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礼法束缚
张正书没点破官场里的潜、规则,但王庆也听得面红耳赤了。确实,在官场里种桃树的人都被视为傻逼,摘桃子的时候却有无数人跳出来。更别说,张正书以一介白身治水了,真的能成的话,那功劳簿上绝对没有张正书的名字,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所以,王庆的话欺骗三岁小孩还成,冠冕堂皇地拿出来说,张正书就毫不犹豫地揭开了内幕。幸好此处没有第三个人在,不然王庆都不知道要拿出什么样的表情好。
“小官人是有大智慧之人,咱家比不过啊!”王庆扯了扯嘴皮子,说出这句话,却差点没笑爆张正书的肚皮。
“别闹,我可是有犯傻前科的。”张正书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王庆却翻了个白眼:信你才是傻子!
再闲聊了几句近来形势,张正书才让马车夫提着一坛子酒,摇摇晃晃地上了四轮马车。
见得张正书去得远了,还在二楼包间的王庆,却好似烫手山芋一样拿着那封密信,心中显然极为挣扎。
最后,王庆还是下定了决心:“罢了罢了,小官人的分析没有出错过,要是成功预言了黄河再次河患,那也是功劳一件。当做是积阴德了,这事关乎成千上万百姓,马虎不得哩……”兴许是接触得张正书多了,王庆这个冷血无情的情报头子都开始“体恤百姓”了,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要是给王庆知道,张正书不仅治水不亏钱,反而赚钱,他会是怎么样一副嘴脸?
张正书此刻在四轮马车里,也是恶趣味满满,想到唯一知情人王庆知道实情后惊骇的面孔,他就一阵大乐。
“小官人,你乐呵些甚么?”马车夫觉得奇怪地问道,“那官营酒肆的酒可酸哩,买了一坛都不知道怎么喝才好……”
张正书叹了口气,连带家里的马车夫都嫌弃官营酒肆的酒了,实在是……实在是太腐朽了!这也怪张正书,平日里喜庆之时,他也舍得拿出卖得极好的果酒赏给下人喝。这一来二去的,张家的僮仆哪一个没把嘴给养刁了?
平心而论,这官营酒肆里的酒,都是官酿的好酒,品质自然是不错的,断断没有这马车夫说得那么不堪。但是和果酒比起来,却稍有不如了。这酒带酸味是事实,但没有仔细品尝也品尝不出来,只能说这马车夫是鸡蛋里挑骨头。要知道,平日里他自己都舍不得买这一坛子酒,这么一坛子官酒,起码要数百大钱,多了可能要差不多一贯钱,他是喝不起的。
既然喝不起,还说不好喝,这就非常过分了。但为何张正书听得这么提气呢,当即说道:“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本来打算赏给你喝的,但你这么说,我就赏给其他人了……”
“别……别啊,小官人,这酒虽然酸,可不正是小的这等下人喝的么?”马车夫虽然不是嗜酒如命,但也算贪杯之人,连忙撇清了自己。
张正书也不去管他,自顾自地欣赏起汴梁城的二月景色来。
这小冰河时期真是磨人,都是农历二月份了,还时不时飘来一场雪。虽然不大,但也装点得汴梁城好像一幅黑白水墨画一样。最关键的是,张正书在想,如果三月初六都是这样的天气,那他的婚事还会不会如期进行了?
“小官人,快三月了,成亲之日也快到了……”这马车夫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张正书忍不住拉下了脸。
不料那马车夫在前面赶车,也看不到张正书的脸色,自顾自地说道:“成亲好啊,早日生下一儿半女的,也算是继承香火了。张家一脉单传好几代了,能不能开枝散叶,就看小官人你了……”
听到这,张正书是啼笑皆非。
好吧,这马车夫按年龄来说,确实是瞧着他长大的。这么说的话,张正书也没有反驳的余地。在宗族社会里,开枝散叶,继承香火是最最重要的事,哪怕是国家大事都比不上。看看后世打击侵略者,提出的口号都是“保家卫国”,家在前,国在后,就知道家在中国人心中是多么具备分量了。
“成亲的事嘛,顺其自然就好了。”张正书嘴上淡淡地说道,其实被马车夫这一提醒,他才反应过来,已经有好几天没见过曾瑾菡了。没办法,按照宋朝的婚礼习俗,成亲之前的一个月内,新郎官和新娘子是不能见面的。
这么多天不见曾瑾菡了,张正书居然想念得紧。对于这种感情,即便不是初哥的张正书也有点小彷徨,有点小期盼,甚至还有点小紧张。“也许我是真的爱上姝儿了吧?”张正书的心里如是想。
有时候人很奇怪的,要不断通过对比,来确定自己的心意。因为人通常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如果没有通过对比,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内心深处的偏向。
“曾小娘子是顶不错的,会是小官人的良配。”马车夫衷心地说道,“小的就没见过哪家小娘子可以为夫家操持买卖的,也就是曾小娘子有这本事……”
张正书一脸黑线,敢情曾瑾菡在这马车夫看来,就是一个生育工具,还兼任大管家啊?
虽然这是实情,只要是在古代,特立独行的女性一般都遭人非议的。女人嘛,安心的相夫教子不就行了?干嘛要争虚名,抛头露面?没错,这就是儒家传给社会的观点,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做妻子的就要三从四德。
然而,张正书这个穿越人士却不这么看。看看后世就知道了,很多女强人比男人都要强得多。认为女子就一定要在家相夫教子的,除了性别歧视之外,还有就是礼法和世俗观念的束缚,以及极度的大男人主义。
幸好张正书是穿越人士,不然可想而知曾瑾菡一辈子都过得不幸福。要知道,在古代女子太强不一定是好事,甚至还会是悲剧。可以说,张正书的出现,等于拯救了一个聪慧的女子。怪不得苏轼曾写下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看破尘俗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
所以,王庆的话欺骗三岁小孩还成,冠冕堂皇地拿出来说,张正书就毫不犹豫地揭开了内幕。幸好此处没有第三个人在,不然王庆都不知道要拿出什么样的表情好。
“小官人是有大智慧之人,咱家比不过啊!”王庆扯了扯嘴皮子,说出这句话,却差点没笑爆张正书的肚皮。
“别闹,我可是有犯傻前科的。”张正书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王庆却翻了个白眼:信你才是傻子!
再闲聊了几句近来形势,张正书才让马车夫提着一坛子酒,摇摇晃晃地上了四轮马车。
见得张正书去得远了,还在二楼包间的王庆,却好似烫手山芋一样拿着那封密信,心中显然极为挣扎。
最后,王庆还是下定了决心:“罢了罢了,小官人的分析没有出错过,要是成功预言了黄河再次河患,那也是功劳一件。当做是积阴德了,这事关乎成千上万百姓,马虎不得哩……”兴许是接触得张正书多了,王庆这个冷血无情的情报头子都开始“体恤百姓”了,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要是给王庆知道,张正书不仅治水不亏钱,反而赚钱,他会是怎么样一副嘴脸?
张正书此刻在四轮马车里,也是恶趣味满满,想到唯一知情人王庆知道实情后惊骇的面孔,他就一阵大乐。
“小官人,你乐呵些甚么?”马车夫觉得奇怪地问道,“那官营酒肆的酒可酸哩,买了一坛都不知道怎么喝才好……”
张正书叹了口气,连带家里的马车夫都嫌弃官营酒肆的酒了,实在是……实在是太腐朽了!这也怪张正书,平日里喜庆之时,他也舍得拿出卖得极好的果酒赏给下人喝。这一来二去的,张家的僮仆哪一个没把嘴给养刁了?
平心而论,这官营酒肆里的酒,都是官酿的好酒,品质自然是不错的,断断没有这马车夫说得那么不堪。但是和果酒比起来,却稍有不如了。这酒带酸味是事实,但没有仔细品尝也品尝不出来,只能说这马车夫是鸡蛋里挑骨头。要知道,平日里他自己都舍不得买这一坛子酒,这么一坛子官酒,起码要数百大钱,多了可能要差不多一贯钱,他是喝不起的。
既然喝不起,还说不好喝,这就非常过分了。但为何张正书听得这么提气呢,当即说道:“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本来打算赏给你喝的,但你这么说,我就赏给其他人了……”
“别……别啊,小官人,这酒虽然酸,可不正是小的这等下人喝的么?”马车夫虽然不是嗜酒如命,但也算贪杯之人,连忙撇清了自己。
张正书也不去管他,自顾自地欣赏起汴梁城的二月景色来。
这小冰河时期真是磨人,都是农历二月份了,还时不时飘来一场雪。虽然不大,但也装点得汴梁城好像一幅黑白水墨画一样。最关键的是,张正书在想,如果三月初六都是这样的天气,那他的婚事还会不会如期进行了?
“小官人,快三月了,成亲之日也快到了……”这马车夫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张正书忍不住拉下了脸。
不料那马车夫在前面赶车,也看不到张正书的脸色,自顾自地说道:“成亲好啊,早日生下一儿半女的,也算是继承香火了。张家一脉单传好几代了,能不能开枝散叶,就看小官人你了……”
听到这,张正书是啼笑皆非。
好吧,这马车夫按年龄来说,确实是瞧着他长大的。这么说的话,张正书也没有反驳的余地。在宗族社会里,开枝散叶,继承香火是最最重要的事,哪怕是国家大事都比不上。看看后世打击侵略者,提出的口号都是“保家卫国”,家在前,国在后,就知道家在中国人心中是多么具备分量了。
“成亲的事嘛,顺其自然就好了。”张正书嘴上淡淡地说道,其实被马车夫这一提醒,他才反应过来,已经有好几天没见过曾瑾菡了。没办法,按照宋朝的婚礼习俗,成亲之前的一个月内,新郎官和新娘子是不能见面的。
这么多天不见曾瑾菡了,张正书居然想念得紧。对于这种感情,即便不是初哥的张正书也有点小彷徨,有点小期盼,甚至还有点小紧张。“也许我是真的爱上姝儿了吧?”张正书的心里如是想。
有时候人很奇怪的,要不断通过对比,来确定自己的心意。因为人通常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如果没有通过对比,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内心深处的偏向。
“曾小娘子是顶不错的,会是小官人的良配。”马车夫衷心地说道,“小的就没见过哪家小娘子可以为夫家操持买卖的,也就是曾小娘子有这本事……”
张正书一脸黑线,敢情曾瑾菡在这马车夫看来,就是一个生育工具,还兼任大管家啊?
虽然这是实情,只要是在古代,特立独行的女性一般都遭人非议的。女人嘛,安心的相夫教子不就行了?干嘛要争虚名,抛头露面?没错,这就是儒家传给社会的观点,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做妻子的就要三从四德。
然而,张正书这个穿越人士却不这么看。看看后世就知道了,很多女强人比男人都要强得多。认为女子就一定要在家相夫教子的,除了性别歧视之外,还有就是礼法和世俗观念的束缚,以及极度的大男人主义。
幸好张正书是穿越人士,不然可想而知曾瑾菡一辈子都过得不幸福。要知道,在古代女子太强不一定是好事,甚至还会是悲剧。可以说,张正书的出现,等于拯救了一个聪慧的女子。怪不得苏轼曾写下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看破尘俗的人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