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超前的技术
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掌握碳纤维制造技术的国家,就是那几个传统发达国家和他们的“小弟”们。在技术封锁方面,这些国家一直都是非常有默契的。而这种默契最早能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很多国家都还在想办法弄到制造方法的时候,这个碳纤维的高级应用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甚至可能连鸡肋都算不上。
可以用鸡蛋做一个不算太严谨,但意思差不多的类比。
大家都知道鸡蛋非常好吃,蒸着吃、煮着吃、炒着吃都好吃,而且很有营养。常年吃鸡蛋会让身体变得更好,免疫力也会更强。但现在只有少数几个人有鸡,也只有他们可以得到鸡蛋。
在这个前提下,现在有人放出风,要出售鸡蛋的新烹饪方法。大家突然听到是和鸡蛋相关的,立刻就跑过来想要买。但拿过来一看,讲得是如何用鸡蛋提纯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是啥?蒸鸡蛋,煮鸡蛋,炒鸡蛋,不香吗?为什么要从好好的鸡蛋里提纯乳清蛋白?
平织碳纤维布堆叠其实已经可以解决九成九的问题。就像蒸煮炒已经足够满足让九成九的人对于吃鸡蛋的需求。
为什么要提纯乳清蛋白?从实用角度讲,乳清蛋白对于人体补充蛋白质的效率最高。而从经济角度讲,这是鸡蛋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碳纤维的3d编织技术,就是一种类似乳清提纯的超前技术。结构性增强碳纤维制品的物理强度。但问题是,碳纤维本身特性已经非常优异了,已经是跨时代的材料。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强,不是说没有意义。却是真的不大。
对一个还在温饱线挣扎的人来说,有大米白面就够了。龙虾鲍鱼固然是美味的顶尖食材,但对他们来说却不如廉价的米面顶饱。
在大家都还没有能力生产碳纤维的能力时,你这就直接是高端应用,这着实不是谁都能接受的。在胡杨的记忆中至少未来三十年内,这种高端应用都不会被普及。
除了胡杨之外就没有人愿意现在购买这个技术。因为过于超前的技术,不仅是收回成本的时间比较长,而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技术本身也都不太成熟。
其实胡杨也是这种想法,所以才会立刻买下这条消息并立刻只身北上。利用超前的信息和技术,胡杨还没见过比自己更擅长这个的。
瑞典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瑞典将近两成的土地在北极圈内,由于纬度太高,气候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所以专注于发展工业,并且发展得非常强大。
瑞典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军事工业,以及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都是全球领先的。而在未来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是居世界领先地位。
胡杨的最终目的地是瑞典南部的港口城市哥特堡。相比飞机胡杨更喜欢船。船上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最糟糕的情况也就是跳海,这总比跳飞机的生还概率大一点。虽然也只是大一点点而已。
如果是在其他国家,约定地点是可以选择酒吧或者咖啡馆。但在瑞典最不容易被人关注的地方是systembolaget。
systembolaget是全国性的连锁商店,由瑞典政府管理经营,是瑞典唯一允许售卖烈性酒和高酒精度酒的地方。
瑞典政府认为酒精会影响公民身心健康,所以才会将酒类销售严格管控。
而按照一般的社会规律。越是缺少什么,主流媒体就会呼吁什么。越是什么管不住,政府就会越加强管控什么。
所以systembolaget只要是在营业时间,里面就会人流涌动。对于人口密度极地的北欧国家来说。很少有公共场所是能比systembolaget里面人更多的了。
胡杨与那位的约定见面地点就在哥特堡市中心最大的一家systembolaget里面。两人见面地点就在威士忌区。瑞典的纯麦芽威士忌不比苏格兰的差多少。
上午十一点,胡杨走进systembolaget,很容易就就找到了那个约定见面的卖家。
中年人,穿着得体,身材匀称,胡须和头发都修剪的十分整齐。抹了发蜡还喷了男士香水。
这个人从全身各处都散发出了,精致中产阶级的气息。但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从事研究的,更像是一个行政人员或者官僚。
而胡杨在他挑酒的时候注意到,这个人左手的无名指上也有常年佩戴婚戒的痕迹。他没有佩戴戒指,不知是临时摘下了,还是已经离婚了。
他们约定的暗号就是拿起一瓶swedish威士忌。
胡杨率先拿起一瓶,中年男人也立刻拿起一瓶。这个迅速完成的动作表明,他大约对这种会面很没有什么经验。
“我要看样品。”
中年卖家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但很快就自以为毫无痕迹的掩饰起来,面露难色的说道:“这个没有提前约定,所以.....”
现在是满脸浓密胡须的胡杨,没有刻意去做什么表情,反正对方估计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所以胡杨选择用行动表达态度。他把威士忌放回原来的只,转身就走向了店门口。
这让原本准备再找借口提一次价的中年卖家,完全处于脑回路打结的状态。他原本还很笃定这是胡杨的伎俩,是在等着自己追上去。只要胡杨减慢脚步,或者回头观察他的动态,那就......
胡杨什么都没做,他走出店门毫不停留头也不回的径直走向街角的咖啡店。
这个卖家的年纪虽然不小,但这方面的经验却非常稚嫩。胡杨甚至能够肯定,这个卖家甚至不是一个很会和人打交道的人。
与这类人做交易,不需要在出价上花心思,重点是不要陷入到讨价还价的家走。只出一次价就够了。
胡杨走进咖啡馆,点了一杯双倍糖奶和双倍巧克力糖浆的摩卡。这也符合胡杨这个芬兰人的身份特点。北欧国家中人均糖消耗最大国家就是芬兰。那里的甜食是真正的甜食,任何食谱到了这里都会再加几倍的糖。
虽然胡杨更喜欢黑咖啡,但为了芬兰人的身份就只能点了咖啡馆里最甜的一杯咖啡。
摩卡是平时胡杨很少会喝的咖啡,甜腻的味道之外还有巧克力糖浆增加的风味。只要是喜欢甜食又能喝咖啡的人,基本上都会很爱摩卡咖啡。
为了不弄脏那副昂贵的胡子,胡杨特意买了一根吸管。
甜腻的咖啡喝了半杯,那位中年卖家才犹犹豫豫的出现在门口。实际上这个卖家两分钟前,就悄悄的来到了咖啡店的窗外观察胡杨的动向。
但两分钟过去,胡杨除了喝咖啡之外什么也没做。然后这位中年卖家在激烈心里斗争之后,还是推按开门走了进来。
胡杨知道他肯定会进来。只是没想到这位的心里承受力这么差。才两分钟....
他坐到了胡杨对面,很不合时宜的点了一杯意式浓缩咖啡。北欧很少有人喜欢这种口味的咖啡。
胡杨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用吸管喝着甜腻的摩卡咖啡。
这次连两分钟他都没有能够撑到,就从口袋中取出了两张纸放到了餐巾纸下面,推给了胡杨。
胡杨拿出两张纸摊开来看,很快就被上面的内容所吸引。这两张纸是份论文或者报告的一部分。尤其是第二张上,列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公式。按照标准说明,这应该3d编织技术的前导证明公式。
这个公式胡杨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七八成总还是有的。这足以让他确认公式的真伪以及推导过程中的计算过程是否准确。
精彩!
虽然只有两页,但胡杨已经能够略微的感受到,这份东西的原作者是个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天才。并更加确定了,对面这个人绝对不是真正的作者。
胡杨纸重新折好放在桌上,压低声线的说道:“这东西我要了,但我需要你附送一条信息。”
听到胡杨的话中年卖家脸上先是一喜,但随即眼珠一转:“消息要另外加钱。”
胡杨的手指在纸上点了点,然后推了回去:“你的东西,除了我没人会买。要么交易,要么你就等着这东西烂在你手里。”
卖家明显有些动摇,因为胡杨说的是事实。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询价却真的只有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化名的胡杨。
但下一个瞬间,卖家的贪婪就再次上线,让他还想再坚持坚持:“这只是识货的人太少少,并不代表东西不够好。我相信你是识货的人。”
胡杨的不屑和耻笑已经连那满脸浓密的胡须也挡不住了。胡杨摇着头问他:“你真的知道,你正在卖的是什么东西吗?”
卖家犹豫了一下说道:“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很高级的生产技术。”
胡杨摇了摇头,说道:“你果然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很多国家都还在想办法弄到制造方法的时候,这个碳纤维的高级应用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甚至可能连鸡肋都算不上。
可以用鸡蛋做一个不算太严谨,但意思差不多的类比。
大家都知道鸡蛋非常好吃,蒸着吃、煮着吃、炒着吃都好吃,而且很有营养。常年吃鸡蛋会让身体变得更好,免疫力也会更强。但现在只有少数几个人有鸡,也只有他们可以得到鸡蛋。
在这个前提下,现在有人放出风,要出售鸡蛋的新烹饪方法。大家突然听到是和鸡蛋相关的,立刻就跑过来想要买。但拿过来一看,讲得是如何用鸡蛋提纯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是啥?蒸鸡蛋,煮鸡蛋,炒鸡蛋,不香吗?为什么要从好好的鸡蛋里提纯乳清蛋白?
平织碳纤维布堆叠其实已经可以解决九成九的问题。就像蒸煮炒已经足够满足让九成九的人对于吃鸡蛋的需求。
为什么要提纯乳清蛋白?从实用角度讲,乳清蛋白对于人体补充蛋白质的效率最高。而从经济角度讲,这是鸡蛋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碳纤维的3d编织技术,就是一种类似乳清提纯的超前技术。结构性增强碳纤维制品的物理强度。但问题是,碳纤维本身特性已经非常优异了,已经是跨时代的材料。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强,不是说没有意义。却是真的不大。
对一个还在温饱线挣扎的人来说,有大米白面就够了。龙虾鲍鱼固然是美味的顶尖食材,但对他们来说却不如廉价的米面顶饱。
在大家都还没有能力生产碳纤维的能力时,你这就直接是高端应用,这着实不是谁都能接受的。在胡杨的记忆中至少未来三十年内,这种高端应用都不会被普及。
除了胡杨之外就没有人愿意现在购买这个技术。因为过于超前的技术,不仅是收回成本的时间比较长,而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技术本身也都不太成熟。
其实胡杨也是这种想法,所以才会立刻买下这条消息并立刻只身北上。利用超前的信息和技术,胡杨还没见过比自己更擅长这个的。
瑞典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瑞典将近两成的土地在北极圈内,由于纬度太高,气候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所以专注于发展工业,并且发展得非常强大。
瑞典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军事工业,以及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都是全球领先的。而在未来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是居世界领先地位。
胡杨的最终目的地是瑞典南部的港口城市哥特堡。相比飞机胡杨更喜欢船。船上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最糟糕的情况也就是跳海,这总比跳飞机的生还概率大一点。虽然也只是大一点点而已。
如果是在其他国家,约定地点是可以选择酒吧或者咖啡馆。但在瑞典最不容易被人关注的地方是systembolaget。
systembolaget是全国性的连锁商店,由瑞典政府管理经营,是瑞典唯一允许售卖烈性酒和高酒精度酒的地方。
瑞典政府认为酒精会影响公民身心健康,所以才会将酒类销售严格管控。
而按照一般的社会规律。越是缺少什么,主流媒体就会呼吁什么。越是什么管不住,政府就会越加强管控什么。
所以systembolaget只要是在营业时间,里面就会人流涌动。对于人口密度极地的北欧国家来说。很少有公共场所是能比systembolaget里面人更多的了。
胡杨与那位的约定见面地点就在哥特堡市中心最大的一家systembolaget里面。两人见面地点就在威士忌区。瑞典的纯麦芽威士忌不比苏格兰的差多少。
上午十一点,胡杨走进systembolaget,很容易就就找到了那个约定见面的卖家。
中年人,穿着得体,身材匀称,胡须和头发都修剪的十分整齐。抹了发蜡还喷了男士香水。
这个人从全身各处都散发出了,精致中产阶级的气息。但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从事研究的,更像是一个行政人员或者官僚。
而胡杨在他挑酒的时候注意到,这个人左手的无名指上也有常年佩戴婚戒的痕迹。他没有佩戴戒指,不知是临时摘下了,还是已经离婚了。
他们约定的暗号就是拿起一瓶swedish威士忌。
胡杨率先拿起一瓶,中年男人也立刻拿起一瓶。这个迅速完成的动作表明,他大约对这种会面很没有什么经验。
“我要看样品。”
中年卖家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但很快就自以为毫无痕迹的掩饰起来,面露难色的说道:“这个没有提前约定,所以.....”
现在是满脸浓密胡须的胡杨,没有刻意去做什么表情,反正对方估计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所以胡杨选择用行动表达态度。他把威士忌放回原来的只,转身就走向了店门口。
这让原本准备再找借口提一次价的中年卖家,完全处于脑回路打结的状态。他原本还很笃定这是胡杨的伎俩,是在等着自己追上去。只要胡杨减慢脚步,或者回头观察他的动态,那就......
胡杨什么都没做,他走出店门毫不停留头也不回的径直走向街角的咖啡店。
这个卖家的年纪虽然不小,但这方面的经验却非常稚嫩。胡杨甚至能够肯定,这个卖家甚至不是一个很会和人打交道的人。
与这类人做交易,不需要在出价上花心思,重点是不要陷入到讨价还价的家走。只出一次价就够了。
胡杨走进咖啡馆,点了一杯双倍糖奶和双倍巧克力糖浆的摩卡。这也符合胡杨这个芬兰人的身份特点。北欧国家中人均糖消耗最大国家就是芬兰。那里的甜食是真正的甜食,任何食谱到了这里都会再加几倍的糖。
虽然胡杨更喜欢黑咖啡,但为了芬兰人的身份就只能点了咖啡馆里最甜的一杯咖啡。
摩卡是平时胡杨很少会喝的咖啡,甜腻的味道之外还有巧克力糖浆增加的风味。只要是喜欢甜食又能喝咖啡的人,基本上都会很爱摩卡咖啡。
为了不弄脏那副昂贵的胡子,胡杨特意买了一根吸管。
甜腻的咖啡喝了半杯,那位中年卖家才犹犹豫豫的出现在门口。实际上这个卖家两分钟前,就悄悄的来到了咖啡店的窗外观察胡杨的动向。
但两分钟过去,胡杨除了喝咖啡之外什么也没做。然后这位中年卖家在激烈心里斗争之后,还是推按开门走了进来。
胡杨知道他肯定会进来。只是没想到这位的心里承受力这么差。才两分钟....
他坐到了胡杨对面,很不合时宜的点了一杯意式浓缩咖啡。北欧很少有人喜欢这种口味的咖啡。
胡杨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用吸管喝着甜腻的摩卡咖啡。
这次连两分钟他都没有能够撑到,就从口袋中取出了两张纸放到了餐巾纸下面,推给了胡杨。
胡杨拿出两张纸摊开来看,很快就被上面的内容所吸引。这两张纸是份论文或者报告的一部分。尤其是第二张上,列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公式。按照标准说明,这应该3d编织技术的前导证明公式。
这个公式胡杨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七八成总还是有的。这足以让他确认公式的真伪以及推导过程中的计算过程是否准确。
精彩!
虽然只有两页,但胡杨已经能够略微的感受到,这份东西的原作者是个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天才。并更加确定了,对面这个人绝对不是真正的作者。
胡杨纸重新折好放在桌上,压低声线的说道:“这东西我要了,但我需要你附送一条信息。”
听到胡杨的话中年卖家脸上先是一喜,但随即眼珠一转:“消息要另外加钱。”
胡杨的手指在纸上点了点,然后推了回去:“你的东西,除了我没人会买。要么交易,要么你就等着这东西烂在你手里。”
卖家明显有些动摇,因为胡杨说的是事实。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询价却真的只有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化名的胡杨。
但下一个瞬间,卖家的贪婪就再次上线,让他还想再坚持坚持:“这只是识货的人太少少,并不代表东西不够好。我相信你是识货的人。”
胡杨的不屑和耻笑已经连那满脸浓密的胡须也挡不住了。胡杨摇着头问他:“你真的知道,你正在卖的是什么东西吗?”
卖家犹豫了一下说道:“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很高级的生产技术。”
胡杨摇了摇头,说道:“你果然是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