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16.要塞VS要塞(三十一)
后世的历史学家在研究防卫军早期战略战术思想时,都会用“矛盾的统一”来形容这一时期的特殊状态。原因是精灵们普遍认同内线战略的价值,将防御视为国防重点的同时,极度推崇进攻,虽不到查理曼那种进攻进攻在进攻、不进攻毋宁死那么疯狂的程度,但这一时期的军事教材里“进攻”、“主动”、“粉碎”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确实相当高。
历史学家们在分析这一独特现象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立场进行解释,有认为这是亚尔夫海姆特色军事国家主义早期萌芽的象征,有认为这是基于当时的地缘环境和自身能力制定的正确国防观,更有人认为早在那时,当时的防卫军,后来的帝国军脑袋里就已经将“征服世界”设定为终极目标了。
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各方一致认同的。那就是这支军队自建立之日起,比起防御,他们更喜欢进攻,而且还喜欢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进攻。
有了这样的背景和性格特征,加上当时主要对手查理曼又是个特别擅长修筑堡垒和工事的。空降作战——这种新奇大胆,并且能以最小代价满足大兵团快速攻城掠地推进需求的攻坚战术会在防卫军内备受推崇,并且遥遥领先各国同行,显然是理所当然的。
罗兰知道一些防卫军空降战术的细枝末节,之前的圣迪耶攻略战中还实施了一次滑翔机空降,但说心里话,他一点也不想重复使用这种战术。要知道在对方完全掌握战场信息和制空权,还配备了远中近三层防空火力的区域内实施空降,不论是机降还是伞降,下场都是一个样。
空降作战的本质是奇袭,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少数精锐部队以空运的方式送抵突袭目标,以迅猛凌厉的攻势迅速压制或破坏目标。故其成功的基本要素不外乎保密是否成功,作战意图直到攻击发起的那一刻都不被对手察觉,投入的部队是否足够精锐,规模是否充足,足以保证达成作战目标。
这几个条件,查理曼几乎一个也无法满足。
精锐部队需要挑选、训练,执行渗透空降作战还要掌握敌方使用的语言,学会多项特种技术,还要配发给他们合适的武器,总不能让空投下去士兵挺着刺刀玩万岁冲锋(旧日本伞兵倒是这么干的,为此他们还特意开发了名字和性能一样二的“二式伞兵步枪”,大战末期日本人还计划派遣伞兵突击队空降冲绳炸掉b29机群或伪装成美军去马里亚纳群岛抢夺原子弹)。自动武器是绝不能少的,而且必须轻便且火力凶猛。光这一条就足以让查理曼头疼上好几年。
至于保密防谍……这个还是不说为好,说多了都是查理曼人的泪。反正查理曼情报机构在同行圈子里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大家还是给他们留点脸面吧。
退一步讲,就算保密工作到位,罗兰也不觉得自己能骗过防卫军的战场监控体系。随随便便一个野战机动雷达站就能让查理曼一切空中行动无所遁形,设施完备的齐格菲防线在这方面只会更加严密,更何况有了圣迪耶战的经验,对方在电子反制措施上也必然会追加新的手段。要是依循之前的经验,傻呼呼的飞过去,防线那头的高炮兵一定会掏出88㎜大管子来招呼你。这种多用途大炮攻击据点和执行炮兵任务时表现都很不错,可对空才是它的老本行,对付行动迟缓的滑翔机和浮空船根本不在话下。如果运气足够好,还有机会撞上威力更大的128㎜高射炮和其它防空武器,届时想留下一具摔得扁扁的尸体都是痴心妄想。
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称手的武器,就连突然性都无法达成。对伊谢尔伦炮台实施空降——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假以时日,问题或许会得到解决,但现在查理曼最缺的就是时间,防卫军不会给查理曼和罗兰太多时间来战胜他们,他们最多只会留出一点时间让你思考“生存还是毁灭”。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罗兰才选择了“以神鹰之城为掩护,实施空降突袭”的作战方案。
说心里话,罗兰从骨子里厌恶这种踩着别人尸体成就自己的做法。大肆鼓吹战争,煽动人们去前线牺牲,自己却在安全的后方坐收利益——此类无耻政客的嘴脸,罗兰已经看得太多太多了,连唾弃他们的力气都没了。而现在自己却不得不同样踩着众多尸体前进,直至达成最终的目标……无论立论具备多么绝对的正当性,行为本身与结果依旧会折磨罗兰的心灵。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是一种伪善,也可能有人视此为懦弱的表现,罗兰对此也只能坦然接受。他不是李林,也不是路易王太子,没法看着脚下成千上万的尸体,还能心安理得的走在这条路上。
别人想说就说吧。
别人想骂就骂吧。
如果有谁能指出在当前条件下存在着更好的解决之道,罗兰愿意甘之若饴连指责一起全盘接受。但他和他的朋友们智慧范围之内,并不存在那样的选择。那么他就只能将一切背负起来,去执行这项将牺牲压缩到最小限度的作战。
“奋进”号的待机室内,身披白色甲胄的少年通过与舰桥连接的线路收集战场上的信息,文件、数字、语言、图像在脑内描绘出战场的鸟瞰图。
渐渐降低高度的要塞,被巨大目标吸引,暴露出来的炮位,巨炮的所在,还有——
“这支舰队。”
少年的声音中有困惑,也有赞赏。
“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空警戒的队形,指挥官相当了不起啊。”
“是吗?只是在执行任务吧?”
格罗莉亚有充分理由对此提出疑问:一个在后方保持队形的指挥官,这种一个命令一个动作的人到底那里了不起了?
“就算在看上去大局已定的时候,依然能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并且让部下保持战备——这已经是足以成为名将的重要条件之一了。”
名将和愚将的区别,不是由战斗的胜败、损失的多寡来判定的,那个只是结果。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优劣,依据事实而非主观臆测和私欲做出判断——能否做到这一点才是根本。
整个战场的目光都被神鹰之城吸引,或是沉醉在即将到来的胜利,或是准备承受又一次失败之际。那个驻守后方的舰队指挥官却没有被功勋、胜利迷住双眼,忠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防卫着炮台的天空。
“按照我们的预定航线,一定会和那支舰队正面撞上,以单舰挑战已经进入迎击队形的舰队,外带免费赠送的地面防空火力吗……就算陆军部发三倍薪水的加班费给我,也不想冲进去啊。”
“不冲进去可没办法破坏炮台。”
“……”
法芙娜翻弄着毒舌,苦笑意味浓厚的反驳一下就堵住了罗兰的牢骚。
“要改变航向,重新设定航线吗?”
“没那个必要。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燃料,况且对方有了警觉之后,搞再多小动作也没意义。不用逃,也不用躲,维持原航线即可。”
凝视着界面中高抛物线的虚线,少年平静的说到。
历史学家们在分析这一独特现象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立场进行解释,有认为这是亚尔夫海姆特色军事国家主义早期萌芽的象征,有认为这是基于当时的地缘环境和自身能力制定的正确国防观,更有人认为早在那时,当时的防卫军,后来的帝国军脑袋里就已经将“征服世界”设定为终极目标了。
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各方一致认同的。那就是这支军队自建立之日起,比起防御,他们更喜欢进攻,而且还喜欢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进攻。
有了这样的背景和性格特征,加上当时主要对手查理曼又是个特别擅长修筑堡垒和工事的。空降作战——这种新奇大胆,并且能以最小代价满足大兵团快速攻城掠地推进需求的攻坚战术会在防卫军内备受推崇,并且遥遥领先各国同行,显然是理所当然的。
罗兰知道一些防卫军空降战术的细枝末节,之前的圣迪耶攻略战中还实施了一次滑翔机空降,但说心里话,他一点也不想重复使用这种战术。要知道在对方完全掌握战场信息和制空权,还配备了远中近三层防空火力的区域内实施空降,不论是机降还是伞降,下场都是一个样。
空降作战的本质是奇袭,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少数精锐部队以空运的方式送抵突袭目标,以迅猛凌厉的攻势迅速压制或破坏目标。故其成功的基本要素不外乎保密是否成功,作战意图直到攻击发起的那一刻都不被对手察觉,投入的部队是否足够精锐,规模是否充足,足以保证达成作战目标。
这几个条件,查理曼几乎一个也无法满足。
精锐部队需要挑选、训练,执行渗透空降作战还要掌握敌方使用的语言,学会多项特种技术,还要配发给他们合适的武器,总不能让空投下去士兵挺着刺刀玩万岁冲锋(旧日本伞兵倒是这么干的,为此他们还特意开发了名字和性能一样二的“二式伞兵步枪”,大战末期日本人还计划派遣伞兵突击队空降冲绳炸掉b29机群或伪装成美军去马里亚纳群岛抢夺原子弹)。自动武器是绝不能少的,而且必须轻便且火力凶猛。光这一条就足以让查理曼头疼上好几年。
至于保密防谍……这个还是不说为好,说多了都是查理曼人的泪。反正查理曼情报机构在同行圈子里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大家还是给他们留点脸面吧。
退一步讲,就算保密工作到位,罗兰也不觉得自己能骗过防卫军的战场监控体系。随随便便一个野战机动雷达站就能让查理曼一切空中行动无所遁形,设施完备的齐格菲防线在这方面只会更加严密,更何况有了圣迪耶战的经验,对方在电子反制措施上也必然会追加新的手段。要是依循之前的经验,傻呼呼的飞过去,防线那头的高炮兵一定会掏出88㎜大管子来招呼你。这种多用途大炮攻击据点和执行炮兵任务时表现都很不错,可对空才是它的老本行,对付行动迟缓的滑翔机和浮空船根本不在话下。如果运气足够好,还有机会撞上威力更大的128㎜高射炮和其它防空武器,届时想留下一具摔得扁扁的尸体都是痴心妄想。
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称手的武器,就连突然性都无法达成。对伊谢尔伦炮台实施空降——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假以时日,问题或许会得到解决,但现在查理曼最缺的就是时间,防卫军不会给查理曼和罗兰太多时间来战胜他们,他们最多只会留出一点时间让你思考“生存还是毁灭”。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罗兰才选择了“以神鹰之城为掩护,实施空降突袭”的作战方案。
说心里话,罗兰从骨子里厌恶这种踩着别人尸体成就自己的做法。大肆鼓吹战争,煽动人们去前线牺牲,自己却在安全的后方坐收利益——此类无耻政客的嘴脸,罗兰已经看得太多太多了,连唾弃他们的力气都没了。而现在自己却不得不同样踩着众多尸体前进,直至达成最终的目标……无论立论具备多么绝对的正当性,行为本身与结果依旧会折磨罗兰的心灵。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是一种伪善,也可能有人视此为懦弱的表现,罗兰对此也只能坦然接受。他不是李林,也不是路易王太子,没法看着脚下成千上万的尸体,还能心安理得的走在这条路上。
别人想说就说吧。
别人想骂就骂吧。
如果有谁能指出在当前条件下存在着更好的解决之道,罗兰愿意甘之若饴连指责一起全盘接受。但他和他的朋友们智慧范围之内,并不存在那样的选择。那么他就只能将一切背负起来,去执行这项将牺牲压缩到最小限度的作战。
“奋进”号的待机室内,身披白色甲胄的少年通过与舰桥连接的线路收集战场上的信息,文件、数字、语言、图像在脑内描绘出战场的鸟瞰图。
渐渐降低高度的要塞,被巨大目标吸引,暴露出来的炮位,巨炮的所在,还有——
“这支舰队。”
少年的声音中有困惑,也有赞赏。
“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空警戒的队形,指挥官相当了不起啊。”
“是吗?只是在执行任务吧?”
格罗莉亚有充分理由对此提出疑问:一个在后方保持队形的指挥官,这种一个命令一个动作的人到底那里了不起了?
“就算在看上去大局已定的时候,依然能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并且让部下保持战备——这已经是足以成为名将的重要条件之一了。”
名将和愚将的区别,不是由战斗的胜败、损失的多寡来判定的,那个只是结果。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优劣,依据事实而非主观臆测和私欲做出判断——能否做到这一点才是根本。
整个战场的目光都被神鹰之城吸引,或是沉醉在即将到来的胜利,或是准备承受又一次失败之际。那个驻守后方的舰队指挥官却没有被功勋、胜利迷住双眼,忠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防卫着炮台的天空。
“按照我们的预定航线,一定会和那支舰队正面撞上,以单舰挑战已经进入迎击队形的舰队,外带免费赠送的地面防空火力吗……就算陆军部发三倍薪水的加班费给我,也不想冲进去啊。”
“不冲进去可没办法破坏炮台。”
“……”
法芙娜翻弄着毒舌,苦笑意味浓厚的反驳一下就堵住了罗兰的牢骚。
“要改变航向,重新设定航线吗?”
“没那个必要。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燃料,况且对方有了警觉之后,搞再多小动作也没意义。不用逃,也不用躲,维持原航线即可。”
凝视着界面中高抛物线的虚线,少年平静的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