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开科取士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一斗集团彻底覆灭,朱元璋又随即处置了原来的集庆路官吏,有贪赃枉法,甚至杀人害命的,足有八十多人判了斩立决。
  随后他又在俘虏当中,甄别出有杀良冒功,强抢民女等等恶行的将领官吏一百七十多人,也都给处死了。
  足有三百多颗人头,鲜血淋漓,超过过去三年处死的总和,金陵上下,无不骇然心惊。
  朱元璋倒是很满意,“张先生,总算没有大开杀戒,这是你的功劳啊!”
  张希孟咧嘴了,您可真会说话,外面都管您叫屠夫了,到底什么才算人头滚滚?
  很显然,朱元璋理解的大开杀戒和张希孟并不在一个次元里。
  但是有一件事两个人都没法忽视,那就是急需人才,尤其是管理地方的人。
  朱元璋已经下令,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其他各地也都在调整,这可不只是换块牌子那么简单,里面的官吏人员,机构设计,职权划分,统统都要重新来过。一句话,推到了重建!
  过去元廷的官吏,除了少数一部分能继续留用之外,大多数都要从外面重新招募。
  一句话,需要开科取士了。
  “先生你看这次要怎么办?用不用仿效元廷,办一次热热闹闹的科举?”老朱很认真询问,科举考试这事,张家在大元朝算是权威了。
  张希孟一笑,“主公,其实科举就是个形式罢了,无非是把人聚集在一起,通过相对公平的考核,从中找出一部分人才,充实到相应的位置上面。所以真正关键的是什么人能来参加考试,主公又打算通过考试,吸收多少人才?”
  张希孟一开口,就和别人的论调不一样……此事老朱也询问过李善长,甚至问过贾鲁和朱升,这几位普遍都是广揽贤才,虚怀若谷,注重实际才能,文章取士等等,说得都挺不错的,可就是差那么点意思。
  如今跟张希孟一聊,老朱豁然开朗,他似乎懂了,都是开科取士,招揽人才,但是有个基本问题,什么叫人才啊?
  真的,你读古文,许多诗文大家都经常抒发怀才不遇之叹,但是你仔细研究,他们除了会写诗文之外,真的别无才能。
  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无才可遇!
  在历史上,朱元璋初期的人才问题,普遍是招揽和主动投靠的。
  比如李善长就是在去滁州的路上遇到的,渡过了长江,就收了宿儒陶安和李习,随后又有汪广洋,杨宪等人投靠,靠着这些人,撑起了早期的大局。
  一直到了吴元年,也就是老朱基本奠定了南部大区王者地位,准备北伐,角逐全国总冠军了,才宣布设立文武二科,以考试招揽人才。
  而正式登基之后,直到洪武四年,才有了第一次正式会试,一共通过考试的只有一百二十人。
  在张希孟的掺和之下,老朱足足提前了十多年,就准备科举取士了。
  从地盘上看,老朱不比历史上大多少,但是从内部建设上看,却是翻天覆地,全然不同。
  “主公,人才分成两种,一种是人们眼中的人才,一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就看主公怎么选择了。”
  “就没有人们眼中,国家需要的人才?”老朱沉声问道。
  “或许有吧,不过名气是一回事,办事能力又是另一回事。而且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天下有名的才子鸿儒,或许就那么几个人。十个,二十个?可是治理国家不一样,需要的成千上万的人,这些人之中,就必然有很多人籍籍无名之辈,他们不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只是能老老实实做事的循吏。”
  朱元璋皱着眉头,“你这话也有道理,可选人总要德才兼备吧?”
  张希孟又是一笑,“这话固然不错,但是德才兼备的人又是何其难得!主公觉得当下要多少官吏,才能管好应天?”
  老朱顿了顿,“应天府几十万人,至少要上千官吏吧!”
  “那主公准备通过考核,选多少人?”
  “这个……”老朱沉吟了。
  张希孟笑道:“主公,所谓德才兼备,这话是没错,但圣人又说,人之初,性本善。天下间除了极少数大奸大恶,不能使用的人之外,无德小人又有多少?而且所谓选择德才兼备者,如果没有监督,没有审核,谁又能管住自己的手脚?”
  “所以说君子慎独,天下的真君子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罢了,给他们机会,管理严格,监察明晰,就少犯一点错,反之,就严重一些,仅此而已。”
  张希孟压低声音,“主公,我再说几句过分的话,所谓挑选名满天下的贤才,挑选德才兼备的人才,按照这个标准,当下主公能挑选出来的不过几十人罢了……这几十个人能干什么,把几个府的知府填满了,知县填满了,安排一些监察人员,留几个随军的参议,帮着主公谋划军务,供应军需,也就能做到这一点罢了。”
  “那府衙,县衙,军中办事的人,要怎么挑选,充实?还不是让这些‘德才兼备’的天下名士来选吗?主公以为然否?”
  张希孟几句话说完,老朱骤然变色!
  他迅速意识到了事情的根本……其实这就不是什么德啊,才啊的问题,是他这个主公能直接使用多少人才的问题。
  再根本一点,就是他能有多大权力的根本问题!
  老朱凝重起来,过了良久,他才长长一叹,伸出手,搭在张希孟的肩头,发自肺腑道:“先生,这种话,也只有你能告诉咱了!”
  话不用多说,朱元璋已经心里有数。
  其实稍微推敲一下科举考试,就会发现一个很好玩的情况,以明代为例,三年一次的科举,每次录取三四百人,也有一二百人的。
  反过来再看大明的官职,七品以上的,从外面的县令、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到京城六部九卿,各部的郎中、主事、员外郎,应该也就几千人。
  也就是说,十次科举,三十年的时间,正好把这些官职轮换一遍。
  假如进士的平均年龄是三十岁,而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六十岁……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逻辑闭环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考上了进士,哪怕是三甲同进士,也能外放当县令,如果他没什么追求,不求有功,只求无功,完全可以平平安安过三十年,享受躺赢的完美人生!
  在考上进士之前,你可能十年寒窗,可能动心忍性,但只要考上了,就只剩下快乐了。
  无病无灾,潇潇洒洒,当一辈子人上人,你的后代子孙还能跟着享福。
  瞧,科举多是一件美事啊!
  当然了,朝中党争,互相明枪暗箭,自然少不了。但是对不起,这不过是士人集团的风风雨雨罢了,即便那些斗争落败的,不管是去南京六部,还是回乡当宅男,都要比寻常百姓高一万倍。
  人家只是从三十三天,掉到了三十天罢了,一样不接地气。
  一句话,科举考试,看似是朝廷的抡才大典,为国选才,考出来的都是天子门生。
  但是稍微分析你就会发现,科举不过是官员的新陈代谢,更新换代罢了。
  而且通过人数限制,还极大地降低了竞争强度。
  保护的不过是能考上进士的精英士人的利益。
  大约就是除了牛津和剑桥之外,其他的大学不算大学一样,考不上进士的士人不算士人。而一旦考上了进士,就能保证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只要不作死,就能活得很好很舒服,人均汉弗莱了属于是。
  这种事情除了张希孟,还真没人会告诉老朱。
  而除了老朱之外,其余的皇帝,面对已经完美闭环的科举体系,文官集团,除了大呼如之奈何,就根本没有别的办法。
  稍微有点出息的皇帝只能放出厂卫,靠着家奴恶犬,跟成熟的文官集团斗争,结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先生的意思,咱要多招揽人才,增加录用的数量……可那样一来,不是又会增加开支吗?说到底,担子不还是要落在百姓身上?”
  张希孟一笑,“主公,就算少录取,地方上的事情不能没人做,一样要招募书吏,只是不用经过科举罢了,李先生原本不就是这种小吏吗!主公多录取,让人宽进严升……进来的人多了,标准低了,也就不用像两宋那样,花费巨资养士。而人一多,自然就会竞争激烈起来。原本通过科举,就能得到一个知县位置,现在通过考试,只是书吏而已,想要当知县,就需要卖力做事,才能顺利杀出重围……主公请想,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能选出一批真正的干吏了?”
  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气,彻底心服口服,再无疑虑。
  老朱终于终于敲定了计划,要广揽贤才,第一批招募的人员,计划就有五百人之多。
  消息迅速传开,就连距离应天不远的丹徒,都得到了消息。
  丹徒的一名儒者名叫欧阳苏,面对如此手笔,也是目瞪口呆,这个姓朱的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他一时没有主意,只好把这些日子以来,金陵发生的情况,写信告诉老朋友,请教他的看法。
  而欧阳苏的这位老朋友,叫刘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