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冷战阴云
重新回到被这架图-4a的舱门口,众人的手中已经各自多了一枚盖格计数器。在大伊万的带领下,几个人依次了钻进结着些许冰霜的机舱。随着漆黑的内部被手电筒和头灯的光束照亮,简陋的内装也出现在了每个人的视野中。
“有一说一,这也太糙了,看着还不如瓦兹小面包呢。”
石泉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上的盖格计数器贴在机舱裸露的肋骨上,让他稍稍安心的是,辐射值虽然确实有点高,但还远远没有超过安全值的上限。
“能用就行,这里面弄的再好看有什么用?半空中一旦坏了,修起来都不方便。”大伊万说话的同时,也在用盖格计数器测量了机舱和弹舱之间的防辐射隔舱。
在反复确认了辐射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后,大伊万这才有心思卖弄,而他带着众人第一个要看的,自然是曾经很可能装过的核弹的弹舱。
大伊万热情洋溢的介绍道,“这是核航弹悬浮储存系统,说不定在苏联时代,在这架轰炸机的这个弹舱里,曾经投下过致命的核弹。”
“最后还是像废铁一样被丢在这儿”
娜莎颇有些惋惜的叹息道,说苏联财大气粗也好,说他浪费也罢,这样被丢弃的轰炸机远非个例,在这片曾经广袤的国土上,在分崩离析的那段岁月,这样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
一句话将大伊万打击的没了兴致,众人参观了一番,各自拍下几张照片之后,转身走向了这架轰炸机的驾驶舱。
随着附加了厚实的防辐射层的舱门被打来,眼前看到的一幕却让众人大感意外,在驾驶舱的玻璃上,仔细的贴着一层遮光的铝箔,略显简陋的操作台和座椅上还盖着一块厚实的毛毯。
甚至当大伊万掀开毛毯,这座椅上不但放着航空头盔,而且还有一本装在塑胶袋子里的检修记录。
“我收回刚刚的话,这好像不是被抛弃的。”娜莎说话的同时拿起了检修记录本,打开之后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
“封存时间是1953年8月,最后一次例行维护是在1977年的8月!”娜莎抬起头,“是封存!不是遗弃,更不是事故!”
大伊万闻言接过娜莎手中的检修记录,认真的从第一页开始看起来,等到厚厚的一本检修记录被翻完,他那张熊脸上已经写满了疑惑,“确实是封存,检修记录里根本就没有记载这架轰炸机出现过冲出跑道之类的事故!”
“会不会是苏联解体后被人为推出跑道的?”石泉猜测道。
“苏联解体前就被封存了,确实像是人为推出跑道的。”大伊万将检修记录重新装进塑胶袋子,“我们去塔台找找线索,说不定能发现点什么。”
“阿萨克,你回直升机守着。”石泉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道,探险归探险,但那架直升机可不能出事儿。
“有没有可能是被风吹出去的?”邓书香做出个极为外行的猜测。
石泉微微摇头,“那是一架战略轰炸机,不是公园水面上的鸭子船。”
一边往塔台的方向走,众人一边各自发表着内心的猜测,等到何天雷在邓书香的帮助下打开塔台入口的大门之后,众人沿着旋转楼梯爬到了最顶层。
在穿过一道上锁的木门之后,众人越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这塔台里就像那架轰炸机的驾驶舱一样,不但玻璃上贴着遮光的铝箔,指挥台也同样盖着毯子。
甚至更让他们觉得惊悚的是,在这指挥塔中间天花板上,还挂着一个仍在用红色数字显示时间的电子表!
“咕噜”
所有人都清晰的听到了大伊万咽唾沫的声音,随后只听这货声音干涩的说道,“这座军事基地不会还在运行吧?”
“如果还在运行,我们早就已经被抓起来了。”在这种时候,娜莎可比大伊万冷静的多,“只是个电子表而已。”
“但是电从哪来的?”
大伊万强忍着颤抖问道,同时不忘手欠的扳动门框边的开关,让众人觉得惊讶的是,头顶的日光灯管竟然真的在一阵闪烁后被点亮了!
这一幕让大伊万赶紧又关上了电源,这货就是个典型的俄罗斯人,勇猛、彪悍、野蛮甚至还带着一些幼稚的偏执和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
但与此同时,他也有毛子男人们共有的缺点,在遇到自认为无法抗衡的困境或者恐惧时,又会轻易的自动放弃,甚至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并且变得格外懦弱和胆怯。
显而易见,恰恰是因为对苏联以及继承苏联大部分衣钵的俄罗斯了解太多,他已经被那只泛着红光、不断跳动的电子表以及闪烁的日光灯管给吓坏了。
“找找不就知道了”石泉朝何天雷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开始了寻找。
在一番搜索之后,位于塔台一层一个不起眼房间里,十几组热核电池为众人揭晓了答案。而从挂在这些热核电池上的检修记录来看,这里最后一次维护竟然是在2011年的夏天。
“所以这里到底有没有被废弃?”这下连娜莎都陷入了疑惑。
“不管有没有,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如果被抓早就抓了。”
娜莎同样有着斯拉夫女人在男人们不顶事之后特有的坚强和勇敢,这个平时带着优雅气质的斯拉夫姑娘一把掀开指挥台上覆盖的毯子,和石泉等人一起,仔细的寻找着所有可能存在的文字记录。
大伊万缓了缓神也总算是冷静下来,径直走向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柜子,直接用撬棍别开了上锁的柜门。
“都来这儿吧,这座塔台所有的档案记录应该都在这儿了。”
“不怕了?”
石泉调侃着问道,他倒是一点儿不怕,就像娜莎说的,真要是抓,早在他们的直升机飞到这里的时候就被锁定了,根本不会给他们机会去那架轰炸机里看看。
“我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害怕这个单词。”大伊万梗着脖子拒不承认刚刚那一瞬间的认怂。
“那就赶紧过来帮忙”娜莎没好气的从柜子里拿出厚厚的一摞档案袋拍在了大伊万的怀里。
随着头顶的日光灯管被再一次点亮,众人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仔细的翻阅着他们找到的档案。
在众人的忙碌中,那架图-4a轰炸机飞抵这里,以及检修、封存的记录被找到,苏联解体后这座军事基地被废弃的时间也被确定,甚至连2011年重新启用的原因也找了出来。
从这些档案里,众人也大概得知,那架轰炸机确实没有出现事故,而是在苏联解体后,这里被第一次废弃时,由当时驻扎在这里的地勤和士兵把它推到跑道外面的。
但一架拥有核航弹投送能力的轰炸机为什么会被丢到这里并没有飞回欧洲部分,却根本没有被提及。不过即便如此,冷静下来的大伊万却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发现了端倪。
“1953年封存的图-4a轰炸机,而且一直到70年代,都还有定期保养记录。”大伊万晃荡着手中单独找出来的记录档案,“我几乎已经猜到了答案。”
“想说就赶紧说”娜莎没好气的说道。
“1953年的8月14号,苏联宣布拥有了氢弹”
大伊万咧咧嘴,指了指仍旧被铝箔纸封住的塔台窗户,将自己的疯狂猜测和盘托出,“而图-4a的最大航程,足够支撑它带着氢弹从这里飞到美国的华盛顿。”
“核报复?!”石泉将呼之欲出的答案喊了出来。
却不想大伊万听完反倒摇摇头,“应该叫核打击才更准确一些。从1947年冷战爆发,美国人想用300枚原子弹毁灭苏联的奇葩想法出现开始,苏联就一直在寻找着反制手段。
在洲际导弹能准确打到美国本土之前,远程轰炸机投弹就是唯一的手段。而我们刚刚看到的那架轰炸机,显然就是为了这种可能的出现而封存的。”
说到这里,大伊万翻动手中的档案,最后定格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详细记录说道,“这架轰炸机最后一次保养记录是1977年,那时苏联的ss-9悬崖导弹早就已经可以做到足够精准的打到美国本土,而且图22m也已经开始服役,这种几乎有去无回的远程核轰炸机已经没有太多的存在意义了。”
“可是,为什么把它布置在这里?”何天雷终究只是个排雷兵出身,平时又不像刘小野没事儿就翻历史书,所以一时间仍旧有些看不明白。
“原因很简单”
石泉笑了笑,“远离苏联人口密集区,这里绝对不会被当作第一轮核打击的目标。如果核战爆发,只要这座军事基地能撑过第一轮核打击,就能进行核报复。”
“按照苏联人的习惯,他们也许更倾向于提前动手。”大伊万指了指头顶,“那个时代的北极头顶上可没有太多能监控到飞机的卫星。”
“先生们”
娜莎突兀的说道,“所以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在1977年之前,那架飞机的弹舱里很有可能一直挂着核弹甚至氢弹?”
“自信点,把可能去掉”
大伊万叹了口气,“冷战巅峰时代,这种随时装着核弹,随时准备起飞的轰炸机绝对不止这么一架。”
“有一说一,这也太糙了,看着还不如瓦兹小面包呢。”
石泉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上的盖格计数器贴在机舱裸露的肋骨上,让他稍稍安心的是,辐射值虽然确实有点高,但还远远没有超过安全值的上限。
“能用就行,这里面弄的再好看有什么用?半空中一旦坏了,修起来都不方便。”大伊万说话的同时,也在用盖格计数器测量了机舱和弹舱之间的防辐射隔舱。
在反复确认了辐射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后,大伊万这才有心思卖弄,而他带着众人第一个要看的,自然是曾经很可能装过的核弹的弹舱。
大伊万热情洋溢的介绍道,“这是核航弹悬浮储存系统,说不定在苏联时代,在这架轰炸机的这个弹舱里,曾经投下过致命的核弹。”
“最后还是像废铁一样被丢在这儿”
娜莎颇有些惋惜的叹息道,说苏联财大气粗也好,说他浪费也罢,这样被丢弃的轰炸机远非个例,在这片曾经广袤的国土上,在分崩离析的那段岁月,这样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
一句话将大伊万打击的没了兴致,众人参观了一番,各自拍下几张照片之后,转身走向了这架轰炸机的驾驶舱。
随着附加了厚实的防辐射层的舱门被打来,眼前看到的一幕却让众人大感意外,在驾驶舱的玻璃上,仔细的贴着一层遮光的铝箔,略显简陋的操作台和座椅上还盖着一块厚实的毛毯。
甚至当大伊万掀开毛毯,这座椅上不但放着航空头盔,而且还有一本装在塑胶袋子里的检修记录。
“我收回刚刚的话,这好像不是被抛弃的。”娜莎说话的同时拿起了检修记录本,打开之后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
“封存时间是1953年8月,最后一次例行维护是在1977年的8月!”娜莎抬起头,“是封存!不是遗弃,更不是事故!”
大伊万闻言接过娜莎手中的检修记录,认真的从第一页开始看起来,等到厚厚的一本检修记录被翻完,他那张熊脸上已经写满了疑惑,“确实是封存,检修记录里根本就没有记载这架轰炸机出现过冲出跑道之类的事故!”
“会不会是苏联解体后被人为推出跑道的?”石泉猜测道。
“苏联解体前就被封存了,确实像是人为推出跑道的。”大伊万将检修记录重新装进塑胶袋子,“我们去塔台找找线索,说不定能发现点什么。”
“阿萨克,你回直升机守着。”石泉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道,探险归探险,但那架直升机可不能出事儿。
“有没有可能是被风吹出去的?”邓书香做出个极为外行的猜测。
石泉微微摇头,“那是一架战略轰炸机,不是公园水面上的鸭子船。”
一边往塔台的方向走,众人一边各自发表着内心的猜测,等到何天雷在邓书香的帮助下打开塔台入口的大门之后,众人沿着旋转楼梯爬到了最顶层。
在穿过一道上锁的木门之后,众人越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这塔台里就像那架轰炸机的驾驶舱一样,不但玻璃上贴着遮光的铝箔,指挥台也同样盖着毯子。
甚至更让他们觉得惊悚的是,在这指挥塔中间天花板上,还挂着一个仍在用红色数字显示时间的电子表!
“咕噜”
所有人都清晰的听到了大伊万咽唾沫的声音,随后只听这货声音干涩的说道,“这座军事基地不会还在运行吧?”
“如果还在运行,我们早就已经被抓起来了。”在这种时候,娜莎可比大伊万冷静的多,“只是个电子表而已。”
“但是电从哪来的?”
大伊万强忍着颤抖问道,同时不忘手欠的扳动门框边的开关,让众人觉得惊讶的是,头顶的日光灯管竟然真的在一阵闪烁后被点亮了!
这一幕让大伊万赶紧又关上了电源,这货就是个典型的俄罗斯人,勇猛、彪悍、野蛮甚至还带着一些幼稚的偏执和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
但与此同时,他也有毛子男人们共有的缺点,在遇到自认为无法抗衡的困境或者恐惧时,又会轻易的自动放弃,甚至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并且变得格外懦弱和胆怯。
显而易见,恰恰是因为对苏联以及继承苏联大部分衣钵的俄罗斯了解太多,他已经被那只泛着红光、不断跳动的电子表以及闪烁的日光灯管给吓坏了。
“找找不就知道了”石泉朝何天雷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开始了寻找。
在一番搜索之后,位于塔台一层一个不起眼房间里,十几组热核电池为众人揭晓了答案。而从挂在这些热核电池上的检修记录来看,这里最后一次维护竟然是在2011年的夏天。
“所以这里到底有没有被废弃?”这下连娜莎都陷入了疑惑。
“不管有没有,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如果被抓早就抓了。”
娜莎同样有着斯拉夫女人在男人们不顶事之后特有的坚强和勇敢,这个平时带着优雅气质的斯拉夫姑娘一把掀开指挥台上覆盖的毯子,和石泉等人一起,仔细的寻找着所有可能存在的文字记录。
大伊万缓了缓神也总算是冷静下来,径直走向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柜子,直接用撬棍别开了上锁的柜门。
“都来这儿吧,这座塔台所有的档案记录应该都在这儿了。”
“不怕了?”
石泉调侃着问道,他倒是一点儿不怕,就像娜莎说的,真要是抓,早在他们的直升机飞到这里的时候就被锁定了,根本不会给他们机会去那架轰炸机里看看。
“我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害怕这个单词。”大伊万梗着脖子拒不承认刚刚那一瞬间的认怂。
“那就赶紧过来帮忙”娜莎没好气的从柜子里拿出厚厚的一摞档案袋拍在了大伊万的怀里。
随着头顶的日光灯管被再一次点亮,众人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仔细的翻阅着他们找到的档案。
在众人的忙碌中,那架图-4a轰炸机飞抵这里,以及检修、封存的记录被找到,苏联解体后这座军事基地被废弃的时间也被确定,甚至连2011年重新启用的原因也找了出来。
从这些档案里,众人也大概得知,那架轰炸机确实没有出现事故,而是在苏联解体后,这里被第一次废弃时,由当时驻扎在这里的地勤和士兵把它推到跑道外面的。
但一架拥有核航弹投送能力的轰炸机为什么会被丢到这里并没有飞回欧洲部分,却根本没有被提及。不过即便如此,冷静下来的大伊万却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发现了端倪。
“1953年封存的图-4a轰炸机,而且一直到70年代,都还有定期保养记录。”大伊万晃荡着手中单独找出来的记录档案,“我几乎已经猜到了答案。”
“想说就赶紧说”娜莎没好气的说道。
“1953年的8月14号,苏联宣布拥有了氢弹”
大伊万咧咧嘴,指了指仍旧被铝箔纸封住的塔台窗户,将自己的疯狂猜测和盘托出,“而图-4a的最大航程,足够支撑它带着氢弹从这里飞到美国的华盛顿。”
“核报复?!”石泉将呼之欲出的答案喊了出来。
却不想大伊万听完反倒摇摇头,“应该叫核打击才更准确一些。从1947年冷战爆发,美国人想用300枚原子弹毁灭苏联的奇葩想法出现开始,苏联就一直在寻找着反制手段。
在洲际导弹能准确打到美国本土之前,远程轰炸机投弹就是唯一的手段。而我们刚刚看到的那架轰炸机,显然就是为了这种可能的出现而封存的。”
说到这里,大伊万翻动手中的档案,最后定格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详细记录说道,“这架轰炸机最后一次保养记录是1977年,那时苏联的ss-9悬崖导弹早就已经可以做到足够精准的打到美国本土,而且图22m也已经开始服役,这种几乎有去无回的远程核轰炸机已经没有太多的存在意义了。”
“可是,为什么把它布置在这里?”何天雷终究只是个排雷兵出身,平时又不像刘小野没事儿就翻历史书,所以一时间仍旧有些看不明白。
“原因很简单”
石泉笑了笑,“远离苏联人口密集区,这里绝对不会被当作第一轮核打击的目标。如果核战爆发,只要这座军事基地能撑过第一轮核打击,就能进行核报复。”
“按照苏联人的习惯,他们也许更倾向于提前动手。”大伊万指了指头顶,“那个时代的北极头顶上可没有太多能监控到飞机的卫星。”
“先生们”
娜莎突兀的说道,“所以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在1977年之前,那架飞机的弹舱里很有可能一直挂着核弹甚至氢弹?”
“自信点,把可能去掉”
大伊万叹了口气,“冷战巅峰时代,这种随时装着核弹,随时准备起飞的轰炸机绝对不止这么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