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反制手段
在胡杨漂在海上这段时间,各个单位的发展都算是平稳有序。这主要得益于他身边优秀的伙伴们。
值得关注的地方有几个。
头一个就是通州的旧防空指挥部。胡杨对那个地方是势在必得的,所以在搞定手续之前他就已经着手设计改造方案。
胡杨的关系加上赵援朝的关系,着实费了不少劲才搞定这个地方。赵援朝那边手续一弄好,这边的施工队第一时间就进驻。
而施工单位也是赵援朝找的,因为毕竟是曾经是部队的设施,多少有点敏感性。赵援朝在后续跟进的过程中,专门有人提醒过他这个问题。
那个六七十年代走过来到人,这个敏感性还是非常高的。在和胡杨商量过之后,赵援朝联系的部队的施工单位,设计也是找那边做的。
胡杨这边在权衡之后,把一切原本想要放在这里的高敏感性设施,从设计要求中删除。以后这里的定位,就是一个综合性研究所。但华夏科技的真正科技核心,就不会放在这里了。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就是新成立合资公司的选址。这个问题上,是把工厂建在丹东还是沈阳,他们讨论了很久。其实不是利弊考量,而是哪里的好处更多一点。
胡杨在丹东有一个工业园区构想。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构想,不过华夏科技的高层都知道。工业园的定位就是高技术附加值的科技型企业。这次的合资企业大约也可以算是这个类型。至少现在还是高技术附加值的。
把合资工厂放在丹东,就可以作为工业园的第一个入住企业,整个工业园构想也可以从这里开始。而工业园好处就形成规模化之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可以带动周边经济。
放在沈阳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这里是省会。沈阳不仅是辽宁的省会,也是东三省最重要的城市,在这里建厂无疑会有很对便利条件。尤其是现在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招商引资这一块。所以必然可以争取到一些“福利”。
反复的比较之后,还是决定放在沈阳的近郊。好处不必说,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以后大概率上会与这个公司分割。而丹东对于了胡杨和华夏科技来说,是有点像自己家后院的感觉。所以放这种几乎注定要“分手”的,似乎是有点不合适。
最后一个则是个广州《华夏信息》杂志社。作为国内第一个功能性的信息汇总类杂志,《华夏信息》一推出就受到了广泛欢迎。
借着这一拨发行热潮,《华夏信息》在很多城市设置了办事处,用于搜集各地商业信息。这些办事处一般人数都不多,少则两三个,多得也不过十人左右。因为起点比较高,又没有同类竞争者,所以《华夏信息》基本上两个月内就收回了所有实际投入成本。
为什么强调实际?因为不能忽视那些无形的投入。从这个杂志的创办构想,到实现这些主意需要的关系。这些无形投入是非常要的,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
除了胡杨之外,就连管冲都没有预见到,仅靠广告费竟然可以赚这么多钱。《华夏信息》是一本杂志,那不像报纸只有薄薄的几页,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而一本书上可以刊载的广告数量,是报纸完全无法媲美的。
更不要说这本杂志是全国发行,而且是有彩色印刷的。这也让这本书高昂的价格,显得物有所值。
在电视都还没有普及的八十年代,还没有任何一个渠道能够超过《华夏信息》。即便是以后电视普及率上来了,纸质媒体的影响力还是要在第一位的。着中国情况只会被网络普及所打破。
《华夏信息》的作用直接决定了它的吸金能力。正在进行改革和开放中国各地,都对信息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求。
而随着看到和体会到这一点人越来越多,《华夏科技》毫不意外的被抄袭或者说高仿了。
各地都出现了抄袭的情况。好一点的,还会稍微遮掩一下,对语句格式进行一点调整。虽然核心是一样的,但乍一看好像还有点不同。至于那些根本不要脸皮的,就完全照抄,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改。
抄袭啊、模仿啊、盗贴啊,这些问题就是二三十年之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但在现在,其实还真有一些手段可用。
因为现在二三十年之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华夏信息》的绝对优势地位。作为全国第一家此类媒体,在广交会这种规模大会上打响了名气,这是不可复制的。
而更加重要的是,只有《华夏信息》有能力汇总全国的商业信息。这是其他人短期内都做不到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时期内这大约可以算是垄断。
必须要注意的是,只是在个时期内,是具有时效性的。所以《华夏信息》对于这些遍及全国各地的“盗版”,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反制”计划。这套计划要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做些准备以及选择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准备工作很简单,就是搜集用户资料的同时,顺便也搜集那些盗版者的资料。这项工作进行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专门负责这件事管冲,给了胡杨一份汇总,让他决定现在是否开始执行那个反制计划。
仔细研究了之后,胡杨还是认为时机不够成熟。用户对于《华夏信息》的依赖性还不够,现在杂志的覆盖面还不够。以现在的发展形势估计,今年之内应该达不到胡杨想要的火候。
按照胡杨的要求,这次他们住在了庙街附近。除了九龙城寨,这里应该是最贴近香港市井的一个地方。
有一位著名的美食家曾经说过,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方法的不是去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而是去当地最有代表性的菜市场。只有去了当地的菜市场,才算是与这个城市有了“肌肤之亲”。
但胡杨选择这里,并不是想与这个城市有更深入的接触。只是基于两个简单的理由,第一个这里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很难被监视同时也很容易隐藏。另外一个就是,这里的东西很好吃。
庙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而现在最有特点就是庙街夜市。最能吃到真正的港味。街边的鱼蛋,牛杂还有蛇羹和煲仔饭等等,每一种的口味都很地道。
除了吃之外,庙街夜市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还有很多专门做批发生意的档口。胡杨和柏青就遇到很多明显是从大陆过来带货的人。
因为不需要担心运输的问题,所以柏青买了不少大陆少见的小物件。胡杨虽然对这些小物件没兴趣,但也不是干逛,他也花了不少钱。
胡杨在这里买了一批摩托罗拉手机,刚刚上市还不到半个月。大陆可用,但信号并不稳定。大约要到年底,各大城市才会稍微稳定一点。
至于待机时间。正常情况就是一打一充。除了要揣着电话本身,充电器也要随身携带。人前看着威风凛凛的大哥大,人后也是每到一地就要找电源充电。
大哥大这个东西胡杨并不准备装备很多人,至少也要到九十年代,这些东西才算是有成熟稳定的技术。而现在,这个东西多少有点鸡肋。
如果对可靠性有一定要求,那大哥大远不如卫星电话。如果只是一般性的通讯,其实传呼机也可以应付。所以胡杨也同时在香港订购了一批传呼机。因为数量稍微有点多,所以并没有直接提现货。
至于他们俩,与在新加坡时一样。只要没先开口说话,总是会被当地人先入为主的认成日本或者韩国人。
虽然心里多少总是会不舒服。但这种刻板印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和柏青刚从欧洲回来,穿着以及气质都和他们经常见到的大陆人有明显的区别。
几次这样的遭遇之后,为了避免多费口舌,胡杨有时候会直接说粤语。他的口音是完全听不出破绽的,只要柏青少说话,他们就是一对个子有点高的,穿着得体的普通情侣。
吃吃喝喝买买,胡杨和柏青在香港的头一天,终于做了一些普通情侣旅行应该做的事儿。
能像真正情侣那样只为了旅行而旅行,当然是再好不过的。经历过这趟旅程之后,柏青多少也了解一些胡杨在做的事。她多少也有了点无法再继续普通下去的觉悟。
能有一天这样普通的旅行,她其实已经非常满足了。
搞情报总希望不会被任何人注意,搞保卫的总希望每一次工作都是无聊的。胡杨希望既不会被注意,也同样无聊的度过这几天。
八十年代的香港还是非常精彩的。就说这庙街,是个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同时也藏龙卧虎之地。
胡杨这次在香港停留,就是为了见两个他让管冲找的人。这两个人,就在庙街。
值得关注的地方有几个。
头一个就是通州的旧防空指挥部。胡杨对那个地方是势在必得的,所以在搞定手续之前他就已经着手设计改造方案。
胡杨的关系加上赵援朝的关系,着实费了不少劲才搞定这个地方。赵援朝那边手续一弄好,这边的施工队第一时间就进驻。
而施工单位也是赵援朝找的,因为毕竟是曾经是部队的设施,多少有点敏感性。赵援朝在后续跟进的过程中,专门有人提醒过他这个问题。
那个六七十年代走过来到人,这个敏感性还是非常高的。在和胡杨商量过之后,赵援朝联系的部队的施工单位,设计也是找那边做的。
胡杨这边在权衡之后,把一切原本想要放在这里的高敏感性设施,从设计要求中删除。以后这里的定位,就是一个综合性研究所。但华夏科技的真正科技核心,就不会放在这里了。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就是新成立合资公司的选址。这个问题上,是把工厂建在丹东还是沈阳,他们讨论了很久。其实不是利弊考量,而是哪里的好处更多一点。
胡杨在丹东有一个工业园区构想。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构想,不过华夏科技的高层都知道。工业园的定位就是高技术附加值的科技型企业。这次的合资企业大约也可以算是这个类型。至少现在还是高技术附加值的。
把合资工厂放在丹东,就可以作为工业园的第一个入住企业,整个工业园构想也可以从这里开始。而工业园好处就形成规模化之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可以带动周边经济。
放在沈阳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这里是省会。沈阳不仅是辽宁的省会,也是东三省最重要的城市,在这里建厂无疑会有很对便利条件。尤其是现在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招商引资这一块。所以必然可以争取到一些“福利”。
反复的比较之后,还是决定放在沈阳的近郊。好处不必说,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以后大概率上会与这个公司分割。而丹东对于了胡杨和华夏科技来说,是有点像自己家后院的感觉。所以放这种几乎注定要“分手”的,似乎是有点不合适。
最后一个则是个广州《华夏信息》杂志社。作为国内第一个功能性的信息汇总类杂志,《华夏信息》一推出就受到了广泛欢迎。
借着这一拨发行热潮,《华夏信息》在很多城市设置了办事处,用于搜集各地商业信息。这些办事处一般人数都不多,少则两三个,多得也不过十人左右。因为起点比较高,又没有同类竞争者,所以《华夏信息》基本上两个月内就收回了所有实际投入成本。
为什么强调实际?因为不能忽视那些无形的投入。从这个杂志的创办构想,到实现这些主意需要的关系。这些无形投入是非常要的,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
除了胡杨之外,就连管冲都没有预见到,仅靠广告费竟然可以赚这么多钱。《华夏信息》是一本杂志,那不像报纸只有薄薄的几页,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而一本书上可以刊载的广告数量,是报纸完全无法媲美的。
更不要说这本杂志是全国发行,而且是有彩色印刷的。这也让这本书高昂的价格,显得物有所值。
在电视都还没有普及的八十年代,还没有任何一个渠道能够超过《华夏信息》。即便是以后电视普及率上来了,纸质媒体的影响力还是要在第一位的。着中国情况只会被网络普及所打破。
《华夏信息》的作用直接决定了它的吸金能力。正在进行改革和开放中国各地,都对信息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求。
而随着看到和体会到这一点人越来越多,《华夏科技》毫不意外的被抄袭或者说高仿了。
各地都出现了抄袭的情况。好一点的,还会稍微遮掩一下,对语句格式进行一点调整。虽然核心是一样的,但乍一看好像还有点不同。至于那些根本不要脸皮的,就完全照抄,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改。
抄袭啊、模仿啊、盗贴啊,这些问题就是二三十年之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但在现在,其实还真有一些手段可用。
因为现在二三十年之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华夏信息》的绝对优势地位。作为全国第一家此类媒体,在广交会这种规模大会上打响了名气,这是不可复制的。
而更加重要的是,只有《华夏信息》有能力汇总全国的商业信息。这是其他人短期内都做不到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时期内这大约可以算是垄断。
必须要注意的是,只是在个时期内,是具有时效性的。所以《华夏信息》对于这些遍及全国各地的“盗版”,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反制”计划。这套计划要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做些准备以及选择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准备工作很简单,就是搜集用户资料的同时,顺便也搜集那些盗版者的资料。这项工作进行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专门负责这件事管冲,给了胡杨一份汇总,让他决定现在是否开始执行那个反制计划。
仔细研究了之后,胡杨还是认为时机不够成熟。用户对于《华夏信息》的依赖性还不够,现在杂志的覆盖面还不够。以现在的发展形势估计,今年之内应该达不到胡杨想要的火候。
按照胡杨的要求,这次他们住在了庙街附近。除了九龙城寨,这里应该是最贴近香港市井的一个地方。
有一位著名的美食家曾经说过,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方法的不是去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而是去当地最有代表性的菜市场。只有去了当地的菜市场,才算是与这个城市有了“肌肤之亲”。
但胡杨选择这里,并不是想与这个城市有更深入的接触。只是基于两个简单的理由,第一个这里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很难被监视同时也很容易隐藏。另外一个就是,这里的东西很好吃。
庙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而现在最有特点就是庙街夜市。最能吃到真正的港味。街边的鱼蛋,牛杂还有蛇羹和煲仔饭等等,每一种的口味都很地道。
除了吃之外,庙街夜市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还有很多专门做批发生意的档口。胡杨和柏青就遇到很多明显是从大陆过来带货的人。
因为不需要担心运输的问题,所以柏青买了不少大陆少见的小物件。胡杨虽然对这些小物件没兴趣,但也不是干逛,他也花了不少钱。
胡杨在这里买了一批摩托罗拉手机,刚刚上市还不到半个月。大陆可用,但信号并不稳定。大约要到年底,各大城市才会稍微稳定一点。
至于待机时间。正常情况就是一打一充。除了要揣着电话本身,充电器也要随身携带。人前看着威风凛凛的大哥大,人后也是每到一地就要找电源充电。
大哥大这个东西胡杨并不准备装备很多人,至少也要到九十年代,这些东西才算是有成熟稳定的技术。而现在,这个东西多少有点鸡肋。
如果对可靠性有一定要求,那大哥大远不如卫星电话。如果只是一般性的通讯,其实传呼机也可以应付。所以胡杨也同时在香港订购了一批传呼机。因为数量稍微有点多,所以并没有直接提现货。
至于他们俩,与在新加坡时一样。只要没先开口说话,总是会被当地人先入为主的认成日本或者韩国人。
虽然心里多少总是会不舒服。但这种刻板印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和柏青刚从欧洲回来,穿着以及气质都和他们经常见到的大陆人有明显的区别。
几次这样的遭遇之后,为了避免多费口舌,胡杨有时候会直接说粤语。他的口音是完全听不出破绽的,只要柏青少说话,他们就是一对个子有点高的,穿着得体的普通情侣。
吃吃喝喝买买,胡杨和柏青在香港的头一天,终于做了一些普通情侣旅行应该做的事儿。
能像真正情侣那样只为了旅行而旅行,当然是再好不过的。经历过这趟旅程之后,柏青多少也了解一些胡杨在做的事。她多少也有了点无法再继续普通下去的觉悟。
能有一天这样普通的旅行,她其实已经非常满足了。
搞情报总希望不会被任何人注意,搞保卫的总希望每一次工作都是无聊的。胡杨希望既不会被注意,也同样无聊的度过这几天。
八十年代的香港还是非常精彩的。就说这庙街,是个鱼龙混杂的市井之地,同时也藏龙卧虎之地。
胡杨这次在香港停留,就是为了见两个他让管冲找的人。这两个人,就在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