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第二百七十二节 爪牙(2)
宋人官服,韩剌见刘佶穿过,让他感受到一股不一样的力量似乎从衣服上涌入身上。
“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样子。你识字否?”
韩剌晕晕乎乎的点点头,他识字,跟保长学的。他很聪明,学什么都快。
“那我派一个机宜文字给你。给你讲讲行文、移牒的规矩。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报牒给我。也帮你拟一拟属员官职,报来好发俸禄。当官可是一门大学问,你要好好学。将来在辽东这里,你大有可为。”
綦业年少势重,仿佛教孩子一样教他。
让韩剌心里不由的排斥,却又有些自卑。因为他从綦业身上看到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高高在上是那么的自然,好像他生下来如此一样。
“知道了!”
綦业摆摆手,一个吏员见状,请韩剌出去,带着韩剌了解曷懒军的各级官署。
告诉他制置使司应该设什么样的属员,建多少机构,说的韩剌迷迷糊糊,当官,真的是大学问。
军饷也发给他了,用丝绸、铜钱、银钱发放的,可以任韩剌选择。可以直接领走,也可以先存在曷懒军。
韩剌只领了一万缗丝绸、两万贯铜钱,和三千贯银钱带走,他没要银票、钱票,他不放心。
剩下的,曷懒军给开了条子,随时可以来支取。韩剌打算下次来的时候,一起带走。这次来的仓促,是坐宋使的船来的,他的船没有跟来。回程是别人送去,身边都是宋国的人,他怕带太多钱财不安全。
韩剌走后,綦业叹了口气,这样年轻的人,能做大事?不知道王爷看重了他什么,不就是一个少年亡命徒吗,辽东这里不多得是?
綦业最近走访了曷懒甸十几个座大小城池,有高丽人原先修建的九城,还有女真人修建的小城。没什么纰漏,驻防少量人马,就足以守卫这片广大的沿海狭地。高丽人修建的城池是防北边的女真人的,女真人修建的城池是防南边的高丽人的,因此这些城池南北皆防,虽然粗陋,可是很实用。
最大的弊端是人力不足,韩剌带来了十万人,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可治安却很差,因为以前这里之所以能聚集十万人口,最大的原因是这里是流放地。请罪流放曷懒甸,重罪流放大东洲。燕王治下,人口凋敝,活过大难的人,往往性情大变,因此经常有作奸犯科的罪犯,屡抓不尽。以前请罪都发到了范温这里,所以这里有大批小偷小摸的小人。
搞治安,綦业擅长,他是兵法科学生。兵法、刑律共通,严刑峻法他很懂的。所以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严肃法纪。将带来了一群东藩军中的军法官,派往各城,先梳理一下积存的案件。
以前范温、范良管这里,根本谈不上治理,无法无天。
为此綦业将军队拆散,分驻各城,维持治安。狠狠打击一下作奸犯科的风气,他手里的兵力,除了三千从东藩带来的精兵外,就是那一万刚刚由奴隶身份转变过来的军人,这些人素质不错,会骑马,敢拿刀。最关键是他们带出了家属,有家,心就安。给他们分配大量熟田,安置在各城周边,这就算是扎根了。这些人跟本地人没什么瓜葛,打击起旧势力,不会手软,治安应该很快就会改观。
可之后的的事情,綦业就不太擅长了。他觉得该让赵明信来这里,曷懒甸最缺的,其实是财力。但发展潜力巨大,良田沃野不少,山上树高林密,就是缺人。可缺人这问题,又是因为没钱,财聚人聚,只要有钱,自然有人。
来之后看到实情,綦业跟赵明信沟通过,赵明信认为,曷懒甸不具备人口殷实的条件。沿海就是大山,只有山海之间的狭小平地可以生活。地形上不连贯,只能走海路沟通。綦业认为,这地形跟西域的绿洲差不多,养不了多少人。人都是块状的,最多搞搞商业。
这跟綦业的认识差不多,但这里既然不能生聚,如何兴兵?王爷为什么派他来这里,流放他显然不是,这点认识綦业是有的,他又没犯过错。他外放只是接受锻炼,就像李睿。
想到李睿,让他颇有些压力。因为李睿去年灭了五万克烈骑兵,伤了克烈人的元气。他们通过蒙古人试图赎回这些人,最后他们凑了三千契丹、汉人,换回去了三千战士,妇孺他们不要,就要战士。那三千契丹、汉人,契丹人是投靠他们的边缘部落和散兵,汉人是流落草原的奴隶和工匠,男女老幼都有。
剩下的战士,他们拿不出赎金,没有抢过挥舞着银票的矿主,最后在骡马市上被卖了。
可是他这里又没有冒失的草原人,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女真人,全都迁走了。女真人可比他更了解这块土地,他们不会翻山越岭进犯,綦业也打不过去。他留在这里的意义在哪里?
之后燕王发来的一些命令,也都是让他搞经济的,比如发展造船、捕捞,甚至跟倭国人学习补鲸。这些都是很难聚人的产业,没有人就不可能有大军。即便从外地调来大军,他都供应不上。
年轻人总是喜欢多想,给他的命令就是让他稳定局面,他偏偏要往更复杂的地方去想。主要是他觉得局面并不危急,才有这些心思。真的很危急的话,他也就没时间多想了。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样子。你识字否?”
韩剌晕晕乎乎的点点头,他识字,跟保长学的。他很聪明,学什么都快。
“那我派一个机宜文字给你。给你讲讲行文、移牒的规矩。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报牒给我。也帮你拟一拟属员官职,报来好发俸禄。当官可是一门大学问,你要好好学。将来在辽东这里,你大有可为。”
綦业年少势重,仿佛教孩子一样教他。
让韩剌心里不由的排斥,却又有些自卑。因为他从綦业身上看到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高高在上是那么的自然,好像他生下来如此一样。
“知道了!”
綦业摆摆手,一个吏员见状,请韩剌出去,带着韩剌了解曷懒军的各级官署。
告诉他制置使司应该设什么样的属员,建多少机构,说的韩剌迷迷糊糊,当官,真的是大学问。
军饷也发给他了,用丝绸、铜钱、银钱发放的,可以任韩剌选择。可以直接领走,也可以先存在曷懒军。
韩剌只领了一万缗丝绸、两万贯铜钱,和三千贯银钱带走,他没要银票、钱票,他不放心。
剩下的,曷懒军给开了条子,随时可以来支取。韩剌打算下次来的时候,一起带走。这次来的仓促,是坐宋使的船来的,他的船没有跟来。回程是别人送去,身边都是宋国的人,他怕带太多钱财不安全。
韩剌走后,綦业叹了口气,这样年轻的人,能做大事?不知道王爷看重了他什么,不就是一个少年亡命徒吗,辽东这里不多得是?
綦业最近走访了曷懒甸十几个座大小城池,有高丽人原先修建的九城,还有女真人修建的小城。没什么纰漏,驻防少量人马,就足以守卫这片广大的沿海狭地。高丽人修建的城池是防北边的女真人的,女真人修建的城池是防南边的高丽人的,因此这些城池南北皆防,虽然粗陋,可是很实用。
最大的弊端是人力不足,韩剌带来了十万人,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可治安却很差,因为以前这里之所以能聚集十万人口,最大的原因是这里是流放地。请罪流放曷懒甸,重罪流放大东洲。燕王治下,人口凋敝,活过大难的人,往往性情大变,因此经常有作奸犯科的罪犯,屡抓不尽。以前请罪都发到了范温这里,所以这里有大批小偷小摸的小人。
搞治安,綦业擅长,他是兵法科学生。兵法、刑律共通,严刑峻法他很懂的。所以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严肃法纪。将带来了一群东藩军中的军法官,派往各城,先梳理一下积存的案件。
以前范温、范良管这里,根本谈不上治理,无法无天。
为此綦业将军队拆散,分驻各城,维持治安。狠狠打击一下作奸犯科的风气,他手里的兵力,除了三千从东藩带来的精兵外,就是那一万刚刚由奴隶身份转变过来的军人,这些人素质不错,会骑马,敢拿刀。最关键是他们带出了家属,有家,心就安。给他们分配大量熟田,安置在各城周边,这就算是扎根了。这些人跟本地人没什么瓜葛,打击起旧势力,不会手软,治安应该很快就会改观。
可之后的的事情,綦业就不太擅长了。他觉得该让赵明信来这里,曷懒甸最缺的,其实是财力。但发展潜力巨大,良田沃野不少,山上树高林密,就是缺人。可缺人这问题,又是因为没钱,财聚人聚,只要有钱,自然有人。
来之后看到实情,綦业跟赵明信沟通过,赵明信认为,曷懒甸不具备人口殷实的条件。沿海就是大山,只有山海之间的狭小平地可以生活。地形上不连贯,只能走海路沟通。綦业认为,这地形跟西域的绿洲差不多,养不了多少人。人都是块状的,最多搞搞商业。
这跟綦业的认识差不多,但这里既然不能生聚,如何兴兵?王爷为什么派他来这里,流放他显然不是,这点认识綦业是有的,他又没犯过错。他外放只是接受锻炼,就像李睿。
想到李睿,让他颇有些压力。因为李睿去年灭了五万克烈骑兵,伤了克烈人的元气。他们通过蒙古人试图赎回这些人,最后他们凑了三千契丹、汉人,换回去了三千战士,妇孺他们不要,就要战士。那三千契丹、汉人,契丹人是投靠他们的边缘部落和散兵,汉人是流落草原的奴隶和工匠,男女老幼都有。
剩下的战士,他们拿不出赎金,没有抢过挥舞着银票的矿主,最后在骡马市上被卖了。
可是他这里又没有冒失的草原人,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女真人,全都迁走了。女真人可比他更了解这块土地,他们不会翻山越岭进犯,綦业也打不过去。他留在这里的意义在哪里?
之后燕王发来的一些命令,也都是让他搞经济的,比如发展造船、捕捞,甚至跟倭国人学习补鲸。这些都是很难聚人的产业,没有人就不可能有大军。即便从外地调来大军,他都供应不上。
年轻人总是喜欢多想,给他的命令就是让他稳定局面,他偏偏要往更复杂的地方去想。主要是他觉得局面并不危急,才有这些心思。真的很危急的话,他也就没时间多想了。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