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不要赏赐的左前锋
严守义放火烧苏城的事传回京城,皇帝龙颜大怒,拍着龙椅破口大骂,两军交战,不伤及无辜,严守义这种恶劣的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皇帝震怒,底下朝臣跪了一地,谁也不敢吱声。
这个当口,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进了宫里。说是严守义率领军队退至一处峡口,被楚王的军队伏击,取走了脑袋,底下人群龙无首,加上楚王威名在外,不敢反抗,纷纷束手就摛,几万大军便这样被楚王接管,好在他没有乘胜北上,而是返回了苏城一带。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半天没说话,脸色却是愈发苍白,底下的朝臣们则议论纷纷。
“楚王不是坐镇苏城吗?怎么又追击严守义去了?”
“不是楚王,是楚王手下,叫做杜长风的左先锋取走了严守义的脑袋。”
“倒底是强将底下无弱兵,咳咳,我是说幸亏不是楚王本人,不然他定要挥军北上,现在只怕已经到了渭水边了。”
“……”
白丞相听着耳边聒噪的声音,看一眼高台上的皇帝,大声说道:“不要吵了,大家何必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楚王的兵力不及咱们的三成,他留在苏城,止步不前,定是有所顾虑,皇上仁心宅厚,怕百姓们受苦,所以没有挥军南下,还是想通过和谈,让楚王退兵,若是楚王一意孤行,皇上的铁骑营,必定杀他个片甲不留。”
听了白丞相的话,朝臣们渐渐安静下来,都看向皇帝。
皇帝此时显得很平静,脸色却仍是苍白,“丞相说的没错,都是东越的子民,伤了谁朕都心疼,打内战,最受苦的是百姓,手足相残也是不朕的意愿,但楚王若不听劝,朕也顾不得什么手足脸面,乱臣贼子,得之诛杀!”
退了朝,皇帝回了南书房,谁也没让跟着,自己窝在酸枝木大椅上闭目养神。
白丞相悄悄进去,轻声唤他,“皇上。”
皇帝没睁眼,只是叹气:“事到如今,丞相认为要如何是好?”不等白丞相答,又接着道:“说起来真是可笑,三年前,他为朕杀退了太子的军队,三年后,为了太子,他又来逼朕,朕真不知道他心里倒底是怎么想的?这些年,朕自问待他不薄啊,兵权全交到他手里,可他呢,口口声声说效忠朕,转头就起兵,想一想,朕真是心寒啊,难道这些年,朕的努力和辛苦他就一点都看不到吗……”
白丞相不说话,躬着身子沉默的听着皇帝发牢骚,等他停下来,才说,“皇上,老臣倒是在严守义放火烧城一事上得到了一点启发。”
皇帝睁开眼睛来看他,“什么启发?”
“苏城失火,楚王止步不前,他如今想得民心,做出一副忧民的样子,帮着重建和修缮,这样一来,对咱们是有好处的,既然是这样,老臣想,不妨传令下去,守不住的城,撤退前都放一把火,一来我军可以安然撤退,二来可以拖住楚王的脚步,为咱们赢取调兵遣将的时间,皇上以为意下如何?”
皇帝脸色剧变,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大胆!严守义的行为已经卑劣到令人发指,你怎么还能让朕下这样的命令?百姓的生死都不顾了吗?”
“皇上。”面对皇帝的怒火,白丞相并不害怕,“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百姓是皇上的百姓,为了皇上的伟业,百姓们做一点小小的牺牲,又有何妨?重要的是保住皇上的江山社稷呀,待天下平定,皇上开创盛世,百姓们安居乐业,到那时,一切都有定论。皇上名垂青史,而楚王必定遗臭万年啊!”
皇帝心烦意乱的摇摇头,喃喃道:“不行,朕不能那样做。”
“皇上,难道您真想楚王挥军北上,兵临城下吗?”白丞相力劝道:“现在最要紧的是江山社稷,等楚王杀进临安城,一切都晚了啊,皇上!”
皇帝重新靠在椅背上,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
苏城府尹,杜长风大步流星走进议事厅,对着主位上的人单膝跪下,双手将一个包袱举过头顶:“王爷,属下不辱使命,将严守义的脑袋带回来了。”
边上贾桐赶紧去接了包袱放在案台上打开,里边赫然就是严守义的人头。
楚王展颜一笑,“起来吧,干得不错。”他看着杜长风,“你想要什么赏赐,但说无妨。”
杜长风默了一下,心道,我想要千帆,你肯放手吗?
楚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说吧,只要你开口,什么都可以。”
杜长风躬身拱手,“这是属下的职责,应当的,属下不要赏赐。”
楚王一腔期盼落了空,不免有点扫兴,还是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杜长风有所企图。做为曾经的情敌,他实在太好奇杜长风的变化,并且伴着不太好的预感,捷报传回来,他就在猜杜长风会要什么,可他居然说什么都不要。
他审视的看着杜长风,“当真什么也不要?”
“属下当真什么也不要。”
楚王修长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怎么觉得越发不安了呢,“杜长风,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本王赏个女人给你暖被窝怎么样?”
这话一说出来,满屋皆惊,杜长风更是吓得卟通往地上一跪:“王爷的好意属下心领了,属下只想领兵打战,早一日打进临安城,其他的什么都不想。”
楚王哈哈大笑,“瞧你这点子出息,一个女人哪能把你吓成这样,本王也是一片好意,你就不要推辞了。”
杜长风哪里肯要,执拗的跪着,“请王爷收回成命。”
“放肆!”他越不肯要,楚王越觉得不对劲,“为什么不要?你心里是不是还想……”说到这里,他打住了,人多嘴杂的,要让人听了传出去也不好。他和杜长风的名声倒没什么,就怕不知内情的人说白千帆的闲话,毕竟这是个男尊女卑的世道,人们总是习惯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所以才有了红颜祸水,水性扬花这些典故。
最后这事还是不了了之了,对一个刚刚立了军功的青年将领来说,因为不肯接受赏赐而被惩罚,好象有点说不过去。
杜长风复完命退了下去,楚王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的疑虑却更深了。
皇帝震怒,底下朝臣跪了一地,谁也不敢吱声。
这个当口,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进了宫里。说是严守义率领军队退至一处峡口,被楚王的军队伏击,取走了脑袋,底下人群龙无首,加上楚王威名在外,不敢反抗,纷纷束手就摛,几万大军便这样被楚王接管,好在他没有乘胜北上,而是返回了苏城一带。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半天没说话,脸色却是愈发苍白,底下的朝臣们则议论纷纷。
“楚王不是坐镇苏城吗?怎么又追击严守义去了?”
“不是楚王,是楚王手下,叫做杜长风的左先锋取走了严守义的脑袋。”
“倒底是强将底下无弱兵,咳咳,我是说幸亏不是楚王本人,不然他定要挥军北上,现在只怕已经到了渭水边了。”
“……”
白丞相听着耳边聒噪的声音,看一眼高台上的皇帝,大声说道:“不要吵了,大家何必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楚王的兵力不及咱们的三成,他留在苏城,止步不前,定是有所顾虑,皇上仁心宅厚,怕百姓们受苦,所以没有挥军南下,还是想通过和谈,让楚王退兵,若是楚王一意孤行,皇上的铁骑营,必定杀他个片甲不留。”
听了白丞相的话,朝臣们渐渐安静下来,都看向皇帝。
皇帝此时显得很平静,脸色却仍是苍白,“丞相说的没错,都是东越的子民,伤了谁朕都心疼,打内战,最受苦的是百姓,手足相残也是不朕的意愿,但楚王若不听劝,朕也顾不得什么手足脸面,乱臣贼子,得之诛杀!”
退了朝,皇帝回了南书房,谁也没让跟着,自己窝在酸枝木大椅上闭目养神。
白丞相悄悄进去,轻声唤他,“皇上。”
皇帝没睁眼,只是叹气:“事到如今,丞相认为要如何是好?”不等白丞相答,又接着道:“说起来真是可笑,三年前,他为朕杀退了太子的军队,三年后,为了太子,他又来逼朕,朕真不知道他心里倒底是怎么想的?这些年,朕自问待他不薄啊,兵权全交到他手里,可他呢,口口声声说效忠朕,转头就起兵,想一想,朕真是心寒啊,难道这些年,朕的努力和辛苦他就一点都看不到吗……”
白丞相不说话,躬着身子沉默的听着皇帝发牢骚,等他停下来,才说,“皇上,老臣倒是在严守义放火烧城一事上得到了一点启发。”
皇帝睁开眼睛来看他,“什么启发?”
“苏城失火,楚王止步不前,他如今想得民心,做出一副忧民的样子,帮着重建和修缮,这样一来,对咱们是有好处的,既然是这样,老臣想,不妨传令下去,守不住的城,撤退前都放一把火,一来我军可以安然撤退,二来可以拖住楚王的脚步,为咱们赢取调兵遣将的时间,皇上以为意下如何?”
皇帝脸色剧变,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大胆!严守义的行为已经卑劣到令人发指,你怎么还能让朕下这样的命令?百姓的生死都不顾了吗?”
“皇上。”面对皇帝的怒火,白丞相并不害怕,“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百姓是皇上的百姓,为了皇上的伟业,百姓们做一点小小的牺牲,又有何妨?重要的是保住皇上的江山社稷呀,待天下平定,皇上开创盛世,百姓们安居乐业,到那时,一切都有定论。皇上名垂青史,而楚王必定遗臭万年啊!”
皇帝心烦意乱的摇摇头,喃喃道:“不行,朕不能那样做。”
“皇上,难道您真想楚王挥军北上,兵临城下吗?”白丞相力劝道:“现在最要紧的是江山社稷,等楚王杀进临安城,一切都晚了啊,皇上!”
皇帝重新靠在椅背上,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
苏城府尹,杜长风大步流星走进议事厅,对着主位上的人单膝跪下,双手将一个包袱举过头顶:“王爷,属下不辱使命,将严守义的脑袋带回来了。”
边上贾桐赶紧去接了包袱放在案台上打开,里边赫然就是严守义的人头。
楚王展颜一笑,“起来吧,干得不错。”他看着杜长风,“你想要什么赏赐,但说无妨。”
杜长风默了一下,心道,我想要千帆,你肯放手吗?
楚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说吧,只要你开口,什么都可以。”
杜长风躬身拱手,“这是属下的职责,应当的,属下不要赏赐。”
楚王一腔期盼落了空,不免有点扫兴,还是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杜长风有所企图。做为曾经的情敌,他实在太好奇杜长风的变化,并且伴着不太好的预感,捷报传回来,他就在猜杜长风会要什么,可他居然说什么都不要。
他审视的看着杜长风,“当真什么也不要?”
“属下当真什么也不要。”
楚王修长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怎么觉得越发不安了呢,“杜长风,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本王赏个女人给你暖被窝怎么样?”
这话一说出来,满屋皆惊,杜长风更是吓得卟通往地上一跪:“王爷的好意属下心领了,属下只想领兵打战,早一日打进临安城,其他的什么都不想。”
楚王哈哈大笑,“瞧你这点子出息,一个女人哪能把你吓成这样,本王也是一片好意,你就不要推辞了。”
杜长风哪里肯要,执拗的跪着,“请王爷收回成命。”
“放肆!”他越不肯要,楚王越觉得不对劲,“为什么不要?你心里是不是还想……”说到这里,他打住了,人多嘴杂的,要让人听了传出去也不好。他和杜长风的名声倒没什么,就怕不知内情的人说白千帆的闲话,毕竟这是个男尊女卑的世道,人们总是习惯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所以才有了红颜祸水,水性扬花这些典故。
最后这事还是不了了之了,对一个刚刚立了军功的青年将领来说,因为不肯接受赏赐而被惩罚,好象有点说不过去。
杜长风复完命退了下去,楚王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的疑虑却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