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日本货
不久之后,周福荣才将那个老茶壶放下来,说道:“老大你一直就有用曰货的传统呀?”
这话一出,大家都疑惑了,不明白这家伙要说点什么,这话好无厘头呀!尤其是李向东,曰货在城市可能很泛滥,但在这种农村,绝对不多见,何来用曰货的传统?
“我没看错的话,你这老茶壶就是曰产的。不过,你们这里是东北,以前曰本占领过很长一段时间,留下一点曰本的东西,也不足为奇。”周福荣笑道。
“不会吧?这玩意是曰本人的东西?”李向东最是惊讶了。没想到,自从自己有记忆起,就一直存在的老茶壶,居然还是一个曰产的东西。
“曰产的?曰本人的古董不值钱吧?”叶继生也问道。他比较少听说曰本的古董,一般就是国内的,还有外国的油画这些比较出名的。
“也不能这样说,曰本的东西,虽然我们看起来不怎么样,但要是转给曰本人,可以宰一笔。”周福荣说道。宰曰本人的钱,这是他最乐意的。外国人不也是这样对中国人的?利用大家的爱国之心,谋取暴利。
李向东的父母有些紧张地询问,这个茶壶能卖多少钱。自己儿子也跟他们说了不少遍,这哥们是玩古董的。看样子,目测自己家的这个茶壶也是一个古董,要是能卖点钱,那就好了。
周福荣想了一下,就透露这东西在中国不是很多人喜欢,价格也就会低很多,甚至市场很少。这玩意,最好还是倒卖给曰本佬。
“这样吧!我帮你们联系一下,可能有人有门路接触曰本的收藏家。”周福荣说道。
“好!那就麻烦贤侄了。”李向东的父亲立即大喜。
周福荣也趁早帮人家搞好,省得回去楚家寨了,将事情都忘了。他马上联系自己平时结交的那些同行,甚至跟周老爷子打个招呼。
没多久,周福荣就联系上了一个买家,对方是中国人,人家买回去也不是收藏,而是再次转卖曰本人。根据周福荣传过去的资料,双方扯了一会嘴皮,最后只能杀到七万多。
周福荣也清楚,要是直接给曰本佬,说不定还有三分之一的价值空间。不过,别人也要吃饭,也就只能这样了。
“伯父伯母,你们感觉怎样?如果赞成的话,马上可以交易了。”因为买家跟自己的一个同行很熟,所以也不怕欺诈之类。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可能为了几万块失去信誉。
李向东的父母肯定立即点头了,一个茶壶能卖到六七万,还想怎样?没多久,人家就赚钱过来了,周福荣让李向东这两天有空就将东西寄出去。
“还是赶紧出去给人家寄吧!人家钱都转过来了。”李向东的父亲说道,催自己儿子出去寄,不然自己感觉不好意思。
那村长跟村里其他人一看,一个茶壶就几万块,有点目瞪口呆了。楚家强看他们的表情,跟以前楚家寨的一摸一样,顿时笑道:“说不定你们家里也有值钱的古董,自己不认识罢了。现在这家伙有空,你们不妨搬过来,让他帮你们鉴定一下。”
都是老大一村的人,能帮就帮吧!而且,那家伙的确闲来无事,还能锻炼他的眼力,说不定遇上好的宝贝,那家伙就有福气了。
周福荣也是眼睛一亮,不过最后还是提醒,要不是以前留下来的,就不要搬过来了,挺麻烦的。那些很久就存在的,不妨拿过来,也不一定非要这些瓷器的。
其他人一听,都跑回家去,留下村长几个人。这样的机会的确难得,有谁会免费帮他们看?以后就算有古董商进村子来收货,也绝对坑得你们吐血,随便给几个小钱可能就打发了。
“那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东西我们都不懂,也很少人会来我们这里收这些东西。”那村长开口道。
“没事,反正对我也有好处,能多瞧一些古玩,也是一份阅历。”周福荣这话倒没有谦虚,事实还真是这样。
很快,村民将家里比较老的东西都搬了过来。有些被周福荣扫了一眼,就让他们搬回去了。那些东西年代本就不太久,加上收藏的人太少,属于极度冷门的那种。
“你这些都是比较近代的物品,收藏价值不大。”周福荣对一个拿着烟杆抽烟的老人家说道。
那老人家有些失望,就准备搬回去。这时候周福荣接着说道:“不过,你这个烟杆不错,给我看看,应该还值钱。”
那老人将嘴里的烟杆拿出来,瞧了几眼,连忙将里面的烟垢敲出来,将烟嘴上的口水抹干净,然后才递给周福荣。
周福荣看了一会,是清朝的物件,铜制品,还挺精致的,烟杆上面有雕刻,挺不错。
“老人家,你这支烟杆是清朝的好东西,应该是那时候八旗弟子的玩物。按我估价,三万五左右吧!如果刚好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或许会更高。”周福荣跟那老人说道。
老人家一阵喜悦,连忙问道:“那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个买家?”
周福荣也不坑人家,就三万五自己拿下了。这些,自己转出去其实不赚什么钱,但也能提高自己在行内的知名度。
别的人一阵眼热,一块铜制的烟杆,怎么感觉跟金子做的一样?周福荣继续帮别人鉴定,如果是好东西,基本上都会自己拿下来。
见不少村民都有收获,那村长自然高兴了。他更加坚定,这位置得传给李向东那家伙了。有他这几个兄弟帮衬,以后村子只会越来越好。
“老大,帮我出去取五十万回来。”周福荣开口道。
他本来就不多现金,刚才还借了楚家强等人不少,但貌似还有一些宝贝,只好让李向东帮忙出去取钱了。农村人,转账觉得不靠谱,都是要现金的。
“那就去吧!顺便给人家将老茶壶寄出去。”其父亲再次说道。李向东无法,只好拿着卡到镇里面去一趟。
(未完待续)
这话一出,大家都疑惑了,不明白这家伙要说点什么,这话好无厘头呀!尤其是李向东,曰货在城市可能很泛滥,但在这种农村,绝对不多见,何来用曰货的传统?
“我没看错的话,你这老茶壶就是曰产的。不过,你们这里是东北,以前曰本占领过很长一段时间,留下一点曰本的东西,也不足为奇。”周福荣笑道。
“不会吧?这玩意是曰本人的东西?”李向东最是惊讶了。没想到,自从自己有记忆起,就一直存在的老茶壶,居然还是一个曰产的东西。
“曰产的?曰本人的古董不值钱吧?”叶继生也问道。他比较少听说曰本的古董,一般就是国内的,还有外国的油画这些比较出名的。
“也不能这样说,曰本的东西,虽然我们看起来不怎么样,但要是转给曰本人,可以宰一笔。”周福荣说道。宰曰本人的钱,这是他最乐意的。外国人不也是这样对中国人的?利用大家的爱国之心,谋取暴利。
李向东的父母有些紧张地询问,这个茶壶能卖多少钱。自己儿子也跟他们说了不少遍,这哥们是玩古董的。看样子,目测自己家的这个茶壶也是一个古董,要是能卖点钱,那就好了。
周福荣想了一下,就透露这东西在中国不是很多人喜欢,价格也就会低很多,甚至市场很少。这玩意,最好还是倒卖给曰本佬。
“这样吧!我帮你们联系一下,可能有人有门路接触曰本的收藏家。”周福荣说道。
“好!那就麻烦贤侄了。”李向东的父亲立即大喜。
周福荣也趁早帮人家搞好,省得回去楚家寨了,将事情都忘了。他马上联系自己平时结交的那些同行,甚至跟周老爷子打个招呼。
没多久,周福荣就联系上了一个买家,对方是中国人,人家买回去也不是收藏,而是再次转卖曰本人。根据周福荣传过去的资料,双方扯了一会嘴皮,最后只能杀到七万多。
周福荣也清楚,要是直接给曰本佬,说不定还有三分之一的价值空间。不过,别人也要吃饭,也就只能这样了。
“伯父伯母,你们感觉怎样?如果赞成的话,马上可以交易了。”因为买家跟自己的一个同行很熟,所以也不怕欺诈之类。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可能为了几万块失去信誉。
李向东的父母肯定立即点头了,一个茶壶能卖到六七万,还想怎样?没多久,人家就赚钱过来了,周福荣让李向东这两天有空就将东西寄出去。
“还是赶紧出去给人家寄吧!人家钱都转过来了。”李向东的父亲说道,催自己儿子出去寄,不然自己感觉不好意思。
那村长跟村里其他人一看,一个茶壶就几万块,有点目瞪口呆了。楚家强看他们的表情,跟以前楚家寨的一摸一样,顿时笑道:“说不定你们家里也有值钱的古董,自己不认识罢了。现在这家伙有空,你们不妨搬过来,让他帮你们鉴定一下。”
都是老大一村的人,能帮就帮吧!而且,那家伙的确闲来无事,还能锻炼他的眼力,说不定遇上好的宝贝,那家伙就有福气了。
周福荣也是眼睛一亮,不过最后还是提醒,要不是以前留下来的,就不要搬过来了,挺麻烦的。那些很久就存在的,不妨拿过来,也不一定非要这些瓷器的。
其他人一听,都跑回家去,留下村长几个人。这样的机会的确难得,有谁会免费帮他们看?以后就算有古董商进村子来收货,也绝对坑得你们吐血,随便给几个小钱可能就打发了。
“那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东西我们都不懂,也很少人会来我们这里收这些东西。”那村长开口道。
“没事,反正对我也有好处,能多瞧一些古玩,也是一份阅历。”周福荣这话倒没有谦虚,事实还真是这样。
很快,村民将家里比较老的东西都搬了过来。有些被周福荣扫了一眼,就让他们搬回去了。那些东西年代本就不太久,加上收藏的人太少,属于极度冷门的那种。
“你这些都是比较近代的物品,收藏价值不大。”周福荣对一个拿着烟杆抽烟的老人家说道。
那老人家有些失望,就准备搬回去。这时候周福荣接着说道:“不过,你这个烟杆不错,给我看看,应该还值钱。”
那老人将嘴里的烟杆拿出来,瞧了几眼,连忙将里面的烟垢敲出来,将烟嘴上的口水抹干净,然后才递给周福荣。
周福荣看了一会,是清朝的物件,铜制品,还挺精致的,烟杆上面有雕刻,挺不错。
“老人家,你这支烟杆是清朝的好东西,应该是那时候八旗弟子的玩物。按我估价,三万五左右吧!如果刚好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或许会更高。”周福荣跟那老人说道。
老人家一阵喜悦,连忙问道:“那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个买家?”
周福荣也不坑人家,就三万五自己拿下了。这些,自己转出去其实不赚什么钱,但也能提高自己在行内的知名度。
别的人一阵眼热,一块铜制的烟杆,怎么感觉跟金子做的一样?周福荣继续帮别人鉴定,如果是好东西,基本上都会自己拿下来。
见不少村民都有收获,那村长自然高兴了。他更加坚定,这位置得传给李向东那家伙了。有他这几个兄弟帮衬,以后村子只会越来越好。
“老大,帮我出去取五十万回来。”周福荣开口道。
他本来就不多现金,刚才还借了楚家强等人不少,但貌似还有一些宝贝,只好让李向东帮忙出去取钱了。农村人,转账觉得不靠谱,都是要现金的。
“那就去吧!顺便给人家将老茶壶寄出去。”其父亲再次说道。李向东无法,只好拿着卡到镇里面去一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