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四方谴使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听后都露出震惊神色,衣锦军以前镇守吴越边境,没少和宁国军打过仗,直到后来冯延庭决定投靠吴越后才冲突的少了,没想到竟然被徽安军打败了!
  唯有一人脸上依然挂着笑容,他微笑道:“节帅,看来您对徽安军的判断完全错了!”
  这人正是当初杀了王猛,还设下圈套,准备伏击秦泉的邓玄离,宁国军中除了贾武外,也只有他敢这么和卢维义说话。
  卢维义苦笑一声,道:“本帅这次确实判断错了。”
  贾武皱眉道:“看来徽安军是想放弃徽安府,转移到睦州。”
  “不对,如果徽安军真的转移了,不可能还在西边驻军,更何况他们还在南边刚刚打败了唐军!”邓玄离毫不客气道。
  那名亲兵道:“邓将军说的对,徽安军并未转移到睦州,只不过派了一路人马攻打。”
  贾武一脸惊奇道:“你的意思是徽安军只派出部分人马就打下睦州城,大破衣锦军?这怎么可能,他们本就兵少,若非举全府之兵,如何能打下睦州城?如何能击败衣锦军?”
  “是真的,根据东面传来的情报,他们只派了两千五百人,统兵之人叫俞逊。”亲兵据实而说。
  听到亲兵的话,众人都愣住了,两千五百人破了五万人?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许久后,卢维义沉声道:“俞逊是何许人也?有人知道吗?”
  “节帅您忘了吗?当初唯一让蒙孝吃过败仗的人,名字就叫俞逊。”邓玄离眯着眼睛道,脸上挂着的笑容消失了。
  “原来是他。”卢维义暗叹一声,为何这种人才都跑到陆原那里去了?他以前在宁国县见过陆原几次,在他印象中,陆原不过就是个恃才傲物,其实没多少真本事的家伙,之所以被冯延庭重用,也不过是顶着个进士身份,莫非他当初一直隐藏着?可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不管如何,眼前情势容不得他不信,徽安府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要可怕的多,眼下决不可再和他们为敌,他沉声道:“谁愿出使徽安府?只要能与徽安府结盟,本帅赏一千金,给他升三级,再赐一间大宅!”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名文官纷纷请命,愿意出使,不过卢维义却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一名几乎站在最靠后的官员出列道:“节帅,下官与陆原是老朋友,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陆原与我方结盟!”
  卢维义向那人瞧了一眼,皱眉道:“你是?”
  “下官郑行,目前挂职池州刺史府司户参军佐之职。”这人正是当初给陆原借过钱的郑行。
  陆原被调到歙县后,他也被调到宣州一个县当县尉,后来宁国候事变,他虽逃过一劫,但官职也丢了,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前途。
  后来他听说卢维义带领宁国军叛唐,打下了池州,便巴巴的赶来,凭借着曾经在候府担任幕僚的资历,又混到一个官职。
  他此刻内心无比后悔,早知陆原会发达,当初真不该去要那三两银子,破坏了这段“纯洁”的友谊。
  见卢维义许下如此厚赏,他也顾不得脸皮了,决定去找陆原认个错,看他能不能念在以前一起去青楼的交情,原谅自己。
  “你说你与陆原是老朋友,可能证明?”卢维义有些意动,不过事关重大,还是要小心些,以免坏了大事。
  掌书记王子文出列道:“节帅,此人以前确实和陆原经常来往,并非虚言。”
  卢维义这才点了点头,道:“那好,只要你能办成此事,本帅答应的绝不食言。”
  “多谢节帅。”
  会议结束后,卢维义向一名亲兵吩咐道:“控制好郑行的家人。”
  既然郑行与陆原交厚,他不得不防止此人投奔徽安府。
  ……
  清源。
  当徽安军抵抗唐军时,清源军也没闲着,在李子谦的谋略下,清源军使用诱敌之策,将唐军引诱至泉州葫芦口,在那里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伏击战,只有少数百胜军和永安军逃回了虔州。
  而后清源军一鼓作气,打下了建州和汀州,领土已经和唐国的虔州、抚州和信州接壤。
  逃回的百胜军和永安军与虔州驻扎的昭武军会合,再加上信州驻扎的安化军,正与清源大军对峙,这也是安化军没有再进犯徽安府的原因。
  留从效如今声势大振,土地扩大一倍,手握四州之地,雄兵十数万,已经是一个让任何势力都不敢小看的势力了。
  清源军的军事计划一直都是按照李子谦的规划进行的,如今他们的计划是守住打下的土地,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找准机会,对福州下手。
  就在这时,北方传来徽安军打下睦州的消息,留从效立即召集文武,商议战略。
  当留从效的亲兵将战况说明后,赵魁最先开口:“他妈的,俞逊不是咱们军中的吗?几时跑到徽安府去了?”
  宣飞见留从效脸颊抽了一下,急忙解释道:“几个月前他就叛出清源了。”
  赵魁冷哼道:“我就知道这小子靠不住,不过他打仗倒确实不含糊。”
  “你闭嘴!”留从效瞪了他一眼,目光转向李子谦,问道:“军师,眼下吴越国有机可乘,我们是否可以提前对福州下手?”
  “大王,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稳住建州和汀州,稳步提高实力,而后再找机会攻打吴越,方为上策。”李子谦劝诫道。
  留从效微笑道:“军师说的有理,是本王太急了些。”
  陈洪进道:“大王,就算我们现在不宜进兵,但可以派使者去徽安府,与他们促进关系,等将来我们能出兵时,可以和他们约好,共伐吴越,届时共分土地。”
  “陈大哥说的极是,我们还可以暗中资助徽安府,防止他们被吴越国灭掉。”王保善附和道。
  “军师,你觉得呢?”留从效问。
  “派使可以,但资助却不必,从徽安府最近的几场战事来看,他们将来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劲敌。”
  “好,就按军师说的办!”留从效拍案道:“宣飞,你与陆原相识,就由你做这个使者吧。”
  “是。”宣飞无奈点头,可以的话,他现在并不想去徽安府。
  宣州。
  副枢密使谢温的大军经过这段时间的清剿,基本上将宣州的盗匪扫荡一空,他留下五千大军镇守宁国城,而后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向徽安府进发。
  一路之上,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
  当距离徽安府北方屏障绩溪城还有五十多里时,从金陵府快马来了一骑,给他带来了朝廷的一项新命令,看完诏书中内容,谢温皱起了眉头。
  “枢相,怎么了?”谢温手下一名将军问道。
  “徽安府打下了睦州,朝廷让我们暂时不要进军,在边界处驻扎,等待最新命令。”谢温沉声道。
  “这命令也太奇怪了,不打的话就退军,为何要在边界处驻军?”
  谢温冷冷道:“你我是军人,听令行事就行了,哪这么多问题,传令下去,大军转向,向宣州返回!”
  “是!”
  当谢温的大军返回宣州时,从金陵府内,派出一支使团向徽安府而去,使者正是新科状元徐士廉,他的任务是劝说徽安府再次归唐。
  李璟之所以想要招安徽安府,是因为百胜军和永安军的惨败,如今清源军威大盛,成为了唐国心腹之患,再加上徽安府忽然调头打下了吴越国睦州,让李璟生出了招安之心。
  就算不能招安,也可以先稳住徽安府,等解决清源后再收拾不迟。
  与此同时,北方。
  因为陆原的天牢事件,历史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唐国拒绝了契丹共同攻打周国的提议,因此契丹也没有出兵。
  而原本历史中,辽世宗耶律阮便是在这次出征中,遭到手下耶律察割的叛乱,被杀身亡。
  耶律阮是一位很尊崇汉文化的君主,他主张南北分治,决定继续巩固燕云十六州的统治,为南下统一汉人,做着准备。
  燕云十六州虽然相比辽国广阔的地盘来说,十分小,但人口占比却很大,三百多万的总人口中,燕云十六州占了一百多万。
  石敬瑭是在公元936年割让燕云十六州,此时十六州中的汉人大部分都还没有归胡,时刻期盼着中原王师到来。
  而辽世宗的这个南北分治政策已经开始影响着十六州的汉人,特别是新的南院大王耶律屋质开始善待汉人,十六州的汉人对辽国的抵触心开始慢慢降低。
  最先意识到这点的是周太祖郭威,若是让契丹人稳定住燕云十六州,将来后患无穷。
  因此他决定趁着南方混乱,攻取燕云十六州,以做北方屏障。
  尽管手下许多官员反对,甚至自己的义子郭荣也不赞成这次出兵,但郭威却十分坚决,向全国下了动员命令。
  像周国和辽国这种级别的国家大战,是需要很长时间准备的,双方到时候投入战斗的兵力也都是几十万级别的,战争动员很快影响到了周国各处。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与契丹接壤的各个节度军,皆加强了训练,放出哨马,各个关口也都增派了士兵。
  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