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开源
云珊回到京城这边上课之后,一边准备着年后的英语演讲比赛,一边留意着自家食品厂的情况。
几乎每天都有跟韦钊通话,韦钊应该是被埋没的销售人才,他举一反三,现在已经开到第二家批发购销部了,食品厂的广告也有在打,因为这广告,销售增了五成,百货公司那边倒也配合他们打折搞促销,产品也总算是排到前面货架,没有放到后面积灰。
现在韦钊继续布置销售网格,加大好口福的知名度,而且顺利买了货车,因为有了车,去周边城镇方便很多,对于一些拿货多的,直接送货上门。
另外,货车不用的时候,他还能用货车为工厂开源。
石市的洪能两辆货车被抢了,报了公安只找回了的一辆,以他们现在的厂子规模,一辆车子是不够的,所以又购了一辆,因为这辆货车,厂子还欠了债,所以他们也在想办法节流开源。
这跟韦钊想到一块去了,索性一起合作,两个城市离得也不远,车子闲置的时候,就组一个车队,韦钊有几个好兄弟,之前跟他一样捣鼓挣钱方法,但都没找门路,只能打打零工啥的,现在韦钊在食品厂,介绍了几个进来,不做别的,就跟他一样做销售,现在开批发部,销售人员就有些过剩。
于是韦钊觉得可以跟他一块出车,运一车食品出去,顺便在当地运一车当地的物品回来,放到自己的小卖部,或者帮人拉货,这都能赚钱。
厂里已经贴了告示要招司机,但报名的人几乎没有,只能自己厂里挑了几个员工去考驾证。
在这之前,韦钊只能开这个车。
跑了两趟书之后,收入非常可观,既能把自家食品厂的产品外销出去,又能另外创收。
虽然出去一趟要好几天,但一趟就能赚上五六千块,这还不算销出去的零食。
云珊也是觉得非常可,不过就是,有些担心他的杂货铺太小吃不下。
韦钊就跟她道:“嫂子,我打算再开一家大的,咱们两家一起开,多弄几个货架。”
云珊就道:“其实我觉得可以开个商场,就是像百货公司那样的,什么都卖,然后我们厂子可以多买一辆货车,一辆厂里用,一辆商场用,有车子可以跑外地,掏些稀罕物回来,而我们厂里的食品又能多个销售渠道,那百货公司不是看不上我们私营厂子吗?现在我们也弄个百货公司,就不用求他们了。”
这个想法,她是在前些天回丰市的时候就有了,那是看到了韦钊那个不靠谱的舅舅之后,还有百货公司那副看不起人的样子,她就想,其实自己可以开个百货商场的。
大的开不了,开个小规模的也可以吧。
韦钊觉得可以,本来他也是想再开两间杂货店的,那现在开商场,不就是大一点的杂货店吧,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就是,担心没有那么多钱。
云珊也觉得急不来,这得先看地,然后再找进货商,再得资金到位。
她这里有着五十多万的存款,可以拿一半出来投资商场,但现在是跟韦钊合作,他那边也要资金到位才行。
韦钊也想到这个问题,他就说,先找场地跟供货商,然后再尽量在短时间筹够资金。
跟韦钊通了电话,云珊还要跟云有福通话的,她要问一问厂里的生产情况。
云有福说已经加大了产能,因为广告效应,出货就多了起来,他都组织工人加班了。
云珊让他打算好再买了两台设备回来,要加大产能。
云有福就有些犹豫,一是现在的出货量还不到那个要购设备的地步,二是厂里也没什么钱了。
云珊就道,“爸,你找人问问,其他食品厂有没有要卖设备的,我们不够钱买新的,买二手的也行,只要还能用,我觉得问题不大,你觉得呢?”
云有福那边说,回头去打听一下,要是真有二手的设备,价钱合适的话,就买吧。
然后又跟她说了下厂里一些小状况,有一批饼干打包装的时候,机器没有调好,里面的饼干弄得有些碎,怕影响口碑就没有卖,但是不影响食用的。
给了员工福利也不好,毕竟这是员工出的错误才造成的,犯了错误,造成了厂里的损失,还能变成员工的福利,这不是笑话吗?
云珊想了想,就道:“这期末考试不是要到了吗?要不联系一下学校,当学生奖品捐了,给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当奖励,如果不是碎得很厉害的,还是完整包装的,应该没有问题,数量不多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换个品种捐一批。”
云有福觉得可以,也算是为社会做点事。
云珊又道:“捐的话就拿我们厂子的名义捐,还有最好联系一下报社或者电视台,报道一下,当然人家可能不会理,我们就看看元旦的时候,咱们市有什么活动,学校那些的有没有什么文艺汇演之类的,再去问一问电视台或报社,会不会报道这些节目,那我们就趁机蹭一蹭光,搞个捐赠仪式,算是变相地给我们厂打广告了。”
云有福感慨,“原来你还想到了这些。”
云珊笑道:“这是双赢啊,既做了好事,学生得了奖品,我们也打了广告。”
云有福也同意,马上着手去办,毕竟离元旦也没有几天了。
元旦很快就到了,这天也就是张晴初跟林海潮结婚的日子。
潘红霞还问云珊,“我们要不要把你爸也叫过来?”
云珊道:“叫我爸做什么?他现在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潘红霞就道:“就是,林家这样的喜事,我们没有全家都到,也不知道林家那边有没有意见。”
云珊道:“妈,没关系的,又不是我结婚,关我爸什么事,他如果在京城这边,又有空的话,倒是可以过去走走,现在他没空,又大老远的,折腾这么一趟干什么?要是他们有意见的话,那我们都不去了。”
虽然家里招了婿,但父母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转过弯来。
几乎每天都有跟韦钊通话,韦钊应该是被埋没的销售人才,他举一反三,现在已经开到第二家批发购销部了,食品厂的广告也有在打,因为这广告,销售增了五成,百货公司那边倒也配合他们打折搞促销,产品也总算是排到前面货架,没有放到后面积灰。
现在韦钊继续布置销售网格,加大好口福的知名度,而且顺利买了货车,因为有了车,去周边城镇方便很多,对于一些拿货多的,直接送货上门。
另外,货车不用的时候,他还能用货车为工厂开源。
石市的洪能两辆货车被抢了,报了公安只找回了的一辆,以他们现在的厂子规模,一辆车子是不够的,所以又购了一辆,因为这辆货车,厂子还欠了债,所以他们也在想办法节流开源。
这跟韦钊想到一块去了,索性一起合作,两个城市离得也不远,车子闲置的时候,就组一个车队,韦钊有几个好兄弟,之前跟他一样捣鼓挣钱方法,但都没找门路,只能打打零工啥的,现在韦钊在食品厂,介绍了几个进来,不做别的,就跟他一样做销售,现在开批发部,销售人员就有些过剩。
于是韦钊觉得可以跟他一块出车,运一车食品出去,顺便在当地运一车当地的物品回来,放到自己的小卖部,或者帮人拉货,这都能赚钱。
厂里已经贴了告示要招司机,但报名的人几乎没有,只能自己厂里挑了几个员工去考驾证。
在这之前,韦钊只能开这个车。
跑了两趟书之后,收入非常可观,既能把自家食品厂的产品外销出去,又能另外创收。
虽然出去一趟要好几天,但一趟就能赚上五六千块,这还不算销出去的零食。
云珊也是觉得非常可,不过就是,有些担心他的杂货铺太小吃不下。
韦钊就跟她道:“嫂子,我打算再开一家大的,咱们两家一起开,多弄几个货架。”
云珊就道:“其实我觉得可以开个商场,就是像百货公司那样的,什么都卖,然后我们厂子可以多买一辆货车,一辆厂里用,一辆商场用,有车子可以跑外地,掏些稀罕物回来,而我们厂里的食品又能多个销售渠道,那百货公司不是看不上我们私营厂子吗?现在我们也弄个百货公司,就不用求他们了。”
这个想法,她是在前些天回丰市的时候就有了,那是看到了韦钊那个不靠谱的舅舅之后,还有百货公司那副看不起人的样子,她就想,其实自己可以开个百货商场的。
大的开不了,开个小规模的也可以吧。
韦钊觉得可以,本来他也是想再开两间杂货店的,那现在开商场,不就是大一点的杂货店吧,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就是,担心没有那么多钱。
云珊也觉得急不来,这得先看地,然后再找进货商,再得资金到位。
她这里有着五十多万的存款,可以拿一半出来投资商场,但现在是跟韦钊合作,他那边也要资金到位才行。
韦钊也想到这个问题,他就说,先找场地跟供货商,然后再尽量在短时间筹够资金。
跟韦钊通了电话,云珊还要跟云有福通话的,她要问一问厂里的生产情况。
云有福说已经加大了产能,因为广告效应,出货就多了起来,他都组织工人加班了。
云珊让他打算好再买了两台设备回来,要加大产能。
云有福就有些犹豫,一是现在的出货量还不到那个要购设备的地步,二是厂里也没什么钱了。
云珊就道,“爸,你找人问问,其他食品厂有没有要卖设备的,我们不够钱买新的,买二手的也行,只要还能用,我觉得问题不大,你觉得呢?”
云有福那边说,回头去打听一下,要是真有二手的设备,价钱合适的话,就买吧。
然后又跟她说了下厂里一些小状况,有一批饼干打包装的时候,机器没有调好,里面的饼干弄得有些碎,怕影响口碑就没有卖,但是不影响食用的。
给了员工福利也不好,毕竟这是员工出的错误才造成的,犯了错误,造成了厂里的损失,还能变成员工的福利,这不是笑话吗?
云珊想了想,就道:“这期末考试不是要到了吗?要不联系一下学校,当学生奖品捐了,给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当奖励,如果不是碎得很厉害的,还是完整包装的,应该没有问题,数量不多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换个品种捐一批。”
云有福觉得可以,也算是为社会做点事。
云珊又道:“捐的话就拿我们厂子的名义捐,还有最好联系一下报社或者电视台,报道一下,当然人家可能不会理,我们就看看元旦的时候,咱们市有什么活动,学校那些的有没有什么文艺汇演之类的,再去问一问电视台或报社,会不会报道这些节目,那我们就趁机蹭一蹭光,搞个捐赠仪式,算是变相地给我们厂打广告了。”
云有福感慨,“原来你还想到了这些。”
云珊笑道:“这是双赢啊,既做了好事,学生得了奖品,我们也打了广告。”
云有福也同意,马上着手去办,毕竟离元旦也没有几天了。
元旦很快就到了,这天也就是张晴初跟林海潮结婚的日子。
潘红霞还问云珊,“我们要不要把你爸也叫过来?”
云珊道:“叫我爸做什么?他现在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潘红霞就道:“就是,林家这样的喜事,我们没有全家都到,也不知道林家那边有没有意见。”
云珊道:“妈,没关系的,又不是我结婚,关我爸什么事,他如果在京城这边,又有空的话,倒是可以过去走走,现在他没空,又大老远的,折腾这么一趟干什么?要是他们有意见的话,那我们都不去了。”
虽然家里招了婿,但父母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转过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