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仁人
甘宁固然是第一流的猛将,可雷远并不会因此而有任何顾忌,他所依靠的,从来都是自家的严整部曲,是纳入在体系内的数万百姓,而不是某几个勇夫。
后世有大贤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雷远深以为然。
身边“咣当”一声,甘宁把长刀扔在地上,环顾左右:“大牢在哪里?”
当日,军正便遵照雷远的吩咐,将甘宁押入郡中大牢。
甘宁所部在城外尚有一支兵力,此时得知甘宁将被下狱,顿时鼓噪,随后就被五倍以上的雷氏部曲包围。
雷远倒也不为己甚,遣人向他们宣布说,雷将军与甘将军之间,并无私怨,也不会刻意苛待,如果他们不放心,可以选出代表去探望主将。将士们将信将疑地讨论了一阵,推举了几名得人信任的老卒进城。
江州城的牢狱在郡府正北,贴着北面的城墙,距离郑晋用计夺取的城门很近。
几名老卒原本以为甘宁会在某一处牢室里,结果不然。牢狱内外,都被雷远的扈从守把了,腾出了狱官所居的一处正房给甘宁,除了不能走出牢狱,其余别无约束。甚至就连此前甘宁扔在校场甲胄、武器也被好好收拾了,找了个木架,挂在屋内。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雷远的扈从们为甘宁送来吃食,无非稻饭鱼羹之类,虽不精致,量倒是很足。甘宁大吃大嚼着,随口问道:“昨晚的事,雷氏部曲中,有什么反映?”
他所说的事,自然不是奇袭夺城,而是后来那当众执行军法的严苛之举。
他的部下们互相看了看,一名老卒吭吭哧哧地道:“雷氏部曲中的老人都说,小郎君还是心软……呃,小郎君便是那雷远了,他在继任庐江雷氏宗主之前,一直被唤作小郎君的。”
甘宁只听了前半段,就吃惊起身。
他长大了嘴,任凭稻饭悉悉索索从嘴里掉出来,半晌才道:“心软?因为那么不痛不痒的罪名,连砍七个脑袋,那些部曲还觉得雷远心软?这帮淮南人都疯了吗?”
“他们说,自从雷远担任宗主,对自家部曲的照顾实在周全,做部下的就应该令行禁止。何况按照族中律令,违背号令的,本该褫夺田产、逐出家宅、剥夺子弟在乡学就读的资格,结果雷远竟然自己出钱,弥补他们家中的损失……”老卒一边回忆,一边道:“部曲中许多老资格的将士都说,小郎君年少时就性子温和,如今虽然治军从严,心底里对大家还是体恤,行事留着余地……”
甘宁简直要骂出声来。他一屁股坐回远处,把饭碗重重地顿在案几上,打断了老卒的话语。
“对我们这边的处置呢?他们不觉得,当场杖杀我甘兴霸的部下,太过分了吗?”
他的部下们互相对视几眼,另一人道:“这倒确实。我熟悉的几名雷氏部曲将都说,相比大庭广众下活活打死,一刀斩首毕竟痛快些。说到底,雷将军对自家人还是厚道。”
甘宁顿时不想说话了。
他盘膝坐好,露出思忖的神情。
部属们静静地等了半晌,眼看着时间未免太久,有人问道:“将军,说到底,我们大伙儿都忍不下这口气,您看是不是……”
“住嘴!”甘宁厉声训斥这几人:“我犯军法受惩,理所应当,用得找你们这些蠢货操心吗?都老实点,我在牢中之时,你们悉数听从雷将军的指令,不得有半点轻忽!”
几名老卒被骂的灰头土脸,回到营里也没想明白,别人问起,只简单答道:“将军无恙!”
到了当日晚间,雷远将各处城防布置完毕,再度遣人去通报这支兵众,让他们进城驻扎在郡府内部,原本用来驻守严颜本部的营房,距离大牢仅一墙之隔。
次日他们又让人去探望甘宁,说起自家就驻扎在郡府,若有什么万一,数百将士逾墙即至。
甘宁大奇,问道:“那么续之宿在哪里?”
部属们道:“那雷远就住在郡府正堂的厢房,离我们不到百步。我们所占的军营本来是雷远的扈从所用,现在那些扈从让到校场对面去了,正好留出地方给我们。”
甘宁一时愕然,愣了片刻才叹气道:“以后再不要张口雷远、闭口雷远,太不恭敬。都给我叫雷将军!还有,你们这些鸟一样的人,全都给我滚出郡府,把营地交还给续之的扈从!”
部属们瞬时哗然:“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甘宁露出极少见的严肃神态,拍了拍身前的地面:“你们几个都过来,我得向你们说清楚……”
甘宁给自家部属讲道理的时候,雷远正在城外组织一场丧仪。
丧仪的对象,是此次攻破江州过程中战死的将士们。
在当代来说,虽然士子们的丧葬仪式或有隆重奢侈,或有简谈通脱的,但普通军民百姓从来都轮不上这样的仪式。乱世之中,普通人的性命连野草都不如,徒然受尽惨无人道的对待,死也就死了。尸体曝于荒郊野岭也可,沦为野狗的口中食也可,实在不行,被当作军粮也可,哪里敢指望有什么仪式?
偏偏雷远不愿意如此。自他在灊山擂鼓尖隘口与敌人作战起,每一次战后,中军阀阅上除了记载功勋、战果以外,也细细记载战死者的姓名、籍贯、乃至可以联络到的家人。
如果时间有暇,会在战场上立即举行焚化尸身的仪式,有专人负责携带骨殖返乡,交还家人;即便战事紧迫,也会携带死者随时用品之类,同样交还家人。而死者的姓名更会记入乐乡县大岭山的雷氏宗族墓地,安置在祠堂中,每年春社、秋社、夏至、冬至,与历代庐江雷氏之主共同享受祭祀。
此时执行的,便是焚化尸身的仪式。
流程很简单。先由各支部队司马以上的军官出面,大致介绍本部战死者的经历、功勋;随后雷远本人亲为致辞,表彰死者的英勇与忠诚,赞扬他们是为天下安定而死的英雄,并指天誓言,必使死者家眷得到照顾,子嗣当有前程;最后点火焚化,全军肃立致哀。
这仪式大体是按照雷远前世的记忆编定,若以汉家礼法而论,简直粗鄙不堪。但对将士来说,这是他们生死都受人关心的铁证,是主君必定回报忠诚的承诺现场;对等待在较远处旁观的江州城文武官吏来说,也是展现军气的时候。
这些官吏,大部分便是前日被狐笃请去饮宴的那批,还有一些,是在荆州军入城时躲在家中不出的聪明人。昨日里雷远忙于整顿城防,无暇接见他们,今日才将彼辈召到城外。
这批人都做好了与荆州新贵打交道的准备,谁知来了以后,先看到一场为普通士卒办的丧仪。他们初时有些莫名所以,甚至隐约有些不快,觉得雷远是不是有点慢待益州士子;可随着丧仪的进行,他们眼中潜藏的嘲弄之色越来越少。
当数千人随着号令轰然肃立的那刻,那种万众一心的气势,迫得他们也不由自主地起身肃立。
有人轻声感慨:“此仁人之兵也。”
荀卿曰,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婴之者断,当之者溃。
然而有人更轻微地声音反问:“彼辈对严府君阖族如此苛酷,也敢称仁人之兵么?”
前者立即道:“轻声,狐德信来了。”
后世有大贤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雷远深以为然。
身边“咣当”一声,甘宁把长刀扔在地上,环顾左右:“大牢在哪里?”
当日,军正便遵照雷远的吩咐,将甘宁押入郡中大牢。
甘宁所部在城外尚有一支兵力,此时得知甘宁将被下狱,顿时鼓噪,随后就被五倍以上的雷氏部曲包围。
雷远倒也不为己甚,遣人向他们宣布说,雷将军与甘将军之间,并无私怨,也不会刻意苛待,如果他们不放心,可以选出代表去探望主将。将士们将信将疑地讨论了一阵,推举了几名得人信任的老卒进城。
江州城的牢狱在郡府正北,贴着北面的城墙,距离郑晋用计夺取的城门很近。
几名老卒原本以为甘宁会在某一处牢室里,结果不然。牢狱内外,都被雷远的扈从守把了,腾出了狱官所居的一处正房给甘宁,除了不能走出牢狱,其余别无约束。甚至就连此前甘宁扔在校场甲胄、武器也被好好收拾了,找了个木架,挂在屋内。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雷远的扈从们为甘宁送来吃食,无非稻饭鱼羹之类,虽不精致,量倒是很足。甘宁大吃大嚼着,随口问道:“昨晚的事,雷氏部曲中,有什么反映?”
他所说的事,自然不是奇袭夺城,而是后来那当众执行军法的严苛之举。
他的部下们互相看了看,一名老卒吭吭哧哧地道:“雷氏部曲中的老人都说,小郎君还是心软……呃,小郎君便是那雷远了,他在继任庐江雷氏宗主之前,一直被唤作小郎君的。”
甘宁只听了前半段,就吃惊起身。
他长大了嘴,任凭稻饭悉悉索索从嘴里掉出来,半晌才道:“心软?因为那么不痛不痒的罪名,连砍七个脑袋,那些部曲还觉得雷远心软?这帮淮南人都疯了吗?”
“他们说,自从雷远担任宗主,对自家部曲的照顾实在周全,做部下的就应该令行禁止。何况按照族中律令,违背号令的,本该褫夺田产、逐出家宅、剥夺子弟在乡学就读的资格,结果雷远竟然自己出钱,弥补他们家中的损失……”老卒一边回忆,一边道:“部曲中许多老资格的将士都说,小郎君年少时就性子温和,如今虽然治军从严,心底里对大家还是体恤,行事留着余地……”
甘宁简直要骂出声来。他一屁股坐回远处,把饭碗重重地顿在案几上,打断了老卒的话语。
“对我们这边的处置呢?他们不觉得,当场杖杀我甘兴霸的部下,太过分了吗?”
他的部下们互相对视几眼,另一人道:“这倒确实。我熟悉的几名雷氏部曲将都说,相比大庭广众下活活打死,一刀斩首毕竟痛快些。说到底,雷将军对自家人还是厚道。”
甘宁顿时不想说话了。
他盘膝坐好,露出思忖的神情。
部属们静静地等了半晌,眼看着时间未免太久,有人问道:“将军,说到底,我们大伙儿都忍不下这口气,您看是不是……”
“住嘴!”甘宁厉声训斥这几人:“我犯军法受惩,理所应当,用得找你们这些蠢货操心吗?都老实点,我在牢中之时,你们悉数听从雷将军的指令,不得有半点轻忽!”
几名老卒被骂的灰头土脸,回到营里也没想明白,别人问起,只简单答道:“将军无恙!”
到了当日晚间,雷远将各处城防布置完毕,再度遣人去通报这支兵众,让他们进城驻扎在郡府内部,原本用来驻守严颜本部的营房,距离大牢仅一墙之隔。
次日他们又让人去探望甘宁,说起自家就驻扎在郡府,若有什么万一,数百将士逾墙即至。
甘宁大奇,问道:“那么续之宿在哪里?”
部属们道:“那雷远就住在郡府正堂的厢房,离我们不到百步。我们所占的军营本来是雷远的扈从所用,现在那些扈从让到校场对面去了,正好留出地方给我们。”
甘宁一时愕然,愣了片刻才叹气道:“以后再不要张口雷远、闭口雷远,太不恭敬。都给我叫雷将军!还有,你们这些鸟一样的人,全都给我滚出郡府,把营地交还给续之的扈从!”
部属们瞬时哗然:“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甘宁露出极少见的严肃神态,拍了拍身前的地面:“你们几个都过来,我得向你们说清楚……”
甘宁给自家部属讲道理的时候,雷远正在城外组织一场丧仪。
丧仪的对象,是此次攻破江州过程中战死的将士们。
在当代来说,虽然士子们的丧葬仪式或有隆重奢侈,或有简谈通脱的,但普通军民百姓从来都轮不上这样的仪式。乱世之中,普通人的性命连野草都不如,徒然受尽惨无人道的对待,死也就死了。尸体曝于荒郊野岭也可,沦为野狗的口中食也可,实在不行,被当作军粮也可,哪里敢指望有什么仪式?
偏偏雷远不愿意如此。自他在灊山擂鼓尖隘口与敌人作战起,每一次战后,中军阀阅上除了记载功勋、战果以外,也细细记载战死者的姓名、籍贯、乃至可以联络到的家人。
如果时间有暇,会在战场上立即举行焚化尸身的仪式,有专人负责携带骨殖返乡,交还家人;即便战事紧迫,也会携带死者随时用品之类,同样交还家人。而死者的姓名更会记入乐乡县大岭山的雷氏宗族墓地,安置在祠堂中,每年春社、秋社、夏至、冬至,与历代庐江雷氏之主共同享受祭祀。
此时执行的,便是焚化尸身的仪式。
流程很简单。先由各支部队司马以上的军官出面,大致介绍本部战死者的经历、功勋;随后雷远本人亲为致辞,表彰死者的英勇与忠诚,赞扬他们是为天下安定而死的英雄,并指天誓言,必使死者家眷得到照顾,子嗣当有前程;最后点火焚化,全军肃立致哀。
这仪式大体是按照雷远前世的记忆编定,若以汉家礼法而论,简直粗鄙不堪。但对将士来说,这是他们生死都受人关心的铁证,是主君必定回报忠诚的承诺现场;对等待在较远处旁观的江州城文武官吏来说,也是展现军气的时候。
这些官吏,大部分便是前日被狐笃请去饮宴的那批,还有一些,是在荆州军入城时躲在家中不出的聪明人。昨日里雷远忙于整顿城防,无暇接见他们,今日才将彼辈召到城外。
这批人都做好了与荆州新贵打交道的准备,谁知来了以后,先看到一场为普通士卒办的丧仪。他们初时有些莫名所以,甚至隐约有些不快,觉得雷远是不是有点慢待益州士子;可随着丧仪的进行,他们眼中潜藏的嘲弄之色越来越少。
当数千人随着号令轰然肃立的那刻,那种万众一心的气势,迫得他们也不由自主地起身肃立。
有人轻声感慨:“此仁人之兵也。”
荀卿曰,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婴之者断,当之者溃。
然而有人更轻微地声音反问:“彼辈对严府君阖族如此苛酷,也敢称仁人之兵么?”
前者立即道:“轻声,狐德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