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米娘子提前煲好了一小锅红豆沙, 一小锅绿豆沙,还按俞善说的方法, 渍了一碗蜜红豆——听起来简单, 做起来不仅费功夫,还费糖。
把红豆洗干净,略加些盐泡上一夜, 让豆子吸饱了水, 只煮半个时辰,将将把红豆煮熟就关火滤出, 再用雪白的砂糖拌匀了渍起来。渍上一夜, 糖就化得差不多了, 糖水将红豆渍得发亮, 像是裹了一层蜜似的。
俞善伸手从碗边捏了一小颗尝味道, 香甜软糯又有嚼头, 她满意的眯上起眼睛:“真好吃。
“能不好吃吗?做这一斤红豆就要费一斤糖。”米娘子之前放糖的时候手都是抖的:“上好的白砂糖一斤四十文,一斤红豆才十六文,这哪是吃红豆啊, 分明就是吃糖。”
唉, 吃就吃吧, 主家也没旁的嗜好, 也就吃东西的时候才像个小娘子, 哪个小娘子不爱口甜的。
米娘子提醒道:“主家, 一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别忘记把碗端上, 这蜜红豆这么精贵,万一被……老鼠偷吃就太可惜了。”
没看见旁边几个小老鼠眼巴巴的盯着看吗?
从昨天开始,整个灶间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杨黍、杨禾、杨丰年三个小家伙守在这儿, 一边看米娘子做糖水小料,一边流口水。
俞善笑眯眯拿了几个竹勺,给三个小家伙一人分了一勺蜜红豆:“灶间里有刀有火太危险,你们拿着外面吃去,等会儿再回来,还有好吃的。”
打发了小娃娃们,俞善端着碗在心里核计了一下:“这一碗蜜红豆成本是五十六文,倒是能分出将近五十勺,到时候一勺收两文就有得赚了。”
“哎呀,那主家刚才还分给那三个馋猫,一勺子蜜豆顶一个鸡蛋了。”米娘子一听这是准备拿去卖钱的东西,顿时来了精神:“主家叫我弄的红薯和木薯淀粉我也弄好了,就是要的急,还没晒干呢,现在都一桶粉浆。”
主家说把只要拿红薯和木薯削皮切块,按藕粉那么做就行,果然做出来也是细细白白的一桶粉浆,估计晒干了也能像藕粉那么细腻,红薯不值钱,这可比藕粉便宜多了,就是那木薯……
在一旁边打下手的杨豆忍不住问道:“主家,虽说木薯出粉是比其他东西多多了,就是这东西平常要泡上一两天才能吃,不然味道发苦不说,还有毒性,生木薯村里人连喂牲口都不敢用,咱们用这淀粉可是生着做出来的,不会有毒吧?”
邓桃暗暗捅了她一下,让她少说话,怕惹得俞善不快。
俞善看见了她们的小动作,笑了一下:“放心吧,你忘记做木薯淀粉的时候,不停的用清水浸泡、冲洗粉浆了吗?木薯里的毒素都溶在水里了,晒干以后的木薯淀粉就没有毒性了。更何况咱们吃之前还要把它煮熟呢。”
俞善倒觉得小镜庄的人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倒比一开始的唯唯诺诺好多了。
她打算在县城开家糖水铺,以前只有藕粉一样,生意做不起来,如今有了这仙草,可以玩的花样就太多了。
可以做成仙草冻,切成小块,加糖水和红豆沙、蜜豆、花生、红枣、各色蜜饯一起吃;
可以做成仙草粿,像豆腐脑似的嫩嫩滑滑,一样可以加各种小料;
等她再把芋头、南瓜、红薯芋圆做出来,材料就更丰富了。
俞善需要人手坐镇糖水铺,她开始觉得杨豆就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仙草冻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在煮仙草水时加入少量的碱,就能尽可能多的煮出更多胶质,之后再将淀粉浆汁加入到过滤好的仙草水中,继续小火搅拌,煮沸以后就可以关火冷却,等待凝固了。
淀粉加得多就是仙草冻,加得少一些,凝固得就没有那么成型,软嫩仙草粿的像豆腐脑一样,又是另一种口感了。
要做各种芋圆得用上木薯粉,今天是来不及了,只能试做仙草冻和仙草粿。
俞善尝试了不同的比例,总之小镜庄那天没人吃晚饭,人人装了一肚子仙草,连一开始吃得最开心的杨黍、杨禾最后看见仙草就直皱鼻子。
最后终于投出了最受欢迎的口感,俞善先记下配方比例,摆在一边。
开铺子不是马上就能成的,得先找到合适的地段,买铺子、招人手、备原料。
如今需要她负责的人和事似乎越来越多,节流是做不到了,米粉摊子不做了以后,俞善觉得糖水铺要是开张,也算开源了吧。
小镜庄的人事已经初现雏形,杨庄头管着茶园、种植等事情,邓春则隐隐的负责起米粉作坊的一切事务;米娘子负责后勤,邓老爹则负责庄子上的牲畜和碾房、磨房,盯着原料供应。
再往下邓荣、邓桃,杨谷、杨豆四个,是主要的生力军,哪里需要哪里搬。
俞善越发觉得人手不够用了,还好现在需要短工的话,可以优先从她那一甲里请人,倒也方便。但是时间久了,还是要更信得过的人来负责。
以自身带动周围,俞善可没忘记现在她可是一甲之下,辖下有十六户,不对,算是俞馨娘是十七户人家呢。
请短工的报酬,对他们来说只能贴补一时,而且是一锤子买卖,除了过些时日再把杨庄头他们的住所改善一下,也没有更多的房子可以盖了。
以现在的农业和工业水平,农家想要致富,除了种植也就只有养殖一条路可走,至少现在平溪村山清水秀的,没有污染不是。
水质好水产才会好,过年时从池塘里捞出的鱼,基本上是天生天养,味道确实鲜美。
这样的水养鸭子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还能肥塘呢。
俞善上次已经想到,请人回来专门负责看着池塘,她思来想去,干脆找到了范大一家。
俞善还记得请人去牛场盖房时,范大就四处找人换名额,想要给自家多找几个做活的机会,想来是闲着的人口多。
范大一家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惊喜非常。他们家里不光人口多,连带着房子也紧张,哪一房不是两间屋子挤上四五口人?
俞善这活计不光给钱,还包住,她提出最好是请上一房人,住在池塘边上,负责看塘,对范家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家里空出两间房,剩下的人也能住得更松散些不是?
经过范家内部的激烈角逐,最终还是范大两口子获胜。
等到牛场骏工,开始在池塘边盖看塘的房子时,别提范大有多精心了,盖出来就是给自家住的,那不等于给自家盖房子一样吗?精心点儿好,住得舒坦。
有了专门的人看塘,俞善又交给俞小五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买鸭苗。
“你让我干什么?”俞小五觉得这事儿一点儿也不体面,还试图打消俞善的念头:
“你养那么多鸭子做什么?咱们这里水多,鸭子好多人家都会养上几只,养大了自家吃肉打打牙祭,养太多的话,到时拿出去卖根本卖不上价,鸭子比鸡沉,可还不如一只鸡贵呢。”
少年,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可以保证到时没有一只鸭子能够活着离开平溪村,花式做鸭大法不是吹的。
俞小五吧咂吧咂嘴,似乎有什么不好的回忆:“而且鸭蛋也特别的不好吃,有股子鸭屎的臭青气。”
俞善听完沉默了半晌,一言难尽的看着他问:“你怎么知道鸭屎是什么味道?”
你暴露了啊少年!
一句话就成功把俞小五气走,足足三天没来见俞善。
三天以后,俞小五带着几个小孩送来一百只半大的鸭苗,从俞善手里拿了钱,昂着头还是一言不发的走了,明显是气没消……
鸭苗慢慢收着,有庄子上原本养着的大鸭子带队,每天领着小鸭子在鱼塘附近觅食,俞善还分了一部分米糠过来,专门拌了喂鸭子。
至于鸭圈就交给范大两口子负责搭建了,反正山上都是竹子,砍回来扎成栅栏,慢慢搭就行了,也不必俞善自己多费心。
俞善比较在意的反而是织坊。
她意外发现,俞蔓竟管不住手下那三十个织工。
织工院子盖成以后,晾了些时日,等桌椅板凳一配齐,三十个织工就从二房的前院正式挪过去。
人是过去了,却迟迟不能正式开工,合格的织品没有多少,俞善问起每个月能出多少方锦帕时,俞蔓总是支支吾吾答不出,只说织工们没有准备好。
俞善一早答应了韩娘子,做出样本之后再找她谈寄卖的事情,可不能正式开工,她就没有办法估计织坊的出货量,接下来的事情就无从谈起。
按说能选上的这些女孩都算手巧,那小织机操作又简单,杂色锦只是配色雅致些,根本就是不需要任何技巧的平纹锦而已。她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直到那一天……
织工院的房子建得跟普通的宅子不一样,四方院子,西面是院门,两边倒座设了灶间、茶房;东、南、北、三侧都建了三间五架梁的大通间。
目前只用了东侧的那一间而已,三十张织机就成排摆在一起,像学堂一样,俞蔓的织机摆在最前面,负责演示给织工们看。
俞善去的时候静悄悄的,没有惊动任何人,这会儿正该是织工们做活的时间,她刚一靠近东侧织房,就听见里面有嘻笑的声音不断飘出来。
俞蔓正挨个检查织工的成品,细心的指正她们的不足之处,她暂时关照不到的地方,就有几个织工手下有一搭没一搭的动作着,聊着闲话,笑得好不开心。
俞蔓可能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匆匆结束和上一个织工的指点,走过来红着脸提高声音制止道:“郑小娥,曹菊,你们要专心一点,这里、还有这里都织错了,已经是第三回了。”
都是说过好几次的错漏,光这两个人浪费掉的材料就不少了,看得俞蔓直心疼。
曹菊是大刘村的人,她不怎么看得起俞蔓,撇撇嘴道:“你也不过是个被镇上织坊退回来的织工罢了,要不是仗着跟俞善是亲戚,凭什么管着我们啊。我还是陈里长的亲戚呢,俞善想要讨好陈里长才请我来的,识相的就别管太多,免得回头没办法跟陈里长交待。”
郑小娥笑嘻嘻的说:“蔓姐儿,我听说你之前在织坊累到吐血了?反正每个月总会有五百文,给家里有个交待就行了,反正一文钱也到不了咱们手里,何必那么拼命呢?像你似的累垮了身子,多不划算。”
“你们……”俞蔓生性不擅长与人争执,自己气得满脸通红,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时,俞善一脸平静的推门进去:“无规矩不成方圆,看来是我的不是了,事先没有说清楚。那咱们从今天开始,就好好立立规矩。”
把红豆洗干净,略加些盐泡上一夜, 让豆子吸饱了水, 只煮半个时辰,将将把红豆煮熟就关火滤出, 再用雪白的砂糖拌匀了渍起来。渍上一夜, 糖就化得差不多了, 糖水将红豆渍得发亮, 像是裹了一层蜜似的。
俞善伸手从碗边捏了一小颗尝味道, 香甜软糯又有嚼头, 她满意的眯上起眼睛:“真好吃。
“能不好吃吗?做这一斤红豆就要费一斤糖。”米娘子之前放糖的时候手都是抖的:“上好的白砂糖一斤四十文,一斤红豆才十六文,这哪是吃红豆啊, 分明就是吃糖。”
唉, 吃就吃吧, 主家也没旁的嗜好, 也就吃东西的时候才像个小娘子, 哪个小娘子不爱口甜的。
米娘子提醒道:“主家, 一会儿你回去的时候别忘记把碗端上, 这蜜红豆这么精贵,万一被……老鼠偷吃就太可惜了。”
没看见旁边几个小老鼠眼巴巴的盯着看吗?
从昨天开始,整个灶间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杨黍、杨禾、杨丰年三个小家伙守在这儿, 一边看米娘子做糖水小料,一边流口水。
俞善笑眯眯拿了几个竹勺,给三个小家伙一人分了一勺蜜红豆:“灶间里有刀有火太危险,你们拿着外面吃去,等会儿再回来,还有好吃的。”
打发了小娃娃们,俞善端着碗在心里核计了一下:“这一碗蜜红豆成本是五十六文,倒是能分出将近五十勺,到时候一勺收两文就有得赚了。”
“哎呀,那主家刚才还分给那三个馋猫,一勺子蜜豆顶一个鸡蛋了。”米娘子一听这是准备拿去卖钱的东西,顿时来了精神:“主家叫我弄的红薯和木薯淀粉我也弄好了,就是要的急,还没晒干呢,现在都一桶粉浆。”
主家说把只要拿红薯和木薯削皮切块,按藕粉那么做就行,果然做出来也是细细白白的一桶粉浆,估计晒干了也能像藕粉那么细腻,红薯不值钱,这可比藕粉便宜多了,就是那木薯……
在一旁边打下手的杨豆忍不住问道:“主家,虽说木薯出粉是比其他东西多多了,就是这东西平常要泡上一两天才能吃,不然味道发苦不说,还有毒性,生木薯村里人连喂牲口都不敢用,咱们用这淀粉可是生着做出来的,不会有毒吧?”
邓桃暗暗捅了她一下,让她少说话,怕惹得俞善不快。
俞善看见了她们的小动作,笑了一下:“放心吧,你忘记做木薯淀粉的时候,不停的用清水浸泡、冲洗粉浆了吗?木薯里的毒素都溶在水里了,晒干以后的木薯淀粉就没有毒性了。更何况咱们吃之前还要把它煮熟呢。”
俞善倒觉得小镜庄的人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倒比一开始的唯唯诺诺好多了。
她打算在县城开家糖水铺,以前只有藕粉一样,生意做不起来,如今有了这仙草,可以玩的花样就太多了。
可以做成仙草冻,切成小块,加糖水和红豆沙、蜜豆、花生、红枣、各色蜜饯一起吃;
可以做成仙草粿,像豆腐脑似的嫩嫩滑滑,一样可以加各种小料;
等她再把芋头、南瓜、红薯芋圆做出来,材料就更丰富了。
俞善需要人手坐镇糖水铺,她开始觉得杨豆就是个很不错的人选。
仙草冻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在煮仙草水时加入少量的碱,就能尽可能多的煮出更多胶质,之后再将淀粉浆汁加入到过滤好的仙草水中,继续小火搅拌,煮沸以后就可以关火冷却,等待凝固了。
淀粉加得多就是仙草冻,加得少一些,凝固得就没有那么成型,软嫩仙草粿的像豆腐脑一样,又是另一种口感了。
要做各种芋圆得用上木薯粉,今天是来不及了,只能试做仙草冻和仙草粿。
俞善尝试了不同的比例,总之小镜庄那天没人吃晚饭,人人装了一肚子仙草,连一开始吃得最开心的杨黍、杨禾最后看见仙草就直皱鼻子。
最后终于投出了最受欢迎的口感,俞善先记下配方比例,摆在一边。
开铺子不是马上就能成的,得先找到合适的地段,买铺子、招人手、备原料。
如今需要她负责的人和事似乎越来越多,节流是做不到了,米粉摊子不做了以后,俞善觉得糖水铺要是开张,也算开源了吧。
小镜庄的人事已经初现雏形,杨庄头管着茶园、种植等事情,邓春则隐隐的负责起米粉作坊的一切事务;米娘子负责后勤,邓老爹则负责庄子上的牲畜和碾房、磨房,盯着原料供应。
再往下邓荣、邓桃,杨谷、杨豆四个,是主要的生力军,哪里需要哪里搬。
俞善越发觉得人手不够用了,还好现在需要短工的话,可以优先从她那一甲里请人,倒也方便。但是时间久了,还是要更信得过的人来负责。
以自身带动周围,俞善可没忘记现在她可是一甲之下,辖下有十六户,不对,算是俞馨娘是十七户人家呢。
请短工的报酬,对他们来说只能贴补一时,而且是一锤子买卖,除了过些时日再把杨庄头他们的住所改善一下,也没有更多的房子可以盖了。
以现在的农业和工业水平,农家想要致富,除了种植也就只有养殖一条路可走,至少现在平溪村山清水秀的,没有污染不是。
水质好水产才会好,过年时从池塘里捞出的鱼,基本上是天生天养,味道确实鲜美。
这样的水养鸭子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还能肥塘呢。
俞善上次已经想到,请人回来专门负责看着池塘,她思来想去,干脆找到了范大一家。
俞善还记得请人去牛场盖房时,范大就四处找人换名额,想要给自家多找几个做活的机会,想来是闲着的人口多。
范大一家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惊喜非常。他们家里不光人口多,连带着房子也紧张,哪一房不是两间屋子挤上四五口人?
俞善这活计不光给钱,还包住,她提出最好是请上一房人,住在池塘边上,负责看塘,对范家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家里空出两间房,剩下的人也能住得更松散些不是?
经过范家内部的激烈角逐,最终还是范大两口子获胜。
等到牛场骏工,开始在池塘边盖看塘的房子时,别提范大有多精心了,盖出来就是给自家住的,那不等于给自家盖房子一样吗?精心点儿好,住得舒坦。
有了专门的人看塘,俞善又交给俞小五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买鸭苗。
“你让我干什么?”俞小五觉得这事儿一点儿也不体面,还试图打消俞善的念头:
“你养那么多鸭子做什么?咱们这里水多,鸭子好多人家都会养上几只,养大了自家吃肉打打牙祭,养太多的话,到时拿出去卖根本卖不上价,鸭子比鸡沉,可还不如一只鸡贵呢。”
少年,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可以保证到时没有一只鸭子能够活着离开平溪村,花式做鸭大法不是吹的。
俞小五吧咂吧咂嘴,似乎有什么不好的回忆:“而且鸭蛋也特别的不好吃,有股子鸭屎的臭青气。”
俞善听完沉默了半晌,一言难尽的看着他问:“你怎么知道鸭屎是什么味道?”
你暴露了啊少年!
一句话就成功把俞小五气走,足足三天没来见俞善。
三天以后,俞小五带着几个小孩送来一百只半大的鸭苗,从俞善手里拿了钱,昂着头还是一言不发的走了,明显是气没消……
鸭苗慢慢收着,有庄子上原本养着的大鸭子带队,每天领着小鸭子在鱼塘附近觅食,俞善还分了一部分米糠过来,专门拌了喂鸭子。
至于鸭圈就交给范大两口子负责搭建了,反正山上都是竹子,砍回来扎成栅栏,慢慢搭就行了,也不必俞善自己多费心。
俞善比较在意的反而是织坊。
她意外发现,俞蔓竟管不住手下那三十个织工。
织工院子盖成以后,晾了些时日,等桌椅板凳一配齐,三十个织工就从二房的前院正式挪过去。
人是过去了,却迟迟不能正式开工,合格的织品没有多少,俞善问起每个月能出多少方锦帕时,俞蔓总是支支吾吾答不出,只说织工们没有准备好。
俞善一早答应了韩娘子,做出样本之后再找她谈寄卖的事情,可不能正式开工,她就没有办法估计织坊的出货量,接下来的事情就无从谈起。
按说能选上的这些女孩都算手巧,那小织机操作又简单,杂色锦只是配色雅致些,根本就是不需要任何技巧的平纹锦而已。她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直到那一天……
织工院的房子建得跟普通的宅子不一样,四方院子,西面是院门,两边倒座设了灶间、茶房;东、南、北、三侧都建了三间五架梁的大通间。
目前只用了东侧的那一间而已,三十张织机就成排摆在一起,像学堂一样,俞蔓的织机摆在最前面,负责演示给织工们看。
俞善去的时候静悄悄的,没有惊动任何人,这会儿正该是织工们做活的时间,她刚一靠近东侧织房,就听见里面有嘻笑的声音不断飘出来。
俞蔓正挨个检查织工的成品,细心的指正她们的不足之处,她暂时关照不到的地方,就有几个织工手下有一搭没一搭的动作着,聊着闲话,笑得好不开心。
俞蔓可能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匆匆结束和上一个织工的指点,走过来红着脸提高声音制止道:“郑小娥,曹菊,你们要专心一点,这里、还有这里都织错了,已经是第三回了。”
都是说过好几次的错漏,光这两个人浪费掉的材料就不少了,看得俞蔓直心疼。
曹菊是大刘村的人,她不怎么看得起俞蔓,撇撇嘴道:“你也不过是个被镇上织坊退回来的织工罢了,要不是仗着跟俞善是亲戚,凭什么管着我们啊。我还是陈里长的亲戚呢,俞善想要讨好陈里长才请我来的,识相的就别管太多,免得回头没办法跟陈里长交待。”
郑小娥笑嘻嘻的说:“蔓姐儿,我听说你之前在织坊累到吐血了?反正每个月总会有五百文,给家里有个交待就行了,反正一文钱也到不了咱们手里,何必那么拼命呢?像你似的累垮了身子,多不划算。”
“你们……”俞蔓生性不擅长与人争执,自己气得满脸通红,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时,俞善一脸平静的推门进去:“无规矩不成方圆,看来是我的不是了,事先没有说清楚。那咱们从今天开始,就好好立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