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用人之道
刘布对方若无说道:“方公!扶摇兄他是有大才的人,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还需你扶持一把,扶他上马,走得更远。”
方若无他就知道今天来,就是向刘家宣誓效忠,就算是向他们靠拢的,他也都知道对方肯定会开出一个不错的价码给他方家,想不到这个价码如此惊人,方若无体弱多病,处理政事都有些力不从心,已经没有政治上的欲望,施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很多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去。
奈何方世藩不是读书的料,以他方若无的人脉,要扶儿子一把还是有些难度,因为他的儿子没有考上功名,很难冒混出头来,即使去国子监去混一个荫监出身,未来的路也都相当的窄,而且他也都知道,他们父子在青州这可是得罪人多,如果没有官身的保护,估计下场会很惨,现在刘家既然开出了如此条件,他自然就十分高兴,他说道:“愿为刘帅效力。”
拉拢了这俩父子入伙,刘布他就知道青府就稳稳的落入了他们的手中,本来他们留下的军队已经控制了青州各地津要,但是要牢牢控制这一片地方,还是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
如果没有地方势力的支持,即使他们强势的控制了这一片地方,要统治这一方地方,从这里收税也是很难。
比如说他们强势的占领了济南府,也都活捉了大多数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就是持不合作的态度,虽然他们强行的逼令了这些人,尊崇家军的律法,但是还有人敢抗拒,比如说济南府的知府杨锦华,本来他看见的刘家军当众杀人立威,他是不敢跟刘家军对着干,但是他回去以后越想越气,自己堂堂进士出身,世代清白,现在居然从贼,这得给家族蒙羞,所以回到了书房以后,越想越气,他竟然上吊自尽全节。
杨锦华宁愿上吊自尽,也不愿跟刘家军合作,这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了这件事以后,其他的官员也开始明里暗里的跟刘家军对着干,甚至他们也都在磨洋工或者是有人干脆就出逃了,有人直接的就挂印弃官而去。
这令济南府官府陷入瘫痪,可是空出了许多的位置,他们是采用这一种软对抗的方式来跟刘家军对抗。
他们知道如果正面跟刘家军对抗,对方就会直接干掉他们,但是用这种软对抗方式来,对方就没有办法了,我不做你的官,不吃你的粮还不行吗。
这样子的场面,可是令肖宁非常狼狈。
肖宁他打仗十分厉害,但是治理地方,却是不在行,缺少了这么多的官员,可是令他十分的不爽,他也担心会影响在刘布心中的地位。
幸亏刘布很快就回信,告诉了他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满街都是,想当官的人,更是争破了脑袋,既然这些人他们不想当官,主动的弃官而去,他就任命新的官员,填补了这些的空白。
对于杨锦华的所作所为,他也都非常的生气,直接就下令剥夺杨锦华的身身,其族中男丁发配为奴,女的发配为娼。
刘家军必须拿出他强势的一面,他们一向采取的措施都是一个巴掌一个枣,既然枣给了,你不吃,就大巴掌的扇,像这些当官的,必须为他所用,如果不为他所用,就得弄死,以免便宜了敌人,当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他就是这么干的,对于哪那些知名的名士和文人一律征辟做官,如果不愿意干的一律干掉,不为我所用,就不能为敌人所用。
针对这一件事,刘布任命方世藩为济南府知府,也用这件事来告诉这些人,如果你不愿意合作,有的是愿意跟我合作的人,而且这帮人居然敢软对抗,他就让方世藩收拾这些人,因为他知道方世藩最擅长的就是这个,刘布他任命方世藩是认可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他执政的某些手段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在铲除政敌,打击异己这方面是很有一套的。
刘家军现在控制的地盘,愿意跟他们合作的,高官厚禄,不愿意跟他们合作的,就针对、打击、孤立。
而且这年头穷的人多,不得志的人多,就连在关外的建奴他们攻下了抚顺以后,都有像范文程、宁完我这种野心家前去投效,更不用说刘家本来就是大明的人,汉人正统,愿意投靠他们的人更多。
特别是那些心高气傲,却郁郁不得志的秀才,别人或许会看不起秀才,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刘布可是知道这些人都会有其一套的。
黄巢是不是落第秀才?他可是差点把大唐给灭了。
还有后世有个更牛逼的落第秀才洪秀全,差点把大清都给灭了,要知道这么多汉人反清复明这么久,做的还不如他这一个落第秀才做的。
大明的高端人才进士,是不可能为他所用的,这些人一脚已经踏进了士大夫的行列,大多数人都愿意跟着大明走下去,也不愿意跟前景不明朗的刘家,跟着大明走的是正路,忠君报国,跟着刘家就是反贼,如果不是真的混不下去的,还真不愿意跟他们。
刘布他在收服青州的方若无父子以后,他就开始准备进入济南,当然他进入济南并不是护送或者陪同方世藩去的,而是自己要去坐镇济南。
他既然敢任命方世藩为济南知府,就认为他有能耐掌控大局的,他也曾对方世藩说:“本帅授予你大权,你可以临机决断,如果你掌控不了局面我就换人。”
在刘布他的布局之中,济南知府是重中之重的,虽然他的上头还有一个布政使司、提刑观察使司这等高级衙门,但是这些大明派驻地方的省一级官员,毫无疑问的都被刘家所架空了,他们现在还能活着,还能在那位置,只是刘家他需要一个遮羞布而已,他们暂时还没有造反,所以就不能干掉这些人,如果他是造反的话,早就把这些人给砍了。
方世藩他也都很明白,他向刘布作出保证:“我一定会把济南府治理的服服帖帖,成为我军稳定的后地方。”
刘布在淄川一带经过了几天的时间,算是把刘泽清的这一些乱兵都给收拢的差不多了,即使有小部分逃到了乡下,逃到了山里去,也都无伤大雅,这一战他们当场就杀死了对方一万多人,生擒八万人,虽然说刘泽清有点垃圾,他的兵有点垃圾,但是刘家军能打成这样,也算是轰动天下了,至少是压住了孙传庭的子午谷一战。
可以这么说,子午谷一战,打出了朝廷的威风,打出了他们的威望,让许多人觉得,大明很快就要剿灭流寇,很快就可以中兴,连皇帝在祭拜太庙的时候,都是这样告慰列祖列宗,再等两三年,他就可以完全的剿灭流寇,平定国内的动乱,然后集结所有的兵力,全力收复辽镇。
但是这才一月不到,又把他们打回原形来了,让别人意识到,大明还是大明,他们是气数己尽。
刘布他在收集将近9万多士兵以后,把这些人都押往济南城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战俘营,暂时把这些人收拢在这里。
因为刘家军在历场大战中都抓获了不少的俘虏,所以他们对于如何的处理俘虏,也都成为也都有自己的一套。
要知道处理战俘,本来就是一个十分难搞的问题。
其一那就是因为这些战俘是敌人的兵,你不可能对他好,但是也不能让他饿死,如果这些人都饿死,会闹事的。
千年之前,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一举坑杀了四十万赵兵,一方面是因为他残忍奢杀,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粮食的问题,粮食本来就紧张,养活四十万张嘴,那就是百上加个了,有了这四十万的战俘,这就意味着他要派出大量的士兵来看守,也需要拿出大量的粮食,这就意味着他不可以快速的进攻赵国的首都邯郸……。
但是刘家军目前这些难题都没有,其一他们已经拿下了意料之外的济南,其二就是别人粮食会有所紧张,但是刘家的粮食并不紧张,其三就是他们也有能力抽出大量的人员,看管这些战俘。
大明北方连年灾害,不是大旱就是大涝,百姓颗粒无收,民生极端的困苦,但是在大明的南方,特别在苏松、湖广一带,这收成还勉强,是正常的,大明北方如此的缺粮,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问题,是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贫富差距的问题。
自从刘家崛起以后,一直就在这里建立了几个庞大的粮仓,这些粮食又成为了刘家军的硬通货,他们有能力从南方运粮,更有能力从更南的越南或者是暹罗等地大船大船的运来粮食。
或许对于大明北方来说,缺粮是所有的问题,有粮就有兵,就有一切,但是刘家军他们的粮食问题还真不是紧张。
拥有大量的粮食,才是他们敢收容这么多俘虏的原因,如果是别的人,这些俘虏只怕要狠狠的砍一批脑袋才行,但是刘家军他拥有这么多的粮食,他就想着尽量的利用起这些俘虏来,废物的利用,比如说把这些人都关押起来,让他们去修桥、铺路、建设各种大型工程,加入刘家工厂作坊。
特别是刘家的野战部队,对于道路的道路交通的要求很高,如果不是正式的官道驿道,他们的车营和辎重部队都难以快速的调动。
方若无他就知道今天来,就是向刘家宣誓效忠,就算是向他们靠拢的,他也都知道对方肯定会开出一个不错的价码给他方家,想不到这个价码如此惊人,方若无体弱多病,处理政事都有些力不从心,已经没有政治上的欲望,施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很多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去。
奈何方世藩不是读书的料,以他方若无的人脉,要扶儿子一把还是有些难度,因为他的儿子没有考上功名,很难冒混出头来,即使去国子监去混一个荫监出身,未来的路也都相当的窄,而且他也都知道,他们父子在青州这可是得罪人多,如果没有官身的保护,估计下场会很惨,现在刘家既然开出了如此条件,他自然就十分高兴,他说道:“愿为刘帅效力。”
拉拢了这俩父子入伙,刘布他就知道青府就稳稳的落入了他们的手中,本来他们留下的军队已经控制了青州各地津要,但是要牢牢控制这一片地方,还是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
如果没有地方势力的支持,即使他们强势的控制了这一片地方,要统治这一方地方,从这里收税也是很难。
比如说他们强势的占领了济南府,也都活捉了大多数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就是持不合作的态度,虽然他们强行的逼令了这些人,尊崇家军的律法,但是还有人敢抗拒,比如说济南府的知府杨锦华,本来他看见的刘家军当众杀人立威,他是不敢跟刘家军对着干,但是他回去以后越想越气,自己堂堂进士出身,世代清白,现在居然从贼,这得给家族蒙羞,所以回到了书房以后,越想越气,他竟然上吊自尽全节。
杨锦华宁愿上吊自尽,也不愿跟刘家军合作,这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了这件事以后,其他的官员也开始明里暗里的跟刘家军对着干,甚至他们也都在磨洋工或者是有人干脆就出逃了,有人直接的就挂印弃官而去。
这令济南府官府陷入瘫痪,可是空出了许多的位置,他们是采用这一种软对抗的方式来跟刘家军对抗。
他们知道如果正面跟刘家军对抗,对方就会直接干掉他们,但是用这种软对抗方式来,对方就没有办法了,我不做你的官,不吃你的粮还不行吗。
这样子的场面,可是令肖宁非常狼狈。
肖宁他打仗十分厉害,但是治理地方,却是不在行,缺少了这么多的官员,可是令他十分的不爽,他也担心会影响在刘布心中的地位。
幸亏刘布很快就回信,告诉了他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满街都是,想当官的人,更是争破了脑袋,既然这些人他们不想当官,主动的弃官而去,他就任命新的官员,填补了这些的空白。
对于杨锦华的所作所为,他也都非常的生气,直接就下令剥夺杨锦华的身身,其族中男丁发配为奴,女的发配为娼。
刘家军必须拿出他强势的一面,他们一向采取的措施都是一个巴掌一个枣,既然枣给了,你不吃,就大巴掌的扇,像这些当官的,必须为他所用,如果不为他所用,就得弄死,以免便宜了敌人,当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他就是这么干的,对于哪那些知名的名士和文人一律征辟做官,如果不愿意干的一律干掉,不为我所用,就不能为敌人所用。
针对这一件事,刘布任命方世藩为济南府知府,也用这件事来告诉这些人,如果你不愿意合作,有的是愿意跟我合作的人,而且这帮人居然敢软对抗,他就让方世藩收拾这些人,因为他知道方世藩最擅长的就是这个,刘布他任命方世藩是认可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他执政的某些手段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在铲除政敌,打击异己这方面是很有一套的。
刘家军现在控制的地盘,愿意跟他们合作的,高官厚禄,不愿意跟他们合作的,就针对、打击、孤立。
而且这年头穷的人多,不得志的人多,就连在关外的建奴他们攻下了抚顺以后,都有像范文程、宁完我这种野心家前去投效,更不用说刘家本来就是大明的人,汉人正统,愿意投靠他们的人更多。
特别是那些心高气傲,却郁郁不得志的秀才,别人或许会看不起秀才,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刘布可是知道这些人都会有其一套的。
黄巢是不是落第秀才?他可是差点把大唐给灭了。
还有后世有个更牛逼的落第秀才洪秀全,差点把大清都给灭了,要知道这么多汉人反清复明这么久,做的还不如他这一个落第秀才做的。
大明的高端人才进士,是不可能为他所用的,这些人一脚已经踏进了士大夫的行列,大多数人都愿意跟着大明走下去,也不愿意跟前景不明朗的刘家,跟着大明走的是正路,忠君报国,跟着刘家就是反贼,如果不是真的混不下去的,还真不愿意跟他们。
刘布他在收服青州的方若无父子以后,他就开始准备进入济南,当然他进入济南并不是护送或者陪同方世藩去的,而是自己要去坐镇济南。
他既然敢任命方世藩为济南知府,就认为他有能耐掌控大局的,他也曾对方世藩说:“本帅授予你大权,你可以临机决断,如果你掌控不了局面我就换人。”
在刘布他的布局之中,济南知府是重中之重的,虽然他的上头还有一个布政使司、提刑观察使司这等高级衙门,但是这些大明派驻地方的省一级官员,毫无疑问的都被刘家所架空了,他们现在还能活着,还能在那位置,只是刘家他需要一个遮羞布而已,他们暂时还没有造反,所以就不能干掉这些人,如果他是造反的话,早就把这些人给砍了。
方世藩他也都很明白,他向刘布作出保证:“我一定会把济南府治理的服服帖帖,成为我军稳定的后地方。”
刘布在淄川一带经过了几天的时间,算是把刘泽清的这一些乱兵都给收拢的差不多了,即使有小部分逃到了乡下,逃到了山里去,也都无伤大雅,这一战他们当场就杀死了对方一万多人,生擒八万人,虽然说刘泽清有点垃圾,他的兵有点垃圾,但是刘家军能打成这样,也算是轰动天下了,至少是压住了孙传庭的子午谷一战。
可以这么说,子午谷一战,打出了朝廷的威风,打出了他们的威望,让许多人觉得,大明很快就要剿灭流寇,很快就可以中兴,连皇帝在祭拜太庙的时候,都是这样告慰列祖列宗,再等两三年,他就可以完全的剿灭流寇,平定国内的动乱,然后集结所有的兵力,全力收复辽镇。
但是这才一月不到,又把他们打回原形来了,让别人意识到,大明还是大明,他们是气数己尽。
刘布他在收集将近9万多士兵以后,把这些人都押往济南城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战俘营,暂时把这些人收拢在这里。
因为刘家军在历场大战中都抓获了不少的俘虏,所以他们对于如何的处理俘虏,也都成为也都有自己的一套。
要知道处理战俘,本来就是一个十分难搞的问题。
其一那就是因为这些战俘是敌人的兵,你不可能对他好,但是也不能让他饿死,如果这些人都饿死,会闹事的。
千年之前,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一举坑杀了四十万赵兵,一方面是因为他残忍奢杀,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粮食的问题,粮食本来就紧张,养活四十万张嘴,那就是百上加个了,有了这四十万的战俘,这就意味着他要派出大量的士兵来看守,也需要拿出大量的粮食,这就意味着他不可以快速的进攻赵国的首都邯郸……。
但是刘家军目前这些难题都没有,其一他们已经拿下了意料之外的济南,其二就是别人粮食会有所紧张,但是刘家的粮食并不紧张,其三就是他们也有能力抽出大量的人员,看管这些战俘。
大明北方连年灾害,不是大旱就是大涝,百姓颗粒无收,民生极端的困苦,但是在大明的南方,特别在苏松、湖广一带,这收成还勉强,是正常的,大明北方如此的缺粮,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问题,是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贫富差距的问题。
自从刘家崛起以后,一直就在这里建立了几个庞大的粮仓,这些粮食又成为了刘家军的硬通货,他们有能力从南方运粮,更有能力从更南的越南或者是暹罗等地大船大船的运来粮食。
或许对于大明北方来说,缺粮是所有的问题,有粮就有兵,就有一切,但是刘家军他们的粮食问题还真不是紧张。
拥有大量的粮食,才是他们敢收容这么多俘虏的原因,如果是别的人,这些俘虏只怕要狠狠的砍一批脑袋才行,但是刘家军他拥有这么多的粮食,他就想着尽量的利用起这些俘虏来,废物的利用,比如说把这些人都关押起来,让他们去修桥、铺路、建设各种大型工程,加入刘家工厂作坊。
特别是刘家的野战部队,对于道路的道路交通的要求很高,如果不是正式的官道驿道,他们的车营和辎重部队都难以快速的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