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少年高官
虽然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理顺,各人的职责分工还没有完全明确,但这些专家们放下行李就开始了工作。因为时间仓促,很多人暂时领受不到任务,他们就自己自发进行研究,他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资料一本本地钻,图纸一张张地看。一边看图纸一边翻书本查资料,查阅器件手册,进行系统的原理分析。
他们将每一个元件的工作原理都力争弄清楚,将每一个系统的电路图都力争走通畅,将集成电路块和元器件的性能都吃透彻。具体当一个数据要从一点出发到另一点,在错综复杂密如蛛的线路,沿途要经过哪些路线、哪些门,要顺利达到那一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要做哪些动作,在什么时间需要等待什么样的控制信号才能通过,最后到达应该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波形,幅度多大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闭上眼就会在脑海清晰地出现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电子变幻运动场景,控制流、信号流、数据流在不停地有序变换前进。
当郭拙诚在粟广笙的陪同下在众人面前亮相时,不但他们惊诧不已,郭拙诚也敬佩不已,被他们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为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
如果郭拙诚前世是IT业人员,肯定会更惊讶,因为站在他面前的专家、教授们在前世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计算机、信息、络、互联等领域都是佼佼者。前世没有郭拙诚出面,他们都分散在各个单位、各个企业、甚至不同的国家,今世却因为郭拙诚而走到了一起。
可以说,在央首长的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的力量是全国各个大学最强的,无论是前沿理论、还是系统构架、硬件设计,或者是软件构成,数据分析等等,这个计算机系的水平都明显高出其他著名大学。
郭拙诚没有急于接过计算机系的指挥权,而是融入这些专家教授间,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他们的特长。
越是了解,郭拙诚越是惊喜越是惭愧:我的天!这些人都是牛人啊,前世的我在计算机领域给他们提鞋都不配,他们怎么来了?难道国家真的这么相信我,举全国之力支持我?
郭拙诚回到学校没有多久,学校有关郭拙诚的任命就下了:他不但被任命为计算机系的系主任,还被任命为校长助理。这个助理是一个很灵活的职位,不但其工作职责灵活,其级别也灵活异常,最高可以享受副校长也就是副部级待遇,低可以享受厅局级待遇。
别人心里只是怀疑,但郭拙诚却明白这是学校领导采取的一种折衷办法:既能保留和明确郭拙诚的行政级别,又不引人注目,不会引起别人过多的猜想。
郭拙诚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两个任命。他很快就投入到计算机的研制。
在上战场前,郭拙诚曾经跟粟广笙教授讨论过新型计算机设计的事情,也针对有关主体框架设计、软件系统功能、元器件的购买等等方面进行过认真讨论。
当郭拙诚在战场上鏖战的时候,粟广笙就带着一帮子人在忙乎,后来虽然因为成立计算机系的事而有所放松,但基础研究做了不少,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但是,事情的进展也不是一番风顺,特别是粟广笙教授宣布新计算机的研制方向后,引起了众人的议论,激起了专家们的反对。
虽然上级已经强调大家必须服从郭拙诚的指挥,但这些专家教授都是原单位的技术权威,是同事的佼佼者,在原单位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对于郭拙诚当计算机系系主任,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意见,但碍于形势和上级的命令,他们心里虽然有意见但嘴里都不说,可听说新型计算机已经被郭拙诚确定了研制方向,完全不用征求这些高手的意见、大搞一言堂时,这些人不平静了。
“什么?这么大的问题就他一个人说了算?”真是婶可忍数不可忍!
对郭拙诚充分信任的原滇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因为级别太低,根本无法劝说这些人相信郭拙诚,他们只能在旁边冷笑:“别以为你们是专家、是教授,你们这些人连郭教授十分之一的能力都没有。不由他来定,难道由你们来定?真是岂有此理。”
这些话大知识分子听不到,这些人都是直肠子,几个专家一聊起这事,就开始忿忿不平,不但诉说着现在工作麻烦、管理的混乱,还诉说着原单位的好处,原单位的温馨,越说,专家们的心情越不好,越说大家的火气越大,于是这些人一起涌到系主任办公室,准备当面找郭拙诚讨一个说法,责问他为什么如此武断,为什么不集思广益,难道你就是神仙,知道将来计算机如何发展,知道将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听了他们激动的话语,郭拙诚心里道:不错,我就是知道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可惜这话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别人也不会信。他快地思考如何管理这些牛人,如何将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知道手下的人强有强的好处,一旦大家拧成一股绳,集体的力量就是无穷的,能摧枯拉朽一往无前。同时,强有强的坏处,一个个都有个性、有想法,一旦不能统一起来,那就是一盘没有任何凝聚力的散沙,大家的精力浪费在内耗上,不说出什么成绩,就是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都难,有时候还不如组织一批平庸者,效率虽慢但总能进步。
为了今后能齐心奋斗,郭拙诚知道现在不能凭命令来强迫他们,必须说服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他也知道知识分子的共性,只要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人,心甘情愿地听从先行者的意见,尊能者为师,而不会过于在于年纪、资历。
可以说他们是天真的,也是现实的,还是固执的。
他将几个部门的领导者请到会议室,决定召开一次计算机的“定型”会,确切地说就是确定计算机的初步方案。
到位的人有系副主任粟广笙,运控组正副组长张雨浓、王牧浪;内存组正副组长宋希、曾桑田;外设组正副组长邬盈、陈俊东;电源组正副组长聂碧涛、孙康。
对于这种分组,郭拙诚知道是粟广笙按照国内以前研制计算机的方法划分的,很机械呆板而且无法涵盖计算机的研制领域,这是一种单向的、受命式的科研活动,其结果的好坏由研制者自行判断,与该技术的使用者几乎脱节,更与市场无关,这种研制体制无法进行闭环管理,研制者一直生活在象牙塔。
但郭拙诚现在不想马上改变这种现状,他想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一个让他们自我反省自我发现的机会。
在这新来的八人,只有邬盈是女士。也正是这个戴眼镜的女士态度最坚决、嗓门最高,要求举行诸葛亮会,要求由集体决定计算机的研制方向。
郭拙诚开门见山地问道:“既然各位对计算机的研制方向有意见,那我请问我们研制方向该如何,指导思想是什么?”
他的话音未落,邬盈就抢先说道:“当然是瞄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研制运算度最快、性能最好、对我国工农业和军事国防用处最大的计算机。”说着,她看向其他专家,问道,“你们说是不是?既然国家如此重视我们,将我们这些人集在一起,不是让我们来玩的,不是让我们打打闹闹的,不是来做修修补补工作的,而是来创新的,来创造世界奇迹的,是为了追赶美国、苏联技术的。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浪费了我们的能力,也辜负了国家领导人的期望,你们说对不对?”
邬盈的话明显有点空对空,但她的话也有道理,如果连目标都不敢订大,还奢谈什么做出大成绩?有几个人认同地点了点头。
运控组的王牧浪接着说道:“我很认同邬教授的话。在来这里之前,我们都已经知道你们滇南大学在Z80芯片的应用上做出了很大、很好的成绩,特别是‘HY—001火炮控制辅助系统’可是说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粟教授在8080芯片仿制上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接着,他的话题一转,说道:“但是,这些都不能说我们的科技水平有多高,不能说我们的技术追上或超过了西方国家。如果我们研制的计算机还是立足于外国的Z80,更进一步证明我们是跟在他们后面,跟着他们亦步亦趋。
既然国家将我们召集在一起,就是希望我们能一鸣惊人,能设计制造出让西方国家惊讶的产品来,以此证明我们国人不比外国人差,证明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能创造奇迹。”
(未完待续)
他们将每一个元件的工作原理都力争弄清楚,将每一个系统的电路图都力争走通畅,将集成电路块和元器件的性能都吃透彻。具体当一个数据要从一点出发到另一点,在错综复杂密如蛛的线路,沿途要经过哪些路线、哪些门,要顺利达到那一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要做哪些动作,在什么时间需要等待什么样的控制信号才能通过,最后到达应该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波形,幅度多大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闭上眼就会在脑海清晰地出现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电子变幻运动场景,控制流、信号流、数据流在不停地有序变换前进。
当郭拙诚在粟广笙的陪同下在众人面前亮相时,不但他们惊诧不已,郭拙诚也敬佩不已,被他们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为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
如果郭拙诚前世是IT业人员,肯定会更惊讶,因为站在他面前的专家、教授们在前世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计算机、信息、络、互联等领域都是佼佼者。前世没有郭拙诚出面,他们都分散在各个单位、各个企业、甚至不同的国家,今世却因为郭拙诚而走到了一起。
可以说,在央首长的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的力量是全国各个大学最强的,无论是前沿理论、还是系统构架、硬件设计,或者是软件构成,数据分析等等,这个计算机系的水平都明显高出其他著名大学。
郭拙诚没有急于接过计算机系的指挥权,而是融入这些专家教授间,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他们的特长。
越是了解,郭拙诚越是惊喜越是惭愧:我的天!这些人都是牛人啊,前世的我在计算机领域给他们提鞋都不配,他们怎么来了?难道国家真的这么相信我,举全国之力支持我?
郭拙诚回到学校没有多久,学校有关郭拙诚的任命就下了:他不但被任命为计算机系的系主任,还被任命为校长助理。这个助理是一个很灵活的职位,不但其工作职责灵活,其级别也灵活异常,最高可以享受副校长也就是副部级待遇,低可以享受厅局级待遇。
别人心里只是怀疑,但郭拙诚却明白这是学校领导采取的一种折衷办法:既能保留和明确郭拙诚的行政级别,又不引人注目,不会引起别人过多的猜想。
郭拙诚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两个任命。他很快就投入到计算机的研制。
在上战场前,郭拙诚曾经跟粟广笙教授讨论过新型计算机设计的事情,也针对有关主体框架设计、软件系统功能、元器件的购买等等方面进行过认真讨论。
当郭拙诚在战场上鏖战的时候,粟广笙就带着一帮子人在忙乎,后来虽然因为成立计算机系的事而有所放松,但基础研究做了不少,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但是,事情的进展也不是一番风顺,特别是粟广笙教授宣布新计算机的研制方向后,引起了众人的议论,激起了专家们的反对。
虽然上级已经强调大家必须服从郭拙诚的指挥,但这些专家教授都是原单位的技术权威,是同事的佼佼者,在原单位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对于郭拙诚当计算机系系主任,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意见,但碍于形势和上级的命令,他们心里虽然有意见但嘴里都不说,可听说新型计算机已经被郭拙诚确定了研制方向,完全不用征求这些高手的意见、大搞一言堂时,这些人不平静了。
“什么?这么大的问题就他一个人说了算?”真是婶可忍数不可忍!
对郭拙诚充分信任的原滇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因为级别太低,根本无法劝说这些人相信郭拙诚,他们只能在旁边冷笑:“别以为你们是专家、是教授,你们这些人连郭教授十分之一的能力都没有。不由他来定,难道由你们来定?真是岂有此理。”
这些话大知识分子听不到,这些人都是直肠子,几个专家一聊起这事,就开始忿忿不平,不但诉说着现在工作麻烦、管理的混乱,还诉说着原单位的好处,原单位的温馨,越说,专家们的心情越不好,越说大家的火气越大,于是这些人一起涌到系主任办公室,准备当面找郭拙诚讨一个说法,责问他为什么如此武断,为什么不集思广益,难道你就是神仙,知道将来计算机如何发展,知道将来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听了他们激动的话语,郭拙诚心里道:不错,我就是知道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子。
可惜这话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别人也不会信。他快地思考如何管理这些牛人,如何将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知道手下的人强有强的好处,一旦大家拧成一股绳,集体的力量就是无穷的,能摧枯拉朽一往无前。同时,强有强的坏处,一个个都有个性、有想法,一旦不能统一起来,那就是一盘没有任何凝聚力的散沙,大家的精力浪费在内耗上,不说出什么成绩,就是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都难,有时候还不如组织一批平庸者,效率虽慢但总能进步。
为了今后能齐心奋斗,郭拙诚知道现在不能凭命令来强迫他们,必须说服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他也知道知识分子的共性,只要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人,心甘情愿地听从先行者的意见,尊能者为师,而不会过于在于年纪、资历。
可以说他们是天真的,也是现实的,还是固执的。
他将几个部门的领导者请到会议室,决定召开一次计算机的“定型”会,确切地说就是确定计算机的初步方案。
到位的人有系副主任粟广笙,运控组正副组长张雨浓、王牧浪;内存组正副组长宋希、曾桑田;外设组正副组长邬盈、陈俊东;电源组正副组长聂碧涛、孙康。
对于这种分组,郭拙诚知道是粟广笙按照国内以前研制计算机的方法划分的,很机械呆板而且无法涵盖计算机的研制领域,这是一种单向的、受命式的科研活动,其结果的好坏由研制者自行判断,与该技术的使用者几乎脱节,更与市场无关,这种研制体制无法进行闭环管理,研制者一直生活在象牙塔。
但郭拙诚现在不想马上改变这种现状,他想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一个让他们自我反省自我发现的机会。
在这新来的八人,只有邬盈是女士。也正是这个戴眼镜的女士态度最坚决、嗓门最高,要求举行诸葛亮会,要求由集体决定计算机的研制方向。
郭拙诚开门见山地问道:“既然各位对计算机的研制方向有意见,那我请问我们研制方向该如何,指导思想是什么?”
他的话音未落,邬盈就抢先说道:“当然是瞄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研制运算度最快、性能最好、对我国工农业和军事国防用处最大的计算机。”说着,她看向其他专家,问道,“你们说是不是?既然国家如此重视我们,将我们这些人集在一起,不是让我们来玩的,不是让我们打打闹闹的,不是来做修修补补工作的,而是来创新的,来创造世界奇迹的,是为了追赶美国、苏联技术的。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浪费了我们的能力,也辜负了国家领导人的期望,你们说对不对?”
邬盈的话明显有点空对空,但她的话也有道理,如果连目标都不敢订大,还奢谈什么做出大成绩?有几个人认同地点了点头。
运控组的王牧浪接着说道:“我很认同邬教授的话。在来这里之前,我们都已经知道你们滇南大学在Z80芯片的应用上做出了很大、很好的成绩,特别是‘HY—001火炮控制辅助系统’可是说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粟教授在8080芯片仿制上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接着,他的话题一转,说道:“但是,这些都不能说我们的科技水平有多高,不能说我们的技术追上或超过了西方国家。如果我们研制的计算机还是立足于外国的Z80,更进一步证明我们是跟在他们后面,跟着他们亦步亦趋。
既然国家将我们召集在一起,就是希望我们能一鸣惊人,能设计制造出让西方国家惊讶的产品来,以此证明我们国人不比外国人差,证明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能创造奇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