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俺也一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廷之所以威信沦丧,对各郡控制一点点丢失,都是因为伯鱼这样心怀私欲邪念的二千石太多了啊。”
  真正掌握哪些“烧毁”计薄的五官掾耿纯听说第五伦的打算后,不由啧啧称奇,他过去还一直以为第五伦是个正直的人,没想到这趟赴郡,全看清楚了。
  岂知第五伦一声长叹:“若是伦生于治世,自当做循规蹈矩的能臣。可如今在乱世,礼乐沦亡,朝令夕改,茫茫然不知所从,为了活命,也只能奸一些了。”
  第五伦这是实话,又反问:“伯山之父耿公为济平(定陶)大尹,难道在上计时就如实上报么?”
  “怎么可能!”耿纯当年在父亲身边待过一段时间,又做过大司农元士,当然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不管哪个时代,一涉及到纳税报账,都是无底黑洞,干干净净的,几乎没有。
  而且正如第五伦所言,这世道,老实人往往会吃最大的亏。就比如列尉大尹张湛,有时候因为灾异太多统统上禀导致被申饬,连带手下人扣工资抱怨不已。
  偶尔遇到大丰收,他也不知道给郡里留点,喜滋滋地报了上去,得了三公的口头赞赏,然后大车大车的粮食就被五均官来拉走了。
  隔年郡里遭灾,张湛苦巴巴向朝廷求援时,却被告知他得自救。
  如此一来上下皆不讨好,导致张湛的二千石越来越难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郡国和中央已经不再彼此信任,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第五伦瞅着郡仓中谷少,若是上计报上去,指不定会被朝廷下诏剿泰山贼的官军抽走多少去吃空饷,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遂决定“聪明”一回。
  “按理说,其实遇到特殊情形,暂缓上计亦可,伯山曾为纳言士,类似的例子没少见吧?”
  比如汉武帝时会稽太守严助赴任,数年不曾奉计……
  耿纯提醒第五伦:“旋即严助就被孝武皇帝斥责,最后还遭诛杀,伯鱼就不怕皇帝也下诏问你,‘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从横’?”
  但第五伦觉得这险值得冒,一来是前任的锅不甩白不甩,李焉谋逆那么大的靶子摆着,正好将魏君过去十年的烂账统统推他身上。
  二来,第五伦也算平叛功臣,皇帝再怎么小气,也该封他一个侯,哪能过河拆桥因这种小事而弃用呢?
  更何况第五伦在奏疏里保证了,一定好好厘清李焉究竟贪腐了多少粮秣用于造反,明年十月,将两岁上计一起补上!
  先用着拖字诀,毕竟明岁十月份,天下还不知道是什么形势呢。南方绿林军已然成势,东方樊崇泰山贼方兴未艾,百姓对朝廷官吏的愤怒冲天而起,星火渐渐燎原!扑不灭,浇不熄。
  指不定到那时,魏地跟京师消息都难以相通了,上计吏赶赴常安路上被劫持也是寻常事……再拖着拖着,也许大新就直接拖没了。
  “学校炸了,作业还需要交么?当然不用!”
  但第五伦在处理同一件事时,却又显现了他双标狗的本色。
  “虽然郡府要交给朝廷的计薄不慎损毁,但县要交给郡中的上计,却万不能缺!”
  第五伦对冯勤耳提面命,又派遣近来招募的“门下循行”十八人,分赴各县,通知县宰上在九月底前将秋收情况、及一整年各月计薄补上。
  耿纯道:“伯鱼现在不是才刚刚将政令班于郡府,连邺城都还没完全掌控,就打算对各县下手了?是否有些急躁。”
  第五伦道:“虽说应该按部就班,但吾等目光不能只盯着小小邺城,而将各县弃之不顾。”
  这天下虽然城郭众多,实质上还是被广大农村包围着。城市的郡仓想要充沛,需要各县持续不断的输血,第五伦手下,多少人的俸禄、衣食,兵粮,就指望秋租呢,哪能只坐等底下硕鼠们吃饱喝足的残羹冷炙呢?能从他们嘴里多抢下点也是好事。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不过第五伦却让门下循行去通知了就立刻回来,千万不要等待县吏同行。
  马援秒懂:“我知道,伯鱼是为了他们性命着想。”
  马丈人大笑道:“我当年在京尉郡做督邮时,可没少遇上‘盗贼’袭击!”
  没错,县上对付下来巡视查账的郡吏上生官,还有一个杀手锏,直接劫杀!
  第五伦没打算立刻跟各县撕破脸,毕竟他初来乍到,又无外援,也没力量立刻操控各县,只是想借此机会,瞧瞧各县宰的成色,谁该打√,谁头上是×。
  而到了九月下旬时,各县的计薄情况陆续派人递上来了,这让第五伦有幸见识到了一个又一个名场面。
  “郡南的内黄县的计吏来的路上,遇到了洪水!”
  “郡东阴安县遇到了山洪!”
  “巧了,郡北的清渊县也一样。”
  真巧啊,这个月挺旱的,几条河却跟约好了一般,专挑计吏路过时发水,第五伦都想将他们扔漳水里求雨了。
  最夸张的是,内黄县的计吏还一身泥水湿漉漉地进城,眼泪汪汪地捧着被洪水卷走,只剩下几根模糊不清字迹的竹简,跪在郡府前稽首不已。
  “下吏有过,下吏已经舍身拦着洪水,却还是没救下计薄啊!”
  “只舍着性命救下几根来,也算不辱使命了。”
  你当这是千里送鸿毛,礼轻情义重么?
  那内黄来的计吏最后还捶胸顿足,昏死过去。导致另外两个县的同行面面相觑,高下立判啊!他们怎么没想到这么演?竟愚蠢到直接让计薄“漂没”了。
  洪水三连之后,又有盗贼三连。
  数日后,三个县的计吏匆匆赶来,满脸惊恐地表示,他们在来的路上遭遇了“山贼”:涉县、武安、武始,确实都是郡西太行附近,多有盗寇出没,遭遇的频率很高。
  也是奇怪啊,这些盗贼多数大字不识,却偏对账册极感兴趣,还不伤人性命。
  不对,也有发生伤亡,死了好几个从吏的。武安县计吏身上还带着伤,颤颤巍巍从怀里掏出他“拼死”抢下来的一张计薄,上面还沾着血哩!
  和内黄计吏,可并列最佳演员了。
  第五伦真是长见识了,只对耿纯、马援叹息道:“我本以为推过于前任,已经足够无耻,没想到远不及诸县,往后得向这些计吏多学学啊。”
  好在,还有十一个县给了第五伦一个面子,在这随时可能遭遇山洪、地震、山贼的危险世道,有惊无险地将计薄送来了。
  正所谓“书到,拘校处实,牒别言”,这时候便轮到冯勤、黄长二人出场。他们带着一众门下吏,根据完好无损的郡中计薄,对属县呈送上来的副本加以核实、校对,如果发现错误,必须要查明原因。
  这一查,就全露馅了。
  黄长道:“郡君,所奏与先前不符的,一共有八个县,新到的秋收计薄也有大问题。”
  过去的账本不一定是实数,新交上来的就更假了。
  冯勤话语有些沉重,黄长却十分兴奋,他清楚,这位第五公,可不是任人期瞒的主,各县如此张狂,接下来只怕有好戏看了。
  最终账册没问题的,只有近在咫尺不好搞鬼的邺县、得了冯勤打招呼的繁阳县,还有梁期县三家“老实人”。
  或者说,聪明人。
  “且慢。”第五伦掰着指头一算,魏地十八县,这才十七个,还有一个呢?
  冯勤提醒道:“大尹忘了,元城县乃是天子祖地,永免租税,粮食自留,也不必上缴计薄给郡里。”
  元城县宰,朝廷都是挑着宗室远支子弟担任,平素都不鸟邺城郡府的,俨然郡中独立王国。
  好啊,这一通上计下来,第五伦算是看清楚了。
  他觉得朝廷鞭长莫及,权威丧尽,暂时动不了自己,而各县宰和他们背后的豪右也迫不及待地表示:“俺也一样!”
  各县就不觉得,第五伦这空降而来,手里无兵无粮的新大尹,能奈何得了他们,遂敢欺之亵之。
  确实没错,第五伦明知受了欺瞒,也没法一次性将所有不合作的县宰,以及和他们亲密合作,欺上瞒下的豪强连根拔起。
  但集中力量搞定一个县,却完全没有问题。
  第五伦看向新募的二人,冯勤虽然业务熟练,但毕竟是强扭来的小苦瓜,对自己终归不太热切。第五伦就是要拉他这位冯万石家的神童做个表率,不指望冯勤做太多,平日要加以亲近,让郡中豪右看到他的爱贤。
  而黄长这小侏儒则一心想要往上爬,功利心很强,自己对他平素不能太亲昵,否则容易被人说成是“宠爱佞臣”,但也可以用来做些狠事。
  “孟高。”第五伦点了门下书佐的名。
  “下吏在!”
  黄长早已等待多时,立刻应诺!
  第五伦似笑非笑:“我记得,你来自内黄县?”
  “与内黄县宰、计吏,熟识么?”
  既然是请客吃过饭,众人于堂上闲坐之际,哪能没有戏看呢?
  恩要施,威也得立,接下来的戏,叫做……
  “杀鸡儆猴!”
  ……
  ps:赶飞机,提前发,有点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