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军事化培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正书这话是真心实意的,他从没觉得做皇帝有什么好的。
  如果不是还有便宜爹娘在,张正书早就离得远远的,去鼓搞他的作坊了。以张正书的本事,就算他不是“大桶张家”的小官人,只是一介贫民。张正书也能利用脑子里的系统,成功转化成第一桶金。只不过这个过程可能有点长,起码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做到今天这气候。有钱就是好啊,起码张正书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鼓搞,张家居然还能撑得起来,这不能不让张正书感慨的。
  只是曾瑾菡听了张正书这话,略微有点气馁,不过她也知道,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等赵煦的旨意下来了,张正书想不做官都难!
  再说了,张正书可能没想到宋朝还有一种“寄禄官”的东西,就是专门因人设岗的。你不干实事都行,反正你也没实权。可朝廷就是要养着你,免得你投了敌国。实权官你可以辞,但是“寄禄官”你怎么辞?
  看破不说破,曾瑾菡也很想看到张正书做官的模样哩!
  参观完银行之后,张正书也暂时把赵煦封他做官的这个“威胁”抛诸脑后,再次嘱咐了一番老刘工匠,让他尽快联系木工行那边造桌子椅子柜子。同时,修书一封给郭骞道长,请他择一个黄道吉日准备开张。
  弄好了一切之后,张正书又询问了一番那些柜台小娘子怎么解决食宿问题,听到她们可能要多人一起租房子住的时候,张正书还保证了要给她们一些食宿补贴。
  就这么一个笼络人心的手段,让这些柜台小娘子都崇拜地看着张正书。
  曾瑾菡非常警惕,这个夫君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心了,不经意间就会沾花惹草。看看这些小娘子,虽然都只是感激的神色多,可难保多几次之后,她们不会化成一腔爱慕。在她们前面,不就有了一个郑月娥么?
  曾瑾菡看了看郑月娥,发现她好像也看出了点什么,触碰到了曾瑾菡的目光,连忙游移开去。
  “哼,回去要好好提点郎君才是!不行,以后这等事,我要接手来做!”曾瑾菡下定了决心,不能再让张正书这么“沾花惹草”下去了。
  要是张正书知晓原因,肯定会喊冤的。这是他人格魅力导致的,怪他太帅咯?
  视察完了银行之后,张正书心中也有底了。
  现在,就该培训那些“行钱”了。嗯,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贷款专员。
  要知道张家的那些“行钱”作恶也算够多了,逼得不少自耕农破产,沦落为佃户。这也是“大桶张家”被人诟病的原因,好在张根富也知道自己敛财太过,所以自耕农破产之后,往往他都会给出最优惠的佃租田地待遇。还把佃户的儿女收纳进张家,做僮仆。
  但即便是这样,也改变不了“大桶张家”就是放高利贷的事实。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高利贷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赚这种昧着良心的钱,怪不得张根富一生都难以继香火。虽然张正书不太相信鬼神之事,但是穿越什么太扯了,以至于他都开始相信报应的说法了。不管怎么样都好,创办银行,让张家的“行钱”可以将功赎罪,这也是一件善事。
  最关键的是,张正书能借银行之利打击高利贷。
  宋朝亡国,有一定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就是高利贷了。想想看,自耕农虽然生产稳定,但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有什么天灾人祸,积蓄肯定是不够用的。积蓄不够用怎么办?只能变卖田产,或者举借高利贷了。举借高利贷,及时还钱还好。可一旦还不起,“九出十三归”之下,肯定是要破产的。破产的自耕农,除了拿田地去抵债,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之后,那阶级矛盾肯定不小。若是朝廷再不施仁政,那农民起义就少不了了。
  缓和阶级矛盾,就需要有人打破高利贷的盈利模式。
  银行,是最佳的选择。张正书有信心,只要宣传得当,高利贷不出一个月就都被挤垮了。
  当然了,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高利贷是不会消亡的。别说是在宋朝了,就算是在后世,高利贷还不是一样会存在?被高利贷逼得跑路的,跳楼的,每年都会发生。不管怎么说,有银行之后,这样的情况会少很多了。哪怕是那些放高利贷的“钱民”想要和张正书玩阴的,张正书有“黑客”,有皇城司,有赵煦做后盾,他怕过谁?
  正思虑间,张正书和曾瑾菡就慢慢地回到了景明坊。
  京华报社里,早就聚集了一批“行钱”了。
  早在一个月前,张根富就不得不停止了放高利贷,把手下的“行钱”全都送到了李家村,接受“军事化培训”。
  张正书事先说得很清楚,想要走的可以随时走,但是完成了“军事化培训”后,他们会和银行签下契约。契约上标明了权利和义务,还有不菲的佣金提成。
  这些“行钱”大多都是有眼力架的,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为什么要“军事化培训”呢?
  很简单,张正书就是要让这些“行钱”知道,以前他们怎么做张正书不管,但是从签了契约之后,还敢这么做,那么张正书手中的力量会叫他们知道,什么叫“雷霆之怒”。打一棒子就要给一根萝卜,“行钱”的佣金也算是比较高的,张正书可比张根富大方多了。之前,张根富只肯给百分之一的佣金,而张正书二话不说,提升到了百分之二,还有保底工钱。
  看在钱的份上,很少有“行钱”主动退出的。
  而退出的那些“行钱”,大多是抱着“大桶张家”待不下去了,还不能去别家待吗?当然了,日后这些人必定是会后悔的。张正书的银行,绝对会把大部分高利贷挤垮的,那些脱离了银行的“行钱”,说不定还要哭着喊着要回来。
  立过威了,也给了甜头,张正书看着这些算是“脱胎换骨”的“行钱”,也算是比较满意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