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三方谈判
金淑顺是一个观察力非常敏锐的人。这种敏锐并不表现在与人的交往中,而是表现在数据变化的敏锐判断。
这也是她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到中国投资的原因。从数据上,她感受到韩国国内经济的很多不可调和的问题。同样也是因为属于,她发现了中国现在优秀投资机会。
现在的中国投资环境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对于总公司的管理层来说,是一个减分项。但在金淑顺看来,这恰恰代表了机会。
趁别人还在因为这些条件观望的时候,先一步进入这片“处女地”,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只要冲破一点点阻力,就能获得先行的种种优势,这在金淑顺看来是非常划算,甚至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判断。
但是,总公司的决策者们并不这么想。他们不喜欢冒风险,他们更也不喜欢因为一个女人的意见冒风险。
这个结果其实很无奈,但谁都没有办法。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问题。
好在金淑顺也不是完全没有支持者。有两个股东站在她这边。但影响力有限,无法左右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决定。
经过一番努力和妥协之后,她才再次获得了公司的支持,但同样也让她对宇通电工的管理曾失去了信心。拖沓的办事效率只是表象,更重要的她看清这些大股东自私本质。
他们考虑问题从来都是以自己眼前利益为最优先。对公司长远发展,他们并不关心。而这并不是宇通电子的个例,很多韩国的大中型企业都有类似的问题。
年轻的金淑顺,通过这件事成长了很多。同时也做出了一个决定,足以改变她一生的重大决定。
现在,金淑顺正式代表宇通电工与华夏科技进行合作谈判。而另一边德国annd公司也抛出了橄榄枝。
经过四海电子和张博洋的事情,annd的确对投资谨慎了很多。他们对四海电子和华夏科技都进行了一些调查。虽然调查可能并不算深入,但仅从表象来看,华夏科技也是更加适合的合作伙伴。
结果就是兜兜转转一圈,还是三家的合作,只是四海电子换成了华夏科技。
但这次是真正的三家谈判,三家坐在一个桌上谈合作。而华夏科技也不是单纯的要做一个中间人,而是真正要成为合作方之一,而且是主导的那个。
华夏科技这边提出的大方向是,德国annd公司出提供技术和设备,华夏科技负责建设和资金,而宇通电工主要负责销售渠道。
也就是说,annd通过技术和设备的价值折算股份。华夏科技是真金白银,而宇通电工则是用销售渠道这种无形资产入股。
从这个方案来看,宇通电工的存在感很低。虽说销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那是在企业形成生产规模之后。
在现在创办初期,这部分相比基础建设,技术和设备等等方面,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实际上,按照宇通电工管理层最开始的意思,是除了销售渠道的部分,还想要实际出资占股。一个新企业的原始股份,通常都是非常有升值空间的。这是以纯投资角度来看。
但最终这个意向还是被放弃了。因为这样一来投资额度就会变大。在他们看来,第一次在中国投资,应该谨慎的试水。如果以后有利好的倾向,再继续增加就投入就好了,没有必要一开始就下重本。
值得一提的是,一项属于激进派的金淑顺,在这件事上不仅没有像以前一样与高层据理力争,反而非常积极促使他们做出了现在的决定。
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宇通电工的决定和胡杨想要的结果相同。他明确的对邢鹏说过,宇通电工只能靠销售渠道入股,而且比例最多不能超过15%。而胡杨希望能够控制在10%左右。
胡杨出发点,就是对于这个宇通电工的信任度并不高。通过简单背景调查就能发现,通宇电工的决策层组成复杂。
而这种复杂会直接影响决策的效率和质量。派系之间倾轧和制肘,会产生非常多无必要的内耗。
一言堂的企业也有很多问题,但在特定时期里,优势要比有复杂派系的企业,要有更多优势。
所以在眼下这个时期,胡杨更愿意合作的是有更高效率的后者。至于资金投资的部分,胡杨的想法更加单纯。宇通电工入股越少,在这个公司的话语权就越少。以后拆分的时候,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少。
在合作都还没有敲定的时候,胡杨就已经在思考“分家”的事了。不是偏见,但韩国企业的变数真的非常大。长期合作的风险是高于收益的。
而另一方面,胡杨也认为未来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国内。咱们本国的市场,难道还需要你一个韩国公司的渠道吗?至于未来的国际市场,坦白说胡杨没有什么特别期待。
技术上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有限。并不值得投入太大的经历去做。
之前张博洋是因为没有钱,才找了宇通电工借鸡下蛋。但胡杨这边不缺少资金,所以可以腰杆硬气的提出,只需要以销售渠道入股。
这种想法与宇通电工和金淑顺不谋而合。但有意思的是,三个出发点都不一样。
胡杨是想着以后容易拆分。宇通电工高层的想法是,不需要真金白银的入股,风险小回报高,是最优选择。
至于金淑顺的想法,更加有意思。她不想宇通电子投资比例太大,是因为她想要在未来取而代之。
金淑顺的这个大胆的想法,就与她的那个重大决定有关。她和她背后的支持者,都对宇通电工的高层不满,甚至失望。这次合作就是他们共同的一次尝试,未来也可能是一次冒险。
如果未来发展前景优秀,那他们就会找机会自立门户。而宇通电工在这次合作中投资比例越小,金淑顺他们以后取而代之的代价就越小。
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却碰巧都得出了一样的结果。
有了“共识”之后的谈判推进就顺利得多了。按照胡杨的意思,除了原则底线,比如绝对多数控股,技术还有人事权这些之外。具体的利润分配上,是可以让步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谈判拖的越久,他们少赚的钱就越多。为了让三方更快达成协议,华夏科技是可以让出一部分利润的。
这里的重点是“让”而不是“亏”。因为华夏科技一方除了资金入股之外,还有一个大头是基础建设和批文。这两项都会折算成对应的金额然后入股。
基础建设的部分是按照正常建设所需费用计算。不管是谁来建这些基础设施,总不能只拿成本价格,必须要赚钱才行。所以计算的时候,这个总额之中是必须包括利润的。而按照时下的行情,利润大约是总工程造价的三到四成。
华夏科技有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有自己的施工队伍。所以在这部分中,是有三到四成的利润入股。所谓的“让”,就是从这部分利润里面让。因为只是少赚了利润而没有折本,所以不是“亏”。
至于批文的部分,就没有那么明确一个价格在。原本这应该是一个讨论,或者说扯皮的重点。
但这部分工作,张博洋提前替他们完成了。当初为了能够完成空手套白狼的计划,他们叔侄俩可是处心积虑的鼓吹批文的重要性,以及获得批文的难度。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还有这段外资方自己的了解,也都认定了批文含金量。
所以最终合资控股比例初步定在华夏科技48%,德国annd公司37%,韩国宇通电工15%。
这还只是的一个初步的结果,在正式投产前还会有一次重新核定。那个时候会最终确定股份分配的比例,会至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为了庆祝谈判成功,作为东道主的华夏科技自然要请大家吃一顿像样的。冬梅馆最好的包房,一桌最硬的菜,当然还有最好的酒。
作为东北人,这个白酒是一定要喝的。而作为辽宁人,这个凤城老窖是一定要喝的。邢鹏可以专门托了关系,从凤城老窖酒厂里弄到了二十年的老酒。
这个好酒,外国人能不能真的喝出好来,这还很难说。但这个菜,无论是韩国人还是德国人,却都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韩国不必说,离得本来就不远。这个德国人,对东北菜那真是“似曾相识”。他们来了这么多天,也吃过不少沈阳城的好馆子,但冬梅馆的菜依然让他们感到了惊艳。
不光是技法上的,味觉上的,还有视觉和理念上的。冬梅嫂子在餐饮方面的天赋,正在逐渐被发挥出来,未来也必将让更多人感到惊艳。
就在他们开开心心吃吃喝喝的时候,“北风号角”号也离开了亚丁湾,进入了印度洋。
离家越来越近了。
这也是她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到中国投资的原因。从数据上,她感受到韩国国内经济的很多不可调和的问题。同样也是因为属于,她发现了中国现在优秀投资机会。
现在的中国投资环境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对于总公司的管理层来说,是一个减分项。但在金淑顺看来,这恰恰代表了机会。
趁别人还在因为这些条件观望的时候,先一步进入这片“处女地”,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只要冲破一点点阻力,就能获得先行的种种优势,这在金淑顺看来是非常划算,甚至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判断。
但是,总公司的决策者们并不这么想。他们不喜欢冒风险,他们更也不喜欢因为一个女人的意见冒风险。
这个结果其实很无奈,但谁都没有办法。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的问题。
好在金淑顺也不是完全没有支持者。有两个股东站在她这边。但影响力有限,无法左右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决定。
经过一番努力和妥协之后,她才再次获得了公司的支持,但同样也让她对宇通电工的管理曾失去了信心。拖沓的办事效率只是表象,更重要的她看清这些大股东自私本质。
他们考虑问题从来都是以自己眼前利益为最优先。对公司长远发展,他们并不关心。而这并不是宇通电子的个例,很多韩国的大中型企业都有类似的问题。
年轻的金淑顺,通过这件事成长了很多。同时也做出了一个决定,足以改变她一生的重大决定。
现在,金淑顺正式代表宇通电工与华夏科技进行合作谈判。而另一边德国annd公司也抛出了橄榄枝。
经过四海电子和张博洋的事情,annd的确对投资谨慎了很多。他们对四海电子和华夏科技都进行了一些调查。虽然调查可能并不算深入,但仅从表象来看,华夏科技也是更加适合的合作伙伴。
结果就是兜兜转转一圈,还是三家的合作,只是四海电子换成了华夏科技。
但这次是真正的三家谈判,三家坐在一个桌上谈合作。而华夏科技也不是单纯的要做一个中间人,而是真正要成为合作方之一,而且是主导的那个。
华夏科技这边提出的大方向是,德国annd公司出提供技术和设备,华夏科技负责建设和资金,而宇通电工主要负责销售渠道。
也就是说,annd通过技术和设备的价值折算股份。华夏科技是真金白银,而宇通电工则是用销售渠道这种无形资产入股。
从这个方案来看,宇通电工的存在感很低。虽说销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那是在企业形成生产规模之后。
在现在创办初期,这部分相比基础建设,技术和设备等等方面,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实际上,按照宇通电工管理层最开始的意思,是除了销售渠道的部分,还想要实际出资占股。一个新企业的原始股份,通常都是非常有升值空间的。这是以纯投资角度来看。
但最终这个意向还是被放弃了。因为这样一来投资额度就会变大。在他们看来,第一次在中国投资,应该谨慎的试水。如果以后有利好的倾向,再继续增加就投入就好了,没有必要一开始就下重本。
值得一提的是,一项属于激进派的金淑顺,在这件事上不仅没有像以前一样与高层据理力争,反而非常积极促使他们做出了现在的决定。
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宇通电工的决定和胡杨想要的结果相同。他明确的对邢鹏说过,宇通电工只能靠销售渠道入股,而且比例最多不能超过15%。而胡杨希望能够控制在10%左右。
胡杨出发点,就是对于这个宇通电工的信任度并不高。通过简单背景调查就能发现,通宇电工的决策层组成复杂。
而这种复杂会直接影响决策的效率和质量。派系之间倾轧和制肘,会产生非常多无必要的内耗。
一言堂的企业也有很多问题,但在特定时期里,优势要比有复杂派系的企业,要有更多优势。
所以在眼下这个时期,胡杨更愿意合作的是有更高效率的后者。至于资金投资的部分,胡杨的想法更加单纯。宇通电工入股越少,在这个公司的话语权就越少。以后拆分的时候,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少。
在合作都还没有敲定的时候,胡杨就已经在思考“分家”的事了。不是偏见,但韩国企业的变数真的非常大。长期合作的风险是高于收益的。
而另一方面,胡杨也认为未来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国内。咱们本国的市场,难道还需要你一个韩国公司的渠道吗?至于未来的国际市场,坦白说胡杨没有什么特别期待。
技术上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有限。并不值得投入太大的经历去做。
之前张博洋是因为没有钱,才找了宇通电工借鸡下蛋。但胡杨这边不缺少资金,所以可以腰杆硬气的提出,只需要以销售渠道入股。
这种想法与宇通电工和金淑顺不谋而合。但有意思的是,三个出发点都不一样。
胡杨是想着以后容易拆分。宇通电工高层的想法是,不需要真金白银的入股,风险小回报高,是最优选择。
至于金淑顺的想法,更加有意思。她不想宇通电子投资比例太大,是因为她想要在未来取而代之。
金淑顺的这个大胆的想法,就与她的那个重大决定有关。她和她背后的支持者,都对宇通电工的高层不满,甚至失望。这次合作就是他们共同的一次尝试,未来也可能是一次冒险。
如果未来发展前景优秀,那他们就会找机会自立门户。而宇通电工在这次合作中投资比例越小,金淑顺他们以后取而代之的代价就越小。
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却碰巧都得出了一样的结果。
有了“共识”之后的谈判推进就顺利得多了。按照胡杨的意思,除了原则底线,比如绝对多数控股,技术还有人事权这些之外。具体的利润分配上,是可以让步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谈判拖的越久,他们少赚的钱就越多。为了让三方更快达成协议,华夏科技是可以让出一部分利润的。
这里的重点是“让”而不是“亏”。因为华夏科技一方除了资金入股之外,还有一个大头是基础建设和批文。这两项都会折算成对应的金额然后入股。
基础建设的部分是按照正常建设所需费用计算。不管是谁来建这些基础设施,总不能只拿成本价格,必须要赚钱才行。所以计算的时候,这个总额之中是必须包括利润的。而按照时下的行情,利润大约是总工程造价的三到四成。
华夏科技有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有自己的施工队伍。所以在这部分中,是有三到四成的利润入股。所谓的“让”,就是从这部分利润里面让。因为只是少赚了利润而没有折本,所以不是“亏”。
至于批文的部分,就没有那么明确一个价格在。原本这应该是一个讨论,或者说扯皮的重点。
但这部分工作,张博洋提前替他们完成了。当初为了能够完成空手套白狼的计划,他们叔侄俩可是处心积虑的鼓吹批文的重要性,以及获得批文的难度。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还有这段外资方自己的了解,也都认定了批文含金量。
所以最终合资控股比例初步定在华夏科技48%,德国annd公司37%,韩国宇通电工15%。
这还只是的一个初步的结果,在正式投产前还会有一次重新核定。那个时候会最终确定股份分配的比例,会至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为了庆祝谈判成功,作为东道主的华夏科技自然要请大家吃一顿像样的。冬梅馆最好的包房,一桌最硬的菜,当然还有最好的酒。
作为东北人,这个白酒是一定要喝的。而作为辽宁人,这个凤城老窖是一定要喝的。邢鹏可以专门托了关系,从凤城老窖酒厂里弄到了二十年的老酒。
这个好酒,外国人能不能真的喝出好来,这还很难说。但这个菜,无论是韩国人还是德国人,却都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韩国不必说,离得本来就不远。这个德国人,对东北菜那真是“似曾相识”。他们来了这么多天,也吃过不少沈阳城的好馆子,但冬梅馆的菜依然让他们感到了惊艳。
不光是技法上的,味觉上的,还有视觉和理念上的。冬梅嫂子在餐饮方面的天赋,正在逐渐被发挥出来,未来也必将让更多人感到惊艳。
就在他们开开心心吃吃喝喝的时候,“北风号角”号也离开了亚丁湾,进入了印度洋。
离家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