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被围了
“李家村还是小了点,能不能把旁边的十里八村都变成工厂?”张正书叹了口气,觉得这还是有点困难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张正书就算出再高的价钱,估计也没多少人肯卖土地的。从这一点来说,张正书都有点羡慕后世的征收政策了。起码土地明文规定是国家的,国家要征收不会有名义上的问题,关键是补偿问题而已。但宋朝这会,土地买卖全是个人的,哪怕改朝换代了,只要有地契在,你的土地还是你的。
想要买下人家的土地,唯有出高价钱,或者以肥田置换瘦田。不然人家都不可能卖给你的,要不然就是乘人之危——比如张家的主营业务是放钱一样,让借贷者用田产做抵押,再以苛刻的条件迫使他放弃田地。不然的话,张家哪里来这么多田地?
只是这些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李家村的田地都算大的了。
张正书思虑着,怎么才能选一个好地址,容纳下这么大的作坊。“开封府的话,估摸要远离汴梁城了。考虑到运输方面,则必须要靠近河流。至于荒不荒芜没关系,等作坊弄起来了,还怕形成不了聚集效应吗?”
张正书想到了李家村,就是因为作坊云集,所以李家村已经开始繁荣起来了。虽然不太明显,但李家村原先就相当于一个贫困村,要不然也不会把祖地都卖了三分之二。就是这么一个贫困村,因为作坊云集,工匠逾数百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了。甚至有不少乡间货郎,不辞路远来到这里赚钱——这些工匠有钱啊,有钱要消费吧?别的可能需求不多,可生活用品之类的,可是异常畅销的。
一旦聚集了数千、数万人,那就更不得了了。甚至到最后,形成一个汴梁的卫星城都行。
“是了,可以先把蜂窝煤作坊置于那里当成探路先锋啊!”
说做就做,张正书立即启动了回村事宜。
张家庄外,根本没人想到已经算是定居汴梁城的小官人会突然回来,结果弄得一阵鸡飞狗跳。
“小官人回来了,小官人回来了!”
村民们奔走相告的情形,让张正书都愕然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张正书是坐着马车回来的。他要去比李家村更远的地方圈地建厂房,不坐马车哪里能行?只是他没料到,他的马车一进庄,就被村民们围住了。“小官人,他们……他们莫不是疯了罢?”马车夫掀开车帘,有点慽慽地对张正书说道,他甚至想弃车而逃了。奈何此刻已经被“群情汹涌”的村民们围住了,马车夫想逃都逃不掉。“小官人,你是不是做了甚么伤天害理之事?还是抢了别家的小娘子啊……”
张正书满头黑线,沉着脸说道:“我是那种人吗?”
“我相信小官人你不是,但他们得相信才行呐!”马车夫也是知道的,他随着张正书从李家村到张家庄,再从张家庄到汴梁城,张小官人做的事他都知道。在马车夫眼中,张小官人待人和善,只要你不犯错,就绝不会受罚——好像是在说废话,但其实不是的。在宋朝不少大户人家里,僮仆是根本没地位的。甚至有些心肠狠毒的主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动辄呵斥,甚至毒打,根本不拿僮仆当人看待。对比看来,张小官人真的可以算得上宋朝好主家了。
可正如这马车夫所言,他知道有什么用啊,这些村民不知道啊?万一他们被人教唆,围住了张小官人要闹事,那么马车夫和张正书就是说破嘴皮子都没用。愤怒起来的村民们是根本没有理智的,他们只会让怒火冲昏了脑袋。要不然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揭竿而起了,这些村民大多是不识字之辈,被人教唆教唆就会造反的了。相比起造反,围住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这都算啥事啊!
张正书也知道了,想逃是逃不掉的了,除非纵马伤人。
可一旦伤人,就更加激愤民情,那时候更加难以收场。没办法,张正书只能掀开车帘,强自镇定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们,我张正书在这,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要赔偿也好,要说法也好,我都能给。现在我只求你们冷静点,千万要冷静点,不要激动,不要动手……”
张正书的声音传开之后,领头一个壮汉说道:“小官人甚么话,张家待我等极好,我等为何要动手?”
张正书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不是感动,而是给吓的:“那你们为何要围住我啊,我的小心脏受不了这个刺激啊……”
“小官人,俺们是过来求你的!”
这些村民七嘴八舌地说道,听得张正书一头雾水。
不过既然没有了生命危险,张正书也渐渐稳住了,一副装腔作势的姿态:“都静静,都静静,找一个能说得清楚的人来,不要各说各的!”等这些村民都安静了下来,张正书指点了先前那个壮汉说道:“你来说!”
这个壮汉有点腼腆,挠了挠后脑,憨笑了两声才说道:“小官人,俺们是看到李家村那些村民都能月入几贯钱,所以想过来求小官人你能招俺们做工。论力气,俺们有力气;论技巧,俺会打铁,俺还会种田,会使牛使犁……”
张正书越听越不是滋味啊,叫你说事情,你倒是推销起自己来了。不过,张正书也算是明白了,这些张家庄的村民是看到李家村的村民活得滋润,心里不平衡了。也是,能“轻轻松松”月入两三贯钱,不比起早贪黑种庄稼来得轻松些?能轻松赚钱,谁想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啊!
果不其然,周围的村民又开始起哄了:“小官人,俺会木匠活……”
“俺会织席、苇编……”
“俺会养猪、养羊,小官人,雇俺!”
“小官人,选俺吧,俺会打井……”
“俺会制伞……”
“俺会硝制皮革……”
……
想要买下人家的土地,唯有出高价钱,或者以肥田置换瘦田。不然人家都不可能卖给你的,要不然就是乘人之危——比如张家的主营业务是放钱一样,让借贷者用田产做抵押,再以苛刻的条件迫使他放弃田地。不然的话,张家哪里来这么多田地?
只是这些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李家村的田地都算大的了。
张正书思虑着,怎么才能选一个好地址,容纳下这么大的作坊。“开封府的话,估摸要远离汴梁城了。考虑到运输方面,则必须要靠近河流。至于荒不荒芜没关系,等作坊弄起来了,还怕形成不了聚集效应吗?”
张正书想到了李家村,就是因为作坊云集,所以李家村已经开始繁荣起来了。虽然不太明显,但李家村原先就相当于一个贫困村,要不然也不会把祖地都卖了三分之二。就是这么一个贫困村,因为作坊云集,工匠逾数百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了。甚至有不少乡间货郎,不辞路远来到这里赚钱——这些工匠有钱啊,有钱要消费吧?别的可能需求不多,可生活用品之类的,可是异常畅销的。
一旦聚集了数千、数万人,那就更不得了了。甚至到最后,形成一个汴梁的卫星城都行。
“是了,可以先把蜂窝煤作坊置于那里当成探路先锋啊!”
说做就做,张正书立即启动了回村事宜。
张家庄外,根本没人想到已经算是定居汴梁城的小官人会突然回来,结果弄得一阵鸡飞狗跳。
“小官人回来了,小官人回来了!”
村民们奔走相告的情形,让张正书都愕然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张正书是坐着马车回来的。他要去比李家村更远的地方圈地建厂房,不坐马车哪里能行?只是他没料到,他的马车一进庄,就被村民们围住了。“小官人,他们……他们莫不是疯了罢?”马车夫掀开车帘,有点慽慽地对张正书说道,他甚至想弃车而逃了。奈何此刻已经被“群情汹涌”的村民们围住了,马车夫想逃都逃不掉。“小官人,你是不是做了甚么伤天害理之事?还是抢了别家的小娘子啊……”
张正书满头黑线,沉着脸说道:“我是那种人吗?”
“我相信小官人你不是,但他们得相信才行呐!”马车夫也是知道的,他随着张正书从李家村到张家庄,再从张家庄到汴梁城,张小官人做的事他都知道。在马车夫眼中,张小官人待人和善,只要你不犯错,就绝不会受罚——好像是在说废话,但其实不是的。在宋朝不少大户人家里,僮仆是根本没地位的。甚至有些心肠狠毒的主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动辄呵斥,甚至毒打,根本不拿僮仆当人看待。对比看来,张小官人真的可以算得上宋朝好主家了。
可正如这马车夫所言,他知道有什么用啊,这些村民不知道啊?万一他们被人教唆,围住了张小官人要闹事,那么马车夫和张正书就是说破嘴皮子都没用。愤怒起来的村民们是根本没有理智的,他们只会让怒火冲昏了脑袋。要不然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揭竿而起了,这些村民大多是不识字之辈,被人教唆教唆就会造反的了。相比起造反,围住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这都算啥事啊!
张正书也知道了,想逃是逃不掉的了,除非纵马伤人。
可一旦伤人,就更加激愤民情,那时候更加难以收场。没办法,张正书只能掀开车帘,强自镇定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们,我张正书在这,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要赔偿也好,要说法也好,我都能给。现在我只求你们冷静点,千万要冷静点,不要激动,不要动手……”
张正书的声音传开之后,领头一个壮汉说道:“小官人甚么话,张家待我等极好,我等为何要动手?”
张正书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不是感动,而是给吓的:“那你们为何要围住我啊,我的小心脏受不了这个刺激啊……”
“小官人,俺们是过来求你的!”
这些村民七嘴八舌地说道,听得张正书一头雾水。
不过既然没有了生命危险,张正书也渐渐稳住了,一副装腔作势的姿态:“都静静,都静静,找一个能说得清楚的人来,不要各说各的!”等这些村民都安静了下来,张正书指点了先前那个壮汉说道:“你来说!”
这个壮汉有点腼腆,挠了挠后脑,憨笑了两声才说道:“小官人,俺们是看到李家村那些村民都能月入几贯钱,所以想过来求小官人你能招俺们做工。论力气,俺们有力气;论技巧,俺会打铁,俺还会种田,会使牛使犁……”
张正书越听越不是滋味啊,叫你说事情,你倒是推销起自己来了。不过,张正书也算是明白了,这些张家庄的村民是看到李家村的村民活得滋润,心里不平衡了。也是,能“轻轻松松”月入两三贯钱,不比起早贪黑种庄稼来得轻松些?能轻松赚钱,谁想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啊!
果不其然,周围的村民又开始起哄了:“小官人,俺会木匠活……”
“俺会织席、苇编……”
“俺会养猪、养羊,小官人,雇俺!”
“小官人,选俺吧,俺会打井……”
“俺会制伞……”
“俺会硝制皮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