了一下,发现上书要征讨宋国的大臣有两个。一个是礼部侍郎,属于文臣。另一个则是大将军齐武,属于武将。
  沈凌想了想,便有了对策。在她的建议下,高桢将礼部侍郎找来,也不多说,直接宣布了一道圣旨,任命礼部侍郎为大同督军,即刻出发前往大同操练当地的将士。
  而大将军齐武,高桢则派他去了外省征粮。
  这两个人走后,高桢语重心长说了一篇话,大概意思是说,只要礼部侍郎和大将军今后能将大同的将士操练好或是能够征到足够十万大军吃的粮食,他便即刻宣布挥师南下征伐宋国。
  这样一来,人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邺城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以礼部侍郎那样的文臣能否降服住大同那些兵油子,或是大将军那样的大老粗能否和当地的地方官沟通征到足够的粮食。
  事实如愿朝着沈凌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礼部侍郎来到大同不久,就被当地的将士狠狠削了面子,这事传到邺城时,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讨伐宋国的事了。
  他们看的很清楚,高桢根本没有讨伐宋国的心思,礼部侍郎和大将军提了这个建议,便被整的灰头土脸。既然这样,还不如顺了皇帝的心思,又能不得罪皇后,何乐而不为。
  沈凌将这件事压下去以后,心里也知道北齐国力日渐强盛,讨伐宋国是早晚的事。而且与高桢的守成不一样,高阳继承了先祖的野心勃勃,年纪虽小,已经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才能。
  沈凌觉得,轮到高阳做皇帝时,只要运筹得当,只怕真能统一南北。她心里存了这个心思,就命底下的人密切关注宋国的一举一动。
  宜芳公主的父亲几年前已经薨逝,现在继位的是她同父异母的大哥宋岩,宋岩比她大上十几岁,是一个性格沉稳的君主。宋国实力在他手里虽没有壮大,但是却也没有衰败。
  不过宋岩的嫡长子宋斐却没有继承宋岩的端方稳重,底下的人回报说此人好色成性,府邸里的侍妾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些侍妾有的是下面的人送的,有的是他自己看上硬抢到府里的。
  为了他这个毛病,宋岩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是因为宋斐的长子身份,加上他除了好色贪酒外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因此宋岩至今也没有要换太子的心思。
  沈凌打听到宋国现今的情况后,就秘密培养属于自己的一股势力。每年趁着高桢父子们去草原避暑秋猎的空档,沈凌都会偷偷出宫一趟,亲自查看底下人的办事情况。
  这股势力明面上以药铺做掩饰,暗地里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不拘是北齐还是宋国人,照单全收。
  沈凌有一次发现这些孤儿中有一个小女孩生的很好看后,心中忽然一动,有了一个想法,就特地吩咐下去,让手下人从宋国的教坊那里搜罗一些貌美的小女孩回来。
  很快,下面的人按照她的吩咐一共从宋国找来了十名小女孩。沈凌看过以后从中挑出六人进行重点培养,找人教她们琴棋书画和歌舞。后面又选出最出众的两人,教她们宫廷礼仪和如何取悦男人的本事。
  除了培养这些貌美的小女孩,沈凌还培养了一些好多各有所长的探子和间谍。
  高阳十五岁的时候,沈凌找了一个机会,让他知道了这些人的存在。
  高阳一直以为沈凌不会同意北齐征伐宋国,因此当他发现沈凌暗地里做的这些事以后不由怔住了。
  沈凌告诉他,她虽然一点都不喜欢战争,但是随着北齐的日渐强大,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既然宋国早晚要被并入北齐,还不如由她的儿子来完成,这样起码宋国归降以后,高阳因为自己身体内还留着一半宋国人的血的原因,会对宋国人友善一些,宋国人也会因为高阳有一部分宋国皇室血统的原因,而对他更容易生出臣服之意。
  出于这个考量,高阳十八岁要成亲的时候,沈凌就给他选了宋岩收养的一个义女,长乐公主。一来为的是,将来吞并宋国时,可以用长乐公主来安抚人心;二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麻痹宋岩父子,将来才好出其不意;三来,沈凌实在是看不上北齐的贵族女子,而长乐公主听说性情不仅温柔而且还非常貌美。
  高桢在大事上非常尊重沈凌的意见,何况这次高阳也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于是半年以后,长乐公主便嫁到了北齐。
  两人成亲没有多久,宋岩便薨逝了。
  沈凌这里得到的消息是,宋斐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看上了宋岩的一个妃子,直接将后者气死了。
  宋斐继位以后,便开始派人在民间大肆搜罗美女。
  沈凌就借机将重点培养的两个女孩悄悄送回了宋国,不出意外,两人都被选中送到了宋国的后宫。
  她们二人进宫后,宋斐如得珍宝,每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朝廷上下一片怨言。
  而比宋斐小几岁的高阳这时则暂时离开了新婚的妻子,到地方上进行练兵。
  等他在那边待了大半年后,长乐公主生下了他们的长子,高桢欣喜之下给孙子赐名高宇。
  相对于高桢在高阳一出生便从草原赶回来的慈父心肠,高阳则要心硬得多,即使知道了儿子降生的消息,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行程,依旧是在半年以后才回到邺城。
  不过他在邺城没有待上多久,就又去了北齐大部队人马驻扎的禹城。
  北齐的将士虽然骁勇善战,但是高桢继位这么些年,一次战争也没发动过,因此地方上的将士已经疏于战事,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才行。
  高阳直到过年的时候才返回到邺城,高宇因为长时间见不到父亲,见到他时死活不肯让他抱,让高桢和沈凌笑了半天。
  新年过后,高阳就又走了,走时还带上了两个弟弟。
  沈凌本不想让三个儿子将来都上战场的,但是底下的高阶和高祈都愿意跟着高阳去地方长长见识,沈凌也就随他们去了。
  高阳到达禹城以后,让高阶掌管军队的后方事宜比如粮草调动,而高陌则随着他一起练兵,将来好冲锋陷阵。兄弟三人很快分工明确,高陌是将来的先锋军,高阳坐镇中军,而高阶则掌管后方事宜。
  兄弟三人合力整顿军务时,高桢有天晚上着了风寒,本来以为不过是普通的小病,哪知到得后来这病越来越严重,拖了半个多月后就去了。
  高阳继位以后,本来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出兵讨伐宋国,但是高阳直等到宋国那边的国政糜烂到一定地步以后,才发兵攻打宋国。
  这个时候,沈凌之前培养出来的探子和间谍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总能打探到宋国那边的军情,加上宋国将士对宋斐已经不抱什么希望,所以北齐的军队几乎势如破竹。
  沈凌已经叮嘱过高阳很多次,让他一定要善待俘虏,这样一来,投降北齐的军队越来越多。
  三年以后,北齐的军队就攻下了宋国的国都,宋国灭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