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京师大乱(上)
一味对待军队优厚,是很容易滋生出骄纵的军队的,邓子龙曾经这样对待自己的军队,然后被狠狠的坑过,他的经历也给了萧如薰很多启示。
双管齐下,恩威并施,让他们明白加入萧大帅的军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多么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和谁过不去,也不能和那么好的待遇过不去。
更别说萧大帅马上就要打到京师去拨乱反正了,奉天讨逆就要成功了,咱们都是有功之臣,咱们都能得到更多的赏赐!
在镇南军时期用过的一套,现在继续用,为此,萧如薰还特地从那些投靠自己的穷秀才里面选择了两百多个来做自己的思想教官,并且不断的扩充这个队伍。
告诉他们该如何给新收降的士兵搞思想工作,如何让他们以全新的姿态融入镇南军,然后让他们下达军队基层给那些镇南军的老兵军官们讲述萧大帅的最新指示和带兵小技巧。
只要萧如薰有什么新的指示和想法,就让这些思想教官们下到基层军队里面去,直接召集下级和基层军官们进行复述和讲解。
这些下级和基层军官都是镇南军的老底子,从萧如薰的军队扫盲行动中走过来,会认字会写字,有基础的文化水平,很容易就明白萧如薰让他们怎么做,所以这一政策推行起来非常有效果。
萧如薰也逐渐改变了自己在军队扩大之后无法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士兵的现状,通过思想教官对基层军官和下级军官进行影响和直接指示,省去中间环节,然后直接让他们去面对基层士兵。
如此,将传统意义上具有一定军权和威望的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从这个过程中剥离,使得他们无法在军队身上留下自己过于深刻的烙印,确保军队不会只听将军的命令而不听萧如薰的命令。
而思想教官并没有军功和威望,职权来自于萧如薰,对萧如薰没有威胁。
下级基层军官权力小,影响力低,也不会对萧如薰造成威胁。
萧如薰何尝不会担心袁黄所说的那些问题?
只是他早已有了准备,早已有了行动,所以不可能按照袁黄所说的那样去做。
他很清楚,通过这一手段,他将把自己的影响烙印在每一个士兵的心里,使得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的存在,了解自己的存在,而并不会忽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以此掌握军队,实现对军队的完全控制,每一级军队都以他的命令而不是上级军官的指令为第一指令,从而保证军队不会失控,麾下主要武将们也不会做出让自己无法收场的事情。
这样做的同时,彻底的贯彻自己的意志,让这支强大的足以震慑整个国家的武力成为自己最牢靠的依仗,任何人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这才是拨乱反正成功之后顺利进行改革的基础。
时代正在发生变化,正在发生十分微妙的变化,量变正在积累,等到量变积累到了足以引发质变的时候,就是大变革时代的开始,而这个时代的来临的预兆,传统士绅们显然还没有注意到,更不会去思考。
萧如薰倒也不是没有想过和袁黄坦白,他唯一能信任的文人也就是袁黄了,其他的诸如梅国祯和陈龙正和叶梦熊,虽然亲近,但却不能相信。
只有陪自己一路走来的袁黄才能真正信任。
只是袁黄也是进士出身,在朝廷沉浮数十年,身上留下了深刻的体制烙印,对于他是否可以跳出体制看待这个问题,萧如薰没有把握。
为了防止袁黄强烈反对自己从而引发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萧如薰必须要对他进行消息封锁。
在自己培养出来的新文人力量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挑战传统士绅之前,这个消息最好不要让他们知道,等到了南京之后立刻北上扬州,将所有碍事的人全部带到北边去。
这样,就可以把江南丢给谢禾的工作组和张武的黑水以及军队去应付,去折腾。
等他们在北边和沈一贯纠缠不休的时候,南方可以猥琐发育。
等北边的一切都平定之后,南方,尤其是东南,也该收拾得差不多了,传统士绅的根基也差不多该被一扫而空了。
那个时候,才是摊牌的时候。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谁想要阻止也晚了,地方上已经被工作组牢牢掌握,农民已经不会再被士大夫掌控了,地方将成为国家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又一个自治区!
萧如薰率领大船队朝着南京迅捷行动的时候,京师正乱做一锅粥。
没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京师乱做一锅粥。
自从李化龙南下之后,本来京师的日常秩序还是能保持的,京师的存粮尚且还能应付一些时日的日常开支,而开支最大的山西大同地区有了晋商的藏粮之后也不再需要中央的支持,沈一贯的压力并不太大。
本来是这样的。
但是在十月十日李化龙南下讨逆军大败的消息传遍京师之后,京师的秩序就乱了。
其实沈一贯原本是将这些消息严格掌控不对外公布的,除了进兵南下讨逆这种事情实在太大摁不住之外,其他的消息都是被严格掌控住的,比如战况之类的,都是责成锦衣卫负责单线传递。
就好像之前李化龙送来的情报,摸清楚了萧如薰的起兵范围和大概进展,把沈一贯的核心团队吓得抖了好几下,他们万万想不到萧如薰已经席卷了半个江南。
沈一贯也顿感情况严重,赶快按照刘黄裳的对策,命令甘肃边军加快行军速度,限时抵达京师整备,同时责成萧大亨在剩下的京营兵里面选择精锐的加强训练,至少准备五万可一战的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萧大亨忙得家都回不了,就住在城外军营跑前跑后的。
大体情况被沈一贯掌握,而也没有消息泄露,京师百姓和文人士子们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
结果这一次不一样了。
因为锦衣卫的一点小小的疏忽,使得七八十个京营败兵直接逃回了京师,一回京师就满大街的嚷嚷着什么萧逆大军要打到京师来了,李化龙全军覆没了,大明要完蛋了之类的……
百姓们对于这些事情本来是最好奇最喜欢的,他们喜欢看热闹,但是当这个热闹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快要让他们没命的地步,他们也就只剩下惊恐了。
十月十日一整个中午加下午,京师的状态都是乱做一锅粥,各种谣言漫天飞舞。
一会儿萧逆叛军要打到京师来了,一会儿萧逆叛军打到开封了,一会儿什么倭寇打到京师来了,一会儿又是北虏打到京师来了,甚至还有人传言倭寇和北虏联手一起打到京师来了。
还有人不知道萧逆叛军是什么叛军,直接说成是辽东叛军打到京师来了。
于是所有人都觉得大明京师已经陷入四面重围,四面楚歌,马上就要被攻破了。
尽管他们并没有听到枪炮声和喊杀声。
总而言之一句话——
大明药丸,赶快收拾家伙细软逃命去也!
双管齐下,恩威并施,让他们明白加入萧大帅的军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多么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和谁过不去,也不能和那么好的待遇过不去。
更别说萧大帅马上就要打到京师去拨乱反正了,奉天讨逆就要成功了,咱们都是有功之臣,咱们都能得到更多的赏赐!
在镇南军时期用过的一套,现在继续用,为此,萧如薰还特地从那些投靠自己的穷秀才里面选择了两百多个来做自己的思想教官,并且不断的扩充这个队伍。
告诉他们该如何给新收降的士兵搞思想工作,如何让他们以全新的姿态融入镇南军,然后让他们下达军队基层给那些镇南军的老兵军官们讲述萧大帅的最新指示和带兵小技巧。
只要萧如薰有什么新的指示和想法,就让这些思想教官们下到基层军队里面去,直接召集下级和基层军官们进行复述和讲解。
这些下级和基层军官都是镇南军的老底子,从萧如薰的军队扫盲行动中走过来,会认字会写字,有基础的文化水平,很容易就明白萧如薰让他们怎么做,所以这一政策推行起来非常有效果。
萧如薰也逐渐改变了自己在军队扩大之后无法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士兵的现状,通过思想教官对基层军官和下级军官进行影响和直接指示,省去中间环节,然后直接让他们去面对基层士兵。
如此,将传统意义上具有一定军权和威望的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从这个过程中剥离,使得他们无法在军队身上留下自己过于深刻的烙印,确保军队不会只听将军的命令而不听萧如薰的命令。
而思想教官并没有军功和威望,职权来自于萧如薰,对萧如薰没有威胁。
下级基层军官权力小,影响力低,也不会对萧如薰造成威胁。
萧如薰何尝不会担心袁黄所说的那些问题?
只是他早已有了准备,早已有了行动,所以不可能按照袁黄所说的那样去做。
他很清楚,通过这一手段,他将把自己的影响烙印在每一个士兵的心里,使得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的存在,了解自己的存在,而并不会忽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以此掌握军队,实现对军队的完全控制,每一级军队都以他的命令而不是上级军官的指令为第一指令,从而保证军队不会失控,麾下主要武将们也不会做出让自己无法收场的事情。
这样做的同时,彻底的贯彻自己的意志,让这支强大的足以震慑整个国家的武力成为自己最牢靠的依仗,任何人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这才是拨乱反正成功之后顺利进行改革的基础。
时代正在发生变化,正在发生十分微妙的变化,量变正在积累,等到量变积累到了足以引发质变的时候,就是大变革时代的开始,而这个时代的来临的预兆,传统士绅们显然还没有注意到,更不会去思考。
萧如薰倒也不是没有想过和袁黄坦白,他唯一能信任的文人也就是袁黄了,其他的诸如梅国祯和陈龙正和叶梦熊,虽然亲近,但却不能相信。
只有陪自己一路走来的袁黄才能真正信任。
只是袁黄也是进士出身,在朝廷沉浮数十年,身上留下了深刻的体制烙印,对于他是否可以跳出体制看待这个问题,萧如薰没有把握。
为了防止袁黄强烈反对自己从而引发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萧如薰必须要对他进行消息封锁。
在自己培养出来的新文人力量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挑战传统士绅之前,这个消息最好不要让他们知道,等到了南京之后立刻北上扬州,将所有碍事的人全部带到北边去。
这样,就可以把江南丢给谢禾的工作组和张武的黑水以及军队去应付,去折腾。
等他们在北边和沈一贯纠缠不休的时候,南方可以猥琐发育。
等北边的一切都平定之后,南方,尤其是东南,也该收拾得差不多了,传统士绅的根基也差不多该被一扫而空了。
那个时候,才是摊牌的时候。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谁想要阻止也晚了,地方上已经被工作组牢牢掌握,农民已经不会再被士大夫掌控了,地方将成为国家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又一个自治区!
萧如薰率领大船队朝着南京迅捷行动的时候,京师正乱做一锅粥。
没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京师乱做一锅粥。
自从李化龙南下之后,本来京师的日常秩序还是能保持的,京师的存粮尚且还能应付一些时日的日常开支,而开支最大的山西大同地区有了晋商的藏粮之后也不再需要中央的支持,沈一贯的压力并不太大。
本来是这样的。
但是在十月十日李化龙南下讨逆军大败的消息传遍京师之后,京师的秩序就乱了。
其实沈一贯原本是将这些消息严格掌控不对外公布的,除了进兵南下讨逆这种事情实在太大摁不住之外,其他的消息都是被严格掌控住的,比如战况之类的,都是责成锦衣卫负责单线传递。
就好像之前李化龙送来的情报,摸清楚了萧如薰的起兵范围和大概进展,把沈一贯的核心团队吓得抖了好几下,他们万万想不到萧如薰已经席卷了半个江南。
沈一贯也顿感情况严重,赶快按照刘黄裳的对策,命令甘肃边军加快行军速度,限时抵达京师整备,同时责成萧大亨在剩下的京营兵里面选择精锐的加强训练,至少准备五万可一战的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萧大亨忙得家都回不了,就住在城外军营跑前跑后的。
大体情况被沈一贯掌握,而也没有消息泄露,京师百姓和文人士子们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
结果这一次不一样了。
因为锦衣卫的一点小小的疏忽,使得七八十个京营败兵直接逃回了京师,一回京师就满大街的嚷嚷着什么萧逆大军要打到京师来了,李化龙全军覆没了,大明要完蛋了之类的……
百姓们对于这些事情本来是最好奇最喜欢的,他们喜欢看热闹,但是当这个热闹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快要让他们没命的地步,他们也就只剩下惊恐了。
十月十日一整个中午加下午,京师的状态都是乱做一锅粥,各种谣言漫天飞舞。
一会儿萧逆叛军要打到京师来了,一会儿萧逆叛军打到开封了,一会儿什么倭寇打到京师来了,一会儿又是北虏打到京师来了,甚至还有人传言倭寇和北虏联手一起打到京师来了。
还有人不知道萧逆叛军是什么叛军,直接说成是辽东叛军打到京师来了。
于是所有人都觉得大明京师已经陷入四面重围,四面楚歌,马上就要被攻破了。
尽管他们并没有听到枪炮声和喊杀声。
总而言之一句话——
大明药丸,赶快收拾家伙细软逃命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