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狭路相逢
跌跌撞撞的皇后与太子妃相抱在一起时,两人都失声痛哭,那场面让前来护送灵车的官兵都为之动容。虽然平日里他们对太子殿下的言行那是根本就放不了他们的眼。可是现在死者为大,再看到本是昌邑最高高在上的两个女人,一个贵为皇后,一个贵为太子妃,也即将是日后的皇后。可是此时她们两人却是如此的凄凉,一个没了丈夫,一个没有了儿子。
一国的储君只能以这样卑微的方式下葬,连平时并不待见太子的官兵也深觉得心里戚戚然。
火翊立于马上,他对皇后抱着拳道:“见过皇后,请皇后恕罪,微臣因有公务在身,不方便下马行礼。”
不单是火翊,整个护送太子灵棺的官兵全部都是一身盔甲加身,他们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虽然并不知道拓跋长会不会派人出来阻挡,这是入葬皇陵的大事,现在拓跋长要自封为皇,人人都担心他会强行阻止拓跋俟的灵体葬入皇陵。
“不需要,谢谢将军一路相护,更是挺身而出替俟儿主持公道,这才能让俟儿有机会去见他的列祖列宗。”
皇后眼里充满了对火翊的感激之情,若不是有他派出的官兵相救,拓跋俟的被害一事也就也了一桩无头公案。更是火翊侠义忠心,才能让拓跋俟有了安葬皇陵的机会。她一直都没有看错,火翊对皇室的忠心相护日月可鉴。
皇后对火翊的感激之情,让火翊的嘴角微微的抽了抽并生出了一抹的不自然,好在厚厚的盔甲遮掩了他的异样。
“皇后,微臣以为,现在不是叙旧的时机,当务之急还是先让太子殿下入土为安。谁也不知道在通往皇陵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火翊说得倒是他的肺腑之言,大家都猜测拓跋长一定会出面拦阻。还是早一些将太子殿下的灵棺送进皇陵后才能安心。
皇后听了火翊的话,脸上露出了一抹不自然及不确定,虽然是转眼即逝,却让火翊捕捉到了。联想到皇后何以能出宫,让火翊疑惑的看向了皇后。
他很想询问皇后发生了何事,她又是如何可以出宫来的。现在皇宫就是拓跋长的地盘,无论是他还是哪位平日里有多被皇上看重的大臣也未能自由出入皇宫。可见皇后的出宫的行为,一定是得到了拓跋长的允许。
他刚想问问皇后是如何出宫的,却又想到了刚才他已经一句话堵住了皇后的口,让她现在还是以送太子殿下进皇陵为重,他又止住了口。
他想到无论皇后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出宫的,现在都不是挺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还是送太子进皇陵,想到此,他收回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对皇后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下令士兵加快脚步。
刚才由于皇后的到来,而致使士兵们放慢了前进的步伐,现在听到了火翊的命令,将士们全部都加快的脚步,皇后也拉着太子妃上了皇后的马车,加速的往皇陵而去。
皇陵离皇宫近百里的距离,路程之远,已不适应再让士兵抬着太子殿下的灵棺。在出了大邑城之后,火翊命令士兵将太子殿下的灵棺抬上了马车。有了马车的助力,速度明显的快了起来。
火翊选出的这近二千人的护卫队,都是马术一流的士兵,他们平日里都进行急行军训练,这点路程还不在他们的话下,更何况这一路上走来,也并没有遇到拓跋长的阻击。也算是有惊无险的来到了皇陵的山脚下。
眼见着皇陵的大门已粒粒在目,却见眼尖的火翊做了一个停止前进的手势。他的身边随时都有着传令官与他同行,时刻注意着他的动静。
传令官见到了火翊要求全体部队都停止活动的手势之后,第一时间吹响的警示笛音。瞬间队伍就立即停了下来。
非但如此,训练有素的将士还立即兵分几路,一路将太子殿下的灵棺围拢起来,做好了戒备的准备。另一队人马则弓箭、长剑等武器已抓于手中,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皇后与太子妃于马车中感觉到了变故,双双心中都咯噔了二下,她们不约而同的掀起了车厢里的帘子,看向了火翊的方向。
火翊正神情凝重的看着皇陵的方向。他们顺着火翊的目光也看了过去。这一眼让她们两人都心凉了半截。神情也随之化为哀叹,她们看到了皇陵的大门外,严严实实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士把拓跋长围拢于中间的一个足有二人多高的高台之上。
拓跋长也看到了火翊一行,他今日一身素衣加身,身上连一件多余的装饰品也没有,正是一副送葬的打扮。
火翊疑惑的看着拓跋长,他从拓跋长的脸上看出一丝悲痛,甚至于还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几滴泪水。
拓跋长此时立于高台之后,他手中握着一把已经出鞘的长剑,那柄长剑被他拿于手中,高高的举过他的头,剑尖直指天空的方向。
他看着火翊的方向,运气于丹田之中,中气雄厚的高声说道:
“天下的苍天作证,我……拓跋长并没有杀害太子殿下,也就是说杀害太子殿下的另有其人。
这人天理不容,非但谋杀了太子殿下,还敢做不敢当这样还不算,还把这脏水泼到了摄政王府。现在本王以天下的苍生为证,如果此事是本王所为,那么就让滚滚天雷将本王劈于这高台之后,如若本王连数十声也没有见到天罚,那么请天下的苍生作证,本王就此与太子殿下的死一点干系也没有。”
火翊冷静眼看着拓跋长的表演,心里却像素打翻了五味瓶般的只觉得五谷杂陈什么味道都有。尤其是拓跋长那一句敢做不敢当的说辞,深深的击败了他的骄傲。
他有些沮丧的看着拓跋长,心里暗道了一声惭愧。思虑间,拓跋长已经不管有没有人反对,当即高声唱数起来:“十、九、八……”
他数一声,官兵都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此时还是蔚蓝的天空。统管天雷的神仙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压根也觉得拓跋长是被冤枉的,别说是降下滚滚天雷了,就连一丝乌云也未曾出现。
一国的储君只能以这样卑微的方式下葬,连平时并不待见太子的官兵也深觉得心里戚戚然。
火翊立于马上,他对皇后抱着拳道:“见过皇后,请皇后恕罪,微臣因有公务在身,不方便下马行礼。”
不单是火翊,整个护送太子灵棺的官兵全部都是一身盔甲加身,他们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虽然并不知道拓跋长会不会派人出来阻挡,这是入葬皇陵的大事,现在拓跋长要自封为皇,人人都担心他会强行阻止拓跋俟的灵体葬入皇陵。
“不需要,谢谢将军一路相护,更是挺身而出替俟儿主持公道,这才能让俟儿有机会去见他的列祖列宗。”
皇后眼里充满了对火翊的感激之情,若不是有他派出的官兵相救,拓跋俟的被害一事也就也了一桩无头公案。更是火翊侠义忠心,才能让拓跋俟有了安葬皇陵的机会。她一直都没有看错,火翊对皇室的忠心相护日月可鉴。
皇后对火翊的感激之情,让火翊的嘴角微微的抽了抽并生出了一抹的不自然,好在厚厚的盔甲遮掩了他的异样。
“皇后,微臣以为,现在不是叙旧的时机,当务之急还是先让太子殿下入土为安。谁也不知道在通往皇陵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火翊说得倒是他的肺腑之言,大家都猜测拓跋长一定会出面拦阻。还是早一些将太子殿下的灵棺送进皇陵后才能安心。
皇后听了火翊的话,脸上露出了一抹不自然及不确定,虽然是转眼即逝,却让火翊捕捉到了。联想到皇后何以能出宫,让火翊疑惑的看向了皇后。
他很想询问皇后发生了何事,她又是如何可以出宫来的。现在皇宫就是拓跋长的地盘,无论是他还是哪位平日里有多被皇上看重的大臣也未能自由出入皇宫。可见皇后的出宫的行为,一定是得到了拓跋长的允许。
他刚想问问皇后是如何出宫的,却又想到了刚才他已经一句话堵住了皇后的口,让她现在还是以送太子殿下进皇陵为重,他又止住了口。
他想到无论皇后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出宫的,现在都不是挺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还是送太子进皇陵,想到此,他收回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对皇后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下令士兵加快脚步。
刚才由于皇后的到来,而致使士兵们放慢了前进的步伐,现在听到了火翊的命令,将士们全部都加快的脚步,皇后也拉着太子妃上了皇后的马车,加速的往皇陵而去。
皇陵离皇宫近百里的距离,路程之远,已不适应再让士兵抬着太子殿下的灵棺。在出了大邑城之后,火翊命令士兵将太子殿下的灵棺抬上了马车。有了马车的助力,速度明显的快了起来。
火翊选出的这近二千人的护卫队,都是马术一流的士兵,他们平日里都进行急行军训练,这点路程还不在他们的话下,更何况这一路上走来,也并没有遇到拓跋长的阻击。也算是有惊无险的来到了皇陵的山脚下。
眼见着皇陵的大门已粒粒在目,却见眼尖的火翊做了一个停止前进的手势。他的身边随时都有着传令官与他同行,时刻注意着他的动静。
传令官见到了火翊要求全体部队都停止活动的手势之后,第一时间吹响的警示笛音。瞬间队伍就立即停了下来。
非但如此,训练有素的将士还立即兵分几路,一路将太子殿下的灵棺围拢起来,做好了戒备的准备。另一队人马则弓箭、长剑等武器已抓于手中,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皇后与太子妃于马车中感觉到了变故,双双心中都咯噔了二下,她们不约而同的掀起了车厢里的帘子,看向了火翊的方向。
火翊正神情凝重的看着皇陵的方向。他们顺着火翊的目光也看了过去。这一眼让她们两人都心凉了半截。神情也随之化为哀叹,她们看到了皇陵的大门外,严严实实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士把拓跋长围拢于中间的一个足有二人多高的高台之上。
拓跋长也看到了火翊一行,他今日一身素衣加身,身上连一件多余的装饰品也没有,正是一副送葬的打扮。
火翊疑惑的看着拓跋长,他从拓跋长的脸上看出一丝悲痛,甚至于还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几滴泪水。
拓跋长此时立于高台之后,他手中握着一把已经出鞘的长剑,那柄长剑被他拿于手中,高高的举过他的头,剑尖直指天空的方向。
他看着火翊的方向,运气于丹田之中,中气雄厚的高声说道:
“天下的苍天作证,我……拓跋长并没有杀害太子殿下,也就是说杀害太子殿下的另有其人。
这人天理不容,非但谋杀了太子殿下,还敢做不敢当这样还不算,还把这脏水泼到了摄政王府。现在本王以天下的苍生为证,如果此事是本王所为,那么就让滚滚天雷将本王劈于这高台之后,如若本王连数十声也没有见到天罚,那么请天下的苍生作证,本王就此与太子殿下的死一点干系也没有。”
火翊冷静眼看着拓跋长的表演,心里却像素打翻了五味瓶般的只觉得五谷杂陈什么味道都有。尤其是拓跋长那一句敢做不敢当的说辞,深深的击败了他的骄傲。
他有些沮丧的看着拓跋长,心里暗道了一声惭愧。思虑间,拓跋长已经不管有没有人反对,当即高声唱数起来:“十、九、八……”
他数一声,官兵都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此时还是蔚蓝的天空。统管天雷的神仙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压根也觉得拓跋长是被冤枉的,别说是降下滚滚天雷了,就连一丝乌云也未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