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挑战冰河
蜿蜒曲折的光缆线在帕米尔高原的峻岭沟壑间游走,它向前延伸的每一米,都是战士们用汗水换来的。
过去的这些天,c团施工部队一路攻坚克难,势不可挡。如今,他们又遇上了“拦路虎”。
一条七八十米宽的冰河阻挡了光缆前进的脚步。
按照设计要求,光缆通过河流时,必须在河床上挖沟将光缆铺下。虽然这条河不太深,河水就一米左右,但是河面较宽,河床下面的地质情况不清楚。
更令人生畏的是高原还在冬季沉睡,河边的薄冰尚且没有融化。
又到了考验部队的时候。
团长刘金昌带领侦察分队提前勘察地形,研究方案。队伍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方案认为,可以采取半边施工的方法,在河道上游修围堰将水逼到河道另一侧,下游在水少的一侧开挖。之后再将围堰移至另一侧,开挖相应的一侧。
第二种方案是,派出两个分队同时从河两岸相向开挖,在河道中间接头,这叫带水作业。就像有经验电工不用切断电源,可以带电作业一样。
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团长定下决心,采取第二种方案,从河的两岸相对同时开挖。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派哪两个连队执行这个特殊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呢?
政委林国华想出一个激励士气的办法。他让政治处发出通告,在全团范围内开展“挑战冰河英雄会”活动。
政治处号召各连队根据自己的实力主动请缨,如果报名的连队多,还要进行评估选拔。
本来是一块“硬骨头”,现在反倒成了“香饽饽”。但凡有点野心的连队,都寄交请愿书、决心书。
最终,经团党委研究决定,将任务分配给工兵连和s营的特战连。特战连就是排长罗建岭所在连队。
……
老天似乎特意要与施工部队作对,或者是还想再次考验一下c团战士的突击能力,就在冰河会战的那一天,天阴沉沉的,偶尔还洒下几粒小雪花。
冰河会战,关键是开掘的速度。战士们在零度左右的冰河里作业,时间不能长,否则身体受不了,需要不停轮换。
河底的泥沙松软,挖出来的光缆沟如果不及时铺设预埋管,不久就会被泥沙填满。
那天,天刚亮,陈默和许冲带着政治处宣传车赶到工兵连驻地,在连队简单吃了点东西,又急忙赶往冰河。
宣传车到达冰河岸边的时候,在河的对岸,s营特战连已经就位。
他们在岸边生起很大一堆篝火,五六辆卡车将火堆围起来,只留一个出口正对着河面。
篝火是为战士取暖、烤衣服用的,车辆摆成一圈,是为了挡一挡高原的冷风。
战士们围在火堆旁边吃早饭。
陈默选好宣传车的停放位置,许冲再次调试音响设备。确保一切正常之后,陈默从一处简易石桥走过去,来到特战连营地。
陈默与特战连的连长、指导员谈起当天的任务,连队军官的信心实足,战士们的决心也很大。他们天不亮就来到这里提前准备,力求一鼓作气,拿下冰河,战胜工兵连。
特战连的“党员突击队”由排长罗建岭担任队长,挑选出体格健壮、作风硬朗的十名党员士兵为队员。他们的任务是第一波跳进冰河,用身体挑战严寒。
此时,篝火堆上挂着的一个大铁锅开始沸腾了。炊事班长拿着长把子的大铁勺喊道:“喝姜汤了——”
排长罗建岭一声令下:“党员突击队,集合。”
十名士兵迅速列队,罗建岭说:“每人一大碗姜汤,趁热喝。必须喝。”
这可是御寒的好办法。特战连的后勤保障工作搞得不错。
再看河的对岸,工兵连也到达了预定位置。陈默又返回宣传车所在的这一侧,与工兵连汇合。
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工兵连虽然没有生起篝火,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取暖方式。
连队刚刚到达,立即开始搭建帐篷,十几分钟之后,两顶帐篷搭好了,同时,四个便携式小火炉也已生着,放在帐篷里,取暖效果不比篝火堆差,而且帐篷的防风更好一些,战士从冰水里出来,在这里换衣服更方便。
上午十点,双方列阵完毕。政委林国华借着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现场动员,将战士们的士气再次激发。
随后,团长刘金昌一声令下,工兵团和特战连的勇士们,只穿一件单衣,抓起工具,跳入刺骨的冰河之中。
之所以只穿单衣,是为了上岸方便换,如果穿着棉衣下去,上岸就没有厚衣服保暖了。
瞬间,沉寂千百年的高原冰河欢腾开来,战士们爆发出“嗷嗷”的怪叫,也许是兴奋,也许是冰水太冷了。
一根白色的、胳膊粗的塑料管飘在河面上。这根管子就是光缆的预埋管,只要将这根管子埋入河床,光缆到时候从里面穿过去就行。
工兵团和特战连的任务就是把这根预埋管埋进河床下一米深的地方。
战士们在草地上挖沟时,深度宽度按标准执行可以,但是在河水里挖沟,必须加大宽度,否则,流动的河水很快会把挖好的沟给冲没。
工兵连采取的策略是,一队掩护、一队开挖。一排长带领十几名身穿雨衣的士兵,在河水中并排紧挨着站立,起到阻水的作用。
二排长带领二十多名士兵,迅速用铁锹挖铲泥沙。
三排长带人将预埋管准备好,一旦达到挖沟的深度,迅速将预埋管埋入河床。
特战连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
战士们呼喊着口号,轮番上阵。每个波次的战士只能在水里待十几分钟,就赶快上来休息,马上换另一波下水。
人在轮流,工具不停,预埋管从河的两岸一点点被埋入河床。
宣传车里不时播放着激扬的音乐和鼓舞士气的广播稿。
陈默站在岸边,不失时机地拿出相机抓拍各种镜头。
这时,特战连那边突然发出一阵惊呼
陈默看到,有几名战士身子陷入河中。原来膝盖深的河水,猛然间就涨齐腰深了,一名战士没有站稳,倒在河中,被冲出去好几米远。
站在吉普车引擎盖上指挥战斗的刘团长大声喊道:“特战连,那边什么情况?”
“河底泥沙太松了,站不住。”罗建岭大声回应。
“注意安全,不行了就先撤回去。”刘金昌喊道。
此刻,工兵连这边也有一名战士突然陷入河底,河水一下子漫到胸部。
那战士急忙扔掉铁锹,伸手去抓身边的预埋管,结果没有抓住,整个身体陷了下去,只有一条胳膊露在水面上。
(下一章:《情暖山川》)
过去的这些天,c团施工部队一路攻坚克难,势不可挡。如今,他们又遇上了“拦路虎”。
一条七八十米宽的冰河阻挡了光缆前进的脚步。
按照设计要求,光缆通过河流时,必须在河床上挖沟将光缆铺下。虽然这条河不太深,河水就一米左右,但是河面较宽,河床下面的地质情况不清楚。
更令人生畏的是高原还在冬季沉睡,河边的薄冰尚且没有融化。
又到了考验部队的时候。
团长刘金昌带领侦察分队提前勘察地形,研究方案。队伍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方案认为,可以采取半边施工的方法,在河道上游修围堰将水逼到河道另一侧,下游在水少的一侧开挖。之后再将围堰移至另一侧,开挖相应的一侧。
第二种方案是,派出两个分队同时从河两岸相向开挖,在河道中间接头,这叫带水作业。就像有经验电工不用切断电源,可以带电作业一样。
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团长定下决心,采取第二种方案,从河的两岸相对同时开挖。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派哪两个连队执行这个特殊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呢?
政委林国华想出一个激励士气的办法。他让政治处发出通告,在全团范围内开展“挑战冰河英雄会”活动。
政治处号召各连队根据自己的实力主动请缨,如果报名的连队多,还要进行评估选拔。
本来是一块“硬骨头”,现在反倒成了“香饽饽”。但凡有点野心的连队,都寄交请愿书、决心书。
最终,经团党委研究决定,将任务分配给工兵连和s营的特战连。特战连就是排长罗建岭所在连队。
……
老天似乎特意要与施工部队作对,或者是还想再次考验一下c团战士的突击能力,就在冰河会战的那一天,天阴沉沉的,偶尔还洒下几粒小雪花。
冰河会战,关键是开掘的速度。战士们在零度左右的冰河里作业,时间不能长,否则身体受不了,需要不停轮换。
河底的泥沙松软,挖出来的光缆沟如果不及时铺设预埋管,不久就会被泥沙填满。
那天,天刚亮,陈默和许冲带着政治处宣传车赶到工兵连驻地,在连队简单吃了点东西,又急忙赶往冰河。
宣传车到达冰河岸边的时候,在河的对岸,s营特战连已经就位。
他们在岸边生起很大一堆篝火,五六辆卡车将火堆围起来,只留一个出口正对着河面。
篝火是为战士取暖、烤衣服用的,车辆摆成一圈,是为了挡一挡高原的冷风。
战士们围在火堆旁边吃早饭。
陈默选好宣传车的停放位置,许冲再次调试音响设备。确保一切正常之后,陈默从一处简易石桥走过去,来到特战连营地。
陈默与特战连的连长、指导员谈起当天的任务,连队军官的信心实足,战士们的决心也很大。他们天不亮就来到这里提前准备,力求一鼓作气,拿下冰河,战胜工兵连。
特战连的“党员突击队”由排长罗建岭担任队长,挑选出体格健壮、作风硬朗的十名党员士兵为队员。他们的任务是第一波跳进冰河,用身体挑战严寒。
此时,篝火堆上挂着的一个大铁锅开始沸腾了。炊事班长拿着长把子的大铁勺喊道:“喝姜汤了——”
排长罗建岭一声令下:“党员突击队,集合。”
十名士兵迅速列队,罗建岭说:“每人一大碗姜汤,趁热喝。必须喝。”
这可是御寒的好办法。特战连的后勤保障工作搞得不错。
再看河的对岸,工兵连也到达了预定位置。陈默又返回宣传车所在的这一侧,与工兵连汇合。
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道。”工兵连虽然没有生起篝火,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取暖方式。
连队刚刚到达,立即开始搭建帐篷,十几分钟之后,两顶帐篷搭好了,同时,四个便携式小火炉也已生着,放在帐篷里,取暖效果不比篝火堆差,而且帐篷的防风更好一些,战士从冰水里出来,在这里换衣服更方便。
上午十点,双方列阵完毕。政委林国华借着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现场动员,将战士们的士气再次激发。
随后,团长刘金昌一声令下,工兵团和特战连的勇士们,只穿一件单衣,抓起工具,跳入刺骨的冰河之中。
之所以只穿单衣,是为了上岸方便换,如果穿着棉衣下去,上岸就没有厚衣服保暖了。
瞬间,沉寂千百年的高原冰河欢腾开来,战士们爆发出“嗷嗷”的怪叫,也许是兴奋,也许是冰水太冷了。
一根白色的、胳膊粗的塑料管飘在河面上。这根管子就是光缆的预埋管,只要将这根管子埋入河床,光缆到时候从里面穿过去就行。
工兵团和特战连的任务就是把这根预埋管埋进河床下一米深的地方。
战士们在草地上挖沟时,深度宽度按标准执行可以,但是在河水里挖沟,必须加大宽度,否则,流动的河水很快会把挖好的沟给冲没。
工兵连采取的策略是,一队掩护、一队开挖。一排长带领十几名身穿雨衣的士兵,在河水中并排紧挨着站立,起到阻水的作用。
二排长带领二十多名士兵,迅速用铁锹挖铲泥沙。
三排长带人将预埋管准备好,一旦达到挖沟的深度,迅速将预埋管埋入河床。
特战连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
战士们呼喊着口号,轮番上阵。每个波次的战士只能在水里待十几分钟,就赶快上来休息,马上换另一波下水。
人在轮流,工具不停,预埋管从河的两岸一点点被埋入河床。
宣传车里不时播放着激扬的音乐和鼓舞士气的广播稿。
陈默站在岸边,不失时机地拿出相机抓拍各种镜头。
这时,特战连那边突然发出一阵惊呼
陈默看到,有几名战士身子陷入河中。原来膝盖深的河水,猛然间就涨齐腰深了,一名战士没有站稳,倒在河中,被冲出去好几米远。
站在吉普车引擎盖上指挥战斗的刘团长大声喊道:“特战连,那边什么情况?”
“河底泥沙太松了,站不住。”罗建岭大声回应。
“注意安全,不行了就先撤回去。”刘金昌喊道。
此刻,工兵连这边也有一名战士突然陷入河底,河水一下子漫到胸部。
那战士急忙扔掉铁锹,伸手去抓身边的预埋管,结果没有抓住,整个身体陷了下去,只有一条胳膊露在水面上。
(下一章:《情暖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