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二、夏至(一百九十二)
裴安喝一口酒:“他走到这一步,许多事已经由不得他。肩上扛着几万守军,几十万百姓的生死,日后多的是难以入眠的日子。他若感情用事,自有人站出来逼着他冷静下来。”
“可他就这么算了?”
“谁知道呢?”裴安垂眸看着杯中酒,道:“来日方长,一切都尚无定数,但前提是他得活下去。”
石稽却嗤笑一声:“他若是能平安回到凉州,哪有活不下去的道理?太子先丢了三殿下这臂膀,又失了常娘子这一颗棋子,心中定是恼怒,却又不敢擅自用兵,拿九殿下可谓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小人听闻,最近左仆射家二公子封义的灵堂终于撤下去了。封良曾以丧事唯有待在家中不露面,躲避风头,这灵堂撤下之后,他便也出山了。殿下说,太子这下是要跟圣上认罪,还是去找舅父帮忙?”
“你学坏了。”裴安瞥了他一眼。
石稽讪讪。
“姜还是老的辣,左仆射当真硬朗。”说到封良,裴安脸上再无玩笑之色,“不能叫他东山再起。魏州水患的证据,仁济堂那边可送来了?”
“送来了,不过卷宗内容庞杂,殿下怕是一时看不明白。我已令人摘录,明日整理好了呈来给殿下。”
裴安轻轻颔首:“虽暂时还不能叫封家垮台,至少乘势让他们断几个左膀右臂。还有,仁济堂那头如何了?正是要他们出力的时候。王鸿初还消沉着?”
“恐怕是,”石稽回道,“我等已经有好几日未有王掌门的音讯。依着上次的旧消息,王掌门决意闭关三年,为文公守孝,掌门诸事由姜主事暂代。”
裴安不由得蹙眉,“他不该站出来替他师妹伸冤么?这个时候闭什么关?”
石稽道:“据小人打听,常娘子此事确实对王掌门打击很大。渭南那夜,王掌门曾许诺常娘子必定去救她的,但最后落得了这副结局,王掌门愧疚难当,落了一块心病。我上次见了他一面,他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一句话问三遍才有反应。让他歇一歇也好,否则皇城司的事若交给他办,怕是要砸。”
这就倒下了?裴安心中有些感慨。
在他眼里,王阳一向坚强冷静,颇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之气,有他父亲王庭的遗风。这等失态,却是难以想象。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知道文谦和常晚云在王阳心中的分量,这两人接连死去,对王阳的打击绝对非同一般。
裴安想了想,叮嘱道:“歇是能歇,但时不时遣人去看看他,别把他给忘了,天晓得他存了什么心思。”
石稽拱手称是。
“那殿下呢?如今三殿下一去,皇城司已无人在京中坐镇,殿下回去也名正言顺,不如以魏州水患结案的名义重回京师?”
裴安却摇摇头:“父皇不会希望我回去,我也不必在这种乌烟瘴气的时候回去触霉头。想来,父皇还是喜欢过去的我。几年见不上面,只有书信,不易生厌。说真的,我也是那时对父亲还残存有几分感情,如今两看相厌,大可不必。”
“可圣上已经病重,也不知日后是个什么光景,纵然他想见二殿下也未必见得上。”
“你可别中了父皇那老狐狸的计。”裴安笑了笑,“父皇虽然称病,不理朝政,但太子竟然不知道仁济堂和皇城司的牵扯,便说明父皇仍未将压箱底的暗桩交给太子。想来,他得的不是什么大病,离大限还远得很,装病避嫌也未知。毕竟他前阵子因为文公和常公之事,得罪了一干来求情的老臣,连姑祖母也被他气走,是该收敛了。等风头过了,太子实在撑不住局面,他再出山收拾烂摊子,可谓众望所归。”
裴安往嘴里扔了一颗花生米,轻松笑道:“更何况,离了京师我才开心,你瞧我如今,整个人都活络起来,面上的褶子也少了一条。”
“可殿下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京师的。”石稽却没心思和他玩笑,他惋惜道,“莫非就此作罢?”
“急什么?”裴安喝了一口茶,“父皇不是让我去一探西海国么?我正有此意。等让一切步入正轨,我再回来也不迟。”
“那届时,西海国的据点殿下意属何人来管?”
“我们不是带走了一人么?”裴安意味深长地说,“要与我谋事,可不能只动嘴皮子。”
石稽摇摇头:“殿下果真不能单纯地对人好。”
裴安却不屑道:“单纯的好最为廉价,互惠互利才才能永久。我的用心良苦,总会让人看见。像宇文鄯,如今不是干的风生水起,将交河城也一并拿下了么?可还见曾经寻死觅活的样子?”
“是倒是。”石稽道,“殿下这话,倒叫我想起一事。关中到西域隔着一个河西,必经之路被九殿下掐断了,就算宇文将军给殿下拿下了整个西域,殿下也鞭长莫及。”
裴安放下茶杯,“所以西海国变得更为重要,若西海国归降,一来可打通另一条往西域之路,二来河西将被包围,我进可攻退可守,被动的反倒是九弟。”
“若是如此,九殿下也不是吃素的。等他一旦坐稳凉州,必定也不会放过西域,届时,宇文将军又要遇到老熟人了。”
裴安啧啧两声,笑道:“你说外头的局势何其精彩,我何苦在京师和那些无能之辈做口舌之辩?”
“殿下英明。”石稽说罢,找跑堂的付了账,又问这里有没有桃花糕。
“客官说笑。”跑堂的说,“桃花是春天才有的,哪里有桃花糕?”
石稽便让他包了些小点心带上。
见裴安面露疑惑,石稽道:“她几日来一句话也未说,唯独问了这桃花糕。”
裴安无奈地摇摇头,抬头看窗外,只见一派萧索的秋色。
确实,离桃花开的日子还远着呢。
他站起身来,道:“热闹看够了,改道,往鄯州去。”
“是,殿下。”
“可他就这么算了?”
“谁知道呢?”裴安垂眸看着杯中酒,道:“来日方长,一切都尚无定数,但前提是他得活下去。”
石稽却嗤笑一声:“他若是能平安回到凉州,哪有活不下去的道理?太子先丢了三殿下这臂膀,又失了常娘子这一颗棋子,心中定是恼怒,却又不敢擅自用兵,拿九殿下可谓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小人听闻,最近左仆射家二公子封义的灵堂终于撤下去了。封良曾以丧事唯有待在家中不露面,躲避风头,这灵堂撤下之后,他便也出山了。殿下说,太子这下是要跟圣上认罪,还是去找舅父帮忙?”
“你学坏了。”裴安瞥了他一眼。
石稽讪讪。
“姜还是老的辣,左仆射当真硬朗。”说到封良,裴安脸上再无玩笑之色,“不能叫他东山再起。魏州水患的证据,仁济堂那边可送来了?”
“送来了,不过卷宗内容庞杂,殿下怕是一时看不明白。我已令人摘录,明日整理好了呈来给殿下。”
裴安轻轻颔首:“虽暂时还不能叫封家垮台,至少乘势让他们断几个左膀右臂。还有,仁济堂那头如何了?正是要他们出力的时候。王鸿初还消沉着?”
“恐怕是,”石稽回道,“我等已经有好几日未有王掌门的音讯。依着上次的旧消息,王掌门决意闭关三年,为文公守孝,掌门诸事由姜主事暂代。”
裴安不由得蹙眉,“他不该站出来替他师妹伸冤么?这个时候闭什么关?”
石稽道:“据小人打听,常娘子此事确实对王掌门打击很大。渭南那夜,王掌门曾许诺常娘子必定去救她的,但最后落得了这副结局,王掌门愧疚难当,落了一块心病。我上次见了他一面,他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一句话问三遍才有反应。让他歇一歇也好,否则皇城司的事若交给他办,怕是要砸。”
这就倒下了?裴安心中有些感慨。
在他眼里,王阳一向坚强冷静,颇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之气,有他父亲王庭的遗风。这等失态,却是难以想象。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知道文谦和常晚云在王阳心中的分量,这两人接连死去,对王阳的打击绝对非同一般。
裴安想了想,叮嘱道:“歇是能歇,但时不时遣人去看看他,别把他给忘了,天晓得他存了什么心思。”
石稽拱手称是。
“那殿下呢?如今三殿下一去,皇城司已无人在京中坐镇,殿下回去也名正言顺,不如以魏州水患结案的名义重回京师?”
裴安却摇摇头:“父皇不会希望我回去,我也不必在这种乌烟瘴气的时候回去触霉头。想来,父皇还是喜欢过去的我。几年见不上面,只有书信,不易生厌。说真的,我也是那时对父亲还残存有几分感情,如今两看相厌,大可不必。”
“可圣上已经病重,也不知日后是个什么光景,纵然他想见二殿下也未必见得上。”
“你可别中了父皇那老狐狸的计。”裴安笑了笑,“父皇虽然称病,不理朝政,但太子竟然不知道仁济堂和皇城司的牵扯,便说明父皇仍未将压箱底的暗桩交给太子。想来,他得的不是什么大病,离大限还远得很,装病避嫌也未知。毕竟他前阵子因为文公和常公之事,得罪了一干来求情的老臣,连姑祖母也被他气走,是该收敛了。等风头过了,太子实在撑不住局面,他再出山收拾烂摊子,可谓众望所归。”
裴安往嘴里扔了一颗花生米,轻松笑道:“更何况,离了京师我才开心,你瞧我如今,整个人都活络起来,面上的褶子也少了一条。”
“可殿下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京师的。”石稽却没心思和他玩笑,他惋惜道,“莫非就此作罢?”
“急什么?”裴安喝了一口茶,“父皇不是让我去一探西海国么?我正有此意。等让一切步入正轨,我再回来也不迟。”
“那届时,西海国的据点殿下意属何人来管?”
“我们不是带走了一人么?”裴安意味深长地说,“要与我谋事,可不能只动嘴皮子。”
石稽摇摇头:“殿下果真不能单纯地对人好。”
裴安却不屑道:“单纯的好最为廉价,互惠互利才才能永久。我的用心良苦,总会让人看见。像宇文鄯,如今不是干的风生水起,将交河城也一并拿下了么?可还见曾经寻死觅活的样子?”
“是倒是。”石稽道,“殿下这话,倒叫我想起一事。关中到西域隔着一个河西,必经之路被九殿下掐断了,就算宇文将军给殿下拿下了整个西域,殿下也鞭长莫及。”
裴安放下茶杯,“所以西海国变得更为重要,若西海国归降,一来可打通另一条往西域之路,二来河西将被包围,我进可攻退可守,被动的反倒是九弟。”
“若是如此,九殿下也不是吃素的。等他一旦坐稳凉州,必定也不会放过西域,届时,宇文将军又要遇到老熟人了。”
裴安啧啧两声,笑道:“你说外头的局势何其精彩,我何苦在京师和那些无能之辈做口舌之辩?”
“殿下英明。”石稽说罢,找跑堂的付了账,又问这里有没有桃花糕。
“客官说笑。”跑堂的说,“桃花是春天才有的,哪里有桃花糕?”
石稽便让他包了些小点心带上。
见裴安面露疑惑,石稽道:“她几日来一句话也未说,唯独问了这桃花糕。”
裴安无奈地摇摇头,抬头看窗外,只见一派萧索的秋色。
确实,离桃花开的日子还远着呢。
他站起身来,道:“热闹看够了,改道,往鄯州去。”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