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命悬一线
薛占山兴奋起来了,说:“三舅,这有何难的,不要说家里发生这么档子事,楚书记肯定会见你,就是平时,你要是有困难想见他,我也保证他会见你的。”
薛占山带着钱文忠回镇政府,在路上给楚天舒打了电话,楚天舒一听,说:“我立即过来,你和钱大叔在会议室等着我。”
当着楚天舒的面,钱文忠答应不再告状,并当面给用薛占山的手机给儿子钱广发打了电话,让他和二妮子第二天就去市公安局,办理孩子遗体进行尸检的手续。
这位个性倔犟却又精明纯朴的农民令楚天舒十分的敬佩。他握着钱文忠的手,郑重其事地说:“钱大叔,我还是那句话,今后你家有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找我。占山,你替我作个见证啊。”
当天晚上,钱广发带着二妮子跟着蓝语茶和冷雪去了市公安局,办理了孩子尸检的签字手续。
这不仅是薛占山没有想到的,连钱文忠的邻居亲戚们都大感意外。不少人都议论说,钱文忠太精明了,突然来了这么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谁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总算把钱文忠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可危机还远没有消失。
据留在省城的柳青烟报告,沈豫鄂和呼延非凡已经满载而归了。
茅兴东和柳青烟的省城之行毫无收获,他们不可能就这样无功而返,而是继续托朋友、找关系,希望能找到在魏理光面前能说上话的人,另一方面,也在时刻关注沈豫鄂和呼延非凡的消息。
终于,在茅兴东和柳青烟一筹莫展坐卧不安的时候,沈豫鄂带着呼延非凡和陈燕凯旋了!
这个消息是县城里光明大酒店的女服务员通过手机短信发过来的。
女服务员给呼延非凡和陈燕厮混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也就与陈燕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女人,只要不是感情上的敌人,便很容易成为谈话的朋友,尤其像陈燕这种胸大无脑刚出道不久的女娃娃,她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与新华社记者亲密接触的机会,免不了要向县里的女服务员得瑟。
于是,沈豫鄂和呼延非凡的行踪与收获,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传到了柳青烟那里。
沈豫鄂和呼延非凡从南岭县采访满载而归,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就商量着这篇很有份量的文章该如何写。
沈豫鄂完全没必要考虑南岭县的领导会怎么想,他想的是,如何把这篇文稿写成高质量、能引起中央高层领导高度关注的大手笔,进而一鸣惊人,在新华社乃至国内新闻界出人头地!
呼延非凡的想法则与沈豫鄂完全不同,他原本想在这篇文章上挂个名,被沈豫鄂婉言拒绝,便在暗暗盘算这篇文章会对楚天舒和南岭县产生多么大的杀伤力,这个小肚鸡肠的男人,多次在南岭县遭遇滑铁卢,他觉得无比的羞辱,已经对楚天舒和南岭县恨之入骨了。
两个人不谋而合,以城关镇卫生院的医疗事故为引子,把火烧到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上去,因为沈豫鄂得到消息,国务院正在组织研究县乡医疗体制改革的破题方案,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在牵头主抓。
这个时候,如果能发一篇关于这方面的“内参”稿,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传到这位副总理的案头上,所以,沈豫鄂和呼延非凡殚精竭虑地从采访材料中提炼出了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省卫生厅调查组罗列的五大罪状不谋而合。
至此,孩子的死在高满堂、沈豫鄂等人的眼里早已无足轻重了,它仅仅成为了他们手中拉响一颗重磅炸弹的导火索。
如果省卫生厅与新华社形成了遥相呼应的态势,加上还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很有可能会引起中央或国务院高层领导的震怒,楚天舒以及伊海涛的政治生命必将命悬一线。
新华社可不同于其他媒体,省一级的新华社分社也不同于省级机关的其他厅局,其重要任务是为中央领导提供基层存在问题的依据,不仅是中央的耳目,还起到监督基层干部的作用。
新华社的记者也都是从各种媒体中选拔出来的政治、业务素质比较出色的人物。他们不仅要对中央高层领导负责,也要真实地反映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们的稿件也将为中央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上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衡量一名记者成绩、决定省级新华社分社威信的,自然是稿件的质量。所谓的高质量新闻稿,大都是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产生重大影响的稿件。当然,反映的问题越严重,越容易获得中央领导的关注。
而且新华社内部在一定时间内也要评出社级优秀新闻作品,而社级优秀新闻作品不仅是一种规格很高的荣誉,而且还与个人的奖金、职称、地位紧密相连。自然,哪个记者在新华社获得的社级优秀作品多,他就容易出人头地,政治上的进步也就比别人快。
这也是沈豫鄂寄希望于这篇稿子能够一鸣惊人的动机和诱因!
得知这个情况,楚天舒告诫茅兴东和柳青烟,这不仅关系到市县领导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了南岭县的改革与发展会不会半途而废,因此,无论新华社东南分社是什么态度,都要再去找一找社长魏理光,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茅兴东太了解楚天舒了,这个人特别容易走极端,他认准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当然,茅兴东也非常清楚,此时的成败,也与他个人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假如楚天舒退出了南岭县的政治舞台,付大木一伙得势,必定会不择手段对跟随过楚天舒的人打击报复,他自己的仕途生涯也将就此结束。
可是这是什么事?岂是他楚天舒和他茅兴东能够说了算数的!生杀大权掌握在人家魏社长的手里。结出什么果,那得由魏社长决定,你楚天舒所说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岂不是一句空话?!
中学的时候,茅兴东读到鲁迅把文章比作匕首和投枪,他并没有觉得一篇文章能有杀人于无形的力量,当了宣传部长之后终于明白了,新华社记者手中的笔杆子一摇,足以将一群干部置于死地,其厉害程度有时候远远胜过一把匕首和投枪。
如果说茅兴东前两天领命来省新华社分社,多少有些盲目,但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然而现在,除了压力,他的心里连一点儿底都没有,毕竟沈豫鄂是新华社东南分社的记者,他带回来了一大堆现场采访的佐证材料,如果说上一次去拜见魏理光只是碰了一鼻子灰的话,这一次,恐怕真要碰得头破血流了。
的确,一切与茅兴东预判的那样,沈豫鄂联手呼延非凡采取了快速的行动。
几天的采访,素材收集了一大摞,有录音,有视频,还有很多的照片,按照分工,当天夜里沈豫鄂和呼延非凡开了一夜的夜车,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沈豫鄂就交给魏理光一篇五千多字洋洋洒洒的文稿。
南岭县的医疗事故,早已搞得魏理光坐立不安,稿件一到手,就立即看了起来。不看则已,一看文章,魏理光的心情就沉重起来,仅文章的题目就让他不寒而栗。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南岭县“卖光式”医疗改革酿出惨祸,卫生院内花季少年死于非命》。而且,文章言辞激愤、火药味极浓,矛头直指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种种弊端与失误。
放下稿子,魏理光对南岭县出现“草菅人命”的事件非常的气愤,对楚天舒的一些举动也比较反感,他甚至觉得楚天舒像所有基层干部那样,为个人的升迁提拔做政绩,不惜拿职工与国家的利益和农民孩子的生命作代价。
这篇文章一旦在“内参”上发出去,在当面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大形势下,中央高层领导多半会拍案而起,立即责成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不仅对相关当事人要严惩不贷,还有可能会处理一批市县的领导。
看完了稿子,魏理光静静地沉思了许久,作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省新华社分社的主要领导,对自己队伍的素质,对每一个记者的水平他了如指掌。沈豫鄂刚调来不久,平时显得有些浮躁,他会不会因为一时激愤,或急于表现自己才写出这样的稿子来呢?
想到这里,魏理光平静下来,再次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稿子。
沈豫鄂文字功底和业务素质没有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条清缕析,关键和重点的地方附上了采访记录和照片。
这时,秘书进来通报,南岭县的宣传部长茅兴东求见。
魏理光放下稿子,说:“行,请他进来吧。”
等在会见室的茅兴东听说魏理光这么快就肯见他,感到了一丝兴奋,甚至看到了一线亮光。
茅兴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秘书走向魏理光的办公室,不知为何,他觉得自己此刻正行走在刀刃上,或者说,这道大门,就是政治上成与败、生与死的一道关口,一道人生的分水岭。
薛占山带着钱文忠回镇政府,在路上给楚天舒打了电话,楚天舒一听,说:“我立即过来,你和钱大叔在会议室等着我。”
当着楚天舒的面,钱文忠答应不再告状,并当面给用薛占山的手机给儿子钱广发打了电话,让他和二妮子第二天就去市公安局,办理孩子遗体进行尸检的手续。
这位个性倔犟却又精明纯朴的农民令楚天舒十分的敬佩。他握着钱文忠的手,郑重其事地说:“钱大叔,我还是那句话,今后你家有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找我。占山,你替我作个见证啊。”
当天晚上,钱广发带着二妮子跟着蓝语茶和冷雪去了市公安局,办理了孩子尸检的签字手续。
这不仅是薛占山没有想到的,连钱文忠的邻居亲戚们都大感意外。不少人都议论说,钱文忠太精明了,突然来了这么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谁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总算把钱文忠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可危机还远没有消失。
据留在省城的柳青烟报告,沈豫鄂和呼延非凡已经满载而归了。
茅兴东和柳青烟的省城之行毫无收获,他们不可能就这样无功而返,而是继续托朋友、找关系,希望能找到在魏理光面前能说上话的人,另一方面,也在时刻关注沈豫鄂和呼延非凡的消息。
终于,在茅兴东和柳青烟一筹莫展坐卧不安的时候,沈豫鄂带着呼延非凡和陈燕凯旋了!
这个消息是县城里光明大酒店的女服务员通过手机短信发过来的。
女服务员给呼延非凡和陈燕厮混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也就与陈燕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女人,只要不是感情上的敌人,便很容易成为谈话的朋友,尤其像陈燕这种胸大无脑刚出道不久的女娃娃,她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与新华社记者亲密接触的机会,免不了要向县里的女服务员得瑟。
于是,沈豫鄂和呼延非凡的行踪与收获,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传到了柳青烟那里。
沈豫鄂和呼延非凡从南岭县采访满载而归,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就商量着这篇很有份量的文章该如何写。
沈豫鄂完全没必要考虑南岭县的领导会怎么想,他想的是,如何把这篇文稿写成高质量、能引起中央高层领导高度关注的大手笔,进而一鸣惊人,在新华社乃至国内新闻界出人头地!
呼延非凡的想法则与沈豫鄂完全不同,他原本想在这篇文章上挂个名,被沈豫鄂婉言拒绝,便在暗暗盘算这篇文章会对楚天舒和南岭县产生多么大的杀伤力,这个小肚鸡肠的男人,多次在南岭县遭遇滑铁卢,他觉得无比的羞辱,已经对楚天舒和南岭县恨之入骨了。
两个人不谋而合,以城关镇卫生院的医疗事故为引子,把火烧到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上去,因为沈豫鄂得到消息,国务院正在组织研究县乡医疗体制改革的破题方案,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在牵头主抓。
这个时候,如果能发一篇关于这方面的“内参”稿,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传到这位副总理的案头上,所以,沈豫鄂和呼延非凡殚精竭虑地从采访材料中提炼出了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省卫生厅调查组罗列的五大罪状不谋而合。
至此,孩子的死在高满堂、沈豫鄂等人的眼里早已无足轻重了,它仅仅成为了他们手中拉响一颗重磅炸弹的导火索。
如果省卫生厅与新华社形成了遥相呼应的态势,加上还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很有可能会引起中央或国务院高层领导的震怒,楚天舒以及伊海涛的政治生命必将命悬一线。
新华社可不同于其他媒体,省一级的新华社分社也不同于省级机关的其他厅局,其重要任务是为中央领导提供基层存在问题的依据,不仅是中央的耳目,还起到监督基层干部的作用。
新华社的记者也都是从各种媒体中选拔出来的政治、业务素质比较出色的人物。他们不仅要对中央高层领导负责,也要真实地反映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们的稿件也将为中央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上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衡量一名记者成绩、决定省级新华社分社威信的,自然是稿件的质量。所谓的高质量新闻稿,大都是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产生重大影响的稿件。当然,反映的问题越严重,越容易获得中央领导的关注。
而且新华社内部在一定时间内也要评出社级优秀新闻作品,而社级优秀新闻作品不仅是一种规格很高的荣誉,而且还与个人的奖金、职称、地位紧密相连。自然,哪个记者在新华社获得的社级优秀作品多,他就容易出人头地,政治上的进步也就比别人快。
这也是沈豫鄂寄希望于这篇稿子能够一鸣惊人的动机和诱因!
得知这个情况,楚天舒告诫茅兴东和柳青烟,这不仅关系到市县领导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了南岭县的改革与发展会不会半途而废,因此,无论新华社东南分社是什么态度,都要再去找一找社长魏理光,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茅兴东太了解楚天舒了,这个人特别容易走极端,他认准了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当然,茅兴东也非常清楚,此时的成败,也与他个人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假如楚天舒退出了南岭县的政治舞台,付大木一伙得势,必定会不择手段对跟随过楚天舒的人打击报复,他自己的仕途生涯也将就此结束。
可是这是什么事?岂是他楚天舒和他茅兴东能够说了算数的!生杀大权掌握在人家魏社长的手里。结出什么果,那得由魏社长决定,你楚天舒所说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岂不是一句空话?!
中学的时候,茅兴东读到鲁迅把文章比作匕首和投枪,他并没有觉得一篇文章能有杀人于无形的力量,当了宣传部长之后终于明白了,新华社记者手中的笔杆子一摇,足以将一群干部置于死地,其厉害程度有时候远远胜过一把匕首和投枪。
如果说茅兴东前两天领命来省新华社分社,多少有些盲目,但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然而现在,除了压力,他的心里连一点儿底都没有,毕竟沈豫鄂是新华社东南分社的记者,他带回来了一大堆现场采访的佐证材料,如果说上一次去拜见魏理光只是碰了一鼻子灰的话,这一次,恐怕真要碰得头破血流了。
的确,一切与茅兴东预判的那样,沈豫鄂联手呼延非凡采取了快速的行动。
几天的采访,素材收集了一大摞,有录音,有视频,还有很多的照片,按照分工,当天夜里沈豫鄂和呼延非凡开了一夜的夜车,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沈豫鄂就交给魏理光一篇五千多字洋洋洒洒的文稿。
南岭县的医疗事故,早已搞得魏理光坐立不安,稿件一到手,就立即看了起来。不看则已,一看文章,魏理光的心情就沉重起来,仅文章的题目就让他不寒而栗。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南岭县“卖光式”医疗改革酿出惨祸,卫生院内花季少年死于非命》。而且,文章言辞激愤、火药味极浓,矛头直指南岭县医疗体制改革中的种种弊端与失误。
放下稿子,魏理光对南岭县出现“草菅人命”的事件非常的气愤,对楚天舒的一些举动也比较反感,他甚至觉得楚天舒像所有基层干部那样,为个人的升迁提拔做政绩,不惜拿职工与国家的利益和农民孩子的生命作代价。
这篇文章一旦在“内参”上发出去,在当面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大形势下,中央高层领导多半会拍案而起,立即责成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不仅对相关当事人要严惩不贷,还有可能会处理一批市县的领导。
看完了稿子,魏理光静静地沉思了许久,作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省新华社分社的主要领导,对自己队伍的素质,对每一个记者的水平他了如指掌。沈豫鄂刚调来不久,平时显得有些浮躁,他会不会因为一时激愤,或急于表现自己才写出这样的稿子来呢?
想到这里,魏理光平静下来,再次逐字逐句地看了一遍稿子。
沈豫鄂文字功底和业务素质没有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条清缕析,关键和重点的地方附上了采访记录和照片。
这时,秘书进来通报,南岭县的宣传部长茅兴东求见。
魏理光放下稿子,说:“行,请他进来吧。”
等在会见室的茅兴东听说魏理光这么快就肯见他,感到了一丝兴奋,甚至看到了一线亮光。
茅兴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秘书走向魏理光的办公室,不知为何,他觉得自己此刻正行走在刀刃上,或者说,这道大门,就是政治上成与败、生与死的一道关口,一道人生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