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科举考试(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几天,选址、调兵、抽人、招募武士,萧进忠忙得脚不沾地,李思业又批下二万两白银做启动经费,十日后,内务府牌子悄然挂出。山东官场略有眼光的人都明白,未雨绸缪,山东要变天了。
  与此同时,出使宋国的柴焕也返回益都,他带回宋国的最新消息。
  史弥道与真秀德在年初先后去世,乔行简罢相,丁大全任右相兼枢密院使,重夺兵权,其党羽李心传升左相,宋廷的天平开始倾斜。没有了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威胁,宋帝赵昀渐渐地沉溺于享乐,董宋臣投其所好,大修楼台花苑,招妓入宫,赵昀乐此不彼,所有政事皆由相国自处,丁大全权势滔天,俨然又是一个新的史弥道。
  柴焕得兰陵王赵挺的帮助,才将李思业的求和信辗转交到赵昀手上,赵昀虽对李思业恨之入骨,但对新式武器突火枪却异常有兴趣,试枪之后,便欣然同意李思业以突火枪技术换贸易权的请求。随后柴焕行贿丁大全一万两黄金,也换来他对贸易及移民的默许。六月,山东将开科举,柴焕在宋国广为宣传,不少失意人的眼光开始投向山东,山东的科举,无论国别,无论民族,无论僧俗,唯才是举。
  五月,泗州淮水码头,郝经迎来了他在山东的第三个月,二个月的实干超过了三年所学,他脸庞变得黑瘦,声音变得嘶哑,但眼睛却熠熠生辉,闪烁着从未有过的自信,二个月来经他手上批进的宋民已不下二十万户,他喜欢看他们感激的目光,仿佛他是为他们开启希望之门的人。
  今天郝经的心情一如往常,兴奋之余又多了几分激动,在今天登记的宋民中他又发现了十几个前来山东应试的宋国读书人,这已经是第三批了。
  “你们几个,”郝经大声地喊道:“请到这里来登记学籍!”他翻开二本封面精美的册子,一册为红皮,一册为蓝皮。他笑吟吟地将笔递了过去道:“如何?你们谁先来?”
  “在哪里登记学籍?”当先一人躲避不及,只得苦着脸接住了笔,却望着两本册子发呆,迟迟不敢下笔。
  郝经笑笑道:“获举人功名的在红本上登记,获童生资格的在蓝本上登记”他见此人穿着一身半旧的厚棉布长衫,这是几个月前就应换季的衣服,又见他面色枯黄,虽是男人,但身体却单薄如女子,仿佛一阵风就可以吹入江中,显然是吃不饱饭所致,心中不由有些同情,低头看看他的记录。
  “黄宗耀,绍定四年举人。长沙人,一路过来不容易吧!”
  “是!没剩几个钱了。”黄宗耀低声答道,怕他听见,可又怕他听不见。
  郝经寻到一块大石,站上去高声道:“你们是读书人,是山东最尊贵的客人,按照山东的规定,只要获得童生资格,来山东应考或游学的读书人,我们都会优待,只要勘验无误,我会发给你们学引,凭此学引,半年之内,山东的任何一个州县的官府都会提供你们免费食宿。”
  一席话,引来一片羡慕的眼光,带一丝腼腆,更多的却是骄傲,十几名书生依次排队登记学籍。
  “山东为何童生却是和举人一起考试?”几名举人不解,疑惑地问道。
  “你们没看公告么?”郝经略略有些诧异,这时渡船又送来一批人,郝经忙吩咐手下去接引,这才回头再一次给众人解释道:“这次考试,童生和举人是分开的,举人考中,直接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见习一年后,便可授从八品到正八品的实缺官职。而童生中榜,需进弘文馆再进修三年,出来便可做官,当然举人不中者,也可以进弘文馆进修。我这里先要给大家说清楚,进了弘文馆,就算半个官家人,食宿免费,有家室的,还有专门养家的禄米和月钱,当然要求也严格,天下可没有白吃的饭。”
  黄宗耀登记完,又验了学籍,这才领到一块黄灿灿的牌子,牌子用熟铜打造,研磨得异常光滑细腻,正面是篆体‘学引’二字,颇有古意,背面刻有号码,他的号码是一百三十五号。
  “这便是你一路上吃饭睡觉的学引,可要小心收好!”黄宗耀见他说得郑重,便小心地贴身收了,又突然想起一事,急问道:“我带了近八十斤的行李,可能托运到益都?”
  “你带这么多行李做什么?托运倒是有的,但走的是水路,要比你人晚到许多,你可要想清楚了。”
  “如果晚得太多的话就算了,主要是些书,我打算在考前恶补一番,象《周礼》和《礼记》,多年不读,倒有些生了。”
  郝经叹了一口气,又气又好笑道:“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看考试公告,你们要是看的话,哪需带这些书来。”
  旁边十几人都听出了一些门道,围拢上来七嘴八舌道:“公告贴出来就被官府撕了,我们也只是听说山东有科举,具体内容却不知道,求大人给我们再讲讲。”
  郝经苦笑着摇摇头道:“也罢!我最后再给你们重复一遍,公告内容有四:一是山东花费;二是考试资格;三是中榜待遇;四就是考试内容,前面三点我刚才都讲过了,这里不再重复,只讲第四点考试内容。这次考试,不考经义和论,也不考贴经、墨义,只考诗词和策论,童生试只有诗词没有策论,只考一场;而举人试两者皆有,共二场,诗词一场,策论一场,诸位可明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