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
就在议事即将结束之时,孙炎突然又道:“殿下,臣以为教化育才,此乃国之大事,接下来要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事务繁杂,需要重新调整一下官员的分工,不知道殿下以为如何?”
这是中书会议之前没有的项目,属于临时突袭,朱标稍微错愕之后,也只有点头称是。
“孙相有什么打算?”
孙炎笑道:“是这样的,接下来要严查各地的学校,督促百官,考核教育成果。这些事情,都是门下省的任务。自从张太师辞相之后,门下右相一直空缺。如此臣斗胆谏言,由参知政事汪广洋升任门下右相!”
朱标一怔,不免错愕。
门下省是张希孟一手拉起来的衙门,足以和中书省分庭抗礼。即便张希孟不干了,也要换个可靠的人。汪广洋这家伙,摇摇摆摆,很明显,不是张希孟这一派的,让他升任门下右相,执掌门下省,万一继续掣肘政务,那可怎么办?
而且孙炎刚刚坐稳相位,把汪广洋提上来,你孙相公还能把控朝局吗?
朱标到底是太年轻,想不通这里面的细腻算计。
可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给孙炎竖起大拇指了。
这货不愧是张太师身边出来的,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借力打力,这一套东西,还真是玩得娴熟无比。
让汪广洋接门下右相,看似是提拔了他,距离左相只有一步之遥。
可问题是想高升一步,必须先把右相的位置坐热乎了。
那瞧瞧门下省都有谁?
宋濂、刘伯温、姚广孝。
这几位神仙,一个比一个厉害。
张希孟坐镇门下省,他们都很老实,唯命是从。可你汪广洋什么成色?你也想让这几位听话?
那不是做梦吗!
而且门下省的任务很特殊,主要是负责给众多的官吏考评,从上到下,进行监督。这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事情,宰相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这也是张希孟离京多少日子,也不用担心的原因所在。
总而言之,把汪广洋放在了右相位置上,就是彻底把他变成个摆设。
而且刚刚孙炎又把筹措经费,兴建师范学堂的事情,甩给了胡惟庸,这一手更堪称绝妙。
你不是反对吗?
那就让你去干。
干不好,你就等着被定罪吧!
很显然,孙炎可没有宰相的度量,他是属于报仇不隔夜的性子。过去是实力不济,没法为所欲为。
不管是胡惟庸,还是汪广洋,资历都远比孙炎深多了,他想单独摆弄这俩人,只会碰一鼻子灰。
哪怕身为左相,也办不到。
可现在不一样,徐达,汤和,甚至是江楠,他们都因为教育改革的事情,站在了一起。
试问一下,如果单纯调整职位,这几位会帮孙炎吗?
完全没有道理的。
唯独这时候,才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说句不好听的,也是仗势欺人。
但孙炎就做了,而且做得理直气壮,做得义正词严。
其实这又透露出另一件事,大明朝堂的游戏规则变了。
原本李善长和张希孟担任宰相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超然地位,加上和朱元璋的关系。
遇到了事情,他们多半会在御前讨论,然后凝聚人心,对于一些想不通的官吏,他们会软硬兼施,确保上下一心。
至少在决策的时候,会是一个声音。
可是到了孙炎这里,他没有这个威望,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其他重臣也未必买他的账。
不过不要紧,孙炎也不求那个,他只要掌握住大局,能够顺利推行政务就行,至于那些刺头儿,我有的是办法摆弄你们!
很难说两种玩法,谁更高明。
只能说都是因地制宜,顺应局势……张希孟和李善长的时代,能承担重任的官吏不多,他们又威望极高,能够压制所有人。
到了孙炎这里,他实力不足,但是想当官的人却多太多了,中书诸部,下面的布政使,按察使,数量之多,过江之鲫。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一场会议下来,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一时间,竟然来不及思索太深。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一次孙炎是彻彻底底,坐稳了相位,从此号令朝堂,再无意外。
……
“先生,这个孙炎,算是你精心安排的吧?”依旧身在北平的朱元璋,淡淡说道。
张希孟忙摇头,“主公,臣真的没有刻意安排什么,只能说时势造英雄,让这小子赶上了。”
老朱冷哼,“时势造英雄!你都这么说了,咱不信也不行了……咱问你,这一次的改革,可能真正有效?”
老朱也转变了思路,朝堂的事情,他不想管太多,孙炎跟那几个人勾心斗角,那是你们的事情。
咱要的是政务落实,改革成功。
很显然,老朱已经开始结果导向了。
张希孟略沉吟,就说道:“主公,这一次的情况应该会好很多,我不敢说一定能做到绝对公平,但毫无疑问,会进步很大。”
张希孟手上还有许多别人拿不到的资料……比如济民学堂和复旦学堂的学生分析。
“主公请看,其中富家子弟,原本的名门望族,他们占据了四成之多,复旦学堂更多,达到了四成五。而剩下的那些,也是寒门居多,真正的穷苦人家,几乎寥寥无几。可是根据我的统计,朝廷的兴学经费里面,有七成以上,都投入到了相对富裕的地区,还有那些传统的文脉兴盛之地。”
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张希孟和朱元璋仔细分析,以三成不到的经费,却贡献出近六成的学生。
从投资收益上来看,向穷苦地方投资,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道理也很简单,那些富裕的人家,已经资源饱和,再给他们多少,也未必有用。可穷苦人却不一样,只要一点点阳光雨露,就能翻身,改变命运。
老朱对此,非常赞同。
“庶宁那孩子不就验证了这事吗!他花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十八个孩子送进了复旦学堂,他证明了,穷人并不差!贫家子弟,一样能有出息!”
张希孟急忙道:“主公讲的对……不过我以为这不是他证明的。”
“那是谁?”
“自然是陛下了!陛下可就是从最穷苦的家庭爬出来,一步步走上了帝位啊!”张希孟笑道:“试问,还有比陛下更好的例子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老朱怔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先生过誉了……不过咱倒是把童年这部分写完了,你看看吧!”
朱元璋一转身,将一卷书稿递给了张希孟。
张希孟已经大致看过,不过此刻是老朱仔细修订过的,张希孟看得还是非常认真。
尽管张希孟已经很了解老朱的经历,但是每次提起,都让他很是感慨。
真的是太苦了,太不容易了。
纯粹的草根,从最底层爬上来。
抛去穿凿附会的出身,抛去编造的神奇之处,朱元璋就是这个国家,九成以上穷苦人的缩影。
他自从记事开始,就要给家里干活,稍微大两岁,又给地主放牛。
小孩子管不住牛,被撞倒,被踩伤,时有发生……还有一次,一头小牛丢了,全家人都跑去寻找,如果找不回来,把他们的破房子卖了,都赔不起一头牛钱。
好在后来翻山越岭,算是把牛找回来了。
到家之后,朱元璋就被吊了起来,让他爹狠狠抽了一顿鞭子,母亲也在旁边骂,骂着骂着,全家人就抱在一起哭……
朱元璋清楚记得那一次母亲反复念叨的一句话,何必托生咱们家啊!
早知是为了受苦,又何必把孩子生出来,干脆一死了之算了!
这生不如死的日子,过着还有什么趣味?
朱元璋笔下的童年,笼罩在一层浓浓的悲凉之中,艰难困苦,生计艰难。不过要说就过不下去了,也还未必。
朱元璋记录了大哥结婚的事情。
那是他们家为数不多的喜事。
父亲为了给大哥娶媳妇,从山上背下来几百斤的石头,又弄了大根木料,修葺房屋,整理院子。
准备聘礼,邀请亲朋见证。
到了成婚那一天,有肉有菜,还有酒。
朱元璋记得,那是有生以来,看到父亲第一次喝醉了。
尽管为了这一场婚礼,他们家借了不少钱,但全家人还都坚信,日子还是会好起来的。
他们努力干活,起早贪黑,想尽办法赚钱,就为了能够还上借款。
几年的忙碌下来,终于看到了希望……可是一场瘟疫突然袭来,父母兄长,相继染病死去。
原本艰难万分的家庭,顷刻之间,分崩离析。
从此之后,朱元璋的人生,就再也没有一丝丝的光亮,他在寺里做苦工,形同奴隶,他外出讨饭,睡在荒山坟地。
为了一口吃的,他要卑躬屈膝,苦苦哀求。
他见过白骨盈野,见过肚子胀得和球一样的可怜人,见过易子而食……
他朱元璋不是天生反骨,即便到了这一步,他也不想当反贼,他回到了寺庙之中,继续当苦力,只求一天两顿,勉强果腹。
直到红巾军起义,汤和给他写了书信,偏偏这封信又被人发现,想要告发……朱元璋再也没有退路,只能投军!
张希孟一直看到了结尾,眼圈已经泛红了。
“主公,这一卷书,真的该让所有年轻人都看看,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暴自弃!”
这是中书会议之前没有的项目,属于临时突袭,朱标稍微错愕之后,也只有点头称是。
“孙相有什么打算?”
孙炎笑道:“是这样的,接下来要严查各地的学校,督促百官,考核教育成果。这些事情,都是门下省的任务。自从张太师辞相之后,门下右相一直空缺。如此臣斗胆谏言,由参知政事汪广洋升任门下右相!”
朱标一怔,不免错愕。
门下省是张希孟一手拉起来的衙门,足以和中书省分庭抗礼。即便张希孟不干了,也要换个可靠的人。汪广洋这家伙,摇摇摆摆,很明显,不是张希孟这一派的,让他升任门下右相,执掌门下省,万一继续掣肘政务,那可怎么办?
而且孙炎刚刚坐稳相位,把汪广洋提上来,你孙相公还能把控朝局吗?
朱标到底是太年轻,想不通这里面的细腻算计。
可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给孙炎竖起大拇指了。
这货不愧是张太师身边出来的,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借力打力,这一套东西,还真是玩得娴熟无比。
让汪广洋接门下右相,看似是提拔了他,距离左相只有一步之遥。
可问题是想高升一步,必须先把右相的位置坐热乎了。
那瞧瞧门下省都有谁?
宋濂、刘伯温、姚广孝。
这几位神仙,一个比一个厉害。
张希孟坐镇门下省,他们都很老实,唯命是从。可你汪广洋什么成色?你也想让这几位听话?
那不是做梦吗!
而且门下省的任务很特殊,主要是负责给众多的官吏考评,从上到下,进行监督。这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事情,宰相能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这也是张希孟离京多少日子,也不用担心的原因所在。
总而言之,把汪广洋放在了右相位置上,就是彻底把他变成个摆设。
而且刚刚孙炎又把筹措经费,兴建师范学堂的事情,甩给了胡惟庸,这一手更堪称绝妙。
你不是反对吗?
那就让你去干。
干不好,你就等着被定罪吧!
很显然,孙炎可没有宰相的度量,他是属于报仇不隔夜的性子。过去是实力不济,没法为所欲为。
不管是胡惟庸,还是汪广洋,资历都远比孙炎深多了,他想单独摆弄这俩人,只会碰一鼻子灰。
哪怕身为左相,也办不到。
可现在不一样,徐达,汤和,甚至是江楠,他们都因为教育改革的事情,站在了一起。
试问一下,如果单纯调整职位,这几位会帮孙炎吗?
完全没有道理的。
唯独这时候,才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说句不好听的,也是仗势欺人。
但孙炎就做了,而且做得理直气壮,做得义正词严。
其实这又透露出另一件事,大明朝堂的游戏规则变了。
原本李善长和张希孟担任宰相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超然地位,加上和朱元璋的关系。
遇到了事情,他们多半会在御前讨论,然后凝聚人心,对于一些想不通的官吏,他们会软硬兼施,确保上下一心。
至少在决策的时候,会是一个声音。
可是到了孙炎这里,他没有这个威望,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其他重臣也未必买他的账。
不过不要紧,孙炎也不求那个,他只要掌握住大局,能够顺利推行政务就行,至于那些刺头儿,我有的是办法摆弄你们!
很难说两种玩法,谁更高明。
只能说都是因地制宜,顺应局势……张希孟和李善长的时代,能承担重任的官吏不多,他们又威望极高,能够压制所有人。
到了孙炎这里,他实力不足,但是想当官的人却多太多了,中书诸部,下面的布政使,按察使,数量之多,过江之鲫。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一场会议下来,改变的东西太多了,一时间,竟然来不及思索太深。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一次孙炎是彻彻底底,坐稳了相位,从此号令朝堂,再无意外。
……
“先生,这个孙炎,算是你精心安排的吧?”依旧身在北平的朱元璋,淡淡说道。
张希孟忙摇头,“主公,臣真的没有刻意安排什么,只能说时势造英雄,让这小子赶上了。”
老朱冷哼,“时势造英雄!你都这么说了,咱不信也不行了……咱问你,这一次的改革,可能真正有效?”
老朱也转变了思路,朝堂的事情,他不想管太多,孙炎跟那几个人勾心斗角,那是你们的事情。
咱要的是政务落实,改革成功。
很显然,老朱已经开始结果导向了。
张希孟略沉吟,就说道:“主公,这一次的情况应该会好很多,我不敢说一定能做到绝对公平,但毫无疑问,会进步很大。”
张希孟手上还有许多别人拿不到的资料……比如济民学堂和复旦学堂的学生分析。
“主公请看,其中富家子弟,原本的名门望族,他们占据了四成之多,复旦学堂更多,达到了四成五。而剩下的那些,也是寒门居多,真正的穷苦人家,几乎寥寥无几。可是根据我的统计,朝廷的兴学经费里面,有七成以上,都投入到了相对富裕的地区,还有那些传统的文脉兴盛之地。”
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张希孟和朱元璋仔细分析,以三成不到的经费,却贡献出近六成的学生。
从投资收益上来看,向穷苦地方投资,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道理也很简单,那些富裕的人家,已经资源饱和,再给他们多少,也未必有用。可穷苦人却不一样,只要一点点阳光雨露,就能翻身,改变命运。
老朱对此,非常赞同。
“庶宁那孩子不就验证了这事吗!他花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十八个孩子送进了复旦学堂,他证明了,穷人并不差!贫家子弟,一样能有出息!”
张希孟急忙道:“主公讲的对……不过我以为这不是他证明的。”
“那是谁?”
“自然是陛下了!陛下可就是从最穷苦的家庭爬出来,一步步走上了帝位啊!”张希孟笑道:“试问,还有比陛下更好的例子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老朱怔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先生过誉了……不过咱倒是把童年这部分写完了,你看看吧!”
朱元璋一转身,将一卷书稿递给了张希孟。
张希孟已经大致看过,不过此刻是老朱仔细修订过的,张希孟看得还是非常认真。
尽管张希孟已经很了解老朱的经历,但是每次提起,都让他很是感慨。
真的是太苦了,太不容易了。
纯粹的草根,从最底层爬上来。
抛去穿凿附会的出身,抛去编造的神奇之处,朱元璋就是这个国家,九成以上穷苦人的缩影。
他自从记事开始,就要给家里干活,稍微大两岁,又给地主放牛。
小孩子管不住牛,被撞倒,被踩伤,时有发生……还有一次,一头小牛丢了,全家人都跑去寻找,如果找不回来,把他们的破房子卖了,都赔不起一头牛钱。
好在后来翻山越岭,算是把牛找回来了。
到家之后,朱元璋就被吊了起来,让他爹狠狠抽了一顿鞭子,母亲也在旁边骂,骂着骂着,全家人就抱在一起哭……
朱元璋清楚记得那一次母亲反复念叨的一句话,何必托生咱们家啊!
早知是为了受苦,又何必把孩子生出来,干脆一死了之算了!
这生不如死的日子,过着还有什么趣味?
朱元璋笔下的童年,笼罩在一层浓浓的悲凉之中,艰难困苦,生计艰难。不过要说就过不下去了,也还未必。
朱元璋记录了大哥结婚的事情。
那是他们家为数不多的喜事。
父亲为了给大哥娶媳妇,从山上背下来几百斤的石头,又弄了大根木料,修葺房屋,整理院子。
准备聘礼,邀请亲朋见证。
到了成婚那一天,有肉有菜,还有酒。
朱元璋记得,那是有生以来,看到父亲第一次喝醉了。
尽管为了这一场婚礼,他们家借了不少钱,但全家人还都坚信,日子还是会好起来的。
他们努力干活,起早贪黑,想尽办法赚钱,就为了能够还上借款。
几年的忙碌下来,终于看到了希望……可是一场瘟疫突然袭来,父母兄长,相继染病死去。
原本艰难万分的家庭,顷刻之间,分崩离析。
从此之后,朱元璋的人生,就再也没有一丝丝的光亮,他在寺里做苦工,形同奴隶,他外出讨饭,睡在荒山坟地。
为了一口吃的,他要卑躬屈膝,苦苦哀求。
他见过白骨盈野,见过肚子胀得和球一样的可怜人,见过易子而食……
他朱元璋不是天生反骨,即便到了这一步,他也不想当反贼,他回到了寺庙之中,继续当苦力,只求一天两顿,勉强果腹。
直到红巾军起义,汤和给他写了书信,偏偏这封信又被人发现,想要告发……朱元璋再也没有退路,只能投军!
张希孟一直看到了结尾,眼圈已经泛红了。
“主公,这一卷书,真的该让所有年轻人都看看,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