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忧虑
黄来福回到自己房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笔记本电脑充电的问题。
他这个太阳能笔记本如要充电,需要放在阳光下,千户宅内人来人往的,这样泄密可是分分钟的事。想来想去,黄来福想到上午时自己所去的那个清涟河黄家田庄,那里倒是隐密。自己或许可以搬到那边去,还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
打定主意后,在吃过晚饭后,黄来福就和黄思豪及杨氏说了自己的想法,二老同意了。
杨氏更是吩咐杨管家将田庄好好打扫打扫,好让自己儿子住得舒心,不过她嘱托黄来福至少要每二天回来一次,最好每天回来吃饭。因为黄来福几个姐姐这次一起回来较为难得,家人要好好团聚。再说,亲家和未过门媳妇儿还在千户宅呢。
黄来福答应了,反正那田庄离五寨堡也近,骑马回千户宅,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
第二天中午,黄来福随便整理了一些衣物用品,带着父亲黄思豪给的二百两银子的启动资金,带着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骑着马,搬到田庄去。
那个小院早已整理一新了,是个单门独户的院落,倒也清净,决对不会有人打搅。黄来福让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住在院外不远的两间房屋内,并且规定下去,没有他的亲自招呼,谁也不准进入自己那个院落内,而为了保险,平时他在院落内时,都将院落的大门扣上。
电脑的安全性问题总算解决了,黄来福的院落中也搞了个小小的书房,他为笔记本电脑充了电后,打开电脑,就为大水车的事情忙开了。他在电脑中查到了那个大水车的一些资料及图片,然后找来了一些纸,将一些图片及水车结构图尽量详细地画了下来。
三天后,图纸准备好,这天黄来福起了个大早。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看了看日期,这天是万历16年,公元1588年11月17日,早上七点钟。之所以知道今年是1588年,是因为他的电脑中有一个万年历,可以查看公元1583年一直到2583年的公元年历,还有公历与农历的时间对算表。
回到这古代,有许多让黄来福不习惯的,这日期时间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代一直用圭表、日晷和漏壶来计时,一直到明朝,大多还是用漏壶,一天的误差约为十分钟左右,千户宅内就有一个。
习惯了后世的时间观念,对现在的计时方式,黄来福当然不习惯。好在他电脑中可以看到准确的时间,让他心中颇感安慰。
黄来福藏好电脑,打开院门,江大忠和杨小驴早已候在院外,见黄来福出来。杨小驴忙上前道:“少爷,您起来了?”
黄来福点了点头,活动了一下身子,说道:“打水洗漱吧。”
杨小驴高声应了声:“好咧!”兴冲冲地去了。
不多久,杨小驴端来了热水,黄来福拿了个类似牙刷的东西,蘸了点青盐,刷牙漱口。
一个很肥的妇人端着一锅小米粥进了院来,笑道:“少爷这么早就起来了?来,趁热喝点粥吧。”
这妇人叫杨婶,是黄来福母亲杨氏专门派来照顾黄来福的,杨氏要求黄来福中午,傍晚尽量回千户宅吃饭,而早上,只能在田庄吃了,担心黄来福的生活问题,杨氏就将杨婶派了过来。
进了堂屋,黄来福坐下来喝粥,江大忠,杨小驴也一起喝。
喝了四碗粥,黄来福感觉全身舒服,他一边起身活动着身子,一边道:“大忠,你到堡中去,吩咐杨管家将本庄内耕种的佃人都叫来,少爷我要训话。”
江大忠应道:“是,少爷!”
转身出去牵马。
黄来福对杨婶道:“杨婶,等那些佃人来了后,你再煮一大锅米粥,到时给那些他们暖暖身子。”
杨婶道:“是,少爷。”
※※※
时近中午,杨管家来了,带着一大帮的佃人们,顾云娘也来了。
按她说的,听说黄来福要对佃人们训话,她便来看看热闹,黄来福也就由着她。
很快,佃人们便全部集中在田庄的晒谷场上,按田庄上的帐薄所记,本庄共有佃人41户,51人。这些佃人们有老有少,大部分是五寨堡的军余,租种着黄家的一些田地。
这些佃人们在五寨堡是知道黄来福名声的,不知这个黄大少要对他们做什么,都有些紧张。
放眼看去,这些人个个衣衫褴褛,衣着又破又烂,一些黑黑破旧的棉花从衣服的破洞中裸露出来。今天的天气难得好一些,没有雪粒,也没什么风,不过这些人站在那抖抖颤颤的,显是身上衣着和身体都抵御不了天气的寒冷。
还有一些人站在那有种发飘的感觉,怕是饿的厉害。
黄来福坐在上头的一张椅子上,缓缓地喝着热茶,一边向这些佃人们打量,顾云娘也站在一旁,俏目不时地看看黄来福,又转向佃人们,虽是同情,不过对佃人们的惨况她倒没什么惊讶的表现,显是这类穷苦的军户,在岢岚州的镇西卫也是见得多了。
杨管家走上前来,低身道:“少爷,人都到齐了。”
黄来福点了点头,将茶杯放在旁边的小桌上,对杨小驴道:“小驴,你去杨婶那边看看,看她的粥煮好了没有?”
杨小驴应了一声,向厨房去了。不久,他就和杨婶一起端着几大锅粥走了过来。那些粥腾腾地冒着热气,远远看去,浓稠得象油脂一般,在这样的天气中颇为的显眼诱人。
下面的佃人们一阵骚动,都不知黄来福想做什么。他们望着那几锅粥,个个眼中放着光,喉结不住地挪动着,显出非常渴望的神情。
杨婶笑眯眯地走上前来,道:“少爷,按您的吩咐,这粥已经煮好了。”
黄来福道:“把粥分下去吧,让每人都暖暖身子。”
那些佃人们又是一阵骚动,个个不可相信,随便他们此起彼伏地道:“多谢黄大少,多谢黄大少……”
杨婶拿碗盛着粥,笑呵呵地道:“来,来,大家一个个来啊,每人都有。”
那些佃人们一个个上来,接过碗后,都道:“多谢黄大少。”
回到场中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喝起来。
黄来福看着众人,一边端起热茶,慢条斯理地喝着,感觉顾云娘的眼睛落在自己身上,黄来福抬头对她微微一笑,顾云娘俏脸微红,白了他一眼,扭过头去。
佃人们喝完粥后,这精神看起来和先前立时颇为不同,黄来福轻咳一声,立时整个晒谷场上鸦雀无声。
黄来福放下茶杯,说道:“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些事情和大家商议。”
他道:“大家知道这些年年景不好,每年不是旱灾就是寒灾,大家目前都是单门独户的耕作,这样的方式,怎么抵得过以后的灾害?”
五寨堡目前实行的是单人独户的自然经济,不但生产力落后,而且在灾害面前软弱无力,黄来福决定改变。
他道:“我已经和父亲大人商议过,以后由我来管理黄家田庄,我决定改变目前的租佃方式,今儿叫大家来,就是商议此事。”
下面佃人们听了都有些担忧,不知道黄来福要怎么做,一个在众佃人中似是有威望的老者出来,大着胆子施礼道:“不知黄大少要小的们如何做?”
这老者身材还算高大,不过头发花白,皮肤黝黑,身上的棉袍破旧,显是被沉重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黄来福根据以前的记忆,知道这老者姓刘,人称刘老丈,一个侄儿是五寨堡的总旗。托这关系,便一直在黄家的田地下承佃。
黄来福道:“事实证明了,单人独户,很难对抗天灾,水利无力修建,耕牛不能集中使用,这样的结果是,我黄家收不上租子,大家在灾年中也得不到温饱。所以我决定,来年田庄土地不再租佃,而是集中耕种,耕牛,农具,种子,都将集中使用。大家的身份嘛,以后就算是本庄的雇工吧。”
黄来福己经决定,在黄家田庄内实行农场制,这样才能集中人力物力对抗天灾,还可以采用一些后世的先进经验。
黄来福信心满满,不料刘老丈和佃人们听闻后,都是脸色大变。
刘老丈颤声道:“大少是要让我们退佃吗?”
他跪下哀求道:“如果小的们有何得罪大少之处,还请大少明言,小的们一定改过。还请大少不要收了我们的佃地。”
他后面的佃人们也是纷纷跪下,拼命磕头,哀求声一片。
黄来福哭笑不得,他道:“我不是要赶你们走,只是将这承佃的方式改变一下,以后你们还是在田庄做事,放心吧,我不会少你们工钱的。”
刘老丈等人麻木地起来,看来黄大少是要铁心收回他们的佃地了。雇工是什么他们当然知道,大明各地都有短工,有长工。这些人平时的生活,全程都要听从东家的指挥安排,没一点自由。而且说什么时候,就被东家找个由头解雇了,换成后世的话来说,没有安全感。
以前刘老丈等人的佃户生涯,虽说租重,甚至占了收成的一半,但至少可以独立自主,辛苦一年后,交了租,可以有一点自己的收成归仓。多年来,他们早己习惯了这种生活,突然没了土地,换成别的前景不明的身份,这让他们有些茫然和无所适从。
他们只是在担心自己的将来,对黄来福说的自然经济很难对抗天灾的说话,他们并不明白,多少年来,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难道改个身份,收回了土地,田地收成就会好起来?
他们内心在忧虑,却不敢出口反对黄来福的决定。
众人的神情,黄来福都看到眼里,他明白各人的担忧,不过他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的,大规模的农场耕作,不是那种小农似的生产方式能比的,将来这些人就会明白了。
他这个太阳能笔记本如要充电,需要放在阳光下,千户宅内人来人往的,这样泄密可是分分钟的事。想来想去,黄来福想到上午时自己所去的那个清涟河黄家田庄,那里倒是隐密。自己或许可以搬到那边去,还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
打定主意后,在吃过晚饭后,黄来福就和黄思豪及杨氏说了自己的想法,二老同意了。
杨氏更是吩咐杨管家将田庄好好打扫打扫,好让自己儿子住得舒心,不过她嘱托黄来福至少要每二天回来一次,最好每天回来吃饭。因为黄来福几个姐姐这次一起回来较为难得,家人要好好团聚。再说,亲家和未过门媳妇儿还在千户宅呢。
黄来福答应了,反正那田庄离五寨堡也近,骑马回千户宅,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
第二天中午,黄来福随便整理了一些衣物用品,带着父亲黄思豪给的二百两银子的启动资金,带着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骑着马,搬到田庄去。
那个小院早已整理一新了,是个单门独户的院落,倒也清净,决对不会有人打搅。黄来福让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住在院外不远的两间房屋内,并且规定下去,没有他的亲自招呼,谁也不准进入自己那个院落内,而为了保险,平时他在院落内时,都将院落的大门扣上。
电脑的安全性问题总算解决了,黄来福的院落中也搞了个小小的书房,他为笔记本电脑充了电后,打开电脑,就为大水车的事情忙开了。他在电脑中查到了那个大水车的一些资料及图片,然后找来了一些纸,将一些图片及水车结构图尽量详细地画了下来。
三天后,图纸准备好,这天黄来福起了个大早。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看了看日期,这天是万历16年,公元1588年11月17日,早上七点钟。之所以知道今年是1588年,是因为他的电脑中有一个万年历,可以查看公元1583年一直到2583年的公元年历,还有公历与农历的时间对算表。
回到这古代,有许多让黄来福不习惯的,这日期时间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古代一直用圭表、日晷和漏壶来计时,一直到明朝,大多还是用漏壶,一天的误差约为十分钟左右,千户宅内就有一个。
习惯了后世的时间观念,对现在的计时方式,黄来福当然不习惯。好在他电脑中可以看到准确的时间,让他心中颇感安慰。
黄来福藏好电脑,打开院门,江大忠和杨小驴早已候在院外,见黄来福出来。杨小驴忙上前道:“少爷,您起来了?”
黄来福点了点头,活动了一下身子,说道:“打水洗漱吧。”
杨小驴高声应了声:“好咧!”兴冲冲地去了。
不多久,杨小驴端来了热水,黄来福拿了个类似牙刷的东西,蘸了点青盐,刷牙漱口。
一个很肥的妇人端着一锅小米粥进了院来,笑道:“少爷这么早就起来了?来,趁热喝点粥吧。”
这妇人叫杨婶,是黄来福母亲杨氏专门派来照顾黄来福的,杨氏要求黄来福中午,傍晚尽量回千户宅吃饭,而早上,只能在田庄吃了,担心黄来福的生活问题,杨氏就将杨婶派了过来。
进了堂屋,黄来福坐下来喝粥,江大忠,杨小驴也一起喝。
喝了四碗粥,黄来福感觉全身舒服,他一边起身活动着身子,一边道:“大忠,你到堡中去,吩咐杨管家将本庄内耕种的佃人都叫来,少爷我要训话。”
江大忠应道:“是,少爷!”
转身出去牵马。
黄来福对杨婶道:“杨婶,等那些佃人来了后,你再煮一大锅米粥,到时给那些他们暖暖身子。”
杨婶道:“是,少爷。”
※※※
时近中午,杨管家来了,带着一大帮的佃人们,顾云娘也来了。
按她说的,听说黄来福要对佃人们训话,她便来看看热闹,黄来福也就由着她。
很快,佃人们便全部集中在田庄的晒谷场上,按田庄上的帐薄所记,本庄共有佃人41户,51人。这些佃人们有老有少,大部分是五寨堡的军余,租种着黄家的一些田地。
这些佃人们在五寨堡是知道黄来福名声的,不知这个黄大少要对他们做什么,都有些紧张。
放眼看去,这些人个个衣衫褴褛,衣着又破又烂,一些黑黑破旧的棉花从衣服的破洞中裸露出来。今天的天气难得好一些,没有雪粒,也没什么风,不过这些人站在那抖抖颤颤的,显是身上衣着和身体都抵御不了天气的寒冷。
还有一些人站在那有种发飘的感觉,怕是饿的厉害。
黄来福坐在上头的一张椅子上,缓缓地喝着热茶,一边向这些佃人们打量,顾云娘也站在一旁,俏目不时地看看黄来福,又转向佃人们,虽是同情,不过对佃人们的惨况她倒没什么惊讶的表现,显是这类穷苦的军户,在岢岚州的镇西卫也是见得多了。
杨管家走上前来,低身道:“少爷,人都到齐了。”
黄来福点了点头,将茶杯放在旁边的小桌上,对杨小驴道:“小驴,你去杨婶那边看看,看她的粥煮好了没有?”
杨小驴应了一声,向厨房去了。不久,他就和杨婶一起端着几大锅粥走了过来。那些粥腾腾地冒着热气,远远看去,浓稠得象油脂一般,在这样的天气中颇为的显眼诱人。
下面的佃人们一阵骚动,都不知黄来福想做什么。他们望着那几锅粥,个个眼中放着光,喉结不住地挪动着,显出非常渴望的神情。
杨婶笑眯眯地走上前来,道:“少爷,按您的吩咐,这粥已经煮好了。”
黄来福道:“把粥分下去吧,让每人都暖暖身子。”
那些佃人们又是一阵骚动,个个不可相信,随便他们此起彼伏地道:“多谢黄大少,多谢黄大少……”
杨婶拿碗盛着粥,笑呵呵地道:“来,来,大家一个个来啊,每人都有。”
那些佃人们一个个上来,接过碗后,都道:“多谢黄大少。”
回到场中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喝起来。
黄来福看着众人,一边端起热茶,慢条斯理地喝着,感觉顾云娘的眼睛落在自己身上,黄来福抬头对她微微一笑,顾云娘俏脸微红,白了他一眼,扭过头去。
佃人们喝完粥后,这精神看起来和先前立时颇为不同,黄来福轻咳一声,立时整个晒谷场上鸦雀无声。
黄来福放下茶杯,说道:“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些事情和大家商议。”
他道:“大家知道这些年年景不好,每年不是旱灾就是寒灾,大家目前都是单门独户的耕作,这样的方式,怎么抵得过以后的灾害?”
五寨堡目前实行的是单人独户的自然经济,不但生产力落后,而且在灾害面前软弱无力,黄来福决定改变。
他道:“我已经和父亲大人商议过,以后由我来管理黄家田庄,我决定改变目前的租佃方式,今儿叫大家来,就是商议此事。”
下面佃人们听了都有些担忧,不知道黄来福要怎么做,一个在众佃人中似是有威望的老者出来,大着胆子施礼道:“不知黄大少要小的们如何做?”
这老者身材还算高大,不过头发花白,皮肤黝黑,身上的棉袍破旧,显是被沉重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黄来福根据以前的记忆,知道这老者姓刘,人称刘老丈,一个侄儿是五寨堡的总旗。托这关系,便一直在黄家的田地下承佃。
黄来福道:“事实证明了,单人独户,很难对抗天灾,水利无力修建,耕牛不能集中使用,这样的结果是,我黄家收不上租子,大家在灾年中也得不到温饱。所以我决定,来年田庄土地不再租佃,而是集中耕种,耕牛,农具,种子,都将集中使用。大家的身份嘛,以后就算是本庄的雇工吧。”
黄来福己经决定,在黄家田庄内实行农场制,这样才能集中人力物力对抗天灾,还可以采用一些后世的先进经验。
黄来福信心满满,不料刘老丈和佃人们听闻后,都是脸色大变。
刘老丈颤声道:“大少是要让我们退佃吗?”
他跪下哀求道:“如果小的们有何得罪大少之处,还请大少明言,小的们一定改过。还请大少不要收了我们的佃地。”
他后面的佃人们也是纷纷跪下,拼命磕头,哀求声一片。
黄来福哭笑不得,他道:“我不是要赶你们走,只是将这承佃的方式改变一下,以后你们还是在田庄做事,放心吧,我不会少你们工钱的。”
刘老丈等人麻木地起来,看来黄大少是要铁心收回他们的佃地了。雇工是什么他们当然知道,大明各地都有短工,有长工。这些人平时的生活,全程都要听从东家的指挥安排,没一点自由。而且说什么时候,就被东家找个由头解雇了,换成后世的话来说,没有安全感。
以前刘老丈等人的佃户生涯,虽说租重,甚至占了收成的一半,但至少可以独立自主,辛苦一年后,交了租,可以有一点自己的收成归仓。多年来,他们早己习惯了这种生活,突然没了土地,换成别的前景不明的身份,这让他们有些茫然和无所适从。
他们只是在担心自己的将来,对黄来福说的自然经济很难对抗天灾的说话,他们并不明白,多少年来,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难道改个身份,收回了土地,田地收成就会好起来?
他们内心在忧虑,却不敢出口反对黄来福的决定。
众人的神情,黄来福都看到眼里,他明白各人的担忧,不过他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的,大规模的农场耕作,不是那种小农似的生产方式能比的,将来这些人就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