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天噩耗
突利部王庭——现在叫丰州刺史府了。
随着两家金矿和一家煤矿的开始开采,突利贵族们看到了另外的生财之道,就对放牧的兴趣开始降低了。
为了稳定这些突利部的贵族,经过朝廷同意,丰州的矿产资源全部采用股份制经营。朝廷占股份的51﹪,李愔占10﹪,其余股份由突利部贵族和自由民自愿参与。
今年,由于时间关系,暂时只能够上马这些项目,就是这样,已经解决了5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城市建设也雇佣了大批劳工,又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李愔和突利可汗(现在叫丰州郡王了)阿史那什钵苾突然发现,要是按照丰州的开发计划执行下去,在丰州的8万多牧民,不仅不存在安置问题,而且人手会有很大的缺口。
阿史那什钵苾写了一个奏章,李愔在上面署名,可以在内地招募部分有经验的农户和各类工匠,前往丰州参与这里的开发。李世民批准了这个要求,给予了3000人的招募名额。
草原上牛羊等牲畜资源丰富,经过李世民的同意,在丰州也建立了一家化工厂。大量屠宰的牲畜的皮革,则用来建立了一家军用服装厂。
军用服装厂主要的产品是皮大衣、皮手套、皮坎肩、皮帽子和大头鞋,主要供应在草原上的近3万名唐军官兵。
丰州唐军军营。
丰州的驻军单位是边防军的一个军,6000人,编制为两个守捉,各2800人,下面是5个镇,各500人。其余人员为机关和直属部队。
最高长官是军使(正四品),现在设置了政治副使(正四品下)。
在梁王李愔关照下,丰州驻军的营房里,全部修建了火炕,还修建了蔬菜温室。官兵们也都穿上了过冬皮制衣物。
李绩行文兵部,从丰州军用服装厂,订购了大批的过冬皮制衣物,在过冬前,草原上的事务基本上有了着落。
李愔在草原上忙忙碌碌的,干劲十足,眼看着草原上的事情一点点理顺了,他的心里十分安慰。他相信经过草原开发,牧民内迁,发展工农业等措施,草原民族和内地人逐渐融合,用不了多少年,整个草原将彻底融入大唐,成为大唐巩固的领土。
今天就是冬至了。
在丰州刺史府的临时住宅里,李愔上午就觉得昏昏沉沉的,中午简单地吃来一点东西,就睡下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觉得心情灰暗,情绪怎么也高不起来。
果然,杜荷推门进来了,说道:“长安来信了,太子殿下出事了。”
李愔强作镇定地问道:“什么情况?”
杜荷把李旦的来信递给了他。
原来,在不久前的一次秋季打猎的时候,太子李成乾遇到了一只豹子,战马受惊,将他摔下了马,无巧不巧,右腿正好摔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腿骨摔碎了。残疾是肯定的了。
“我靠,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愔觉得就像天塌了一样,眼前一阵发黑,险些摔倒在地。
杜荷看到李愔的状态,心中既吃惊又有些纳闷,心道:“愔哥对太子李成乾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吧?怎么反应会如此激烈?”
杜荷赶紧扶住李愔,让他躺下。接着,就喊采纱前来照顾他。
李愔止住了他,说道:“你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李愔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历史上的李成乾,虽然才智上属于一般人,但是他孝顺仁爱,还是个正常的青年。后来,在他17岁那年,他的腿摔坏了,从此就开始自卑,在社会大众,尤其李恪和李泰的压力下,逐渐自暴自弃,成为了一个变态,最终被废除了太子之位。
李愔来到这个时代,他的目标是要保护李成乾,扶助他登上帝位,他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他最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成乾今年已经18岁了。李愔以为既然自己都能够穿越,去年李成乾也没有出事,看来历史已经改变了。谁想到,李成乾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不是他这只小蝴蝶可以轻易改变的。
李愔对未来的一切希望都落空了!他头痛欲裂,眼前一片黑暗。
闻讯赶来的采纱,以及阿史那晴等人,在门外十分担忧,他们不敢出声,就在外面悄悄等候着。他们不知道历史的走向,不清楚李愔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反应。
李愔躺了一下午,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觉得,自己应该第一时间去安慰太子李成乾,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
“难道,我去给他讲什么孙斌、王佐的故事?还是讲什么其他的身残志坚的人物传记?”李愔心道。
从他对李成乾的了解来看,这位太子爷显然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物,他性情懦弱、懒散、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打击,若是没有发生残疾这件事,在自己的辅佐下,也许能够成为一个守成之君。
可是……
生活中没有可是!
李愔决定返回长安,尽可能地去鼓励李成乾,振作他的精神。
李愔现在是草原宣抚使,责任重大,是不能随便离开草原的。于是他写了一道奏章,派杜荷返回长安,请求李世民批准他回去汇报工作。
李愔叮嘱杜荷代表自己去探视李成乾,顺便看看朝廷上有什么反应。
长安城。
正如李愔所担心的那样,自从太子李成乾受伤之后,朝廷上一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成乾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走出东宫了。他的腿伤已经渐渐好了,可是走路明显地有些吃力,一瘸一拐的。他原本在面对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的时候,就感到有些压力。现在,他的压力就更大了。
除了李愔以外,整个大唐最关心他的莫过于长孙皇后了。长孙皇后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她现在也是深深的忧虑。她所担心的不仅仅是长子李成乾的身体,而是为他的前途深深担忧。
随着两家金矿和一家煤矿的开始开采,突利贵族们看到了另外的生财之道,就对放牧的兴趣开始降低了。
为了稳定这些突利部的贵族,经过朝廷同意,丰州的矿产资源全部采用股份制经营。朝廷占股份的51﹪,李愔占10﹪,其余股份由突利部贵族和自由民自愿参与。
今年,由于时间关系,暂时只能够上马这些项目,就是这样,已经解决了5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城市建设也雇佣了大批劳工,又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李愔和突利可汗(现在叫丰州郡王了)阿史那什钵苾突然发现,要是按照丰州的开发计划执行下去,在丰州的8万多牧民,不仅不存在安置问题,而且人手会有很大的缺口。
阿史那什钵苾写了一个奏章,李愔在上面署名,可以在内地招募部分有经验的农户和各类工匠,前往丰州参与这里的开发。李世民批准了这个要求,给予了3000人的招募名额。
草原上牛羊等牲畜资源丰富,经过李世民的同意,在丰州也建立了一家化工厂。大量屠宰的牲畜的皮革,则用来建立了一家军用服装厂。
军用服装厂主要的产品是皮大衣、皮手套、皮坎肩、皮帽子和大头鞋,主要供应在草原上的近3万名唐军官兵。
丰州唐军军营。
丰州的驻军单位是边防军的一个军,6000人,编制为两个守捉,各2800人,下面是5个镇,各500人。其余人员为机关和直属部队。
最高长官是军使(正四品),现在设置了政治副使(正四品下)。
在梁王李愔关照下,丰州驻军的营房里,全部修建了火炕,还修建了蔬菜温室。官兵们也都穿上了过冬皮制衣物。
李绩行文兵部,从丰州军用服装厂,订购了大批的过冬皮制衣物,在过冬前,草原上的事务基本上有了着落。
李愔在草原上忙忙碌碌的,干劲十足,眼看着草原上的事情一点点理顺了,他的心里十分安慰。他相信经过草原开发,牧民内迁,发展工农业等措施,草原民族和内地人逐渐融合,用不了多少年,整个草原将彻底融入大唐,成为大唐巩固的领土。
今天就是冬至了。
在丰州刺史府的临时住宅里,李愔上午就觉得昏昏沉沉的,中午简单地吃来一点东西,就睡下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觉得心情灰暗,情绪怎么也高不起来。
果然,杜荷推门进来了,说道:“长安来信了,太子殿下出事了。”
李愔强作镇定地问道:“什么情况?”
杜荷把李旦的来信递给了他。
原来,在不久前的一次秋季打猎的时候,太子李成乾遇到了一只豹子,战马受惊,将他摔下了马,无巧不巧,右腿正好摔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腿骨摔碎了。残疾是肯定的了。
“我靠,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愔觉得就像天塌了一样,眼前一阵发黑,险些摔倒在地。
杜荷看到李愔的状态,心中既吃惊又有些纳闷,心道:“愔哥对太子李成乾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吧?怎么反应会如此激烈?”
杜荷赶紧扶住李愔,让他躺下。接着,就喊采纱前来照顾他。
李愔止住了他,说道:“你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李愔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历史上的李成乾,虽然才智上属于一般人,但是他孝顺仁爱,还是个正常的青年。后来,在他17岁那年,他的腿摔坏了,从此就开始自卑,在社会大众,尤其李恪和李泰的压力下,逐渐自暴自弃,成为了一个变态,最终被废除了太子之位。
李愔来到这个时代,他的目标是要保护李成乾,扶助他登上帝位,他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他最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成乾今年已经18岁了。李愔以为既然自己都能够穿越,去年李成乾也没有出事,看来历史已经改变了。谁想到,李成乾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
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不是他这只小蝴蝶可以轻易改变的。
李愔对未来的一切希望都落空了!他头痛欲裂,眼前一片黑暗。
闻讯赶来的采纱,以及阿史那晴等人,在门外十分担忧,他们不敢出声,就在外面悄悄等候着。他们不知道历史的走向,不清楚李愔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反应。
李愔躺了一下午,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觉得,自己应该第一时间去安慰太子李成乾,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
“难道,我去给他讲什么孙斌、王佐的故事?还是讲什么其他的身残志坚的人物传记?”李愔心道。
从他对李成乾的了解来看,这位太子爷显然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物,他性情懦弱、懒散、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打击,若是没有发生残疾这件事,在自己的辅佐下,也许能够成为一个守成之君。
可是……
生活中没有可是!
李愔决定返回长安,尽可能地去鼓励李成乾,振作他的精神。
李愔现在是草原宣抚使,责任重大,是不能随便离开草原的。于是他写了一道奏章,派杜荷返回长安,请求李世民批准他回去汇报工作。
李愔叮嘱杜荷代表自己去探视李成乾,顺便看看朝廷上有什么反应。
长安城。
正如李愔所担心的那样,自从太子李成乾受伤之后,朝廷上一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成乾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走出东宫了。他的腿伤已经渐渐好了,可是走路明显地有些吃力,一瘸一拐的。他原本在面对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的时候,就感到有些压力。现在,他的压力就更大了。
除了李愔以外,整个大唐最关心他的莫过于长孙皇后了。长孙皇后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她现在也是深深的忧虑。她所担心的不仅仅是长子李成乾的身体,而是为他的前途深深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