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
挑丫头啊……说起来, 上次主家去庄子上就没带丫头,今日来家里一看, 这么大个院子居然也没个伺候的人, 确实不太像话。
黄氏迅速在心里扒拉了一遍人选,庄子上十岁以上,还没说人家的小丫头还挺多。
她只恨自家就两个臭小子, 也没个闺女, 不然铁定给主家送过来,妥妥地能占下第一贴身大丫头的身份。
“你说, 大妞她妹子怎么样?”黄氏想了半天, 斟酌出这么一个人来。
大妞就是她精挑细选的儿媳妇, 一家子都在庄上, 知根知底的, 都是老实本分的人。
她妹妹二妞今年十三, 跟主家差不多年纪,正是当用的时候。人也勤快的很,家里各项活计一把抓, 省得挑了年纪太小的丫头任事不知, 还要主家费心调_教。
宋庄头听了有些迟疑:“二妞确实不错, 就是吃得多些, 她一个瘦巴巴的丫头胃口足足能顶上两个壮汉, 忒费粮食了, 就怕主家嫌弃。”
“那是家里的饭没油水, 吃糠咽菜的总也不饱,可不就吃得多吗?”黄氏倒不觉得这是多大的短处:
“咱主家这样有钱,人也宽厚, 还怕养不起一个小丫头?二妞胃口是大些, 可她也能干啊,别看瘦条条的,比大妞的劲儿还大呢,以后跟着主家搬搬抬抬的,一个能顶俩。”
宋庄头咂摸了一下,点头称是:“那行,我回去跟亲家说一声,要是他们愿意,就把二妞报上去吧。而且光这一个不够,最好是多选几个让主家挑挑。”
虽然这么说着,宋庄头可不觉得亲家会不愿意。
庄奴家的女孩能有什么好前程,万一被主家挑中了放在身边伺候,那才是撞了大运呢,谁家要能出一个主子身边的丫头,一大家子人都要跟着受惠。
黄氏又随口说了几个人名,宋庄头一一记下来,打算回去就跟她们家里人提。
他突然又正色叮嘱黄氏道:“不过挑丫头这件事儿,咱们只是先替主子打算到前头了,至于身边要不要放丫头,还得主家点头才行,咱们可不敢擅自替主家做主。你以后去县城铺子里当差,也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可不像在家里,啥事儿都由着你自己当家做主。”
黄氏轻啐了他一口:“说得我跟那起子没见识的蠢人一样,再说了,我什么时候当过你的家?”
夫妻俩拌了几句嘴,俞善就回来了,手上提着一个盛满了开水的大铜壶。
之前盖织工院和牛棚的时候,总要招待来帮忙的人吃饭,家里备了不少粗瓷的大碗,正好摆开来,晾上水招待过来送花木的庄奴。
等庄奴们干完了活,俞善觉得这些花木种得实在精细,虽说是移栽,却丝毫没有萎靡的样子;就连挖坑时带出来的土坷垃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不见一丝杂乱,于是俞善干脆又大方地一人赏了五文钱——就当是走这几十里路,又忙活了一天的辛苦钱了。
庄奴们收下来,又是一番感恩戴德自是不提。
对于宋庄头说得,从庄子里选两个丫头的事,俞善也有几分意动。
不为别的,当初俞蔓搬进二房的时候身子不怎么好,倒也罢了;可等到俞馨娘母子俩住进来,不知道是因为寄人篱下,还是忙碌惯了轻易不肯闲着,俞善从此以后,几乎捞不着家里的任何一项活计。
做饭自不必说,没人愿意让俞善进灶间……以前俞善姐弟俩自己不开伙,经常到小镜庄蹭饭吃,要么就是米娘子做好了给送过来。
如今,俞馨娘天不亮就起身,做早食、洗衣服、扫地,还轻手轻脚的,等俞善睡醒的时候,整个院子已经像被田螺姑娘打理过一样,纤尘不染。
搞得俞善现在只要换件衣裳,立马就要随手洗了,不然俞馨娘一准能发现,恨不得连亵衣都替俞善洗干净。
俞信好几次都红着脸来找姐姐,吞吞吐吐地想让俞善委婉一些,跟小姑姑商量商量,不要再替他洗亵裤了……
可俞善说不出口,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俞馨娘都在尽力完成自己当长辈的义务,尽力像照顾儿子一样,照顾善姐儿,信哥儿和蔓姐儿。
要是贸然开口拒绝了这份好意,俞善怕俞馨娘会伤心,又怕她一边忙家务,一边忙着做糖水铺的活计,身体会吃不消。
不过,若是二房有两个小丫头,平时做做杂活儿,洗洗衣裳,俞馨娘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歇一歇了?
吩咐丫头不要洗主家的亵衣,可比婉转地要求亲姑姑不要这么做容易多了吧?
俞善点头赞同道:“你想得很周到,那就挑两个人送过来吧,手脚麻利一些,爱干净就成。不过,一定要她们家里人同意,她们自己也愿意才行。”
人各有志,十来岁的小女孩离开父母家人已经够忐忑了,还是要讲究个心甘情愿才好。
黄庄头连连点头称是,贴身伺候的丫头可不就讲究个忠心,主家这样的要求太正常不过了。
于是,黄庄头拉着两车粪肥,带着庄奴们回去了,到庄子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上山找俞善说的,树型好看的桃树与石榴树。
而黄氏则在小镜庄安顿下来。
她住进了俞善使人盖的联排屋,自已单独一间房,屋子是新盖的,里面的家俱也都是新添置的,简单又齐全,黄氏都舍不得把自己打满补丁的铺盖往床上放。
她站在窗明几净的青砖瓦房里,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直到觉得疼才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这住得也太好了吧?
来之前,黄氏也曾想过条件会艰苦,可转念一想,再苦还能苦过庄子上的泥屋?大不了就睡柴房。
可如今眼前这崭新的屋子让她像是做梦一般,恨不得把宋福那老东西叫回来,亲眼看一看她的新屋!
黄氏来的时候是米娘子亲自接待的,闲聊之间她才知道,原来主家接手这个庄子也才不到一年,变化却是天翻地覆。
原先这些人过得也不比他们强多少,一样的吃糠咽菜,一样住得是穿风漏雨的破烂泥草屋,可看看如今,小镜庄的庄奴们一个个身穿细麻新衣,气色红润,显然吃得不错,还都已经住上了青砖大瓦房!
黄氏终于开始期盼未来的日子,小镜庄的今天就是她们果山庄的明天!她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早日学会做糖水!
说话间已经到了五月初一,仙客来糖水铺开张的日子。
这天,俞善特意使人到村中篾匠处,订了两个竹子编的一人高的细腰竹篮,然后又让果山庄的人采了些颜色鲜艳的鲜花,自己动手做了两个大花篮摆在铺子门口。
紧接着一挂鞭炮引来无数路人瞩目,糖水铺就正式开张了。
有路人经过看见那两个鲜艳的大花篮,目光顺着就落到糖水铺的招牌上:“这是家什么铺子?糖水?没听说过啊,开业酬宾,买一送一,这敢情好,走走走,进去尝一尝!”
俞小五紧张地抱着胳膊站在门口,听见好几个路人都是说着这样的话,然后抬脚就进了铺子,忍不住对俞善说:
“别说,你出这个买一送一的主意还挺管用的,就是太费钱了。咱们得亏本吧。”
俞善笑了笑:“所以这活动只做三天,能留下多少回头客,能不能打响名气,就看咱们的本事了。”
铺子里现在除了仙草糖水,还卖藕粉糖水——庄子上那十来坛存了半年的藕粉终于派上用场了。
俞善计算过成本,当初做藕粉,要十斤生莲藕才洗出一斤藕粉,成本就是三十文。
一斤藕粉又大概能冲出二十碗,不算人工的话,一碗纯藕粉的成本连两文钱都不到,便宜得很,可是藕粉跟仙草糖水一样,贵的同样是浇头。
别的不说,光糖水铺消耗的红糖、白沙糖、冰糖、蜂蜜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如今还不到桂花开的时候,俞善只好从外面买来干桂花,专门制出配藕粉的桂花蜜。
又拿冰糖化水渍了枸杞,冲藕粉的时候各自放一小勺,再洒些花生芝麻杏仁之类的坚果碎,成本就冲到八文钱一碗,为了不亏本,俞善干脆给这桂花藕粉标上十二文一碗的价钱。
不过,食客中也不乏识货之人:“这藕粉晶莹剔透,桂香扑鼻,食之口感顺滑,清淡又不甜腻,倒是很合我的口味,不错不错!”
也有人大热天不耐烦吃热乎乎的藕粉,专门找冰湃的饮子喝:“把你们招牌的糖水端上来一碗,记住要多多的放冰啊。”
时下已有刨冰这种消暑盛品,用刨子刨出冰屑,洒上蜂蜜、蔗浆或直接拌些白糖供人食用。
虽说已有了硝石制冰,可毕竟硝石不便宜,制出的冰也不如天然冰块那般干净无味,所以如今夏天消暑用的冰,大多都是冬天凿了藏在窖中,待到三伏天热再开窖取用。
不光官府和大户人家有冰窖,民间还有专门做卖冰生意的。
去年冬天俞善没有窖冰,等她从窖户买冰的时候,简直肉疼不已,再三提醒自己一定要挖个大冰窖,今年冬天伐冰、藏冰,有多少弄多少。
俞善站在门口,突然也对俞小五说:“记得一会儿在水牌上加一句,糖水里加冰可以,要另外加钱!”
黄氏迅速在心里扒拉了一遍人选,庄子上十岁以上,还没说人家的小丫头还挺多。
她只恨自家就两个臭小子, 也没个闺女, 不然铁定给主家送过来,妥妥地能占下第一贴身大丫头的身份。
“你说, 大妞她妹子怎么样?”黄氏想了半天, 斟酌出这么一个人来。
大妞就是她精挑细选的儿媳妇, 一家子都在庄上, 知根知底的, 都是老实本分的人。
她妹妹二妞今年十三, 跟主家差不多年纪,正是当用的时候。人也勤快的很,家里各项活计一把抓, 省得挑了年纪太小的丫头任事不知, 还要主家费心调_教。
宋庄头听了有些迟疑:“二妞确实不错, 就是吃得多些, 她一个瘦巴巴的丫头胃口足足能顶上两个壮汉, 忒费粮食了, 就怕主家嫌弃。”
“那是家里的饭没油水, 吃糠咽菜的总也不饱,可不就吃得多吗?”黄氏倒不觉得这是多大的短处:
“咱主家这样有钱,人也宽厚, 还怕养不起一个小丫头?二妞胃口是大些, 可她也能干啊,别看瘦条条的,比大妞的劲儿还大呢,以后跟着主家搬搬抬抬的,一个能顶俩。”
宋庄头咂摸了一下,点头称是:“那行,我回去跟亲家说一声,要是他们愿意,就把二妞报上去吧。而且光这一个不够,最好是多选几个让主家挑挑。”
虽然这么说着,宋庄头可不觉得亲家会不愿意。
庄奴家的女孩能有什么好前程,万一被主家挑中了放在身边伺候,那才是撞了大运呢,谁家要能出一个主子身边的丫头,一大家子人都要跟着受惠。
黄氏又随口说了几个人名,宋庄头一一记下来,打算回去就跟她们家里人提。
他突然又正色叮嘱黄氏道:“不过挑丫头这件事儿,咱们只是先替主子打算到前头了,至于身边要不要放丫头,还得主家点头才行,咱们可不敢擅自替主家做主。你以后去县城铺子里当差,也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可不像在家里,啥事儿都由着你自己当家做主。”
黄氏轻啐了他一口:“说得我跟那起子没见识的蠢人一样,再说了,我什么时候当过你的家?”
夫妻俩拌了几句嘴,俞善就回来了,手上提着一个盛满了开水的大铜壶。
之前盖织工院和牛棚的时候,总要招待来帮忙的人吃饭,家里备了不少粗瓷的大碗,正好摆开来,晾上水招待过来送花木的庄奴。
等庄奴们干完了活,俞善觉得这些花木种得实在精细,虽说是移栽,却丝毫没有萎靡的样子;就连挖坑时带出来的土坷垃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不见一丝杂乱,于是俞善干脆又大方地一人赏了五文钱——就当是走这几十里路,又忙活了一天的辛苦钱了。
庄奴们收下来,又是一番感恩戴德自是不提。
对于宋庄头说得,从庄子里选两个丫头的事,俞善也有几分意动。
不为别的,当初俞蔓搬进二房的时候身子不怎么好,倒也罢了;可等到俞馨娘母子俩住进来,不知道是因为寄人篱下,还是忙碌惯了轻易不肯闲着,俞善从此以后,几乎捞不着家里的任何一项活计。
做饭自不必说,没人愿意让俞善进灶间……以前俞善姐弟俩自己不开伙,经常到小镜庄蹭饭吃,要么就是米娘子做好了给送过来。
如今,俞馨娘天不亮就起身,做早食、洗衣服、扫地,还轻手轻脚的,等俞善睡醒的时候,整个院子已经像被田螺姑娘打理过一样,纤尘不染。
搞得俞善现在只要换件衣裳,立马就要随手洗了,不然俞馨娘一准能发现,恨不得连亵衣都替俞善洗干净。
俞信好几次都红着脸来找姐姐,吞吞吐吐地想让俞善委婉一些,跟小姑姑商量商量,不要再替他洗亵裤了……
可俞善说不出口,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俞馨娘都在尽力完成自己当长辈的义务,尽力像照顾儿子一样,照顾善姐儿,信哥儿和蔓姐儿。
要是贸然开口拒绝了这份好意,俞善怕俞馨娘会伤心,又怕她一边忙家务,一边忙着做糖水铺的活计,身体会吃不消。
不过,若是二房有两个小丫头,平时做做杂活儿,洗洗衣裳,俞馨娘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歇一歇了?
吩咐丫头不要洗主家的亵衣,可比婉转地要求亲姑姑不要这么做容易多了吧?
俞善点头赞同道:“你想得很周到,那就挑两个人送过来吧,手脚麻利一些,爱干净就成。不过,一定要她们家里人同意,她们自己也愿意才行。”
人各有志,十来岁的小女孩离开父母家人已经够忐忑了,还是要讲究个心甘情愿才好。
黄庄头连连点头称是,贴身伺候的丫头可不就讲究个忠心,主家这样的要求太正常不过了。
于是,黄庄头拉着两车粪肥,带着庄奴们回去了,到庄子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上山找俞善说的,树型好看的桃树与石榴树。
而黄氏则在小镜庄安顿下来。
她住进了俞善使人盖的联排屋,自已单独一间房,屋子是新盖的,里面的家俱也都是新添置的,简单又齐全,黄氏都舍不得把自己打满补丁的铺盖往床上放。
她站在窗明几净的青砖瓦房里,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直到觉得疼才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这住得也太好了吧?
来之前,黄氏也曾想过条件会艰苦,可转念一想,再苦还能苦过庄子上的泥屋?大不了就睡柴房。
可如今眼前这崭新的屋子让她像是做梦一般,恨不得把宋福那老东西叫回来,亲眼看一看她的新屋!
黄氏来的时候是米娘子亲自接待的,闲聊之间她才知道,原来主家接手这个庄子也才不到一年,变化却是天翻地覆。
原先这些人过得也不比他们强多少,一样的吃糠咽菜,一样住得是穿风漏雨的破烂泥草屋,可看看如今,小镜庄的庄奴们一个个身穿细麻新衣,气色红润,显然吃得不错,还都已经住上了青砖大瓦房!
黄氏终于开始期盼未来的日子,小镜庄的今天就是她们果山庄的明天!她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早日学会做糖水!
说话间已经到了五月初一,仙客来糖水铺开张的日子。
这天,俞善特意使人到村中篾匠处,订了两个竹子编的一人高的细腰竹篮,然后又让果山庄的人采了些颜色鲜艳的鲜花,自己动手做了两个大花篮摆在铺子门口。
紧接着一挂鞭炮引来无数路人瞩目,糖水铺就正式开张了。
有路人经过看见那两个鲜艳的大花篮,目光顺着就落到糖水铺的招牌上:“这是家什么铺子?糖水?没听说过啊,开业酬宾,买一送一,这敢情好,走走走,进去尝一尝!”
俞小五紧张地抱着胳膊站在门口,听见好几个路人都是说着这样的话,然后抬脚就进了铺子,忍不住对俞善说:
“别说,你出这个买一送一的主意还挺管用的,就是太费钱了。咱们得亏本吧。”
俞善笑了笑:“所以这活动只做三天,能留下多少回头客,能不能打响名气,就看咱们的本事了。”
铺子里现在除了仙草糖水,还卖藕粉糖水——庄子上那十来坛存了半年的藕粉终于派上用场了。
俞善计算过成本,当初做藕粉,要十斤生莲藕才洗出一斤藕粉,成本就是三十文。
一斤藕粉又大概能冲出二十碗,不算人工的话,一碗纯藕粉的成本连两文钱都不到,便宜得很,可是藕粉跟仙草糖水一样,贵的同样是浇头。
别的不说,光糖水铺消耗的红糖、白沙糖、冰糖、蜂蜜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如今还不到桂花开的时候,俞善只好从外面买来干桂花,专门制出配藕粉的桂花蜜。
又拿冰糖化水渍了枸杞,冲藕粉的时候各自放一小勺,再洒些花生芝麻杏仁之类的坚果碎,成本就冲到八文钱一碗,为了不亏本,俞善干脆给这桂花藕粉标上十二文一碗的价钱。
不过,食客中也不乏识货之人:“这藕粉晶莹剔透,桂香扑鼻,食之口感顺滑,清淡又不甜腻,倒是很合我的口味,不错不错!”
也有人大热天不耐烦吃热乎乎的藕粉,专门找冰湃的饮子喝:“把你们招牌的糖水端上来一碗,记住要多多的放冰啊。”
时下已有刨冰这种消暑盛品,用刨子刨出冰屑,洒上蜂蜜、蔗浆或直接拌些白糖供人食用。
虽说已有了硝石制冰,可毕竟硝石不便宜,制出的冰也不如天然冰块那般干净无味,所以如今夏天消暑用的冰,大多都是冬天凿了藏在窖中,待到三伏天热再开窖取用。
不光官府和大户人家有冰窖,民间还有专门做卖冰生意的。
去年冬天俞善没有窖冰,等她从窖户买冰的时候,简直肉疼不已,再三提醒自己一定要挖个大冰窖,今年冬天伐冰、藏冰,有多少弄多少。
俞善站在门口,突然也对俞小五说:“记得一会儿在水牌上加一句,糖水里加冰可以,要另外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