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秦守心看着:“哇,姐姐的这个名字也好写。”
听到好写,秦二叔就放心了:“阿放媳妇,真是谢谢你了。”
杨海燕道:“二叔客气了。”接着是秦三丫的名字,“三叔、三婶,三丫的名字是有些复杂的,我给你们解释一下。按照皆音来取,比较适合的有善芽,善和三念起来差不多,又是善良的善,但是善芽念的快了,又跟山崖一样,不顺口了。所以我想了一下,善本来就是美好的品德,比如用美来代替善,把三丫取作美芽。
不过现在,我又想到了一个很合适的。按照姑娘们的排行,三丫在家里排行第三。不过第三的话,还可以换一种来排,比如有些人家会用春夏秋冬来排,这样的话,秋是排第三的,所以我想到了秋芽这个名字。用美芽的话,旁人不会先到三的意思。但是和姐妹们一起说起名字,三丫如果叫秋芽的话,大家定然是能知道,她在家里排第三的。
三叔、三婶,现在有三个名字,善芽、美芽、秋芽,你们觉得哪个好?”
秦三叔和秦三婶看向秦三丫,秦三叔道:“三丫,你要哪个名字?”这是女儿的名字,女儿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秦三丫性格比较文静,因为家里没有弟弟,她在众姐妹中,又有些自卑。这会儿自己的阿爹问她了,她轻声道:“都好听。”
秦三叔道:“那你选一个,总不能叫三个名字吧?”
秦三丫想了想:“我想叫秋芽。”
秦三叔:“那就叫秋芽。阿放媳妇,我们家三丫就叫秋芽了,真是辛苦你了,还为她想了三个名字。”
杨海燕笑道:“哪里的话,三叔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倒是秋芽,你为什么想叫秋芽啊?”
秦秋芽听见大嫂问她,她小声的解释:“我……我想跟姐妹们的名字一样,一听就知道我秦家的三丫。大嫂刚才说,秋芽这个名字,和姐妹们的名字一起说出去的话,能听出我就是在秦家排行第三的。”
杨海燕笑了笑:“秋芽真爱护自己的姐妹,是个好姑娘。”自卑又文静的姑娘,想要和姐姐妹妹们一样,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想要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名字。
听到大嫂的称赞,秦秋芽脸红了。
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不过大家最操心的不是名字的事情,而是之后的安排。大家下午休息了一个休息,所以这会儿精神都好。秦爷爷看着众人,也知道他们操心什么,就不拖泥带水了,直接问:“阿放,现在家里人都过来了,除去二房,你打算安排大家?”
秦放道:“军营土地一共有千亩,现在只有一个管事带着一百名士兵在那边,相当于每个士兵负责十亩。所以军营土地里现在要的是管事,对庄稼比较熟悉的管事,至于土地里的活儿,不用管事干,士兵们会干。这是士兵们的粮食,他们干活非常的积极。
千亩田地不是连在一起的,所以管事们也都是分开的,我打算每百亩田地招一个管事,所以一共要十个管事。”现在这些田地都是牛二带着士兵在照顾,牛二忙的人都瘦了一圈。没办法,他要在千亩田地间来回跑。
秦爷爷一听要十名管事,忍不住道:“面前我们这里只有三人,我、你阿爹、你三叔。”
秦爷爷赶忙道:“爷爷,您就别去忙了,您住在府里吧。”他可没打算让他爷爷去管,如果可以,自己的阿爹他也不想让他去的,但是秦放也知道,阿爹阿母在地里忙了一辈子,让他们每天住在府里不做事,他们肯定不习惯。所以,阿爹他且安排了,可爷爷毕竟年纪大了,他是不放心的。
秦爷爷道:“我身体好着呢,无妨的。”
杨海燕道:“爷爷,您和奶奶不去管军营田地,但是您得管着我们将军府的菜园子。”
秦爷爷一愣,看向杨海燕。
杨海燕道:“咱们将军府太大了,我把一些用不着的地方都整顿了,有一边是果园,还有一边是菜园。这菜园得您管着,这样相公也能吃上您种的菜了,估计相公每顿饭还能多吃一碗呢。”
秦放赶忙道:“对对对,爷爷,家里的菜园子还得您管着。”
杨海燕又道:“您如果想去军营土地里看看,还随时都能去的。”
秦放也跟着道:“是,府里有马车,方便。”
秦爷爷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孙子孙媳妇孝顺,他也就不坚持了,反正……来日方长。“行,听你们的。”
第150章
秦放道:“阿爹和三叔我会安排他们去管理军营田地, 每人管理百亩,我阿母和三婶准备士兵们的三餐伙食,每人下面有十名士兵。管理军营田地的月例是五百文一个月, 准备三人伙食的月例是两百文一个月, 士兵的粮食都是军营会提供的。管事和伙房随着士兵吃, 如果自己加餐的话,自己出钱买。”
杨海燕瞪了秦放一眼, 这家伙说话太直白了, 她解释:“军营田地有庄稼、有粮食, 等阿爹、阿母、三叔和三婶过去之后, 猪、鸡和鸭都可以养起来,士兵们会负责家禽的吃食,到时候肉可以加餐进去, 这样大家就能吃肉了。”士兵们每天训练之前,训练之后, 都能准备,而且能吃的好, 他们也是高兴的。
秦放赶忙道:“对对对,就是燕燕说的这样。”
秦父秦母以及秦三叔和秦三婶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这还是很划算的。而且, 他们原本就知道军营田地里的管事一个月有五百文的月例,却没有想到给十个士兵烧饭还能有两百文的月例,所以, 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秦父秦母等人的事情安排好, 秦二叔就有些尴尬的说起了牛蛋的事情:“阿放啊,我和你二婶就不过来这里了,我们就守在老家, 看着老家的田地。这不,大家都过来了,老家也需要一个人”秦二婶不想过来是其一,其二的话秦二叔觉得老家也需要有人看着,他觉得自己看着老家挺好的。“所以……所以你二婶的意思是,牛蛋能不能跟着你们,你教教他。牛蛋不爱读书,跟着你二叔我,一辈子就是个种地的。以前咱们家没有这个条件,种地也就种地了,现在你有出息了,二叔就想着,能不能拜托你,看看牛蛋能干啥?”秦二叔说着,自己的脸也红了。他本来就是个老实人,拜托侄子照看儿子,他也有点不好意思的。内心因为不好意思,他又道,“你放心,牛蛋的一切花费二叔会给你的,咱们老家的地种好了,等粮食丰收了,二叔也给你来。”
虽然关于牛蛋的花费秦二婶没有说,但是秦二叔也不好意思占侄子的便宜。
秦放道:“牛蛋的事情我心里有数了,二叔放心把他留在这里吧,只一点,牛蛋在这里之后,怎么管教二叔不能插手。”
秦二叔道:“我肯定不插手,他不听话你就打。”在秦二叔的心中,孩子不听话就是打,所以他无所谓。
秦爷爷道:“我会给老二看着牛蛋,牛蛋如果不听话,就是阿放不忍心教训,我也会教训,我这个当爷爷的总有资格代替老二教训他。”
牛蛋咽了咽口水,想回家。
秦二叔赶忙道:“不会不会,阿放也尽管教训,我没有意见的。”他是真的没意见的。
杨海燕道:“牛蛋今年十一岁了吧?”
秦二叔道:“对对对,他今年十一岁了,比四丫大一岁,比守成小两岁。”
杨海燕道:“十一岁的半大小伙子还在长身体,也干不了什么事情,以我的看法,先让牛蛋跟着念书,就算念不好,认识一些字也是好的。上午让他认字,下午跟着私卫学一些功夫。过上两年,他也会更加的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
秦爷爷道:“阿放媳妇说的有理,认字最重要。”
杨海燕接着又道:“让三丫也跟着一起认字吧,虽然是姑娘家,但是认字之后,不管是对自己来说,而是将来成亲之后有了孩子,也都是好事。在孩子启蒙前,当娘亲的可以先教他。”
秦三叔一听,觉得这个甚好。他不求女儿像阿放媳妇一样聪明,但是认识一些字肯定是好的。
秦爷爷点头道:“行,听你安排的。”
秦放道:“县城的私塾收女子吗?”
杨海燕道:“家里请个先生就可以了,牛蛋和三丫一起在家里进学,到时候守业也可以一起旁听。”
秦守业一听,马上道:“谢谢大嫂。”他才念了一年的私塾,认识的字不多。
杨海燕笑了笑:“顺便,我来教守业怎么做账,军营里的账目还在我这里,总是在我手中也不是办法,相公也要找个信任的人帮衬,我瞧着守业是最合适的。”
杨海燕是真心诚意的,一则她也不想管账,二则培养别人不如培养自己的亲兄弟。秦家兄弟关系好,秦家长辈都是明理的人,所以把秦守业培养起来,作为秦放的左右手,很是妥当。她虽然不是会计出身的,但是比起古代,她做的表格更加的易懂。所以叫秦守业也是有这个资格的。
秦守业听了心头很动容:“谢谢大嫂。”这做账可以说是个人的不外传的本事了,大嫂能教他,他当然感动。
就是秦父秦母心里也动容,因为他们一直不知道二儿子要做什么。长子成了将军,三子在念书,唯有二子跟着他们种地,他们心里头也过意不去,现在二子能够跟着长媳学些本事的话,他们也是高兴的。
秦爷爷看着也点点头,阿放这个媳妇当真是娶对了。“这样,府里请先生的钱我们老两口来出。不管是守业、牛蛋还是三丫,也不能花阿放两口子的钱,这笔请先生的银子就我们来出。”反正他们年纪大了,老婆子的俸禄也用不上,将来这些钱还是留给孩子们的,倒不如现在用在孩子们的学业上。
秦放想反对,却被杨海燕拉住了:“那大家就托爷爷奶奶的福气了。”人年纪大了,总想证明自己还有用处,老爷子和老太太不想占长孙的便宜,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这会儿先生的月例由他们承担也是可以的。当然,在其他方面,杨海燕会补回去的,她怎么可能让老爷子和老太太花钱呢?
大家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去休息了。秦守业跟着秦守成走了,秦守心不甘寂寞,也跟着去了,三兄弟勾肩搭背的,路上还说说笑笑的。秦思芽也拉着秦秋芽走了,一路上还能听见秦思芽叽叽喳喳的话,偶尔秦秋芽应了几声,一个性格活泼,一个性格文静,姐妹俩的性格很互补。
秦放和杨海燕送了秦爷爷他们到院子门口,回去的路上,秦放牵着杨海燕的手道:“媳妇,谢谢你把守业他们都安排好了。”让守业、牛蛋和三丫先跟着认字,的确很好,他就没有想到这些。尤其是,他还没有想到让守业做什么,他媳妇却提出让他管理军营的账目,这对守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杨海燕笑着勾勾他的手心:“谢什么?我们是夫妻嘛,而且,你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了。”
秦放马上道:“哪里会,我媳妇愿意教,那是守业的福气。只是,爷爷奶奶估计还不想住在这里,他们可能更加愿意去田地里,跟着阿爹和阿母一起。”
杨海燕道:“如果他们真要去,就让他们去吧,到时候准备一个婆子给他们送去,多了他们肯定也不要,派一个过去帮着阿母给士兵们做饭。说起来,阿母都是七品诰命了,这应该是头一个给士兵们做饭的诰命。”
秦放想到这个,也觉得好笑。
杨海燕又道:“咱们每一旬可以去一次,给他们送点好吃的,补身体的。今儿爷爷想要出先生的月例,我也没有拒绝,想着这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咱们在其他方面把这些银子补上就是了。”
秦放对于杨海燕做事一向是放心的。
第二天
因为军营田地的事情比较紧急,所以第二天,秦放就带着秦爷爷、秦父、秦三叔和秦守业去看田地了。
莲嬷嬷在秦放离开后来了:“乡君,成衣铺子的掌柜带着一些成衣过来了,您看?”
杨海燕道:“走,带着人去奶奶那边,你叫人去跟三婶、思芽和秋芽打声招呼,让他们过来看看。”
莲嬷嬷:“是。”
成衣铺子的掌柜是杨海燕的熟人,她在这家成衣铺子也买过好几身的衣服。对于能做将军府的生意,成衣铺子自然是高兴的。
女掌柜见了杨海燕,恭恭敬敬的行礼:“见过乡君。”云襄县县城里有点人脉的都知道,将军府的太太是乡君。
杨海燕道:“免礼,家里来了一些亲人,要选几套衣服,衣服以实用舒服为主,但款式也不能老旧的。”昨儿下午杨海燕就让莲嬷嬷去通知成衣铺子了,但是昨儿下午秦家人都在休息,所以杨海燕没让女掌柜过来。
女掌柜道:“您放心,都是照着莲嬷嬷的吩咐准备的,料子都极为舒服的,款式也都是新颖的,能叫一般朴实的太太们都接受的那种。”
杨海燕点点头:“我自然是相信你的眼光的。”
秦奶奶他们住的院子叫留馨院,这名字不是杨海燕取的,是原来的名字。杨海燕带着女掌柜到留馨院的时候,秦奶奶和秦母正在说话,看到杨海燕带着人进来了,秦母道:“燕燕来了。”
第151章
杨海燕道:“奶奶、阿母, 这是县城里成衣铺子的女掌柜,她带了一些成衣和布料,我叫上了三婶和三丫过来同你们一起选, 先看看有没有适合你们的成衣, 都选上几套备用穿, 如果没有适合的,再选选合适的布料来做。”
秦奶奶道:“好好好, 燕燕啊, 待会儿你给老婆子选选, 得选好看的。”
秦母也道:“可不就是, 咱们还没穿过成衣呢,以前都是自己买布料做的。”话出口,秦母意识到外有人在, 这话可能会给杨海燕丢脸了,她有些尴尬。
杨海燕接了句:“那是因为阿母您做的衣服好。我以前也喜欢自己做衣服, 买来的衣服总觉得有哪里不舒服,可是最近忙, 自己又懒了,就喜欢上了成衣。”
女掌柜道:“主要是自己做的衣服大小合适,而外面做的衣服呢, 款式比较新颖。”
秦母松了一口气:“对对对,就是这样。”
杨海燕:“掌柜的,把衣服和布料都拿出来吧, 给我奶奶和阿母看看。”
女掌柜便吆喝着带来的小姑娘一起, 把成衣和料子都拿了出来。成衣有小姑娘的,也有中年妇人的,还有适合老太太的。成衣不断款式多, 而且不同颜色的都有。
杨海燕倒是看中了几块布料,她拿起其中一块暗紫色用金线勾着牡丹花团的布料道:“阿母,这块料子的颜色好看,很适合您呢。”虽然用金线勾勒着牡丹图案,但是图案比较少,并不会觉得土。
事实上,秦母也看见了这块料子。她这个年纪的,自觉不适合鲜艳的颜色,她喜欢深色的。以前喜欢深色,是因为耐脏。而现在看上这块,还有一个原因,她到底是诰命,又是将军的亲娘,自然不能穿的差的。
秦母道:“那这块布也要了吧?”语气倒是有些犹豫,就怕料子贵。
杨海燕道:“难得有阿母喜欢的,自然要,千金难买心头好嘛。还有这块暗红色,用金线勾着喜字的,适合奶奶。”
秦奶奶在料子的边缘摸了摸,光滑的料子她这辈子都没有摸过,以前也不过摸的,现在摸着是喜欢,但是……
杨海燕又道:“奶奶,您和阿母是诰命,诰命会见一些官家的太太,咱们撑场面的衣服可不能没有。不然,旁人还道以为相公不孝顺您呢。
女掌柜心头一震,没有想到这两位看上朴实的妇人和老妇人竟然是诰命。
秦奶奶一听会影响到孙子,马上就不犹豫了,她孙子那么孝顺,她才不让人说闲话呢。
“阿母、大嫂、燕燕。”秦三婶带着秦秋芽来了,身边还有秦思芽,秦思芽今天没去绣坊,家里来客人了,跟师傅告了假。
秦奶奶道:“你们来了,阿放媳妇找了人来给我们做衣服,你们快过来看看。”
秦秋芽:“奶奶、大伯母、大嫂。”
秦思芽:“好多衣服啊。”
听到好写,秦二叔就放心了:“阿放媳妇,真是谢谢你了。”
杨海燕道:“二叔客气了。”接着是秦三丫的名字,“三叔、三婶,三丫的名字是有些复杂的,我给你们解释一下。按照皆音来取,比较适合的有善芽,善和三念起来差不多,又是善良的善,但是善芽念的快了,又跟山崖一样,不顺口了。所以我想了一下,善本来就是美好的品德,比如用美来代替善,把三丫取作美芽。
不过现在,我又想到了一个很合适的。按照姑娘们的排行,三丫在家里排行第三。不过第三的话,还可以换一种来排,比如有些人家会用春夏秋冬来排,这样的话,秋是排第三的,所以我想到了秋芽这个名字。用美芽的话,旁人不会先到三的意思。但是和姐妹们一起说起名字,三丫如果叫秋芽的话,大家定然是能知道,她在家里排第三的。
三叔、三婶,现在有三个名字,善芽、美芽、秋芽,你们觉得哪个好?”
秦三叔和秦三婶看向秦三丫,秦三叔道:“三丫,你要哪个名字?”这是女儿的名字,女儿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秦三丫性格比较文静,因为家里没有弟弟,她在众姐妹中,又有些自卑。这会儿自己的阿爹问她了,她轻声道:“都好听。”
秦三叔道:“那你选一个,总不能叫三个名字吧?”
秦三丫想了想:“我想叫秋芽。”
秦三叔:“那就叫秋芽。阿放媳妇,我们家三丫就叫秋芽了,真是辛苦你了,还为她想了三个名字。”
杨海燕笑道:“哪里的话,三叔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倒是秋芽,你为什么想叫秋芽啊?”
秦秋芽听见大嫂问她,她小声的解释:“我……我想跟姐妹们的名字一样,一听就知道我秦家的三丫。大嫂刚才说,秋芽这个名字,和姐妹们的名字一起说出去的话,能听出我就是在秦家排行第三的。”
杨海燕笑了笑:“秋芽真爱护自己的姐妹,是个好姑娘。”自卑又文静的姑娘,想要和姐姐妹妹们一样,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想要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名字。
听到大嫂的称赞,秦秋芽脸红了。
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不过大家最操心的不是名字的事情,而是之后的安排。大家下午休息了一个休息,所以这会儿精神都好。秦爷爷看着众人,也知道他们操心什么,就不拖泥带水了,直接问:“阿放,现在家里人都过来了,除去二房,你打算安排大家?”
秦放道:“军营土地一共有千亩,现在只有一个管事带着一百名士兵在那边,相当于每个士兵负责十亩。所以军营土地里现在要的是管事,对庄稼比较熟悉的管事,至于土地里的活儿,不用管事干,士兵们会干。这是士兵们的粮食,他们干活非常的积极。
千亩田地不是连在一起的,所以管事们也都是分开的,我打算每百亩田地招一个管事,所以一共要十个管事。”现在这些田地都是牛二带着士兵在照顾,牛二忙的人都瘦了一圈。没办法,他要在千亩田地间来回跑。
秦爷爷一听要十名管事,忍不住道:“面前我们这里只有三人,我、你阿爹、你三叔。”
秦爷爷赶忙道:“爷爷,您就别去忙了,您住在府里吧。”他可没打算让他爷爷去管,如果可以,自己的阿爹他也不想让他去的,但是秦放也知道,阿爹阿母在地里忙了一辈子,让他们每天住在府里不做事,他们肯定不习惯。所以,阿爹他且安排了,可爷爷毕竟年纪大了,他是不放心的。
秦爷爷道:“我身体好着呢,无妨的。”
杨海燕道:“爷爷,您和奶奶不去管军营田地,但是您得管着我们将军府的菜园子。”
秦爷爷一愣,看向杨海燕。
杨海燕道:“咱们将军府太大了,我把一些用不着的地方都整顿了,有一边是果园,还有一边是菜园。这菜园得您管着,这样相公也能吃上您种的菜了,估计相公每顿饭还能多吃一碗呢。”
秦放赶忙道:“对对对,爷爷,家里的菜园子还得您管着。”
杨海燕又道:“您如果想去军营土地里看看,还随时都能去的。”
秦放也跟着道:“是,府里有马车,方便。”
秦爷爷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孙子孙媳妇孝顺,他也就不坚持了,反正……来日方长。“行,听你们的。”
第150章
秦放道:“阿爹和三叔我会安排他们去管理军营田地, 每人管理百亩,我阿母和三婶准备士兵们的三餐伙食,每人下面有十名士兵。管理军营田地的月例是五百文一个月, 准备三人伙食的月例是两百文一个月, 士兵的粮食都是军营会提供的。管事和伙房随着士兵吃, 如果自己加餐的话,自己出钱买。”
杨海燕瞪了秦放一眼, 这家伙说话太直白了, 她解释:“军营田地有庄稼、有粮食, 等阿爹、阿母、三叔和三婶过去之后, 猪、鸡和鸭都可以养起来,士兵们会负责家禽的吃食,到时候肉可以加餐进去, 这样大家就能吃肉了。”士兵们每天训练之前,训练之后, 都能准备,而且能吃的好, 他们也是高兴的。
秦放赶忙道:“对对对,就是燕燕说的这样。”
秦父秦母以及秦三叔和秦三婶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这还是很划算的。而且, 他们原本就知道军营田地里的管事一个月有五百文的月例,却没有想到给十个士兵烧饭还能有两百文的月例,所以, 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秦父秦母等人的事情安排好, 秦二叔就有些尴尬的说起了牛蛋的事情:“阿放啊,我和你二婶就不过来这里了,我们就守在老家, 看着老家的田地。这不,大家都过来了,老家也需要一个人”秦二婶不想过来是其一,其二的话秦二叔觉得老家也需要有人看着,他觉得自己看着老家挺好的。“所以……所以你二婶的意思是,牛蛋能不能跟着你们,你教教他。牛蛋不爱读书,跟着你二叔我,一辈子就是个种地的。以前咱们家没有这个条件,种地也就种地了,现在你有出息了,二叔就想着,能不能拜托你,看看牛蛋能干啥?”秦二叔说着,自己的脸也红了。他本来就是个老实人,拜托侄子照看儿子,他也有点不好意思的。内心因为不好意思,他又道,“你放心,牛蛋的一切花费二叔会给你的,咱们老家的地种好了,等粮食丰收了,二叔也给你来。”
虽然关于牛蛋的花费秦二婶没有说,但是秦二叔也不好意思占侄子的便宜。
秦放道:“牛蛋的事情我心里有数了,二叔放心把他留在这里吧,只一点,牛蛋在这里之后,怎么管教二叔不能插手。”
秦二叔道:“我肯定不插手,他不听话你就打。”在秦二叔的心中,孩子不听话就是打,所以他无所谓。
秦爷爷道:“我会给老二看着牛蛋,牛蛋如果不听话,就是阿放不忍心教训,我也会教训,我这个当爷爷的总有资格代替老二教训他。”
牛蛋咽了咽口水,想回家。
秦二叔赶忙道:“不会不会,阿放也尽管教训,我没有意见的。”他是真的没意见的。
杨海燕道:“牛蛋今年十一岁了吧?”
秦二叔道:“对对对,他今年十一岁了,比四丫大一岁,比守成小两岁。”
杨海燕道:“十一岁的半大小伙子还在长身体,也干不了什么事情,以我的看法,先让牛蛋跟着念书,就算念不好,认识一些字也是好的。上午让他认字,下午跟着私卫学一些功夫。过上两年,他也会更加的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
秦爷爷道:“阿放媳妇说的有理,认字最重要。”
杨海燕接着又道:“让三丫也跟着一起认字吧,虽然是姑娘家,但是认字之后,不管是对自己来说,而是将来成亲之后有了孩子,也都是好事。在孩子启蒙前,当娘亲的可以先教他。”
秦三叔一听,觉得这个甚好。他不求女儿像阿放媳妇一样聪明,但是认识一些字肯定是好的。
秦爷爷点头道:“行,听你安排的。”
秦放道:“县城的私塾收女子吗?”
杨海燕道:“家里请个先生就可以了,牛蛋和三丫一起在家里进学,到时候守业也可以一起旁听。”
秦守业一听,马上道:“谢谢大嫂。”他才念了一年的私塾,认识的字不多。
杨海燕笑了笑:“顺便,我来教守业怎么做账,军营里的账目还在我这里,总是在我手中也不是办法,相公也要找个信任的人帮衬,我瞧着守业是最合适的。”
杨海燕是真心诚意的,一则她也不想管账,二则培养别人不如培养自己的亲兄弟。秦家兄弟关系好,秦家长辈都是明理的人,所以把秦守业培养起来,作为秦放的左右手,很是妥当。她虽然不是会计出身的,但是比起古代,她做的表格更加的易懂。所以叫秦守业也是有这个资格的。
秦守业听了心头很动容:“谢谢大嫂。”这做账可以说是个人的不外传的本事了,大嫂能教他,他当然感动。
就是秦父秦母心里也动容,因为他们一直不知道二儿子要做什么。长子成了将军,三子在念书,唯有二子跟着他们种地,他们心里头也过意不去,现在二子能够跟着长媳学些本事的话,他们也是高兴的。
秦爷爷看着也点点头,阿放这个媳妇当真是娶对了。“这样,府里请先生的钱我们老两口来出。不管是守业、牛蛋还是三丫,也不能花阿放两口子的钱,这笔请先生的银子就我们来出。”反正他们年纪大了,老婆子的俸禄也用不上,将来这些钱还是留给孩子们的,倒不如现在用在孩子们的学业上。
秦放想反对,却被杨海燕拉住了:“那大家就托爷爷奶奶的福气了。”人年纪大了,总想证明自己还有用处,老爷子和老太太不想占长孙的便宜,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这会儿先生的月例由他们承担也是可以的。当然,在其他方面,杨海燕会补回去的,她怎么可能让老爷子和老太太花钱呢?
大家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去休息了。秦守业跟着秦守成走了,秦守心不甘寂寞,也跟着去了,三兄弟勾肩搭背的,路上还说说笑笑的。秦思芽也拉着秦秋芽走了,一路上还能听见秦思芽叽叽喳喳的话,偶尔秦秋芽应了几声,一个性格活泼,一个性格文静,姐妹俩的性格很互补。
秦放和杨海燕送了秦爷爷他们到院子门口,回去的路上,秦放牵着杨海燕的手道:“媳妇,谢谢你把守业他们都安排好了。”让守业、牛蛋和三丫先跟着认字,的确很好,他就没有想到这些。尤其是,他还没有想到让守业做什么,他媳妇却提出让他管理军营的账目,这对守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杨海燕笑着勾勾他的手心:“谢什么?我们是夫妻嘛,而且,你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了。”
秦放马上道:“哪里会,我媳妇愿意教,那是守业的福气。只是,爷爷奶奶估计还不想住在这里,他们可能更加愿意去田地里,跟着阿爹和阿母一起。”
杨海燕道:“如果他们真要去,就让他们去吧,到时候准备一个婆子给他们送去,多了他们肯定也不要,派一个过去帮着阿母给士兵们做饭。说起来,阿母都是七品诰命了,这应该是头一个给士兵们做饭的诰命。”
秦放想到这个,也觉得好笑。
杨海燕又道:“咱们每一旬可以去一次,给他们送点好吃的,补身体的。今儿爷爷想要出先生的月例,我也没有拒绝,想着这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咱们在其他方面把这些银子补上就是了。”
秦放对于杨海燕做事一向是放心的。
第二天
因为军营田地的事情比较紧急,所以第二天,秦放就带着秦爷爷、秦父、秦三叔和秦守业去看田地了。
莲嬷嬷在秦放离开后来了:“乡君,成衣铺子的掌柜带着一些成衣过来了,您看?”
杨海燕道:“走,带着人去奶奶那边,你叫人去跟三婶、思芽和秋芽打声招呼,让他们过来看看。”
莲嬷嬷:“是。”
成衣铺子的掌柜是杨海燕的熟人,她在这家成衣铺子也买过好几身的衣服。对于能做将军府的生意,成衣铺子自然是高兴的。
女掌柜见了杨海燕,恭恭敬敬的行礼:“见过乡君。”云襄县县城里有点人脉的都知道,将军府的太太是乡君。
杨海燕道:“免礼,家里来了一些亲人,要选几套衣服,衣服以实用舒服为主,但款式也不能老旧的。”昨儿下午杨海燕就让莲嬷嬷去通知成衣铺子了,但是昨儿下午秦家人都在休息,所以杨海燕没让女掌柜过来。
女掌柜道:“您放心,都是照着莲嬷嬷的吩咐准备的,料子都极为舒服的,款式也都是新颖的,能叫一般朴实的太太们都接受的那种。”
杨海燕点点头:“我自然是相信你的眼光的。”
秦奶奶他们住的院子叫留馨院,这名字不是杨海燕取的,是原来的名字。杨海燕带着女掌柜到留馨院的时候,秦奶奶和秦母正在说话,看到杨海燕带着人进来了,秦母道:“燕燕来了。”
第151章
杨海燕道:“奶奶、阿母, 这是县城里成衣铺子的女掌柜,她带了一些成衣和布料,我叫上了三婶和三丫过来同你们一起选, 先看看有没有适合你们的成衣, 都选上几套备用穿, 如果没有适合的,再选选合适的布料来做。”
秦奶奶道:“好好好, 燕燕啊, 待会儿你给老婆子选选, 得选好看的。”
秦母也道:“可不就是, 咱们还没穿过成衣呢,以前都是自己买布料做的。”话出口,秦母意识到外有人在, 这话可能会给杨海燕丢脸了,她有些尴尬。
杨海燕接了句:“那是因为阿母您做的衣服好。我以前也喜欢自己做衣服, 买来的衣服总觉得有哪里不舒服,可是最近忙, 自己又懒了,就喜欢上了成衣。”
女掌柜道:“主要是自己做的衣服大小合适,而外面做的衣服呢, 款式比较新颖。”
秦母松了一口气:“对对对,就是这样。”
杨海燕:“掌柜的,把衣服和布料都拿出来吧, 给我奶奶和阿母看看。”
女掌柜便吆喝着带来的小姑娘一起, 把成衣和料子都拿了出来。成衣有小姑娘的,也有中年妇人的,还有适合老太太的。成衣不断款式多, 而且不同颜色的都有。
杨海燕倒是看中了几块布料,她拿起其中一块暗紫色用金线勾着牡丹花团的布料道:“阿母,这块料子的颜色好看,很适合您呢。”虽然用金线勾勒着牡丹图案,但是图案比较少,并不会觉得土。
事实上,秦母也看见了这块料子。她这个年纪的,自觉不适合鲜艳的颜色,她喜欢深色的。以前喜欢深色,是因为耐脏。而现在看上这块,还有一个原因,她到底是诰命,又是将军的亲娘,自然不能穿的差的。
秦母道:“那这块布也要了吧?”语气倒是有些犹豫,就怕料子贵。
杨海燕道:“难得有阿母喜欢的,自然要,千金难买心头好嘛。还有这块暗红色,用金线勾着喜字的,适合奶奶。”
秦奶奶在料子的边缘摸了摸,光滑的料子她这辈子都没有摸过,以前也不过摸的,现在摸着是喜欢,但是……
杨海燕又道:“奶奶,您和阿母是诰命,诰命会见一些官家的太太,咱们撑场面的衣服可不能没有。不然,旁人还道以为相公不孝顺您呢。
女掌柜心头一震,没有想到这两位看上朴实的妇人和老妇人竟然是诰命。
秦奶奶一听会影响到孙子,马上就不犹豫了,她孙子那么孝顺,她才不让人说闲话呢。
“阿母、大嫂、燕燕。”秦三婶带着秦秋芽来了,身边还有秦思芽,秦思芽今天没去绣坊,家里来客人了,跟师傅告了假。
秦奶奶道:“你们来了,阿放媳妇找了人来给我们做衣服,你们快过来看看。”
秦秋芽:“奶奶、大伯母、大嫂。”
秦思芽:“好多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