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底气所在
元符四年最大的新闻,就是泾原路经略使章楶辞官,告老还乡了。
哪怕是赵煦一再下旨,让章楶回汴梁城,朝廷给他养老,章楶还是拒绝了。无奈,只能蒙荫到章楶的儿子章縡,给他做了一个户部员外郎。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官了,都差不多算是一只脚踏入中枢了。再加上有章惇的照拂,章縡的官途是一片光明。
许多人都羡慕,但没办法,他们没有一个好爹啊!
而满朝的官员呢,都眼巴巴盯着泾原路经略使这个位置呢。这个经略使啊,就相当于是军事长官,说是主帅都不为过了。
到底花落谁家呢?
没人知道赵煦的心思,反正就是西军现在各行其职,暂时不设主帅。临时主帅是谁呢?是守平夏城最大的功臣,郭成。所有明眼人都知道,郭成是绝不可能做泾原路经略使的,为啥?因为他是武将,按照宋朝皇帝的尿性,绝对会安置一个自己人上去。
至于是谁,那就不知道了。
很快,任命就下来了,大出所有人的意料,居然是种师道!
种师道是何人?厉害了,名将种世衡的儿子,还是大儒张载的弟子。哪个张载呢?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那个张载,因为祖上功勋得以补三班奉职,经考试后改为文官。后来,又因为有谋略,改为武职。可以说,种师道也算是文官了,派来做泾原路经略使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种师道并没有多少战功,这才是问题。
但圣旨已下,种师道以五十岁的“高龄”,上任了。而更让人意外的是,种师中,也就是种师道的兄弟,也升任了奉宁军承宣使。也就是说,威震西北的种将军,要卷土重来了!再加上还有折家将在,西北的局势一下就明朗了。
张正书知道这消息时,喜出望外啊!
要知道,虽然在后世很少人听过“种家军”、“种家将”的名声,但其实种家军在宋朝的威名是很大的,而且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用一门忠烈来形容并不为过。张正书为什么高兴呢?因为种师道是一代名将,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会一飞冲天的。
在正史上,种师道因为惹了蔡京,给蔡京硬生生打压了十年,还屈居在童贯之下,而后才因为抗击西夏有功,才得以翻身,被人尊称“老种经略”。
之所以说种师道是名将,是因为他的战略大局观非常正确。正史上,种师道看到了北宋军队孱弱,竭力反对联金灭辽,进谏说道:“今日之举,譬如强盗入邻家,我们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与强盗分赃,何如之?”
这也是赵佶为君的最大弊端了,任用庸官,任用小人。要知道,赵佶之前的皇帝,虽然也有贪官,但在国家大事上,绝不敢胡来的。但是赵佶登基之后,用人唯亲不说,还用庸官,用小人。童贯那厮,一心想要得大军功封公做侯,见种师道一力反对,就弹劾种师道,最后导致了种师道被罢官。
恶果是啥呢?
不用说了,联金灭辽之后,金国撕毁盟约,悍然进攻宋朝,赵佶连忙召种师道进京抗击金兵。可那会,种师道已经是高寿了,这样的老人还为国征战,如何能不受人尊敬!可惜昏君当道,奸臣把持朝政,把北宋祸害得不轻,种师道率领的西军又是山地军,不熟悉平原作战,再加上后勤保障跟不上,神臂弩都没有箭矢了,最后无力回天,种师道郁郁而终。
这样一代名将,憋屈而死,实在窝囊!
张正书如此高兴,是因为种师道不再像历史上那样,有才却无地施展。只要赵煦坚持用种师道,那绝对会有奇效的。这也是赵煦的魄力,不仅扶正了种师道,还把种师中送上了后勤保障的位置上。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种师中在后方,就不虞有人会卡种师道的粮食兵器补给了。事实上,果然不出张正书所料。
种师道绝对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主,他故意设下圈套,引诱西夏人上当,再出伏兵,杀得西夏大败而逃。这一仗,打出了大宋西军的威风,虽然斩获不多,却也震慑了西夏。当然了,这种震慑对处于灭国边缘的西夏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们肯定还会再回来打的。
前方传回消息,已经是二月了。前些时候,被西夏弄得郁闷不已的大宋军民,士气为之一振。
赵煦也大喜过望,下旨夸奖了一番种师道,也给了不少赏赐。这都是因为田赋增加了,赵煦的荷包鼓了,才敢这么做的。同时,赵煦也开始向西军安插校尉了。这些校尉,都从皇家军校出来的,顺便替换掉了西军的校尉,让他们回皇家军校学习。赵煦的军制改革,已经悄然运转起来。
这事当然瞒不过文官的眼睛,不知道多少文官上奏反对了,可赵煦一意孤行之下,谁能劝得听?
虽然这会耶律洪基驾崩的消息还在封锁之中,可赵煦已经通过安抚司暗探知道了。就在十几天前,正月十三这一日,耶律洪基在行宫去世。因为这事,大宋派去给辽国贺元正使都被扣留了。无他,怕他回来闹得大宋都知道啊!欲盖弥彰之下,大宋的小道消息早就传遍了。
辽国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如果不趁这个时候替换军官、老弱兵卒,训练强军,更待何时?
而军器监通过张正书设计的板甲图,源源不断地把新式甲胄运到了边境之中。除此之外,还有改良过的弓箭。特别是床弩,不需要多人操作了,只需要两个人,就能达到巨大的杀伤力,甚至精确度都有所上升。配重投石机就不说了,早有装备的。
当然了,这最新换装的,还是驻扎在京畿附近的禁军。可以说,这一支禁军是整个大宋最能打的军队了,哪怕还没有上过战阵,可士气、战术、纪律、装备都是大宋最强的了。不强不行啊,赵煦花了这么多心思去打造这一支军队,岂是开玩笑的?这也是赵煦底气的所在,不然的话,赵煦凭什么敢和辽国对峙这么久?
哪怕是赵煦一再下旨,让章楶回汴梁城,朝廷给他养老,章楶还是拒绝了。无奈,只能蒙荫到章楶的儿子章縡,给他做了一个户部员外郎。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官了,都差不多算是一只脚踏入中枢了。再加上有章惇的照拂,章縡的官途是一片光明。
许多人都羡慕,但没办法,他们没有一个好爹啊!
而满朝的官员呢,都眼巴巴盯着泾原路经略使这个位置呢。这个经略使啊,就相当于是军事长官,说是主帅都不为过了。
到底花落谁家呢?
没人知道赵煦的心思,反正就是西军现在各行其职,暂时不设主帅。临时主帅是谁呢?是守平夏城最大的功臣,郭成。所有明眼人都知道,郭成是绝不可能做泾原路经略使的,为啥?因为他是武将,按照宋朝皇帝的尿性,绝对会安置一个自己人上去。
至于是谁,那就不知道了。
很快,任命就下来了,大出所有人的意料,居然是种师道!
种师道是何人?厉害了,名将种世衡的儿子,还是大儒张载的弟子。哪个张载呢?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那个张载,因为祖上功勋得以补三班奉职,经考试后改为文官。后来,又因为有谋略,改为武职。可以说,种师道也算是文官了,派来做泾原路经略使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种师道并没有多少战功,这才是问题。
但圣旨已下,种师道以五十岁的“高龄”,上任了。而更让人意外的是,种师中,也就是种师道的兄弟,也升任了奉宁军承宣使。也就是说,威震西北的种将军,要卷土重来了!再加上还有折家将在,西北的局势一下就明朗了。
张正书知道这消息时,喜出望外啊!
要知道,虽然在后世很少人听过“种家军”、“种家将”的名声,但其实种家军在宋朝的威名是很大的,而且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用一门忠烈来形容并不为过。张正书为什么高兴呢?因为种师道是一代名将,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会一飞冲天的。
在正史上,种师道因为惹了蔡京,给蔡京硬生生打压了十年,还屈居在童贯之下,而后才因为抗击西夏有功,才得以翻身,被人尊称“老种经略”。
之所以说种师道是名将,是因为他的战略大局观非常正确。正史上,种师道看到了北宋军队孱弱,竭力反对联金灭辽,进谏说道:“今日之举,譬如强盗入邻家,我们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与强盗分赃,何如之?”
这也是赵佶为君的最大弊端了,任用庸官,任用小人。要知道,赵佶之前的皇帝,虽然也有贪官,但在国家大事上,绝不敢胡来的。但是赵佶登基之后,用人唯亲不说,还用庸官,用小人。童贯那厮,一心想要得大军功封公做侯,见种师道一力反对,就弹劾种师道,最后导致了种师道被罢官。
恶果是啥呢?
不用说了,联金灭辽之后,金国撕毁盟约,悍然进攻宋朝,赵佶连忙召种师道进京抗击金兵。可那会,种师道已经是高寿了,这样的老人还为国征战,如何能不受人尊敬!可惜昏君当道,奸臣把持朝政,把北宋祸害得不轻,种师道率领的西军又是山地军,不熟悉平原作战,再加上后勤保障跟不上,神臂弩都没有箭矢了,最后无力回天,种师道郁郁而终。
这样一代名将,憋屈而死,实在窝囊!
张正书如此高兴,是因为种师道不再像历史上那样,有才却无地施展。只要赵煦坚持用种师道,那绝对会有奇效的。这也是赵煦的魄力,不仅扶正了种师道,还把种师中送上了后勤保障的位置上。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种师中在后方,就不虞有人会卡种师道的粮食兵器补给了。事实上,果然不出张正书所料。
种师道绝对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主,他故意设下圈套,引诱西夏人上当,再出伏兵,杀得西夏大败而逃。这一仗,打出了大宋西军的威风,虽然斩获不多,却也震慑了西夏。当然了,这种震慑对处于灭国边缘的西夏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们肯定还会再回来打的。
前方传回消息,已经是二月了。前些时候,被西夏弄得郁闷不已的大宋军民,士气为之一振。
赵煦也大喜过望,下旨夸奖了一番种师道,也给了不少赏赐。这都是因为田赋增加了,赵煦的荷包鼓了,才敢这么做的。同时,赵煦也开始向西军安插校尉了。这些校尉,都从皇家军校出来的,顺便替换掉了西军的校尉,让他们回皇家军校学习。赵煦的军制改革,已经悄然运转起来。
这事当然瞒不过文官的眼睛,不知道多少文官上奏反对了,可赵煦一意孤行之下,谁能劝得听?
虽然这会耶律洪基驾崩的消息还在封锁之中,可赵煦已经通过安抚司暗探知道了。就在十几天前,正月十三这一日,耶律洪基在行宫去世。因为这事,大宋派去给辽国贺元正使都被扣留了。无他,怕他回来闹得大宋都知道啊!欲盖弥彰之下,大宋的小道消息早就传遍了。
辽国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如果不趁这个时候替换军官、老弱兵卒,训练强军,更待何时?
而军器监通过张正书设计的板甲图,源源不断地把新式甲胄运到了边境之中。除此之外,还有改良过的弓箭。特别是床弩,不需要多人操作了,只需要两个人,就能达到巨大的杀伤力,甚至精确度都有所上升。配重投石机就不说了,早有装备的。
当然了,这最新换装的,还是驻扎在京畿附近的禁军。可以说,这一支禁军是整个大宋最能打的军队了,哪怕还没有上过战阵,可士气、战术、纪律、装备都是大宋最强的了。不强不行啊,赵煦花了这么多心思去打造这一支军队,岂是开玩笑的?这也是赵煦底气的所在,不然的话,赵煦凭什么敢和辽国对峙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