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想做笔大买卖
二人饱睡一觉起来,一起上街备了礼,再让人往吴七爷家中送了名帖,约定次日上门拜访。
邵璟提醒田秉:“二哥,明日我们可以向吴七爷求助。”
田秉愁道:“我也这样想,但只怕吴七爷不肯。”
吴锦是个坏东西,蛰伏这么久,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必然狠咬一口,吴七爷与他们说到底非亲非故的,不太可能为了外人给自己树敌。
邵璟道:“商人利字当头,许之以利,倒也不一定。今日我们的瓷器卖得这么好,不知有多少人眼红着呢,我们将这分利分给吴家,他应该不会拒绝。”
田秉想了想,咬牙豁出去:“试了被拒绝不过丢一次脸而已,不试就永远没有机会,我来说!”
二人凑在一起,小声商议妥当,各自睡去。
次日,吴七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你们先生还好?”
二人一同应了,谈到此次来明州港的原因和目的。
吴七爷听完,赞道:“阿薇姑娘真是奇才,昨日的盛况我已听说,恭喜你们了。”
田秉笑道:“其实晚辈这次过来,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吴七爷笑道:“你说。”
田秉起身行礼:“我家远离明州港,也没合适的人守在这边长做生意,家中长辈要守窑场贡瓷,我们年幼要读书学本领,没办法很好地打理这些瓷器。”
说到这里,他有意停下看看吴七爷的表情,见吴七爷听得聚精会神,便又不好意思地道:“若是能交给七爷代理,那就再好不过了。”
吴七爷笑了:“你这孩子不诚实,大树下面好乘凉,是不是?”
单凭田家,是没有办法和吴锦以及他身后的人抗衡的。
但若是加上一个吴七爷,那就不一定了。
如今只看吴七爷接不接招,是否愿意掺合进来。
田秉见心思被看破,不由红了脸。
邵璟立刻接上去道:“您慧眼如炬,却没有完全说中晚辈的想法。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一个原因,感恩知恩一起赚钱也是一个原因。”
吴七爷沉吟片刻,道:“未尝不可,不过,倘若这东西已经送入宫中,这浑水我就不趟了,若是没有,倒是可以合作。”
田秉就带着邵璟稳重地告了辞,一起离开。
吴七爷端起茶汤慢慢喝着,目光落在邵璟带来的礼盒上,凝思不动。
郭管事从一旁走过来,弯着腰小声道:“七爷,您怎么看这事?瓷器虽好,但吴锦身后是刘禄,刘禄如今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不好招惹。”
“或可一试。”吴七爷道:“此子聪慧已极,小小年纪便懂得借力打力,更是舍得,前途不可限量,我想在他身上做笔大买卖。”
郭管事道:“您是指田家二郎吗?”
吴七爷摇头:“我是说邵璟。老陈那就是个坏东西,都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你说他厉不厉害?”
郭管事笑了:“那您想做什么买卖?”
吴七爷笑而不语,只问:“阿悠今日在做什么?”
郭管事立刻道:“主母有远亲来访,跟着主母见客呢。”
吴七爷道:“什么远亲?”
郭管事笑道:“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是主母的七姑母夫家那边的表亲,听说是才从台州回来的,替七姑母送些土仪过来。”
这什么七转八弯的拐角亲,什么送土仪,无非就是想结交自家罢了。
吴七爷每年都要见到很多这样的“亲戚”,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郭管事接着道:“要说这位表亲啊,真巧,她娘家姓方,夫家姓田,也是越州余姚人士。刚好她家有个和咱家小娘子同岁的女儿,能说会道的,人也长得清秀好看,主母就让小娘子出去一道见客了。”
吴七爷挑了挑眉:“姓田?越州余姚人士?和田家有什么关系?”
郭管事道:“都从一个地方出来的,不是族人也是同宗。您要是想知道,小的就使人去问。”
吴七爷点点头。
郭管事很快回话:“是田仕郎家的堂弟,同一个祖父的,据说他们这一支,只剩下这么亲亲的两兄弟了,是当年逃难去的台州,见家乡形势安稳了,这才回来。”
吴七爷道:“这是至亲啊。”
郭管事束手而立,微微笑着。
吴七爷掂量一回,道:“去和主母说,设宴款待他们,再使人去把田秉和邵璟请来一起用饭。”
另一边。
田秉急着收拾行李:“我们这就回去吧,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如何了,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拦住吴锦,不叫他把瓷像贡到宫中。”
邵璟也赞同:“那我先去铺子里看看,还有什么人要订货,一起拿回家处理。”
正说着,就见郭管事来了:“二位这是急着要走?”
田秉也不瞒他:“家中有事,不敢久留。”
郭管事笑道:“是要送信么?我家正好有快船要去余姚,让府上的下人跟去报信即可。我们家里来了二爷的至亲,七爷备了家宴,要请二位赴宴呢。”
“至亲?”田秉不能懂,他哪有什么至亲会跑到吴家去?
郭管事只是笑:“二位到了就知道啦。”
邵璟就道:“二哥你去,我回家去。”
郭管事拦住不许走:“那不行,七爷说了,二位今日若是不去,那就是瞧不起他!”
话说到这个地步,还真不能再推。
田秉只好把平安叫来仔细叮嘱一番,打发他乘坐吴家的快船连夜赶回余姚,务必要让田父设法拦住吴锦。
二人一同去到吴家,只见吴七爷和一个穿着儒袍、年约三十左右、长得斯文俊秀的书生相谈甚欢。
田秉奇怪道:“我不认识这人啊,难道是阿璟你的亲戚?”
邵璟微皱眉头:“不是我的。”
就见那书生激动地冲出来:“阿秉,阿秉,我是你小四叔啊!你忘了吗?我走的时候,你才这么高,现在都长大成人了!”
“四叔!你们从台州回来了?”田秉恍然大悟,拉着书生给邵璟介绍:“这是我二爷爷家里的小四叔,论起来,我们两家是最亲近的了……”
邵璟提醒田秉:“二哥,明日我们可以向吴七爷求助。”
田秉愁道:“我也这样想,但只怕吴七爷不肯。”
吴锦是个坏东西,蛰伏这么久,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必然狠咬一口,吴七爷与他们说到底非亲非故的,不太可能为了外人给自己树敌。
邵璟道:“商人利字当头,许之以利,倒也不一定。今日我们的瓷器卖得这么好,不知有多少人眼红着呢,我们将这分利分给吴家,他应该不会拒绝。”
田秉想了想,咬牙豁出去:“试了被拒绝不过丢一次脸而已,不试就永远没有机会,我来说!”
二人凑在一起,小声商议妥当,各自睡去。
次日,吴七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你们先生还好?”
二人一同应了,谈到此次来明州港的原因和目的。
吴七爷听完,赞道:“阿薇姑娘真是奇才,昨日的盛况我已听说,恭喜你们了。”
田秉笑道:“其实晚辈这次过来,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吴七爷笑道:“你说。”
田秉起身行礼:“我家远离明州港,也没合适的人守在这边长做生意,家中长辈要守窑场贡瓷,我们年幼要读书学本领,没办法很好地打理这些瓷器。”
说到这里,他有意停下看看吴七爷的表情,见吴七爷听得聚精会神,便又不好意思地道:“若是能交给七爷代理,那就再好不过了。”
吴七爷笑了:“你这孩子不诚实,大树下面好乘凉,是不是?”
单凭田家,是没有办法和吴锦以及他身后的人抗衡的。
但若是加上一个吴七爷,那就不一定了。
如今只看吴七爷接不接招,是否愿意掺合进来。
田秉见心思被看破,不由红了脸。
邵璟立刻接上去道:“您慧眼如炬,却没有完全说中晚辈的想法。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一个原因,感恩知恩一起赚钱也是一个原因。”
吴七爷沉吟片刻,道:“未尝不可,不过,倘若这东西已经送入宫中,这浑水我就不趟了,若是没有,倒是可以合作。”
田秉就带着邵璟稳重地告了辞,一起离开。
吴七爷端起茶汤慢慢喝着,目光落在邵璟带来的礼盒上,凝思不动。
郭管事从一旁走过来,弯着腰小声道:“七爷,您怎么看这事?瓷器虽好,但吴锦身后是刘禄,刘禄如今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不好招惹。”
“或可一试。”吴七爷道:“此子聪慧已极,小小年纪便懂得借力打力,更是舍得,前途不可限量,我想在他身上做笔大买卖。”
郭管事道:“您是指田家二郎吗?”
吴七爷摇头:“我是说邵璟。老陈那就是个坏东西,都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你说他厉不厉害?”
郭管事笑了:“那您想做什么买卖?”
吴七爷笑而不语,只问:“阿悠今日在做什么?”
郭管事立刻道:“主母有远亲来访,跟着主母见客呢。”
吴七爷道:“什么远亲?”
郭管事笑道:“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是主母的七姑母夫家那边的表亲,听说是才从台州回来的,替七姑母送些土仪过来。”
这什么七转八弯的拐角亲,什么送土仪,无非就是想结交自家罢了。
吴七爷每年都要见到很多这样的“亲戚”,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郭管事接着道:“要说这位表亲啊,真巧,她娘家姓方,夫家姓田,也是越州余姚人士。刚好她家有个和咱家小娘子同岁的女儿,能说会道的,人也长得清秀好看,主母就让小娘子出去一道见客了。”
吴七爷挑了挑眉:“姓田?越州余姚人士?和田家有什么关系?”
郭管事道:“都从一个地方出来的,不是族人也是同宗。您要是想知道,小的就使人去问。”
吴七爷点点头。
郭管事很快回话:“是田仕郎家的堂弟,同一个祖父的,据说他们这一支,只剩下这么亲亲的两兄弟了,是当年逃难去的台州,见家乡形势安稳了,这才回来。”
吴七爷道:“这是至亲啊。”
郭管事束手而立,微微笑着。
吴七爷掂量一回,道:“去和主母说,设宴款待他们,再使人去把田秉和邵璟请来一起用饭。”
另一边。
田秉急着收拾行李:“我们这就回去吧,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如何了,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拦住吴锦,不叫他把瓷像贡到宫中。”
邵璟也赞同:“那我先去铺子里看看,还有什么人要订货,一起拿回家处理。”
正说着,就见郭管事来了:“二位这是急着要走?”
田秉也不瞒他:“家中有事,不敢久留。”
郭管事笑道:“是要送信么?我家正好有快船要去余姚,让府上的下人跟去报信即可。我们家里来了二爷的至亲,七爷备了家宴,要请二位赴宴呢。”
“至亲?”田秉不能懂,他哪有什么至亲会跑到吴家去?
郭管事只是笑:“二位到了就知道啦。”
邵璟就道:“二哥你去,我回家去。”
郭管事拦住不许走:“那不行,七爷说了,二位今日若是不去,那就是瞧不起他!”
话说到这个地步,还真不能再推。
田秉只好把平安叫来仔细叮嘱一番,打发他乘坐吴家的快船连夜赶回余姚,务必要让田父设法拦住吴锦。
二人一同去到吴家,只见吴七爷和一个穿着儒袍、年约三十左右、长得斯文俊秀的书生相谈甚欢。
田秉奇怪道:“我不认识这人啊,难道是阿璟你的亲戚?”
邵璟微皱眉头:“不是我的。”
就见那书生激动地冲出来:“阿秉,阿秉,我是你小四叔啊!你忘了吗?我走的时候,你才这么高,现在都长大成人了!”
“四叔!你们从台州回来了?”田秉恍然大悟,拉着书生给邵璟介绍:“这是我二爷爷家里的小四叔,论起来,我们两家是最亲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