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朱翊钧召见群臣
萧如薰的密奏是这样写的。
“日本蕞尔小国,物产寡薄,唯盛产金银可堪取之,臣自倭寇俘虏口中得知,倭岛有石见大银山,年产银百万两,又闻有一岛,名曰佐渡,上有金山,年产黄金约八千两,除此二者外,其国土遍布金矿银矿铜矿若干,人口已不下千万,金银铜之矿,青壮之劳力,实乃大明所急需,陛下何不取之以为国用?”
萧如薰短短的一句话就让朱翊钧心中轰然升起击灭日本占据其国土大肆搜刮金银的想法。
作为皇帝,朱翊钧真是穷怕了,也被那些文官给坑怕了,为了保证自己的内库不至于枯竭,以至于后代子孙无钱可用,他遍寻金矿银矿铜矿,卯足了劲儿要开矿。
可一方面阻力重重,另一方面,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唯独缺少金银铜之类贵重金属,现在得知日本除了金银铜质矿以外什么都缺,便有些急不可耐的想要占据日本好好的开发一下。
而且日本的人口数目的确让朱翊钧感到有些惊讶,记得太祖时,时人称日本民不过百万,兵不过十万,实乃蕞尔小国,然而两百年以后,日本人口居然上千万,如此一来,青壮劳动力起码有百万,难怪他们能动员数十万兵马进犯朝鲜,卧榻之侧有一个千万人口的凶悍岛国,朱翊钧顿感不安。
萧如薰之前所阐述的,他想要做事情总是被文官以不体恤民生为理由驳斥,但是如果使用跳梁小丑之国俘虏来为大明服务,任何人都说不出一个不字,朱翊钧不傻,有了萧如薰的启发,他很快就举一反三了。
他发现其实很多地方很多事情都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俘虏去做,修城池,修长城,修运河,修驰道,修驿站,运送粮草去边关,造船造兵器造军械等等,这都是一分工钱不用出,只要管点饭,还不用带上不体恤民生的大帽子,还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称赞,文官们怎么也说不出一个不!
甚至这是德政,而非暴政。
文官们难道还能搬出什么理由来说自己用俘虏取代本国百姓服徭役是暴政吗?天下百姓的口水都能淹了这帮混蛋!而且这口子一开,惯例一开,百姓们习惯了用俘虏代替他们服徭役,若是以后取消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朝廷的威望。
日本的千万人口,可不能就这样浪费了呀!
越想越激动,越想越激动,朱翊钧站起身子走了几步,激动的有些难以自持,思虑再三,问了问时辰,他决定破例,破数年之例,召见兵部尚书石星和户部尚书杨俊民。
石星是个可以用的人,也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但是杨俊民,这个杨博的儿子,朱翊钧是冷笑冷笑再冷笑。
一边和蒙古打仗一边给蒙古出口必需品和铁器,这是嘉靖时期杨博以及晋商集团干的好事,他们以为谁都不知道,然而这是个公开的秘密,朱翊钧通过特殊渠道得知,最开始是又惊又怒,后来逐渐回过神来,采取了隐而不发的态度。
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本来六部尚书们都该离开宫里回家休息了,不过最近战事紧迫,前线事物繁忙,六部里除了礼部和刑部不忙之外,包括吏部在内的其余四部尚书大佬都留下来加班加点的处理事物,正值此时,张诚带着朱翊钧的召令急匆匆地跑来了。
“谁?张诚?他来干什么?”
张位正在主持四部尚书的工作,忽然间听小吏来报告说陛下身边贴身大太监张诚过来有要事宣布,他还觉得奇怪,便挥手让张诚进来,张位和四部大佬们搁下了笔,不知道那位久不露面、只和大家用纸笔联络的皇帝陛下又要弄什么幺蛾子。
不一时,张诚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哟,各位部堂还没走呢?正好正好,石部堂,杨部堂,陛下召见,有要事相商!”
“什么?!”
张位和四部尚书们一起露出了极其惊诧的表情。
皇帝陛下要召见大臣了?上一次召见是什么时候?几年前?大臣们多久没有见到皇帝陛下了?因为国本之争和大臣们赌气,皇帝拒不召见大臣,一应国务只用手令的方式来下达指令,绝对不和大臣接触,别说其他的,就算是正月祭祀和科举考试殿试都不出面,弄得文官们是既尴尬又愤恨。
没有皇帝在前面顶着,做什么都感觉名不正言不顺,今上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一点都不像他的父亲那么贤(好糊弄)德(耳根子软)——文官们私底下这样埋怨道。
然而今天是怎么了?皇帝改了性子了?变天了?要召见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杨俊民和石星互相看了一眼,都能看得出对方眼中的激动和欣喜,两人不约而同的正了正冠帽,理了一下衣领子,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杨俊民还抬起衣服闻了闻是否有什么怪味儿,而后才激动的跟着张诚去见皇帝,叫张位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羡慕和吃味。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皇帝的宫殿前,张诚进去通传,而后就有召见的命令传出,两人一左一右从台阶上直驱而入,心情激动。
进了宫殿,望见书桌后面坐着的那个几乎都快要忘记长什么样子的皇帝,两人一起跪下行礼:“臣石星(杨俊民)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了,起来吧!”
“谢陛下!”
两人站起身子,恭敬的前倾着身体,正打算说些温和的话来慰问一下好多年不见的皇帝,交流交流感情,缓和一下双方之间的僵硬关系,结果皇帝似乎并没有和大臣修复关系的想法。
“找你们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还是为了之前的事情,朕觉得有必要当面说一说,事情紧急,就不客套了,石星,朕问你,朕要五百艘战船,你多久能安排好?还有,需要水手及水师官兵几何?”
石星一愣,抬头看了看皇帝的脸,眨巴眨巴眼睛,好一会儿才回答道:“大概,需要近万名水师官兵和水手,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好,陛下,难道……”
“杨俊民,朕问你,要出动五百艘战船和万名官兵组成的水师讨伐倭寇,需要多少银两的军费?国库能出多少?”
杨俊民和石星被皇帝突如其来的发问问的一脸懵逼,不过到底是老资格的官僚,很快反应过来,默默算了下,报出了三十万两银子的保守价。
“以臣估计,非三十万两不可,而户部国库可动用为军费的库银,最多……最多十万。”
“日本蕞尔小国,物产寡薄,唯盛产金银可堪取之,臣自倭寇俘虏口中得知,倭岛有石见大银山,年产银百万两,又闻有一岛,名曰佐渡,上有金山,年产黄金约八千两,除此二者外,其国土遍布金矿银矿铜矿若干,人口已不下千万,金银铜之矿,青壮之劳力,实乃大明所急需,陛下何不取之以为国用?”
萧如薰短短的一句话就让朱翊钧心中轰然升起击灭日本占据其国土大肆搜刮金银的想法。
作为皇帝,朱翊钧真是穷怕了,也被那些文官给坑怕了,为了保证自己的内库不至于枯竭,以至于后代子孙无钱可用,他遍寻金矿银矿铜矿,卯足了劲儿要开矿。
可一方面阻力重重,另一方面,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唯独缺少金银铜之类贵重金属,现在得知日本除了金银铜质矿以外什么都缺,便有些急不可耐的想要占据日本好好的开发一下。
而且日本的人口数目的确让朱翊钧感到有些惊讶,记得太祖时,时人称日本民不过百万,兵不过十万,实乃蕞尔小国,然而两百年以后,日本人口居然上千万,如此一来,青壮劳动力起码有百万,难怪他们能动员数十万兵马进犯朝鲜,卧榻之侧有一个千万人口的凶悍岛国,朱翊钧顿感不安。
萧如薰之前所阐述的,他想要做事情总是被文官以不体恤民生为理由驳斥,但是如果使用跳梁小丑之国俘虏来为大明服务,任何人都说不出一个不字,朱翊钧不傻,有了萧如薰的启发,他很快就举一反三了。
他发现其实很多地方很多事情都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俘虏去做,修城池,修长城,修运河,修驰道,修驿站,运送粮草去边关,造船造兵器造军械等等,这都是一分工钱不用出,只要管点饭,还不用带上不体恤民生的大帽子,还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称赞,文官们怎么也说不出一个不!
甚至这是德政,而非暴政。
文官们难道还能搬出什么理由来说自己用俘虏取代本国百姓服徭役是暴政吗?天下百姓的口水都能淹了这帮混蛋!而且这口子一开,惯例一开,百姓们习惯了用俘虏代替他们服徭役,若是以后取消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朝廷的威望。
日本的千万人口,可不能就这样浪费了呀!
越想越激动,越想越激动,朱翊钧站起身子走了几步,激动的有些难以自持,思虑再三,问了问时辰,他决定破例,破数年之例,召见兵部尚书石星和户部尚书杨俊民。
石星是个可以用的人,也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但是杨俊民,这个杨博的儿子,朱翊钧是冷笑冷笑再冷笑。
一边和蒙古打仗一边给蒙古出口必需品和铁器,这是嘉靖时期杨博以及晋商集团干的好事,他们以为谁都不知道,然而这是个公开的秘密,朱翊钧通过特殊渠道得知,最开始是又惊又怒,后来逐渐回过神来,采取了隐而不发的态度。
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本来六部尚书们都该离开宫里回家休息了,不过最近战事紧迫,前线事物繁忙,六部里除了礼部和刑部不忙之外,包括吏部在内的其余四部尚书大佬都留下来加班加点的处理事物,正值此时,张诚带着朱翊钧的召令急匆匆地跑来了。
“谁?张诚?他来干什么?”
张位正在主持四部尚书的工作,忽然间听小吏来报告说陛下身边贴身大太监张诚过来有要事宣布,他还觉得奇怪,便挥手让张诚进来,张位和四部大佬们搁下了笔,不知道那位久不露面、只和大家用纸笔联络的皇帝陛下又要弄什么幺蛾子。
不一时,张诚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哟,各位部堂还没走呢?正好正好,石部堂,杨部堂,陛下召见,有要事相商!”
“什么?!”
张位和四部尚书们一起露出了极其惊诧的表情。
皇帝陛下要召见大臣了?上一次召见是什么时候?几年前?大臣们多久没有见到皇帝陛下了?因为国本之争和大臣们赌气,皇帝拒不召见大臣,一应国务只用手令的方式来下达指令,绝对不和大臣接触,别说其他的,就算是正月祭祀和科举考试殿试都不出面,弄得文官们是既尴尬又愤恨。
没有皇帝在前面顶着,做什么都感觉名不正言不顺,今上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一点都不像他的父亲那么贤(好糊弄)德(耳根子软)——文官们私底下这样埋怨道。
然而今天是怎么了?皇帝改了性子了?变天了?要召见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杨俊民和石星互相看了一眼,都能看得出对方眼中的激动和欣喜,两人不约而同的正了正冠帽,理了一下衣领子,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杨俊民还抬起衣服闻了闻是否有什么怪味儿,而后才激动的跟着张诚去见皇帝,叫张位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羡慕和吃味。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皇帝的宫殿前,张诚进去通传,而后就有召见的命令传出,两人一左一右从台阶上直驱而入,心情激动。
进了宫殿,望见书桌后面坐着的那个几乎都快要忘记长什么样子的皇帝,两人一起跪下行礼:“臣石星(杨俊民)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了,起来吧!”
“谢陛下!”
两人站起身子,恭敬的前倾着身体,正打算说些温和的话来慰问一下好多年不见的皇帝,交流交流感情,缓和一下双方之间的僵硬关系,结果皇帝似乎并没有和大臣修复关系的想法。
“找你们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还是为了之前的事情,朕觉得有必要当面说一说,事情紧急,就不客套了,石星,朕问你,朕要五百艘战船,你多久能安排好?还有,需要水手及水师官兵几何?”
石星一愣,抬头看了看皇帝的脸,眨巴眨巴眼睛,好一会儿才回答道:“大概,需要近万名水师官兵和水手,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好,陛下,难道……”
“杨俊民,朕问你,要出动五百艘战船和万名官兵组成的水师讨伐倭寇,需要多少银两的军费?国库能出多少?”
杨俊民和石星被皇帝突如其来的发问问的一脸懵逼,不过到底是老资格的官僚,很快反应过来,默默算了下,报出了三十万两银子的保守价。
“以臣估计,非三十万两不可,而户部国库可动用为军费的库银,最多……最多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