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将军 第55节
雁门城中自然也有类似这等的所在。大营军纪严明,但平常无战之时,每月也会休假一日。到了那日,憋了一个月的军汉难免入城,登门送钱。但他向来律己,除了伴护女君,闲暇便是处理军务,从未踏进过这种地方一步。那夜是醉酒不知,此刻怎会入内,便婉拒而去。他再回湖边闲荡了片刻,感到腹饥,想寻个地方坐下,烫一壶酒,磨到天黑,便可回了,忽然水上飘来一叶蓬舟,船里坐的不是别人,竟就是那名叫红叶的女子,盈盈而笑,邀他上船。
那夜他醉了酒,实是想不起来如何的经过。昨夜却是大不相同。窗外风雨交加,屋内温香软玉,她极是温柔可爱,是他这半辈子都没体会过的感觉。偏这一早,走得又是匆匆忙忙,心里遗憾不舍,自然是有,但也只能这样了,一桩露水好合而已。
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会赶来相送。
樊敬对上小女君投来的目光,一时面红耳赤。好在他满脸胡须,窘迫之色,旁人也看不大出来。他知那女子应在车中,想去,又开不了口,正讷讷着,不知该如何向小女君解释,这时姜含元看见骡车车窗开了一半,窗内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姣好面容。那女子眼眸含情脉脉,望着她身边的樊叔。
她忽然顿悟。想起了昨日张宝禀说樊敬外出之后,束慎徽和她说的那句话。当时她没听明白,没头没脑。此刻全都明白了过来。
她一下笑了,低声道:“樊叔你快去!勿叫人空来一趟。我在前头等你。”
樊敬不再推诿,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姜含元往前骑了一段路,回过头,望了眼身后那座她居了数日的所在。
江南夏木郁郁葱葱,它掩映其间,矗在半山之上。她目光掠过,远远地,又看见她的樊叔和那女子站在山麓下的湖畔。女子好似给他递了个食篮,低声和他说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大约是附近还有他们在的缘故,她的樊叔看着依然拘谨。但他落在那女子脸上的目光却很温柔,和她平常认识的那个威猛而严肃的军中的大胡子樊叔,大不一样。
姜含元真的为她的樊叔感到欢喜。
行伍生涯,固然是金戈铁马,气吞河山,男儿立志补天裂。但在那功和名的背后,更多的,却是长年的孤寂和苦寒。若逢战事,更是随时须有马革裹尸的准备。
今日纵然分离在即,但等再回雁门,以后,若他也是夜深无眠,在连营的军角声中,回忆今日欢情,心中应该不会再有孤独。
她的唇角微微上翘,看着,看着,忽然,面庞仿佛湿冷。这才惊觉,竟是眼中滚下了一颗泪。
她又看见那女子往樊叔的袖中塞了一块手帕,随即低头,快步登上了骡车。樊叔目送那小骡车缓缓而去,收目,朝着这边走了回来。
姜含元立刻偏过脸,抬臂,迅速地擦去了面上泪痕,随即挽缰,双足夹紧马腹。
她不再回头,纵马迎风朝前,疾驰而去。
离开边地,到长安,再到江南,满打满算,不过也就半年的时间,但在她的感觉,却竟漫长得仿佛已经过去了她的半辈子。她如今只想早日回去。樊敬见她归心似箭,自然带人全力配合。一行人一路北上,披星戴月,疾行赶路。入夜若逢驿站,便居驿站,若无,便露宿道旁野地。就这样,在这一年的七月中旬,回到了雁门。
这天已是傍晚。她的父亲在雁门城的都护府里。她没有立刻入城见他,和樊敬说了一声,独自骑马,转道,纵马到了那座铁剑崖前。
晚霞满天。黑色的山崖,静静地矗立在老地方,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她登上崖头,迎风立了片刻,猛地纵身跃下,沉入潭底。
最后,她慢慢地浮出水面,用她的肺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她熟悉的空气,睁开了她沾满水的湿漉漉的眼睛。
她曾经发誓,她是再也不会哭泣的。
发过的誓言,她不会忘记。
那一天,她在江南落下的泪,不是哭泣的眼泪。
一切都已回到正途了。
此行北上,她为赶路,惹了满身的尘。她在水中洗去尘埃,上了岸,披了先前脱下的干衣,一边拧着长发里的水,一边朝着自己的坐骑走去。
“将军——”这时,耳中听到有人高声呼唤。
她转过头,远远地,看见有人骑马朝着这边冲了过来。
是杨虎。
她停了步。
前月,樊敬动身南下去接长宁将军,杨虎便就蠢蠢欲动,早几天前,他寻了个差事,从青木营来到此处,为的,就是迎她归营。
将军常来此处沐浴,或从崖头跃下,杨虎见惯不怪,以为是她喜好。看见了她,下马便狂奔而去。快到近前,见她仿佛刚从水里上来,正在拧着湿发,急忙顿步,脸硬生生地扭到一旁,眼睛盯着旁处,口中急急地嚷:“将军!方才收到信报,白水部王得了狄人助力,叛乱生事,大赫王给大将军送了信。大将军叫你回去!”
第60章
杨虎说大将军去往大营预备升帐。姜含元径直赶去。她在雁门大营里,有自己的一处营房。她以最快的速度更衣披甲,随即来到中军大帐。入内,看见父亲姜祖望已在座,大营里的十几名四品以上的高级将官,也全都到位。
半年未见。众人看见她,纷纷从位上起身,包括她的父亲姜祖望。姜含元起先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在姜祖望领人要向她行礼时,疾步上前,将他一把托住。
“大将军!诸位叔伯,诸位将军!军中没有摄政王妃,只有长宁!不必虚礼。”
姜祖望却并没听从,神色肃穆:“摄政王妃初到,理应受拜。”
他说完,朝着自己的女儿行了一个军中拜礼。周围的将官,也跟他行礼。
姜含元明白了。
她不再阻拦,站着受完礼,待父亲归坐,自己上前,如往日那样行礼:“长宁今日归营,请大将军遣用!”
姜祖望看着女儿,微微颔首,示意她入座。姜含元又向座中几位年纪长的老将军也各自问了声安。众人忙都还礼,脸上带笑,神色显得很是欣喜。姜含元这才坐下。
人到齐,大营参军将情况介绍了一遍。
四月,趁着大赫王去往长安的机会,白水部王欺王子萧礼先年少,联合此前联姻的亲家伏人部,两部密谋叛乱。没想到萧礼先虽然年轻,但却极有能力,预先察知,及时镇压。两部非但没讨到什么好处,反而损兵折员,仓皇逃走。
就在上个月,这两部卷土重来。这回作乱的,却不止是两部的残余势力,还得到了北狄南王府的支持。南王府出兵,组成联军,总计约三万人马,打了回来。局面立刻发生大变。剩下的六部里,势力最弱的武强和高弓两部很快陷落,中丘、紫山两部,因恐惧北狄武力,举棋不定,不肯全力作战,就剩大赫王和鹿山两支势力在奋力抵抗。大赫王一边竭力应对,一边派人分别向长安和雁门行营两处发去求救的消息。
魏狄之间不久之后必有一场大战。现在这个时间点,北狄在八部滋事,目的显而易见。倘若八部被占,一旦大战开打,大魏虽打通了青木原防线,但相应的,将又会从八部所在的方向被撕开口子。到时防守分散,对大魏极是不利。
不仅是如此,此次若叫狄人计划得逞,对于大魏的军心,更是一种震慑。
必须出兵,并且取胜。
名为助力大赫,实则如同魏狄大战之前的一场预演之战,这一点,此刻身在中军大帐里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是一清二楚。
姜祖望目光环视座下道:“今日距大赫王发信已过去十二天。大赫王的可用人马总计万余,叛军得到助力,达三倍之数。我若所料没错,大赫王为保全力量,会撤退到他经营多年易守难攻的枫叶城,但应也支撑不了多久,出兵援救,迫在眉睫。”
“好在两个月前,朝廷特命,许我全权自行调用兵将,以应对突发。上意连同兵符,一并已是送到。唯一需要定下的事,便是如何尽快抵达救援。诸位有话便讲。”
他话音落下,原本神色有些紧张的众将,纷纷松了口气。
要知道,这种情况,不同于往常边线的常规冲突作战。倘若没有朝廷上令,即便是大将军姜祖望,也不能僭权擅自出兵。
而今情况紧急,又是突发。按照往常,等朝廷命令下到,即便照最快的八百里加急,消息一个来回,恐怕也要半个月。而等半个月后出兵,再加路上需耗费的时间,待兵马到了,大赫王那边恐怕也早就城破人亡了。
原来大将军这里竟已有了朝廷如此的特许全权。朝廷对大将军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众人欣喜,再无顾虑,纷纷开口。
几乎没什么争论,很快,所有人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包括姜祖望在内,确定了一条出兵的路径。
从灵丘出发,往东行军,沿着被北狄所占的幽州和大魏的边界,往枫叶城去。
唯一,也是最大的问题,狄人必防范大魏出兵援助。沿途定会加以阻拦。
这道漫长的幽州南线,主动权在狄人的手中,随处都是可以利用的据点。圈出了几处最有可能遭遇阻拦的地点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瓦解,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去。
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是一块极大的硬骨头。
“出兵三万,最慢,也要在一个月内,八月中旬前,大队抵达枫叶城!否则,便是到了,恐怕也将于事无补。”
当姜祖望说出这一句话,讨论激烈的大帐当中,倏然安静了下来。
众人眼神彼此相望。
这样的绝佳立功机会,谁不想争。但争过来后,倘若最后,大队被拦截在半路,失败而归,个人荣辱不说,对大局的负面影响责任,更不是谁能轻易胆敢承担的。
沉寂了片刻后,忽然,一道声音大声道:“末将愿意领兵出战!”
站起发话的,是一个年约四旬的大将,浓眉阔鼻,面上一道伤疤。
此人是宣威将军周庆。
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也是姜祖望最为器重的麾下将领之一,作战狠勇,富有经验,在军中颇有威望。
姜祖望心中的领军人选,本也是周庆。但周庆也有一处不足。那便是容易轻敌冒进。而此次,不但任务艰巨,更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姜祖望略一沉吟,又将目光投向座下的另外一人:“周庆主将,你为行军副将。你二人须精诚协作。谨记,一个月,是我能给你们的最长的期限,务必进军抵达枫叶城!”
他任的这名副将名叫张密,心思缜密,平日和周庆相和,有过数次配合领军的经历。二人取长补短,问题应当不大,就看路上到底要走多少天了。
二人起身领命。姜祖望颔首,命点选人马,明早立刻出发。
事情议定,领了重任的周庆张密二人神色凝重,不敢有半分的耽误,立刻下去准备。
“含元,你留下。”
姜祖望叫住了女儿。
大将军父女关系生疏,军中上下皆知,但这回,女将军远嫁长安,走了半年,今日才回,父女自然有话要说。
大帐内的剩余人也纷纷告退,很快,剩下父女二人。
姜祖望久久地望着女儿,问:“路上是否顺利?”
“顺利。”
姜祖望点头,迟疑了下,仿佛悄悄窥了眼女儿的神色,终于又问:“摄政王一切可好?”
“甚好。如今正在南巡。”
姜祖望再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一缕笑意:“樊敬说你回来路上赶得很急,你也累了吧,早些去歇了吧。”
姜含元应是。起身,向姜祖望行了一礼,转身朝着帐外走去。姜祖望望着她的背影,忽见她停了步,转过头说道:“我还有一事。”
姜祖望立刻道:“你说!”
“刘向刘叔,叫我代他向父亲致安。”
姜祖望一怔。
他方才见女儿停步转头说有事,心提了一下,暗暗有些期待,没想到是这样的一句话。
他顿了一顿,脸上再次露出笑容:“爹知道了。你去吧。”
姜含元走出中军大帐,朝着自己的宿地走去。
天已经黑了,大营中燃起火杖。路上遇到的士兵,纷纷向她问安。她一路点着头,回到了自己休息的地方。
杨虎方才一直在大帐外守着,满心期待,却获悉这出战的机会落到了别人的身上,未免失望,路上不敢说,就只唉声叹气的,快走到她的营帐前,实在忍不住了,小声嘀咕:“将军,如此机会,将军为何不替青木营争上一争?将军你走了这些时日,大家一天也没偷懒,日日操练,就盼着出战呢!”
姜含元停步,转头向他:“我走之前,你自己应承的,我回来前,每日早操比别人多两刻钟,你有无做到?”
杨虎拍了下胸脯:“这还要问?我说得出,自然做得到!将军不信,尽管去问!”
他此刻表情慷慨,实则早就已经叫苦不迭,但当初的大话是自己说的,不愿食言,所以也就愈发天天盼着她回,好救自己早日脱出苦海。
姜含元颔首:“很好!我带来了你家人托我捎的家书和衣物,去看看吧!”
杨虎惊喜不已,一时也就放下了错失请战机会的遗憾,连声道谢,转身飞快地跑了。
打发走了杨虎,姜含元入了营帐。
那夜他醉了酒,实是想不起来如何的经过。昨夜却是大不相同。窗外风雨交加,屋内温香软玉,她极是温柔可爱,是他这半辈子都没体会过的感觉。偏这一早,走得又是匆匆忙忙,心里遗憾不舍,自然是有,但也只能这样了,一桩露水好合而已。
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会赶来相送。
樊敬对上小女君投来的目光,一时面红耳赤。好在他满脸胡须,窘迫之色,旁人也看不大出来。他知那女子应在车中,想去,又开不了口,正讷讷着,不知该如何向小女君解释,这时姜含元看见骡车车窗开了一半,窗内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姣好面容。那女子眼眸含情脉脉,望着她身边的樊叔。
她忽然顿悟。想起了昨日张宝禀说樊敬外出之后,束慎徽和她说的那句话。当时她没听明白,没头没脑。此刻全都明白了过来。
她一下笑了,低声道:“樊叔你快去!勿叫人空来一趟。我在前头等你。”
樊敬不再推诿,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姜含元往前骑了一段路,回过头,望了眼身后那座她居了数日的所在。
江南夏木郁郁葱葱,它掩映其间,矗在半山之上。她目光掠过,远远地,又看见她的樊叔和那女子站在山麓下的湖畔。女子好似给他递了个食篮,低声和他说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大约是附近还有他们在的缘故,她的樊叔看着依然拘谨。但他落在那女子脸上的目光却很温柔,和她平常认识的那个威猛而严肃的军中的大胡子樊叔,大不一样。
姜含元真的为她的樊叔感到欢喜。
行伍生涯,固然是金戈铁马,气吞河山,男儿立志补天裂。但在那功和名的背后,更多的,却是长年的孤寂和苦寒。若逢战事,更是随时须有马革裹尸的准备。
今日纵然分离在即,但等再回雁门,以后,若他也是夜深无眠,在连营的军角声中,回忆今日欢情,心中应该不会再有孤独。
她的唇角微微上翘,看着,看着,忽然,面庞仿佛湿冷。这才惊觉,竟是眼中滚下了一颗泪。
她又看见那女子往樊叔的袖中塞了一块手帕,随即低头,快步登上了骡车。樊叔目送那小骡车缓缓而去,收目,朝着这边走了回来。
姜含元立刻偏过脸,抬臂,迅速地擦去了面上泪痕,随即挽缰,双足夹紧马腹。
她不再回头,纵马迎风朝前,疾驰而去。
离开边地,到长安,再到江南,满打满算,不过也就半年的时间,但在她的感觉,却竟漫长得仿佛已经过去了她的半辈子。她如今只想早日回去。樊敬见她归心似箭,自然带人全力配合。一行人一路北上,披星戴月,疾行赶路。入夜若逢驿站,便居驿站,若无,便露宿道旁野地。就这样,在这一年的七月中旬,回到了雁门。
这天已是傍晚。她的父亲在雁门城的都护府里。她没有立刻入城见他,和樊敬说了一声,独自骑马,转道,纵马到了那座铁剑崖前。
晚霞满天。黑色的山崖,静静地矗立在老地方,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她登上崖头,迎风立了片刻,猛地纵身跃下,沉入潭底。
最后,她慢慢地浮出水面,用她的肺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她熟悉的空气,睁开了她沾满水的湿漉漉的眼睛。
她曾经发誓,她是再也不会哭泣的。
发过的誓言,她不会忘记。
那一天,她在江南落下的泪,不是哭泣的眼泪。
一切都已回到正途了。
此行北上,她为赶路,惹了满身的尘。她在水中洗去尘埃,上了岸,披了先前脱下的干衣,一边拧着长发里的水,一边朝着自己的坐骑走去。
“将军——”这时,耳中听到有人高声呼唤。
她转过头,远远地,看见有人骑马朝着这边冲了过来。
是杨虎。
她停了步。
前月,樊敬动身南下去接长宁将军,杨虎便就蠢蠢欲动,早几天前,他寻了个差事,从青木营来到此处,为的,就是迎她归营。
将军常来此处沐浴,或从崖头跃下,杨虎见惯不怪,以为是她喜好。看见了她,下马便狂奔而去。快到近前,见她仿佛刚从水里上来,正在拧着湿发,急忙顿步,脸硬生生地扭到一旁,眼睛盯着旁处,口中急急地嚷:“将军!方才收到信报,白水部王得了狄人助力,叛乱生事,大赫王给大将军送了信。大将军叫你回去!”
第60章
杨虎说大将军去往大营预备升帐。姜含元径直赶去。她在雁门大营里,有自己的一处营房。她以最快的速度更衣披甲,随即来到中军大帐。入内,看见父亲姜祖望已在座,大营里的十几名四品以上的高级将官,也全都到位。
半年未见。众人看见她,纷纷从位上起身,包括她的父亲姜祖望。姜含元起先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在姜祖望领人要向她行礼时,疾步上前,将他一把托住。
“大将军!诸位叔伯,诸位将军!军中没有摄政王妃,只有长宁!不必虚礼。”
姜祖望却并没听从,神色肃穆:“摄政王妃初到,理应受拜。”
他说完,朝着自己的女儿行了一个军中拜礼。周围的将官,也跟他行礼。
姜含元明白了。
她不再阻拦,站着受完礼,待父亲归坐,自己上前,如往日那样行礼:“长宁今日归营,请大将军遣用!”
姜祖望看着女儿,微微颔首,示意她入座。姜含元又向座中几位年纪长的老将军也各自问了声安。众人忙都还礼,脸上带笑,神色显得很是欣喜。姜含元这才坐下。
人到齐,大营参军将情况介绍了一遍。
四月,趁着大赫王去往长安的机会,白水部王欺王子萧礼先年少,联合此前联姻的亲家伏人部,两部密谋叛乱。没想到萧礼先虽然年轻,但却极有能力,预先察知,及时镇压。两部非但没讨到什么好处,反而损兵折员,仓皇逃走。
就在上个月,这两部卷土重来。这回作乱的,却不止是两部的残余势力,还得到了北狄南王府的支持。南王府出兵,组成联军,总计约三万人马,打了回来。局面立刻发生大变。剩下的六部里,势力最弱的武强和高弓两部很快陷落,中丘、紫山两部,因恐惧北狄武力,举棋不定,不肯全力作战,就剩大赫王和鹿山两支势力在奋力抵抗。大赫王一边竭力应对,一边派人分别向长安和雁门行营两处发去求救的消息。
魏狄之间不久之后必有一场大战。现在这个时间点,北狄在八部滋事,目的显而易见。倘若八部被占,一旦大战开打,大魏虽打通了青木原防线,但相应的,将又会从八部所在的方向被撕开口子。到时防守分散,对大魏极是不利。
不仅是如此,此次若叫狄人计划得逞,对于大魏的军心,更是一种震慑。
必须出兵,并且取胜。
名为助力大赫,实则如同魏狄大战之前的一场预演之战,这一点,此刻身在中军大帐里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是一清二楚。
姜祖望目光环视座下道:“今日距大赫王发信已过去十二天。大赫王的可用人马总计万余,叛军得到助力,达三倍之数。我若所料没错,大赫王为保全力量,会撤退到他经营多年易守难攻的枫叶城,但应也支撑不了多久,出兵援救,迫在眉睫。”
“好在两个月前,朝廷特命,许我全权自行调用兵将,以应对突发。上意连同兵符,一并已是送到。唯一需要定下的事,便是如何尽快抵达救援。诸位有话便讲。”
他话音落下,原本神色有些紧张的众将,纷纷松了口气。
要知道,这种情况,不同于往常边线的常规冲突作战。倘若没有朝廷上令,即便是大将军姜祖望,也不能僭权擅自出兵。
而今情况紧急,又是突发。按照往常,等朝廷命令下到,即便照最快的八百里加急,消息一个来回,恐怕也要半个月。而等半个月后出兵,再加路上需耗费的时间,待兵马到了,大赫王那边恐怕也早就城破人亡了。
原来大将军这里竟已有了朝廷如此的特许全权。朝廷对大将军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众人欣喜,再无顾虑,纷纷开口。
几乎没什么争论,很快,所有人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包括姜祖望在内,确定了一条出兵的路径。
从灵丘出发,往东行军,沿着被北狄所占的幽州和大魏的边界,往枫叶城去。
唯一,也是最大的问题,狄人必防范大魏出兵援助。沿途定会加以阻拦。
这道漫长的幽州南线,主动权在狄人的手中,随处都是可以利用的据点。圈出了几处最有可能遭遇阻拦的地点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瓦解,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去。
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是一块极大的硬骨头。
“出兵三万,最慢,也要在一个月内,八月中旬前,大队抵达枫叶城!否则,便是到了,恐怕也将于事无补。”
当姜祖望说出这一句话,讨论激烈的大帐当中,倏然安静了下来。
众人眼神彼此相望。
这样的绝佳立功机会,谁不想争。但争过来后,倘若最后,大队被拦截在半路,失败而归,个人荣辱不说,对大局的负面影响责任,更不是谁能轻易胆敢承担的。
沉寂了片刻后,忽然,一道声音大声道:“末将愿意领兵出战!”
站起发话的,是一个年约四旬的大将,浓眉阔鼻,面上一道伤疤。
此人是宣威将军周庆。
他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也是姜祖望最为器重的麾下将领之一,作战狠勇,富有经验,在军中颇有威望。
姜祖望心中的领军人选,本也是周庆。但周庆也有一处不足。那便是容易轻敌冒进。而此次,不但任务艰巨,更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姜祖望略一沉吟,又将目光投向座下的另外一人:“周庆主将,你为行军副将。你二人须精诚协作。谨记,一个月,是我能给你们的最长的期限,务必进军抵达枫叶城!”
他任的这名副将名叫张密,心思缜密,平日和周庆相和,有过数次配合领军的经历。二人取长补短,问题应当不大,就看路上到底要走多少天了。
二人起身领命。姜祖望颔首,命点选人马,明早立刻出发。
事情议定,领了重任的周庆张密二人神色凝重,不敢有半分的耽误,立刻下去准备。
“含元,你留下。”
姜祖望叫住了女儿。
大将军父女关系生疏,军中上下皆知,但这回,女将军远嫁长安,走了半年,今日才回,父女自然有话要说。
大帐内的剩余人也纷纷告退,很快,剩下父女二人。
姜祖望久久地望着女儿,问:“路上是否顺利?”
“顺利。”
姜祖望点头,迟疑了下,仿佛悄悄窥了眼女儿的神色,终于又问:“摄政王一切可好?”
“甚好。如今正在南巡。”
姜祖望再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一缕笑意:“樊敬说你回来路上赶得很急,你也累了吧,早些去歇了吧。”
姜含元应是。起身,向姜祖望行了一礼,转身朝着帐外走去。姜祖望望着她的背影,忽见她停了步,转过头说道:“我还有一事。”
姜祖望立刻道:“你说!”
“刘向刘叔,叫我代他向父亲致安。”
姜祖望一怔。
他方才见女儿停步转头说有事,心提了一下,暗暗有些期待,没想到是这样的一句话。
他顿了一顿,脸上再次露出笑容:“爹知道了。你去吧。”
姜含元走出中军大帐,朝着自己的宿地走去。
天已经黑了,大营中燃起火杖。路上遇到的士兵,纷纷向她问安。她一路点着头,回到了自己休息的地方。
杨虎方才一直在大帐外守着,满心期待,却获悉这出战的机会落到了别人的身上,未免失望,路上不敢说,就只唉声叹气的,快走到她的营帐前,实在忍不住了,小声嘀咕:“将军,如此机会,将军为何不替青木营争上一争?将军你走了这些时日,大家一天也没偷懒,日日操练,就盼着出战呢!”
姜含元停步,转头向他:“我走之前,你自己应承的,我回来前,每日早操比别人多两刻钟,你有无做到?”
杨虎拍了下胸脯:“这还要问?我说得出,自然做得到!将军不信,尽管去问!”
他此刻表情慷慨,实则早就已经叫苦不迭,但当初的大话是自己说的,不愿食言,所以也就愈发天天盼着她回,好救自己早日脱出苦海。
姜含元颔首:“很好!我带来了你家人托我捎的家书和衣物,去看看吧!”
杨虎惊喜不已,一时也就放下了错失请战机会的遗憾,连声道谢,转身飞快地跑了。
打发走了杨虎,姜含元入了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