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出师门
朱无常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村子里遭了水灾,家里人都死了,他小小年纪跟着乡亲们从山里逃了出来。又跟着大家一路乞讨,往京城而去。
可是,半路上不知道怎么的,就和乡亲们走散了。是大师兄姚中照在回药王谷的路上捡到了他。当时大师兄已经过了十五岁了,经常被师傅派出谷去历练,专门给穷苦的百姓治病,施药。
朱无常那时才不到七岁,正好生病晕倒在路边。姚中照见一时找不到孩子的家人,就只好先带回药王谷。后来,师傅见朱无常无处可去,而且又很聪明,有学医的天分,就收了他为二徒弟。
可是,药王谷的规矩向来是只有一个徒弟能继承药王谷,也只有一个徒弟能得到药王谷所有的真传。
所以,朱无常在药王谷近十年,却只学到了药王谷的外门医术。后来,朱无常因为不甘心,偷看了师傅的独门秘籍。此事被师傅知道后,大发雷霆,要将朱无常的眼睛挖出来。
在大师兄的苦苦哀求下,才勉强保住了朱无常的双眼。师傅最终将朱无常逐出了师门,并且让他发下毒誓,一生不得使用药王谷的医术救人,否则将肠穿肚烂而死!
朱无常当时年轻气盛,性情极端,离开药王谷后,对师门极为不满,痛下苦功,钻研毒药。他每研制出一种新的毒药之后,就在普通百姓身上试药,然后让中毒的人去药王谷求解药。
药王谷在接收了那么多病人之后,慢慢就知道了这些都是朱无常所为。师傅因此大怒,气得一病不起,即使有姚中照这个好徒弟细心照料,也还是在几年后,郁郁而终了。
此后,姚中照受师命四处寻找朱无常,希望将他带回药王谷,让他洗心革面,从此不再研制剧毒,残害无辜了。
经过近十年的追寻,姚中照始终没有找到朱无常。反而是朱无常因为年岁渐长,慢慢放弃了对师傅的怨恨,悄悄回到药王谷祭拜师傅时,才被姚中照发现了。
师兄弟俩从此约法三章,姚中照不阻止朱无常钻研毒术,但朱无常也不可随意害人性命;姚中照和朱无常商量好了,每隔五年一起去药王谷祭拜师傅;二人每年只较量一次,用朱无常新制的毒药给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下毒,然后由姚中照解毒。
在后来近三十年的较量里,朱无常每次下的毒,都被姚中照解了。可是,六年前,在朱无常悄悄进皇宫盗取一种珍稀的毒药时,被周昌安的暗卫抓住了,关在了大狱里。
这一关就是三年,朱无常在监狱里,也没有放弃研习毒术。林宛得到的那一本医书,就是朱无常在狱中所书,其中记载了一些他对医术和毒术的新想法。
其实,周昌安关着朱无常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毒圣朱无常。有被关了三年之后,朱无常终于找到机会,逃出了监狱。后来,有人在监狱里发现了朱无常没来得及带走的那本医书,献给了周昌安。周昌安也没有太在意,见玉妃喜欢看这类书,就拿去讨好他的爱妃了。
朱无常逃出京城之时,已经错过了和姚中照的五年之约。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三年,任他找遍了各国各地,也没有找到大师兄。只查到大师兄三年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东黎给王后治病,之后就不见了。
所以,朱无常就在齐城买下了这个小院子,一边研习毒术,一边四处打听医圣的下落,可是却始终都没有得到丝毫线索。他也曾悄悄溜进东黎王宫打探,仍然一无所获。
直到最近,听说有人自称是从药王谷来的,还治好了戚老将军的病,所以他才去连碧城一探究竟。可是当他到了连碧城的时候,又听说那药王谷的人已经离开了。
而在此之前,厉星宇已经找到了朱无常,想让朱无常住进太师府,为他所用,但朱无常没有答应。
于是,厉星宇一直派人暗中跟踪朱无常,得知他也在找药王谷的人之后,就再次找到了他。提出用下毒的方法,试一试看有没有人能为村民解毒,从而逼出医圣的传人来。
朱无常也认为此计可行,也就和厉星宇合作了那一次。
事后,朱无常去渔村查看,那些村民果然是得救了。然而,由于周承宽早已交待过村民,不得透露林宛和苏子冉的任何信息。所以,他在村子里打听了很久,也没有打听到任何消息,朱无常只好无功而返。
再后来的事情,林宛就已经全部都知道了。
林宛听完这些,真想向朱无常道出实情。可是,她之前因为不了解情况,又畏于毒圣的凶名。所以,说了太多慌话,如今即使想改正错误,却一时也无法说得清楚,只好先暂时瞒着,再慢慢转圜。
“啪啪啪”院门被轻轻拍响,不轻不重。
朱无常和林宛十分默契地都没有听见,静静地等待着门外之人的下一步动作。
“朱前辈,请开门!本官给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门外传来了厉星宇不紧不慢的声音。
林宛缓缓起身,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开门,迟疑地看向朱无常,等待他的决定。
朱无常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林宛可以去开门。
林宛拉开门,厉星宇迈步走了进来,两个侍卫仍然是笔直地站在门外,如门神一般,吓得来往行人匆匆离去。
朱无常起身让坐,厉星宇客气地一点头,坐在了木凳上。朱无常不动声色地坐到了垫着软垫的石凳上,徒儿给自己买的软垫可不能给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坐。
林宛看在眼里,暗暗觉得好笑。朱无常也年纪一大把了,但和医圣前辈一样,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孩子气。
朱无常喝着自己的茶,对厉星宇爱理不理的。
厉星宇也不生气,微微一笑,客客气气地道:“朱前辈在这里住了快三年了,晚辈早就知道前辈在此钻研毒术,却一直没有敢来打扰。如今,晚辈的确有事相求,才三番五次前来拜访,请前辈莫要怪罪。”
可是,半路上不知道怎么的,就和乡亲们走散了。是大师兄姚中照在回药王谷的路上捡到了他。当时大师兄已经过了十五岁了,经常被师傅派出谷去历练,专门给穷苦的百姓治病,施药。
朱无常那时才不到七岁,正好生病晕倒在路边。姚中照见一时找不到孩子的家人,就只好先带回药王谷。后来,师傅见朱无常无处可去,而且又很聪明,有学医的天分,就收了他为二徒弟。
可是,药王谷的规矩向来是只有一个徒弟能继承药王谷,也只有一个徒弟能得到药王谷所有的真传。
所以,朱无常在药王谷近十年,却只学到了药王谷的外门医术。后来,朱无常因为不甘心,偷看了师傅的独门秘籍。此事被师傅知道后,大发雷霆,要将朱无常的眼睛挖出来。
在大师兄的苦苦哀求下,才勉强保住了朱无常的双眼。师傅最终将朱无常逐出了师门,并且让他发下毒誓,一生不得使用药王谷的医术救人,否则将肠穿肚烂而死!
朱无常当时年轻气盛,性情极端,离开药王谷后,对师门极为不满,痛下苦功,钻研毒药。他每研制出一种新的毒药之后,就在普通百姓身上试药,然后让中毒的人去药王谷求解药。
药王谷在接收了那么多病人之后,慢慢就知道了这些都是朱无常所为。师傅因此大怒,气得一病不起,即使有姚中照这个好徒弟细心照料,也还是在几年后,郁郁而终了。
此后,姚中照受师命四处寻找朱无常,希望将他带回药王谷,让他洗心革面,从此不再研制剧毒,残害无辜了。
经过近十年的追寻,姚中照始终没有找到朱无常。反而是朱无常因为年岁渐长,慢慢放弃了对师傅的怨恨,悄悄回到药王谷祭拜师傅时,才被姚中照发现了。
师兄弟俩从此约法三章,姚中照不阻止朱无常钻研毒术,但朱无常也不可随意害人性命;姚中照和朱无常商量好了,每隔五年一起去药王谷祭拜师傅;二人每年只较量一次,用朱无常新制的毒药给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下毒,然后由姚中照解毒。
在后来近三十年的较量里,朱无常每次下的毒,都被姚中照解了。可是,六年前,在朱无常悄悄进皇宫盗取一种珍稀的毒药时,被周昌安的暗卫抓住了,关在了大狱里。
这一关就是三年,朱无常在监狱里,也没有放弃研习毒术。林宛得到的那一本医书,就是朱无常在狱中所书,其中记载了一些他对医术和毒术的新想法。
其实,周昌安关着朱无常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毒圣朱无常。有被关了三年之后,朱无常终于找到机会,逃出了监狱。后来,有人在监狱里发现了朱无常没来得及带走的那本医书,献给了周昌安。周昌安也没有太在意,见玉妃喜欢看这类书,就拿去讨好他的爱妃了。
朱无常逃出京城之时,已经错过了和姚中照的五年之约。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三年,任他找遍了各国各地,也没有找到大师兄。只查到大师兄三年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东黎给王后治病,之后就不见了。
所以,朱无常就在齐城买下了这个小院子,一边研习毒术,一边四处打听医圣的下落,可是却始终都没有得到丝毫线索。他也曾悄悄溜进东黎王宫打探,仍然一无所获。
直到最近,听说有人自称是从药王谷来的,还治好了戚老将军的病,所以他才去连碧城一探究竟。可是当他到了连碧城的时候,又听说那药王谷的人已经离开了。
而在此之前,厉星宇已经找到了朱无常,想让朱无常住进太师府,为他所用,但朱无常没有答应。
于是,厉星宇一直派人暗中跟踪朱无常,得知他也在找药王谷的人之后,就再次找到了他。提出用下毒的方法,试一试看有没有人能为村民解毒,从而逼出医圣的传人来。
朱无常也认为此计可行,也就和厉星宇合作了那一次。
事后,朱无常去渔村查看,那些村民果然是得救了。然而,由于周承宽早已交待过村民,不得透露林宛和苏子冉的任何信息。所以,他在村子里打听了很久,也没有打听到任何消息,朱无常只好无功而返。
再后来的事情,林宛就已经全部都知道了。
林宛听完这些,真想向朱无常道出实情。可是,她之前因为不了解情况,又畏于毒圣的凶名。所以,说了太多慌话,如今即使想改正错误,却一时也无法说得清楚,只好先暂时瞒着,再慢慢转圜。
“啪啪啪”院门被轻轻拍响,不轻不重。
朱无常和林宛十分默契地都没有听见,静静地等待着门外之人的下一步动作。
“朱前辈,请开门!本官给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门外传来了厉星宇不紧不慢的声音。
林宛缓缓起身,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开门,迟疑地看向朱无常,等待他的决定。
朱无常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林宛可以去开门。
林宛拉开门,厉星宇迈步走了进来,两个侍卫仍然是笔直地站在门外,如门神一般,吓得来往行人匆匆离去。
朱无常起身让坐,厉星宇客气地一点头,坐在了木凳上。朱无常不动声色地坐到了垫着软垫的石凳上,徒儿给自己买的软垫可不能给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坐。
林宛看在眼里,暗暗觉得好笑。朱无常也年纪一大把了,但和医圣前辈一样,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孩子气。
朱无常喝着自己的茶,对厉星宇爱理不理的。
厉星宇也不生气,微微一笑,客客气气地道:“朱前辈在这里住了快三年了,晚辈早就知道前辈在此钻研毒术,却一直没有敢来打扰。如今,晚辈的确有事相求,才三番五次前来拜访,请前辈莫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