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学科选择
赵信不是一个德粉,类似**德国那样,开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恶,甚至因此,让无数人陷入到了战乱之中,他不会评价,也不会去粉饰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是对是错,在某种意义上面,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是为了权利,为了利益的战争的,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不值得看重。
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甚至包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都表现的非常的完美。
要知道,德国的崛起,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拿破仑纵横欧洲的时代,是德国最不幸的时期,当时的德国,处于最为分裂的时代,有无数的城邦和小型的领地,位于德国,德国最出名的,不是什么工业制造,而是德国士兵。
德国雇佣军的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荷兰强大的时候,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拥有着数不尽的钱,他们在整个欧洲雇佣士兵帮他们打仗,比较出色的,就是瑞士和德国军人,甚至在某些战争之中,有同样的德国人,各自受雇一方,自相残杀的经历。
在复杂的局势之中,慢慢的德国开始发展,普鲁士王国的出现,改变了德国的命运,在被拿破仑打败之后,开始意识到了问题,他们需要作出改变,并且提出了一个改革。
这么一个从改革之后,就从一个分裂的,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两次世界大战都跟他有关,在二战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之后,依然崛起的,站在了世界列强的位置,几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是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面,都是罕见。
如果当时的中国,能够有人,有先知先觉的拿出这么一个大国觉醒,说不定,中国走上的道路是不同,学习德国,是最适合中国。
在1840年,鸦片时期,被打开国门开始,中国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成为了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可是从英国,到美国,再到日本,中国找寻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中国,最应该学习的,也最应该去联络的,应该是德国。
不但是学习德国的一些经验,同当时的德国进行一些双边贸易,也是符合当时的情况,德国当时没有太多的邦交,作为后发国家的,他也没有多少殖民地的,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以支持的庞大的工业生产,跟中国有巨大的互补性。
可惜当是的德国,虽然强大,却只是在经济上和工业上面,还没有把经济和工业的实力,转换到武力上面,从1890年到1910年,哪怕在普法战争之中取胜,哪怕强大的陆军压得整个欧洲瑟瑟发抖,可是他们在世界上,最起码在中国的名声,并不是很高。
没有一个慧眼看世界的人,中国就失去了这个机会,当时,在学习欧美都没有什么成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时候,最终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学习日本。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体较小,再加上列强们对于中国的警惕,选择了扶持日本,内外的因素加在一起的,才促成了日本的发展。
当时学习者,只是看到了内部的原因,忽视了外部的原因,再加上日本的一些狼子野心,不停的推波助澜,在关键时刻,在整个世界都在疯狂发展的几十年的时间之中,中国实际上是在战乱和割据之中成长,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一蹶不振。
目前北宋所处的环境,海上贸易虽然很重要,却不能够成为支撑,前面四个国家的发展,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做到,如果按照他们的发展而发展的话,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条最为简单的路。
可是接下来呢,历史为鉴,四个国家之后的发展,给了赵信警醒。
不可一世四大海军强国,先后成为霸强的四国,到了21世纪,也就是英国勉强称得上强国,其他的国家,都奔着二流三流甚至四流去了去了的,海上掠夺带来的成果,或许会让一个国家成为暴发户,拥有无尽的财富,可是注定不持久,他不是一个大国正确的发展道路。
德国才是真正应该学习的,在崛起之前,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之中,地处欧洲腹地,战乱不堪,周围是陆军的强国,没有出海口,无法通往海洋,可是他们恰恰凭借着自身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强国,而这个发展的基础,就是教育。
早在拿破仑入侵德国的时候,威廉三世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力量来弥补躯体的不足,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这个观点,在此之前,是从未有过,中国的儒教,从孔夫子开始,就注重教授徒弟,可那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为了国家国力的增加。
现代意义的中学小学,甚至是大学,才是真正的崛起,他们所教授的东西,紧密的联系到社会实践,紧密的联系着生产力。
教育的观念的提出,让普鲁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普鲁士,还在向法国缴纳巨额赔款的时候,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份家底,把王子的宫殿作为大学的校舍,整个王国从上到下,开始了对教育的重视的,从王室到贵族,从学者到普通民众,上下一心,整个国家面貌开始改变。
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的,德国从一个文盲率在欧洲排名倒数的国家,逐步成为了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从战乱之中开始强大了起来,从一个普通的王国,分裂的不知道统一是何意的国家,统一了一个整体,一个强大的德国,开始在欧洲出现。
也从无到有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开始了对强大的英国的挑战,这也是一战诱因。
有的人认为,是德国不停造舰,向英国不停的挑衅,才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是在德国最巅峰的时候,整个舰队规模,也不足英国7成的,就算是整个海军法彻底的完成,也不会超过英国。
英国怕的,就是德国的底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0年,德国已经取代了英国,成为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第一工业国的,德国拥有的底蕴,科技手段,让它可以迅速的赶上,这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
赵信所要取的,就是这一点,夜校和扫盲的教育,甚至一些职业等级证书,还有侧面的推进,解决的只是一个有无的问题,真正的教育,需要体系化。
现在,送到了赵信受伤的报告,正是最近提出的,对于整体教育的改革,这不是夜校和补习班这样,零散的教育,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教育。
在这个教育计划之中,不但详细规定了,定海军会新建40座能够容纳6000人以上的小学,30座中学,还要兴建4座作用不一的大学。
大学,这个在后世,已经是泛滥成灾了,各地的都在21世纪兴建和扩充了许多的大学,可是在20世纪之前,那是一个辐射性很强的学府。
德国有了洪堡大学之后,整个科研开始了井喷一样的发展,一战之前的德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极为可怕,甚至因为缺少某些资源,他们创造性的开发出了合成氨和人造橡胶的技术。
如果说2年前,在刚刚抵达定海军的时候,这么一项教育改革,肯定不可能实行,不说没有那么多的老师了,就算是教材,也非常的缺乏。
2年的时间,定海军积累了大量的东西,甚至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工厂的经验,这些积累,对于兴办教育非常的有用。
赵信结合着定海军目前的现状,加上扎实的中学知识,开始编写教材。
当然了不可能跟后世那么深,后世的发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通过众多的努力才实现的,定海军现在,缺少很多的关键性的研究基础,就算是赵信可以过目不忘的把后世的教材都给弄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没有人比赵信更加的懂得,定海军的现状,还是有未来发展的方向,都相当清楚,他来做这个,是最佳的选择。
文科,不用多说,北宋几十年,繁盛的文学氛围,儒家各个学派的深入,根本不用的赵信来的,他在识字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拼音,还有各种的其他的东西,在加上的北宋本身开蒙的一些教材,弄出来的语文课本,这些不成问题。
之后是数学,数在的古代,算的上是君子六艺之一,也很多的古代儒家学者的,精心的研究过数,可是中国的文字,书写太过复杂,不容易计算和对照,数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东西,不但比较浅,也没有多少人学习。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根基,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数学的进展,就没有自然科学的一些大规模的发现,一些为了研究材料,甚至是分子离子的构成数学分支学科,在后世大规模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念。
在某些程度上面,工业化定海军,更需要数学,这是一门必修课,也是赵信最为看重的一门学科。
数学是确定了,可是难度上面,要如何的选择,总不能弄一些简单的,九章算术,鸡兔同笼之类的,那些,难度太低了。
再三的考虑了之后,最终数学的基本难度,被定在了的后世的初中三年级。
别小看后世的初中三年级,那已经接触到了一元二次方程,各种的正反数,分数等概念,也接触到了自变量函数,特殊的三角函数,还有几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些知识,是在几千年来,在世界范围之中,有的发展多一点,有些发展少一点,在世界交流,思维碰撞之后,最终总结下来的真理,无数科学家白首穷经的结果,最终,还是被拿来主义。
赵信甚至不用去夯实基本的定律,只用拿出来,用他赵信的名字作为定义,只要不影响计算就可以了。
后世,经典的力学,在空间,在宇宙的环境之下,是基本被推翻,甚至连相对论,也有狭义和广义之说,可是某一种理论,在相对的环境之中,是成立的,是真理,这就够了。
中学课本之中的数学,那是最经典的,经过了无数验证之后,才最终汇总成为课本的,每一个都是经过了无数科学家的努力的,不说它绝对不会错,最少是在已知的环境之中,他不会错。
赵信对于中学的知识学的相当的扎实,再加上在本科4年的补课,涵盖了从初中到高中,或许有一些简单的理论,还分不清是初中或者高中,这无所谓,又不是真的精准化,只要有用,高中的也可以加入。
在之后的学科选择上面,北宋现在,英语当然是不用学了,有了赵信的北宋,汉语肯定是未来无可争议的世界主流语言,在没有了南北美洲,大洋洲的英语语系之外,欧洲大陆还有其他语系的前提下,第二外语到底是什么,还真的不好说。
劳动,历史这样的学科,随便弄弄,历史也可以甩锅,把一些史书,简化一点,标准一点,成为教材,主要是了解一些历史,不至于对于过去一无所知,现在的定海军,还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历史,还不必编写某些东西。
之后两个学科,是理科的关键,物理和化学,由赵信亲自的编撰,参考了定海军现在物理化学的发展,更多的是夯实基础。
物理和化学,就算是到了20世纪初,也是新兴的学科,他们从自然科学之中分离出来的时间还很短,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
赵信安排的物理和化学,也非常的浅,基本上,还是中学课本上面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了定海军实际运用之中的简单反应,学习他们,是对这个学科,有一个笼统的,理论上面的认识,同样,也培养一个基本的实验的态度,后者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面,比前者更加重要。
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甚至包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都表现的非常的完美。
要知道,德国的崛起,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拿破仑纵横欧洲的时代,是德国最不幸的时期,当时的德国,处于最为分裂的时代,有无数的城邦和小型的领地,位于德国,德国最出名的,不是什么工业制造,而是德国士兵。
德国雇佣军的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荷兰强大的时候,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拥有着数不尽的钱,他们在整个欧洲雇佣士兵帮他们打仗,比较出色的,就是瑞士和德国军人,甚至在某些战争之中,有同样的德国人,各自受雇一方,自相残杀的经历。
在复杂的局势之中,慢慢的德国开始发展,普鲁士王国的出现,改变了德国的命运,在被拿破仑打败之后,开始意识到了问题,他们需要作出改变,并且提出了一个改革。
这么一个从改革之后,就从一个分裂的,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两次世界大战都跟他有关,在二战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之后,依然崛起的,站在了世界列强的位置,几十年的时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是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面,都是罕见。
如果当时的中国,能够有人,有先知先觉的拿出这么一个大国觉醒,说不定,中国走上的道路是不同,学习德国,是最适合中国。
在1840年,鸦片时期,被打开国门开始,中国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成为了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可是从英国,到美国,再到日本,中国找寻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中国,最应该学习的,也最应该去联络的,应该是德国。
不但是学习德国的一些经验,同当时的德国进行一些双边贸易,也是符合当时的情况,德国当时没有太多的邦交,作为后发国家的,他也没有多少殖民地的,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以支持的庞大的工业生产,跟中国有巨大的互补性。
可惜当是的德国,虽然强大,却只是在经济上和工业上面,还没有把经济和工业的实力,转换到武力上面,从1890年到1910年,哪怕在普法战争之中取胜,哪怕强大的陆军压得整个欧洲瑟瑟发抖,可是他们在世界上,最起码在中国的名声,并不是很高。
没有一个慧眼看世界的人,中国就失去了这个机会,当时,在学习欧美都没有什么成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时候,最终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学习日本。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体较小,再加上列强们对于中国的警惕,选择了扶持日本,内外的因素加在一起的,才促成了日本的发展。
当时学习者,只是看到了内部的原因,忽视了外部的原因,再加上日本的一些狼子野心,不停的推波助澜,在关键时刻,在整个世界都在疯狂发展的几十年的时间之中,中国实际上是在战乱和割据之中成长,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一蹶不振。
目前北宋所处的环境,海上贸易虽然很重要,却不能够成为支撑,前面四个国家的发展,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做到,如果按照他们的发展而发展的话,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条最为简单的路。
可是接下来呢,历史为鉴,四个国家之后的发展,给了赵信警醒。
不可一世四大海军强国,先后成为霸强的四国,到了21世纪,也就是英国勉强称得上强国,其他的国家,都奔着二流三流甚至四流去了去了的,海上掠夺带来的成果,或许会让一个国家成为暴发户,拥有无尽的财富,可是注定不持久,他不是一个大国正确的发展道路。
德国才是真正应该学习的,在崛起之前,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之中,地处欧洲腹地,战乱不堪,周围是陆军的强国,没有出海口,无法通往海洋,可是他们恰恰凭借着自身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强国,而这个发展的基础,就是教育。
早在拿破仑入侵德国的时候,威廉三世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力量来弥补躯体的不足,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这个观点,在此之前,是从未有过,中国的儒教,从孔夫子开始,就注重教授徒弟,可那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为了国家国力的增加。
现代意义的中学小学,甚至是大学,才是真正的崛起,他们所教授的东西,紧密的联系到社会实践,紧密的联系着生产力。
教育的观念的提出,让普鲁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普鲁士,还在向法国缴纳巨额赔款的时候,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份家底,把王子的宫殿作为大学的校舍,整个王国从上到下,开始了对教育的重视的,从王室到贵族,从学者到普通民众,上下一心,整个国家面貌开始改变。
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的,德国从一个文盲率在欧洲排名倒数的国家,逐步成为了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从战乱之中开始强大了起来,从一个普通的王国,分裂的不知道统一是何意的国家,统一了一个整体,一个强大的德国,开始在欧洲出现。
也从无到有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开始了对强大的英国的挑战,这也是一战诱因。
有的人认为,是德国不停造舰,向英国不停的挑衅,才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是在德国最巅峰的时候,整个舰队规模,也不足英国7成的,就算是整个海军法彻底的完成,也不会超过英国。
英国怕的,就是德国的底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0年,德国已经取代了英国,成为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第一工业国的,德国拥有的底蕴,科技手段,让它可以迅速的赶上,这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
赵信所要取的,就是这一点,夜校和扫盲的教育,甚至一些职业等级证书,还有侧面的推进,解决的只是一个有无的问题,真正的教育,需要体系化。
现在,送到了赵信受伤的报告,正是最近提出的,对于整体教育的改革,这不是夜校和补习班这样,零散的教育,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教育。
在这个教育计划之中,不但详细规定了,定海军会新建40座能够容纳6000人以上的小学,30座中学,还要兴建4座作用不一的大学。
大学,这个在后世,已经是泛滥成灾了,各地的都在21世纪兴建和扩充了许多的大学,可是在20世纪之前,那是一个辐射性很强的学府。
德国有了洪堡大学之后,整个科研开始了井喷一样的发展,一战之前的德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极为可怕,甚至因为缺少某些资源,他们创造性的开发出了合成氨和人造橡胶的技术。
如果说2年前,在刚刚抵达定海军的时候,这么一项教育改革,肯定不可能实行,不说没有那么多的老师了,就算是教材,也非常的缺乏。
2年的时间,定海军积累了大量的东西,甚至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工厂的经验,这些积累,对于兴办教育非常的有用。
赵信结合着定海军目前的现状,加上扎实的中学知识,开始编写教材。
当然了不可能跟后世那么深,后世的发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通过众多的努力才实现的,定海军现在,缺少很多的关键性的研究基础,就算是赵信可以过目不忘的把后世的教材都给弄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没有人比赵信更加的懂得,定海军的现状,还是有未来发展的方向,都相当清楚,他来做这个,是最佳的选择。
文科,不用多说,北宋几十年,繁盛的文学氛围,儒家各个学派的深入,根本不用的赵信来的,他在识字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拼音,还有各种的其他的东西,在加上的北宋本身开蒙的一些教材,弄出来的语文课本,这些不成问题。
之后是数学,数在的古代,算的上是君子六艺之一,也很多的古代儒家学者的,精心的研究过数,可是中国的文字,书写太过复杂,不容易计算和对照,数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东西,不但比较浅,也没有多少人学习。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根基,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数学的进展,就没有自然科学的一些大规模的发现,一些为了研究材料,甚至是分子离子的构成数学分支学科,在后世大规模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念。
在某些程度上面,工业化定海军,更需要数学,这是一门必修课,也是赵信最为看重的一门学科。
数学是确定了,可是难度上面,要如何的选择,总不能弄一些简单的,九章算术,鸡兔同笼之类的,那些,难度太低了。
再三的考虑了之后,最终数学的基本难度,被定在了的后世的初中三年级。
别小看后世的初中三年级,那已经接触到了一元二次方程,各种的正反数,分数等概念,也接触到了自变量函数,特殊的三角函数,还有几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些知识,是在几千年来,在世界范围之中,有的发展多一点,有些发展少一点,在世界交流,思维碰撞之后,最终总结下来的真理,无数科学家白首穷经的结果,最终,还是被拿来主义。
赵信甚至不用去夯实基本的定律,只用拿出来,用他赵信的名字作为定义,只要不影响计算就可以了。
后世,经典的力学,在空间,在宇宙的环境之下,是基本被推翻,甚至连相对论,也有狭义和广义之说,可是某一种理论,在相对的环境之中,是成立的,是真理,这就够了。
中学课本之中的数学,那是最经典的,经过了无数验证之后,才最终汇总成为课本的,每一个都是经过了无数科学家的努力的,不说它绝对不会错,最少是在已知的环境之中,他不会错。
赵信对于中学的知识学的相当的扎实,再加上在本科4年的补课,涵盖了从初中到高中,或许有一些简单的理论,还分不清是初中或者高中,这无所谓,又不是真的精准化,只要有用,高中的也可以加入。
在之后的学科选择上面,北宋现在,英语当然是不用学了,有了赵信的北宋,汉语肯定是未来无可争议的世界主流语言,在没有了南北美洲,大洋洲的英语语系之外,欧洲大陆还有其他语系的前提下,第二外语到底是什么,还真的不好说。
劳动,历史这样的学科,随便弄弄,历史也可以甩锅,把一些史书,简化一点,标准一点,成为教材,主要是了解一些历史,不至于对于过去一无所知,现在的定海军,还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历史,还不必编写某些东西。
之后两个学科,是理科的关键,物理和化学,由赵信亲自的编撰,参考了定海军现在物理化学的发展,更多的是夯实基础。
物理和化学,就算是到了20世纪初,也是新兴的学科,他们从自然科学之中分离出来的时间还很短,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
赵信安排的物理和化学,也非常的浅,基本上,还是中学课本上面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了定海军实际运用之中的简单反应,学习他们,是对这个学科,有一个笼统的,理论上面的认识,同样,也培养一个基本的实验的态度,后者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面,比前者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