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涨薪不要停
中国房屋公司建设的新城规模比老城规模要大很多倍,所以这次搬迁规模将会非常的庞大,老城区的人口至少要搬迁80%。
凭借着中国房屋公司自己是无法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搬迁以及宣传,毕竟他们只是个企业,而且还是私人企业,居民不一定就买他们的账。
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赖于政府组织宣传,而且搬迁也不只是简单的进行搬迁,因为居民的工作很可能还在老城区,需要解决他们的上班问题。
不过在新城区,也配置了许多的产业,根据不同的城市,产业也是不同的,像首都,产业基本上都是服务业,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而像西安这样的城市,工业配置的相对较多,而且他们原本的工业底子也比较厚,新城建设的时候,很多本地企业都是有规划的。
其实所有的城市,在新城建设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本土企业的产业规划,让他们能够将企业迁移到新城,或者是在新城规划新的厂区。
当然,肯定有一些企业没有这样的规划,像原本经营就比较困难的企业,拿不出来太多的钱来建设新厂区,这就不是中国房屋公司能够帮忙的了。
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如果企业确实是没有什么竞争力,按照赵一的想法,干脆破产算了,省的半死不活,管理人员受罪、员工受罪,政府也跟着受罪。
事实上,去年年底,第一批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市政府,就已经对全体市民进行了通告,希望留住时间给居民处理事情。
这次搬迁的原则,尽量是按照原本居住区域整体搬迁,因为很多居住在一起的居民,都是在同一家企业上班,整体搬迁有利于他们的工作安排。
同时整体搬迁,也有利于居民熟悉新环境,这样的话,到了新的地方,街坊邻居大部分还是原来的街坊邻居,只不过是换了住处和环境。
不过也会遵从个人意愿,如果有人就希望住到别处,不想要在和原来的街坊邻居居住在一起,也是可以的,毕竟街坊邻居闹矛盾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其他特殊原因的,中国房屋公司是不会理会这些,申请调换,他们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不会拒绝,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不过并不是说所有的地方的住房价格都是一样的,中国房屋公司会根据住房地段和繁华程度、便利程度等等,综合考虑租金的价格问题。
如果不存在租金差异的话,那估计有许多人会为了好的地段打破头,毕竟按照现在的观念,距离中心商业区越近的,地段当然是越好的。
虽然中国房屋公司采取的是小城建设模式,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中心,一定的面积和人口,都会建设相关的商业中心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
但是就算是如此,也会存在好坏之分,为了避免矛盾,只能通过价格高低来调节供需关系,不然根本就没法进行下去。
不过初次分配,虽然有价格差异,但是相差不会特别悬殊,最高与最低价格之间,最多差异不会超过100%,中间过渡地价格也是逐步变化的。
其实好地段和坏地段,除了距离商业区比较近之外,或者是距离上班地比较近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涉及到居民基本福利的教育、医疗等,都是相对平均的,当然这也仅仅是相对,特别是医疗,不可能建设大量的医院,自然也不可能都在家门口。
就算是学校,可能也要争夺个距离远近,所以这里面都需要依靠价格来调节,由于没有太多市场化数据作为参考,目前只能是保守的调价。
后期会根据需求情况,采用相对市场的价格来进行,兼顾民生所需,做到各方都比较满意为止,反正有钱的能够居住到自己满意的房子,没钱的也有一个不错的居住地。
中国房屋公司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房屋租期合同,总体上分为短租和长租,短租一般是指租房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长租一般就是一年以上的。
短租的租金价格相比起长租要高出不少,是长租最贵价格的30%到50%不等,主要是满足未来一部分自由人士的需求。
例如我想要到某个城市体验一段时间,时间不长不短大约几个月,住酒店划不来,长租又没必要,短租就非常适合这些人。
短租最少租期也是1个月,最长租期为9个月,租期越长,单月租金价格就越低,不过目前进行短租的人应该不多。
长租的话,也是会分租期不同,租金也会上下浮动,租期最短为1年,后面就是3年、5年、10年等不同规格。
除此之外,租客还可以和中国房屋公司商量,可以改成相对灵活的租期年限,这些细节需要具体的商量,这里就不多说了。
只是长租年限不同,他们的租金虽然有差异,但是不会特别大,因为中国房屋公司本来就进行了很大的优惠力度,浮动太大,中国房屋公司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够收回成本。
而且长租对于中国房屋公司来说,提供的服务是没有太大的差别,没道理房租的价格浮动太大,而且也有可能会给一些人留下空子。
搬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照和各个城市市政府的沟通,搬迁会在春节之后逐步展开,目前是想要让居民在老地方过最后一个春节。
春节过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早到年中的时候,这还是速度比较快的,有些城市可能会延期到年尾,才能够全部搬迁完成。
因为前面说了,搬迁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好,搬迁工作肯定不会很顺利。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就算是新房子再好,如果配套设施等没到位的话,一般人也不愿意去居住,就像很多人不愿意在小县城住大房子一样,宁愿在大城市住小房子。
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还有许多企业也会进行搬迁工作,其中又以国企为主力,这些同样需要中国房屋公司和政府以及企业多方频繁沟通。
尽量让企业职工和企业主体同步搬迁,这样搬迁之后,对于城市上下班的压力就要小很多,职工和企业都能够因此得到便利。
像他旗下的企业,在市中心圈地的很少,因为市中心根本就容不下太大的企业,如果是小企业,还是有可能的。
像在京都的繁星软件公司、恒通通信公司以及其他企业,人员规模都非常大,市中心既没有足够的空地,也没有足够的场地容纳这么多人。
所以他旗下的企业一般都不需要搬迁,因为大部分企业自己就是建造新城一样,早就将这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例如繁星软件公司的工业园,里面和一座新城没有太大的区别,写字楼、实验室、教育医疗机构、居民住宅等等,一应俱全。
其他企业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因为当初城市条件有限,想要过得好,只能是企业自己上,所有东西都需要自己投资建设,才能够容纳的下庞大的员工办公。
由于财大气粗,很少有企业建设的园区仅仅是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还为城市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所需,环境并不比新城差很多。
当然,在进行城市化规划的时候,中国房屋公司考虑的东西比起单独的一家企业要全面的多,加上技术上的进步,总体上新城要比这些早好几年建设的企业园区要先进一些。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说新城里面的建筑,几乎全部是集中供电、供气、调温,前两者现代建筑基本上都用上了,但是后面的集中调温基本上没有实现。
之前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依靠企业或者是住户自己安装独立式空调产品,供暖倒是集中式的,和中国房屋公司建设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房屋公司的每一栋建筑都是提供集中气温调控,每家每户不需要单独安装空调产品,全部由中央清风调温系统自动来提供服务。
费用计算是按照使用时长、使用强度来计算能耗的,加上年度设备折损费,基本上就能够算清楚用户应该支付多少费用。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原因是建筑空调外挂其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集中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比起独立空调的调温能力要强得多。
而且他们使用的是大型中央新风系统,不仅仅只是调温,还可以维持住户家里空气持久清新,比独立空调功能更多。
像新风系统,一般的家庭安装使用成本太高,基本上都不会使用,但是有中国房屋公司集中式提供服务,一般家庭也能够承担得起。
而且就算是集中式提供服务,也能够做到局部调节,满足个性化需求,这就不得不佩服北极星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实力。
这套集中式调温系统非常的复杂,比起之前在塔里木盆地见到的还要先进许多,只是没有那么大,属于专门为中国房屋公司研制的产品。
他们结合了之前的新风系统,加上新的需求,研发出来的,能够满足中国房屋公司的要求的产品,只是目前这套产品只提供给中国房屋公司。
因为想要使用这样的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造,对于建筑的结构拥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预留许多接口,不然的话使用起来非常的麻烦。
就算是如此,对于北极星公司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因为仅仅中国房屋公司的订单,就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因为中国房屋公司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
除此之外,赵一比较关心的还是他们的独立能源系统,包括建筑外墙光伏涂层、电能存储、建筑电能输送等部分组成。
光伏涂层一般是建筑最后阶段完成的工作,既可以用来进行光伏发电,又可以替代建筑外墙油漆,可谓是一举两用。
而且光伏涂层外面的保护层,不仅可以对光伏涂层进行保护,对建筑的保护同样比起普通的油漆要好得多,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至于建筑内部输电系统,相信对于中国房屋公司来说,也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这方面算不上太难,新慧能源公司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唯一让他比较担心的还是储能环节,因为储能电池的产能是相对紧张的,因为新慧能源公司本身就在这方面有巨大的需求。
现在加上中国房屋公司自身也有庞大的需求,甚至总体需求比起新慧能源公司还要多,产能对新慧能源公司来说,存在巨大的考验。
想要生产出来符合要求的微磁场电池,可不是那么简单,相比石墨烯电池,还是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不是想要扩大生产就能够扩大的。
而中国房屋公司目前对这一块倒不是特别的紧急,他们除了拥有自己的一套发电系统和输电系统之外,还和国家电网相连。
如果储能系统无法及时到位,他们白天就使用建筑发出来的电,晚上就使用电网的供电,只是这么做,会造成大量的电力浪费。
目前的状态是,有一部分建筑在这方面的工作全部完成,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储能系统还处于缺失状态,需要等待新慧能源公司提供储能电池。
面对这种情况,赵一倒是没有要求新慧能源公司再次扩产,因为扩产倒是满足了当下的需求,但是未来就会存在巨大的产能过剩。
一方面是城市化建设终究会进入到尾声,不可能一直像现在这样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光伏发电厂建设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入尾声,到时候有大量的产能剩余。
微磁场电池非常的先进,自然导致他们的生产过程也比较复杂,扩产投入会非常的大,想要将成本降低,就需要尽量延长现有生产设备的使用周期。
所以扩大产能不是想要扩大就扩大,保持一定的紧张供应,是可行的,因为一旦城市化完成后,他们的储能电池需求的地方就不多了。
微磁场电池不同于普通的电池,目前还是相对保密的产品,目前都是供应赵一旗下企业内部使用,除此之外,就是军方在使用。
当然,他们使用的微磁场电池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储电原理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储电材料不同,单位储电密度不同而已。
工业储电领域,石墨烯电池已经足够使用,没有必要拿出更高水平的微磁场储电电池,这方面能够保密多久就保密多久。
像中国房屋公司购买的微磁场储电系统,未来的维护保养,也是交给新慧能源公司来负责,一般不会让第三方来接触这个系统。
在和星空动力公司会谈的时候,赵一着强调他们做好货运高速铁路系统的工作,配合铁道部和商通贸易公司公司,尽量将国内的高速货运铁路系统建设好。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他们的这套高载重、高速度的货运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终于研发完成,目前正在和铁道部合作进行测试。
测试的场地就是现在已经修建完成的超高速铁路网络,一方面是测试货运列车的性能,另一方面这是测试人货混运的配合情况。
前面说了,我国的超高速铁路系统,使用了非常先进的通信系统和调度系统,能够提供更大密度的车辆运输要求。
而我国人员运输,除了在特殊的节假日,平时人员运输的密度并不是特别高,完全可以用来进行货运,增加铁路线路的利用率。
但是目前的货运业务是承包给了商通贸易公司运营,而客运部分则是铁道部自己在运营,这里面存在着对接的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形成一套配合机制,避免出现问题。
根据星空动力公司自己的预测,到今年年中会测试完毕,到时候,就会进入批量量产的阶段,货运列车生产线目前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进度能够跟得上需求节点。
除了货运列车系统之外,另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这是专门为我国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准备的。
按照技术参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最高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这样的速度标准,用在城市内部轨道交通上,是完全足够的。
事实上,一般是跑不到如此高的速度,因为城市站点太密,还没有加速到最大,就需要减速,速度根本跑不满。
既然他们的货运列车系统已经进入到测试阶段,说明整套系统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拥有一大批的研发人员剩余。
所以在会议上,赵一让星空动力公司加快速度研发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抽调更多的研发力量参与进来,尽快拿出成品出来。
因为就算是研发完成整套系统,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甚至需要临时搭建相关的测试场景,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
而且测试完成到批量生产,中间也需要经历不短的时间,并不是说研发完成了,就能够马上能用,所以能够加快进度,就尽量加快进度。
当然,这个加快的前提是不能够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目标来进行,必须要保证整套系统安全可靠。
除了这些之外,这次年会没有其他事物值得他特别关注的,至于具体的营业收入等数据,现在他是越来越不怎么重视了。
按照发展规律,只要他们不自己作死,就是随着国内市场高速发展,他旗下的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
除非国内的经济处于稳定或者是停滞状态,才有可能出现企业经营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而按照国内的情况来看,至少未来10年,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我国居民的收入,有点跟不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点跟不上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俗称就是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
所以在年会的全体会议上面,赵一着重讲了这方面的内容,让旗下的企业今年继续提高旗下员工的薪资水平,年底前最低也要达到2000元每月的平均薪水水平。
其实按照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标准8000美元计算,其实我国人均已经在去年达到了这标准,当然,发达国家不仅仅只是gdp,还有发展指数等指标。
不过不管是从按个维度来计算,我国都已经够得上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还需要加快完善,这是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地方。
正是意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主要的差距已经不是在人均gdp,而是为国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领域。
所以政府和赵一旗下的企业,最近几年,不停的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期望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这方面也能够做到比发达国家更强。
不过外界并不了解我国详细的经济数据,加上我国基础设施相比起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差距,导致世界上还是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来对待。
对此,我国倒是没有任何的不满,发展中国家有发展中国家的好处,至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目前不适合我国过度参与。
我国目前的重要工作还是放在国内,为继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而努力,不能因为刚够上发达国家的尾巴就沾沾自喜。
特别是在民众最在意的居住环境上,需要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居住环境,好在中国房屋公司的第一批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尾声,给我国城市化建设交出里程碑式的答卷。
之前中国房屋公司如此大规模进行城市化建设,政府内部不是没有分歧,因为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一家公司来进行,简直是属于天方夜谭。
所以政府内部有一部分人觉得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国内城市化建设,而不是有一家私人企业来进行,不仅不符合规矩,同时也存在更大失败的可能性。
相比起政府,私人企业在资源调度上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这也要看是怎样的私人企业,像中国房屋公司,不能以一般的私人企业来对待。
不说他们的兄弟企业拥有庞大的经济资源,就说他们自己本身,拥有老板给予的近乎无穷的资金支持,让他们的资本实力得到巨大的加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表现出来的力量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通过资本整合资源,只要不进行行政上的干扰,效率比起行政命令要高得多。
要不是中国房屋公司背后有赵一,政府说什么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一家私人企业,只要是稍微理智的人都不会如此做。
只是他比较特殊,一方面自然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就很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知道他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来进行这项计划。
恰逢政府当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国内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由政府主导城市化建设。
当时就两个选择,要么就完全交给市场来解决,允许所有企业都参与进来,要么就交给中国房屋公司,由一家企业来负责进行这项计划。
最后自然不言而喻,中国房屋公司取得了胜利,因为中国房屋公司承诺,在国内住房市场,将实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双重约束。
如果让大量的资本参与进来,政府貌似更加容易控制房市,其实不然,越多人参与进来,想法就越多,资本反而不受政府的控制。
自由资本都是逐利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甘愿冒任何风险,自然包括法律和政府命令,显然他旗下的资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自由资本。
这么多年来,他旗下的企业发挥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和政府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保障。
相比起其他资本,政府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赵一旗下的资本,当然,政府也有其他信任的资本,只是就规模而言,简直不值一提。
而我国想要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城市化建设,就必须要投入巨大的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中国房屋公司合适,其他的资本要么规模小,要么不值得信任。
面对赵一的这个要求,旗下的总裁们已经见怪不怪,国内工人薪水的逐步提高,他们就是主力,带动了整个国内工薪水平的增长。
而且百姓手里的钱增多,他们也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从去年的企业业绩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前年都要提高一大截。
而且他们都是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就算是传统业务,也是以经营品牌为主,具有很高的附加值,百姓收入的提高,对提高他们的营业收入更加的有利。
对于涨薪这件事情,他旗下的总裁们意见都是一致的,坚决支持老板的决定,而且薪水从1500元每月的平均水平,涨到2000元每月的平均水平,也算不上特别的夸张。
只是涨薪简单,如何维持物价的稳定,才是考验他们的时候,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工作,将员工手里的薪水,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消费。
他对于资本剩余并不感冒,国内除了股市可以用于金融投机,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金融投机的机会留给那些手握资本的人。
凭借着中国房屋公司自己是无法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搬迁以及宣传,毕竟他们只是个企业,而且还是私人企业,居民不一定就买他们的账。
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赖于政府组织宣传,而且搬迁也不只是简单的进行搬迁,因为居民的工作很可能还在老城区,需要解决他们的上班问题。
不过在新城区,也配置了许多的产业,根据不同的城市,产业也是不同的,像首都,产业基本上都是服务业,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而像西安这样的城市,工业配置的相对较多,而且他们原本的工业底子也比较厚,新城建设的时候,很多本地企业都是有规划的。
其实所有的城市,在新城建设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本土企业的产业规划,让他们能够将企业迁移到新城,或者是在新城规划新的厂区。
当然,肯定有一些企业没有这样的规划,像原本经营就比较困难的企业,拿不出来太多的钱来建设新厂区,这就不是中国房屋公司能够帮忙的了。
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如果企业确实是没有什么竞争力,按照赵一的想法,干脆破产算了,省的半死不活,管理人员受罪、员工受罪,政府也跟着受罪。
事实上,去年年底,第一批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市政府,就已经对全体市民进行了通告,希望留住时间给居民处理事情。
这次搬迁的原则,尽量是按照原本居住区域整体搬迁,因为很多居住在一起的居民,都是在同一家企业上班,整体搬迁有利于他们的工作安排。
同时整体搬迁,也有利于居民熟悉新环境,这样的话,到了新的地方,街坊邻居大部分还是原来的街坊邻居,只不过是换了住处和环境。
不过也会遵从个人意愿,如果有人就希望住到别处,不想要在和原来的街坊邻居居住在一起,也是可以的,毕竟街坊邻居闹矛盾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其他特殊原因的,中国房屋公司是不会理会这些,申请调换,他们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不会拒绝,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不过并不是说所有的地方的住房价格都是一样的,中国房屋公司会根据住房地段和繁华程度、便利程度等等,综合考虑租金的价格问题。
如果不存在租金差异的话,那估计有许多人会为了好的地段打破头,毕竟按照现在的观念,距离中心商业区越近的,地段当然是越好的。
虽然中国房屋公司采取的是小城建设模式,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中心,一定的面积和人口,都会建设相关的商业中心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
但是就算是如此,也会存在好坏之分,为了避免矛盾,只能通过价格高低来调节供需关系,不然根本就没法进行下去。
不过初次分配,虽然有价格差异,但是相差不会特别悬殊,最高与最低价格之间,最多差异不会超过100%,中间过渡地价格也是逐步变化的。
其实好地段和坏地段,除了距离商业区比较近之外,或者是距离上班地比较近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涉及到居民基本福利的教育、医疗等,都是相对平均的,当然这也仅仅是相对,特别是医疗,不可能建设大量的医院,自然也不可能都在家门口。
就算是学校,可能也要争夺个距离远近,所以这里面都需要依靠价格来调节,由于没有太多市场化数据作为参考,目前只能是保守的调价。
后期会根据需求情况,采用相对市场的价格来进行,兼顾民生所需,做到各方都比较满意为止,反正有钱的能够居住到自己满意的房子,没钱的也有一个不错的居住地。
中国房屋公司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房屋租期合同,总体上分为短租和长租,短租一般是指租房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长租一般就是一年以上的。
短租的租金价格相比起长租要高出不少,是长租最贵价格的30%到50%不等,主要是满足未来一部分自由人士的需求。
例如我想要到某个城市体验一段时间,时间不长不短大约几个月,住酒店划不来,长租又没必要,短租就非常适合这些人。
短租最少租期也是1个月,最长租期为9个月,租期越长,单月租金价格就越低,不过目前进行短租的人应该不多。
长租的话,也是会分租期不同,租金也会上下浮动,租期最短为1年,后面就是3年、5年、10年等不同规格。
除此之外,租客还可以和中国房屋公司商量,可以改成相对灵活的租期年限,这些细节需要具体的商量,这里就不多说了。
只是长租年限不同,他们的租金虽然有差异,但是不会特别大,因为中国房屋公司本来就进行了很大的优惠力度,浮动太大,中国房屋公司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够收回成本。
而且长租对于中国房屋公司来说,提供的服务是没有太大的差别,没道理房租的价格浮动太大,而且也有可能会给一些人留下空子。
搬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照和各个城市市政府的沟通,搬迁会在春节之后逐步展开,目前是想要让居民在老地方过最后一个春节。
春节过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早到年中的时候,这还是速度比较快的,有些城市可能会延期到年尾,才能够全部搬迁完成。
因为前面说了,搬迁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好,搬迁工作肯定不会很顺利。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就算是新房子再好,如果配套设施等没到位的话,一般人也不愿意去居住,就像很多人不愿意在小县城住大房子一样,宁愿在大城市住小房子。
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还有许多企业也会进行搬迁工作,其中又以国企为主力,这些同样需要中国房屋公司和政府以及企业多方频繁沟通。
尽量让企业职工和企业主体同步搬迁,这样搬迁之后,对于城市上下班的压力就要小很多,职工和企业都能够因此得到便利。
像他旗下的企业,在市中心圈地的很少,因为市中心根本就容不下太大的企业,如果是小企业,还是有可能的。
像在京都的繁星软件公司、恒通通信公司以及其他企业,人员规模都非常大,市中心既没有足够的空地,也没有足够的场地容纳这么多人。
所以他旗下的企业一般都不需要搬迁,因为大部分企业自己就是建造新城一样,早就将这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例如繁星软件公司的工业园,里面和一座新城没有太大的区别,写字楼、实验室、教育医疗机构、居民住宅等等,一应俱全。
其他企业情况基本上也是如此,因为当初城市条件有限,想要过得好,只能是企业自己上,所有东西都需要自己投资建设,才能够容纳的下庞大的员工办公。
由于财大气粗,很少有企业建设的园区仅仅是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还为城市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所需,环境并不比新城差很多。
当然,在进行城市化规划的时候,中国房屋公司考虑的东西比起单独的一家企业要全面的多,加上技术上的进步,总体上新城要比这些早好几年建设的企业园区要先进一些。
其他的暂且不说,就说新城里面的建筑,几乎全部是集中供电、供气、调温,前两者现代建筑基本上都用上了,但是后面的集中调温基本上没有实现。
之前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依靠企业或者是住户自己安装独立式空调产品,供暖倒是集中式的,和中国房屋公司建设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房屋公司的每一栋建筑都是提供集中气温调控,每家每户不需要单独安装空调产品,全部由中央清风调温系统自动来提供服务。
费用计算是按照使用时长、使用强度来计算能耗的,加上年度设备折损费,基本上就能够算清楚用户应该支付多少费用。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原因是建筑空调外挂其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集中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比起独立空调的调温能力要强得多。
而且他们使用的是大型中央新风系统,不仅仅只是调温,还可以维持住户家里空气持久清新,比独立空调功能更多。
像新风系统,一般的家庭安装使用成本太高,基本上都不会使用,但是有中国房屋公司集中式提供服务,一般家庭也能够承担得起。
而且就算是集中式提供服务,也能够做到局部调节,满足个性化需求,这就不得不佩服北极星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实力。
这套集中式调温系统非常的复杂,比起之前在塔里木盆地见到的还要先进许多,只是没有那么大,属于专门为中国房屋公司研制的产品。
他们结合了之前的新风系统,加上新的需求,研发出来的,能够满足中国房屋公司的要求的产品,只是目前这套产品只提供给中国房屋公司。
因为想要使用这样的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造,对于建筑的结构拥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预留许多接口,不然的话使用起来非常的麻烦。
就算是如此,对于北极星公司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因为仅仅中国房屋公司的订单,就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因为中国房屋公司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
除此之外,赵一比较关心的还是他们的独立能源系统,包括建筑外墙光伏涂层、电能存储、建筑电能输送等部分组成。
光伏涂层一般是建筑最后阶段完成的工作,既可以用来进行光伏发电,又可以替代建筑外墙油漆,可谓是一举两用。
而且光伏涂层外面的保护层,不仅可以对光伏涂层进行保护,对建筑的保护同样比起普通的油漆要好得多,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
至于建筑内部输电系统,相信对于中国房屋公司来说,也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这方面算不上太难,新慧能源公司能够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唯一让他比较担心的还是储能环节,因为储能电池的产能是相对紧张的,因为新慧能源公司本身就在这方面有巨大的需求。
现在加上中国房屋公司自身也有庞大的需求,甚至总体需求比起新慧能源公司还要多,产能对新慧能源公司来说,存在巨大的考验。
想要生产出来符合要求的微磁场电池,可不是那么简单,相比石墨烯电池,还是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不是想要扩大生产就能够扩大的。
而中国房屋公司目前对这一块倒不是特别的紧急,他们除了拥有自己的一套发电系统和输电系统之外,还和国家电网相连。
如果储能系统无法及时到位,他们白天就使用建筑发出来的电,晚上就使用电网的供电,只是这么做,会造成大量的电力浪费。
目前的状态是,有一部分建筑在这方面的工作全部完成,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储能系统还处于缺失状态,需要等待新慧能源公司提供储能电池。
面对这种情况,赵一倒是没有要求新慧能源公司再次扩产,因为扩产倒是满足了当下的需求,但是未来就会存在巨大的产能过剩。
一方面是城市化建设终究会进入到尾声,不可能一直像现在这样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光伏发电厂建设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入尾声,到时候有大量的产能剩余。
微磁场电池非常的先进,自然导致他们的生产过程也比较复杂,扩产投入会非常的大,想要将成本降低,就需要尽量延长现有生产设备的使用周期。
所以扩大产能不是想要扩大就扩大,保持一定的紧张供应,是可行的,因为一旦城市化完成后,他们的储能电池需求的地方就不多了。
微磁场电池不同于普通的电池,目前还是相对保密的产品,目前都是供应赵一旗下企业内部使用,除此之外,就是军方在使用。
当然,他们使用的微磁场电池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储电原理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储电材料不同,单位储电密度不同而已。
工业储电领域,石墨烯电池已经足够使用,没有必要拿出更高水平的微磁场储电电池,这方面能够保密多久就保密多久。
像中国房屋公司购买的微磁场储电系统,未来的维护保养,也是交给新慧能源公司来负责,一般不会让第三方来接触这个系统。
在和星空动力公司会谈的时候,赵一着强调他们做好货运高速铁路系统的工作,配合铁道部和商通贸易公司公司,尽量将国内的高速货运铁路系统建设好。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他们的这套高载重、高速度的货运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终于研发完成,目前正在和铁道部合作进行测试。
测试的场地就是现在已经修建完成的超高速铁路网络,一方面是测试货运列车的性能,另一方面这是测试人货混运的配合情况。
前面说了,我国的超高速铁路系统,使用了非常先进的通信系统和调度系统,能够提供更大密度的车辆运输要求。
而我国人员运输,除了在特殊的节假日,平时人员运输的密度并不是特别高,完全可以用来进行货运,增加铁路线路的利用率。
但是目前的货运业务是承包给了商通贸易公司运营,而客运部分则是铁道部自己在运营,这里面存在着对接的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形成一套配合机制,避免出现问题。
根据星空动力公司自己的预测,到今年年中会测试完毕,到时候,就会进入批量量产的阶段,货运列车生产线目前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进度能够跟得上需求节点。
除了货运列车系统之外,另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这是专门为我国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准备的。
按照技术参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最高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这样的速度标准,用在城市内部轨道交通上,是完全足够的。
事实上,一般是跑不到如此高的速度,因为城市站点太密,还没有加速到最大,就需要减速,速度根本跑不满。
既然他们的货运列车系统已经进入到测试阶段,说明整套系统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拥有一大批的研发人员剩余。
所以在会议上,赵一让星空动力公司加快速度研发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抽调更多的研发力量参与进来,尽快拿出成品出来。
因为就算是研发完成整套系统,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甚至需要临时搭建相关的测试场景,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
而且测试完成到批量生产,中间也需要经历不短的时间,并不是说研发完成了,就能够马上能用,所以能够加快进度,就尽量加快进度。
当然,这个加快的前提是不能够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目标来进行,必须要保证整套系统安全可靠。
除了这些之外,这次年会没有其他事物值得他特别关注的,至于具体的营业收入等数据,现在他是越来越不怎么重视了。
按照发展规律,只要他们不自己作死,就是随着国内市场高速发展,他旗下的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
除非国内的经济处于稳定或者是停滞状态,才有可能出现企业经营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而按照国内的情况来看,至少未来10年,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我国居民的收入,有点跟不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点跟不上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俗称就是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
所以在年会的全体会议上面,赵一着重讲了这方面的内容,让旗下的企业今年继续提高旗下员工的薪资水平,年底前最低也要达到2000元每月的平均薪水水平。
其实按照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标准8000美元计算,其实我国人均已经在去年达到了这标准,当然,发达国家不仅仅只是gdp,还有发展指数等指标。
不过不管是从按个维度来计算,我国都已经够得上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还需要加快完善,这是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地方。
正是意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主要的差距已经不是在人均gdp,而是为国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领域。
所以政府和赵一旗下的企业,最近几年,不停的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期望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这方面也能够做到比发达国家更强。
不过外界并不了解我国详细的经济数据,加上我国基础设施相比起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差距,导致世界上还是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来对待。
对此,我国倒是没有任何的不满,发展中国家有发展中国家的好处,至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目前不适合我国过度参与。
我国目前的重要工作还是放在国内,为继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而努力,不能因为刚够上发达国家的尾巴就沾沾自喜。
特别是在民众最在意的居住环境上,需要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居住环境,好在中国房屋公司的第一批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尾声,给我国城市化建设交出里程碑式的答卷。
之前中国房屋公司如此大规模进行城市化建设,政府内部不是没有分歧,因为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一家公司来进行,简直是属于天方夜谭。
所以政府内部有一部分人觉得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国内城市化建设,而不是有一家私人企业来进行,不仅不符合规矩,同时也存在更大失败的可能性。
相比起政府,私人企业在资源调度上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这也要看是怎样的私人企业,像中国房屋公司,不能以一般的私人企业来对待。
不说他们的兄弟企业拥有庞大的经济资源,就说他们自己本身,拥有老板给予的近乎无穷的资金支持,让他们的资本实力得到巨大的加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表现出来的力量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通过资本整合资源,只要不进行行政上的干扰,效率比起行政命令要高得多。
要不是中国房屋公司背后有赵一,政府说什么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一家私人企业,只要是稍微理智的人都不会如此做。
只是他比较特殊,一方面自然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就很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知道他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来进行这项计划。
恰逢政府当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国内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由政府主导城市化建设。
当时就两个选择,要么就完全交给市场来解决,允许所有企业都参与进来,要么就交给中国房屋公司,由一家企业来负责进行这项计划。
最后自然不言而喻,中国房屋公司取得了胜利,因为中国房屋公司承诺,在国内住房市场,将实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双重约束。
如果让大量的资本参与进来,政府貌似更加容易控制房市,其实不然,越多人参与进来,想法就越多,资本反而不受政府的控制。
自由资本都是逐利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甘愿冒任何风险,自然包括法律和政府命令,显然他旗下的资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自由资本。
这么多年来,他旗下的企业发挥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和政府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保障。
相比起其他资本,政府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赵一旗下的资本,当然,政府也有其他信任的资本,只是就规模而言,简直不值一提。
而我国想要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城市化建设,就必须要投入巨大的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中国房屋公司合适,其他的资本要么规模小,要么不值得信任。
面对赵一的这个要求,旗下的总裁们已经见怪不怪,国内工人薪水的逐步提高,他们就是主力,带动了整个国内工薪水平的增长。
而且百姓手里的钱增多,他们也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从去年的企业业绩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前年都要提高一大截。
而且他们都是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就算是传统业务,也是以经营品牌为主,具有很高的附加值,百姓收入的提高,对提高他们的营业收入更加的有利。
对于涨薪这件事情,他旗下的总裁们意见都是一致的,坚决支持老板的决定,而且薪水从1500元每月的平均水平,涨到2000元每月的平均水平,也算不上特别的夸张。
只是涨薪简单,如何维持物价的稳定,才是考验他们的时候,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工作,将员工手里的薪水,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消费。
他对于资本剩余并不感冒,国内除了股市可以用于金融投机,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金融投机的机会留给那些手握资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