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素姗眨了眨眼睛,试探性地小声道:“是连姨么?”
连氏先是一愣,旋即立刻欢喜起来,眼睛微微泛红,声音里也带了一丝哽咽,“好孩子,你竟晓得我。”
素姗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侄女听太婆婆提过,说连姨与母亲是好友。我在秣陵时,连姨还托人给我送过衣服。只可惜那会儿我在庵堂里住着,等下山时已经过了小半年,衣服都小了。”
“庵堂?”连氏一愣,正待再发问,却有人打断了她的话,许嬷嬷领着两个丫鬟客客气气地上前朝素姗行礼,又一脸殷勤地道:“可是镇国公府的大娘子?长公主有请。”
王氏眉头一皱,脑子里有些念头一闪而过。素姗微微一怔,抬头朝王氏看了一眼,眉头一挑,很快又笑起来,点头道:“烦请嬷嬷引路。”
待她走远,连氏这才不解地朝王氏问:“大娘子回京这才多久,怎么就见过长公主了?”
王氏喃喃道:“并未见过。”
连氏愈发地惊疑,“若是没见过,那长公主为何要单独唤大娘子去说话?莫不是——”
她猛地捂住嘴,一脸的紧张。长公主膝下还有个幼子,今年将将才十八岁,自幼聪明伶俐,英俊斯文,更重要的是还尚未婚配。这长公主忽然召了素姗过去,莫不是相中了她?
连氏急得直跳,将王氏拉到角落处仔细与她说起此事,罢了又急道:“这桩婚事你可千万莫要应了。”
王氏见她为了大娘子如此焦心,甚是感动,赶紧抚住她的手柔声道:“二太太莫要急,我们家大娘子尚在孝期,便是长公主相中了也不好上门去提亲的。再说了,公主府门第高,那位小公子又素有才名,便是公主也娶得到,又怎会相中大娘子。”
虽说素姗是国公府嫡出,可到底自幼丧母,且三爷名声又不好,便是嫁妆再多,也比不得别的公侯千金。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连氏急道,她朝四周看了看,确定无人注意到自己,这才凑到王氏耳边低声道:“小公子身患恶疾,不止毁了容貌,连性情也大变,大娘子如何嫁的。”
“恶疾?”王氏猛地一拍脑袋,“坏了!”她折身便要去追,不想才走了几步就被几位相熟的贵妇拉住,东家长李家短地开始聊天,一时间竟是走不开身,直急得她出了满头大汗。
至于二娘与四娘,这还是头一回来公主府,难免有些紧张,好在公主府的丫鬟们很是伶俐,伺候得甚是殷勤。赴宴的各家千金虽瞧不上她俩的身份,却也不敢在公主府大放厥词,故虽有些怠慢,但终不至于言语相欺。
…………
再说素姗这边,她随着许嬷嬷一路到了内院,大公主早侯在花厅里,见她进屋,竟亲自起身相迎,牵着她的手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柔声道:“到底是国公府的大娘子,这通身的气派岂是寻常人可比的。我一眼瞧着就很是喜欢。”
素姗虽是头一回见长公主,却也不紧张,笑着回道:“长公主头一回见我,不晓得我的性子,其实是最无羁放肆的,断比不得京城里的娘子们端庄大方。等我出了几回丑,恐怕长公主就不喜欢了。”
长公主摇头道:“我素来不喜欢女孩子家太过拘束,年纪轻轻的整天端着架子绷着脸,倒似个无趣的老妇人,哪有半点少年人的风采。似大娘子这般就极好……”
她有求于素姗,自然是捡着好听的话说,将素姗好生吹捧一番后,总算切入了正题,犹犹豫豫地小声问:“我听说,大娘子曾拜在慈心师太门下学医?”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素姗早猜到她有所求,半点也不意外,也不推脱,笑笑着径坦然回道:“是学过些皮毛,不甚精通,不敢以师太弟子自称,生怕玷污了师父的名声。长公主不是外人,晓得也就是了,可莫要传出去说给外人听,不然,师父回来要骂人的。”
“慈心师太可还在秣陵?”长公主疾声问。
大娘子却摇头,“师父自去年年初便出门云游,这会儿不知是在南齐,还是在西疆,也不晓得什么时候回来。”
长公主本欲求素姗修书请慈心师太回京,但闻连她也不知晓慈心师太的影踪,不由得颇是失望。素姗见状,不由得低声问:“公主可是身子有恙?不如让我给您看看?我虽学艺不精,但多少也知道些皮毛,寻常病痛却难不倒我。”
长公主见她一双眼睛清澈闪亮犹如山涧清泉,半点杂质也无,心中倒是生出些酣然来,尴尬地小声道:“不是我,是——犬子。”
虽说大梁民风开放,但让国公府未出阁的娘子给个年轻男子看病——这事儿若传出去,多少还是有些不妥当。
素姗微觉意外,眨了眨眼睛,有些犹豫,歪着脑袋想了一阵,一会儿又抬起头,正色朝长公主道:“正所谓医者父母心,既是治病,自然以性命为先。我若果真治得了公子的病,又怎好碍着什么名节无动于衷,岂不是害了公子的性命。”
长公主见她一脸端肃,双目清澈平和,便知这小姑娘心思纯正,唯有一片治病救人的心肠。
人家小姑娘都如此坦然,长公主愈发地觉得愧疚与尴尬,遂起身拉了她去幼子院中。
她二人尚未进院,早有侍女进屋通报,不想将将走到院中,就听得“砰——”地一声脆响。
素姗一愣,与此同时,又有几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屋里扔出来,长公主大惊,便要撒腿朝屋里冲去。素姗却拽紧她的手朝左边轻轻一拉,那东西便擦着长公主的衣襟砸在了地上,发出“砰——”地一声响。素姗定睛一看,竟骇然是一方砚台。
若是被这玩意儿砸中了,少不得要落得个头破血流,这位小公子的性子也未免太暴躁了。
长公主也认出了地上的东西,后怕地抚着胸口朝素姗道了声谢,话刚出口眼泪已流了满颊,哽咽道:“我的儿啊——”
素姗见她哭得伤心,心中也有些不好受,老老实实地守在长公主身边不说话,眼睛却不住地朝屋里瞄去,见那黑漆漆的屋里也隐隐传来呜咽之声,心知那位小公子定是病的不轻,方才愤懑不平的心思也渐渐平和了下来。
长公主生怕儿子发狂伤了素姗,便请素姗先侯在院中,自己先进屋与幼子好生劝说。
“……又是哪里来的庸医,除了每日里给我灌那些苦胆汁,又有何法?我宁可就这么死了算了……”少年人蒙着脑袋躲在被子里小声地哭,直把大公主哭得肝肠寸断。
“我的儿,这回……这回的大夫不一样,不是太医院的人,是母亲费了老大的力气请来的药王谷的传人,你且让她看看,说不准就能治得好呢?你还记不记得去年太后娘娘心疾突发,太医们束手无策,正是慈心师太出手救了她。母亲这回请来的就是慈心师太的亲传弟子,岂是太医院那些庸医可比的……”
长公主劝了一阵,见幼子终于没再出声反对,遂壮着胆子低声让侍女去请素姗进屋。
这少年人的卧室一片昏暗,只在墙角的案几上燃了盏豆大的灯,素姗有些不习惯,低声吩咐道:“掌灯到床前来。”
那侍女微一犹豫,低头朝床上的少年人看了一眼,见他没出声,这才低声应下,很快的,便端了两支儿臂粗的蜡烛进屋。屋里顿时敞亮了许多。
“我要先把脉,烦请公子伸手。”那少年人从头到脚都蒙在被子里,连一丝皮肉都瞧不见,素姗有些头疼,想了想,又柔声补充道:“我能看看你身上的患处么?”
那少年人先是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从被子底下伸出一只手来,素姗示意侍女把灯靠近些,自己则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他脉搏处。长公主双拳紧握,紧张地看着素姗的脸,想要开口问,又生怕打扰了她,好几次欲言又止。
素姗把完了脉,面上一片凝重,眉头微皱,仿佛遇着什么难题。尔后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将那少年的袖子往上挽了一截儿,露出他削瘦而狰狞的小手臂。借着灯光,素姗清晰地看见这小手臂上竟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指甲大小的红色水疱,一个连着一个,让人一眼看出就不由得浑身发麻,更可怕的是,其中有些水疱竟已破裂,隐隐流出脓来,散发出一股恶臭。
“疼吗?”素姗小声问。
“废话!”那少年人躲在被子里厉声骂,声音却是一片嘶哑。
素姗依旧沉着,继续问:“痒不痒?”
少年人又骂,“长在你身上试试?”
“到底痒不痒?”素姗又问。
“痒!”那少年人都快哭了。
“都长在哪些地方?”
少年人这回不说话了,一旁的长公主赶紧回道:“身上,脸上,到处都长着。”
素姗皱了皱眉头,仔细问:“脸上、手脚、四肢、耳后、腰腹、后背、臀部……具体一些。”
长公主愣了一下,转过头去看向一旁的侍女。那侍女赶紧回道:“除了胸口与后背,别处都有。”
素姗“哦”了一声,皱着眉头开始冥思苦想,过了好一会儿,才一脸凝重地朝满怀期待的长公主道:“应是中了毒。”
“中毒!”长公主脸色大变,腿一软,整个人险些跌倒在地,哭道:“中毒?我儿素来与人为善,怎么会有人下毒害他。天呐——呜呜——”她只当自己儿子中了剧毒,顿时就慌了神,眼泪哗哗地往下掉,一副天都快要塌下来的样子。
床上的少年也微微发抖,显然吓得不轻。
素姗哭笑不得,赶紧将长公主扶起身,柔声劝道:“殿下您别急着哭,公子虽说是中毒,可也没说无药可救。你放心,他死不了。”
“有……有救?”长公主的眼泪立刻就止住了,慌忙起身,拿着帕子三两下将脸颊的眼泪擦干,不敢置信地吞了吞口水,“大娘子能救他?”
她自幼长在宫廷,见多了毒物害人的事儿,那些下毒害人的,唯恐杀不死人,用的都是无药可解的剧毒,便是以前的太医们也少有能解毒的,更不用说现在这群庸医了。所以她一听得幼子中毒,只当是无药可医,这才吓得慌了神。
素姗又问:“公子这病是什么时候发的?发病前都去过什么地方?”
长公主想了想,正色回道:“怕不是有一个月了,涵哥儿去了一趟城外的温泉庄子,回来后没两天就开始浑身不舒坦,尔后就开始发病。莫非他是在田庄里中的毒?”
素姗并不回话,只低声道:“我看这症状倒像是不慎沾染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具体到底中了什么毒还得我亲自跑一趟才能确认,至于公子这边,且暂先开两个方子缓着,等知道到底中了什么毒这才好对症下药。”
她虽不曾打包票说一定能治,但面上一片平静自信,显然这对她来说并非疑难杂症。长公主见状,心中稍定,赶紧吩咐侍女准备文房四宝。
素姗略一思忖,便飞快地拟了两个方子递给长公主,又吩咐道:“上头的这个煮水沐浴,每日一次,可缓解疼痛搔痒。下头的这个煎水内服,也是每日一次,三两日便可见效。”说罢,她又瞥了床上的少年人一眼,补充道:“公子放心,此药不苦。”
床上的少年人抖了一抖,没作声。
长公主连忙将方子递给身边的侍女吩咐她赶紧去抓药,尔后才紧握住素姗的手,感激涕零地道:“多谢大娘子出手相救,若不是有你,我儿这病还不知要拖到几时。”说罢,她又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我那庄子——”
“公主的温泉庄子可是在城东的会汤山?我们家也在那边有个庄子,不如明日我借口去田庄小住折道去公主田庄去仔细探看,若能寻到那致毒之物,也好早些解了公子的苦楚。”
长公主眼泪都快下来了,握着素姗的手已是哽咽无语,呜咽了半晌,这才道:“真不知该如何多谢大娘子。”
素姗笑道:“既然学了医,治病救人便是本分,公主不必客气。”
她说罢,忽想起什么,盈盈一笑,道:“公主若真要谢我,不如把您院子里那株白茶花赏了我吧。那花儿饲养得精心,倒比我家里头特特从南齐运过来的还要好。”
长公主正愁着不知该如何答谢她,不说区区一株白茶花,便是她开口要黄金千两也不说二话,闻言立刻吩咐侍女将院中那株白茶挖出来装好,等素姗回府时送去国公府。
二人说了几句话,王氏终于寻了过来,素姗不好久待,这才告辞离去。长公主亲自送她出门,王氏见状,心中愈发地不安。倒是她身后的翡翠目光微闪,素姗朝她微微颔首,翡翠会意,嘴角缓缓勾了起来。
☆、第三章
素珊倒也不瞒着王氏,从内院一出来,便将给长公主幼子治病的事说与她听,王氏虽早料到如此,可真正听在耳中却难免有些气恼,忿忿道:“大娘子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怎么好随意给人治病,静德长公主岂不是故意为难。”
素珊却是不以为然,摇头道:“昔日师父收我为徒时便提醒过这些,我若是碍着名声不肯救人,岂不是坏了师父的名声。”
王氏晓得自己劝不动她,便想着等回府后再禀告婆婆,由国公夫人定夺,遂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后,领着素珊去了花园。园子里早有六七个与素珊年岁相仿的娘子在说着话,二娘与四娘也在其中,见素珊过来,赶紧起身相迎。
虽说与诸位娘子是头一回见面,但大家到底年岁相近,素珊是个活泼亲近的性子,又常随着慈心师太在外走动,见多识广,说的东西也是众人闻所未闻,直把大伙儿的眼睛都给说亮了,尤其是有个名唤杨蔓的娘子,更是一直拉着素珊的手不肯放,啰啰嗦嗦地问个不停。
“……我听说南方冬天暖和得很,连雪也见不着,可有此事?”
素珊摇头笑道:“那得看是什么地方,如是秣陵,冬日里也冷得厉害,一年下来总要下几场大雪。不过城里多少有些绿意,不似京城这边,入冬便一片萧瑟。若说四季如春,恐怕得到南齐之南了,那地儿不仅四季如春,住的房子,吃的东西也跟我们不一样,不过我也没亲见过,只是听旁人说说罢了……”
“她们说话也怪得很,我府里就有个南边来的丫鬟,刚来的时候总叽里呱啦的,一句也听不懂,不过倒是挺好听的。”
“可不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南边。若是女儿家说起自是软糯动听,可换做男儿来说,却不如官话这般大气硬朗……”
素珊相貌秀美,气度不凡,因自幼在秣陵长大,口音里多少带着些南音,并不难听,反而有种说不出来的温柔韵味,让人心旷神怡。
但素珊也不欲独出风头,说了一会儿,便将话题转到别处,一会儿又有人提议射覆。于是,一群女儿家便热热闹闹地玩了起来。素珊极少玩这个,每每轮到她便信口胡诌,自是猜不中,不想素彩竟是个中高手,五局中竟胜了三局,出尽了风头。
素欣虽不喜素彩,却也晓得轻重,并不在外头刺她,只与身边礼部柳尚书家庶出的三娘子说话,二人性格相投,倒也说得热闹。
宴会尚未开席,王氏又寻了过来,说是孙家老太太将将从庙里回来,非要见外孙女.孙家老爷无奈,只得派了人去国公府接人,到了府里才晓得素珊来了公主府,遂又辗转到了这里。
“太婆婆派了人在门口等着?”素珊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她虽未见过孙家老太太,却不止一次地从□□母口中听说过那位老太太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若是接不到人,恐怕孙大老爷也没法回府交差的。
“大伯娘,”素珊按了按眼角,一脸无奈地道:“虽说半途退席不甚妥当,但既是长辈相邀,侄女也不好回绝,想来长公主也能谅解。一会儿还请大伯娘代侄女向公主解释一番。”
王氏巴不得素珊能离公主府远点,闻言立刻应道:“大娘子快快去,莫让老太太久等。公主这边自有我去说。”
说着话,又亲自将素珊送出门,待见她领着两个丫鬟上了孙府马车这才转身进院,寻了许嬷嬷,一脸歉意地说起素珊离去之事。
内院的静德长公主得知消息时,幼子已将将用药汁沐浴过,痛痒大减,难得地安睡过去,听说素珊去了孙家,急道:“那明儿她还去不去会汤山?”
许嬷嬷连忙劝慰道:“公主莫急,那孙家是倪家大娘子的娘舅家,老太太打发人来接,不说大娘子不好回绝,便是国公府也说不得半个不字。奴婢见倪家大娘子并非轻诺之人,便是稍有延误,想来也耽误不了两天。难得她医术高明,小公子才用了一剂药就有此奇效,连用数日必能好上大半。”
长公主不是蠢人,先前不过是因为事关幼子安危这才失了分寸,而今被许嬷嬷一提醒,她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无奈道:“嬷嬷说的是,好歹涵哥儿有了好转,不似先那般痛苦,便是多等两日也等得。我也是关心则乱,不然,若真不知进退地惹恼了倪家大娘子,少不得还是涵哥儿受罪。”说罢,又吩咐下去叮嘱会汤山田庄的下人仔细候着,并不遣人去孙府催。
待宴席过后,王氏领了素彩、素欣告辞回府,素珊不在,王氏便独坐了前头的马车,二娘与四娘跟在后头,不想马车将将开动,公主府里忽有一侍女急急忙忙追出来。
因王氏走得快,来不及拦,那侍女遂屈身朝素彩与素欣道:“公主使奴婢挖了一株白茶树赠予大娘子,不想娘子竟先走了,还请二位娘子将花树转交与大娘子。”说话时,仆役们已抬着一株白茶树到了门口。
那白茶树个头并不高,种在一个白瓷青花的大花盆里,枝叶繁茂,鲜花怒放,竟比素珊大老远从南齐运过来的那些还要开得好些。
素彩绞紧了手里的帕子,面色如常地柔声应下,又招呼马车后的侍卫们将茶花树放好,这才放下帘子告辞离去。
连氏先是一愣,旋即立刻欢喜起来,眼睛微微泛红,声音里也带了一丝哽咽,“好孩子,你竟晓得我。”
素姗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侄女听太婆婆提过,说连姨与母亲是好友。我在秣陵时,连姨还托人给我送过衣服。只可惜那会儿我在庵堂里住着,等下山时已经过了小半年,衣服都小了。”
“庵堂?”连氏一愣,正待再发问,却有人打断了她的话,许嬷嬷领着两个丫鬟客客气气地上前朝素姗行礼,又一脸殷勤地道:“可是镇国公府的大娘子?长公主有请。”
王氏眉头一皱,脑子里有些念头一闪而过。素姗微微一怔,抬头朝王氏看了一眼,眉头一挑,很快又笑起来,点头道:“烦请嬷嬷引路。”
待她走远,连氏这才不解地朝王氏问:“大娘子回京这才多久,怎么就见过长公主了?”
王氏喃喃道:“并未见过。”
连氏愈发地惊疑,“若是没见过,那长公主为何要单独唤大娘子去说话?莫不是——”
她猛地捂住嘴,一脸的紧张。长公主膝下还有个幼子,今年将将才十八岁,自幼聪明伶俐,英俊斯文,更重要的是还尚未婚配。这长公主忽然召了素姗过去,莫不是相中了她?
连氏急得直跳,将王氏拉到角落处仔细与她说起此事,罢了又急道:“这桩婚事你可千万莫要应了。”
王氏见她为了大娘子如此焦心,甚是感动,赶紧抚住她的手柔声道:“二太太莫要急,我们家大娘子尚在孝期,便是长公主相中了也不好上门去提亲的。再说了,公主府门第高,那位小公子又素有才名,便是公主也娶得到,又怎会相中大娘子。”
虽说素姗是国公府嫡出,可到底自幼丧母,且三爷名声又不好,便是嫁妆再多,也比不得别的公侯千金。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连氏急道,她朝四周看了看,确定无人注意到自己,这才凑到王氏耳边低声道:“小公子身患恶疾,不止毁了容貌,连性情也大变,大娘子如何嫁的。”
“恶疾?”王氏猛地一拍脑袋,“坏了!”她折身便要去追,不想才走了几步就被几位相熟的贵妇拉住,东家长李家短地开始聊天,一时间竟是走不开身,直急得她出了满头大汗。
至于二娘与四娘,这还是头一回来公主府,难免有些紧张,好在公主府的丫鬟们很是伶俐,伺候得甚是殷勤。赴宴的各家千金虽瞧不上她俩的身份,却也不敢在公主府大放厥词,故虽有些怠慢,但终不至于言语相欺。
…………
再说素姗这边,她随着许嬷嬷一路到了内院,大公主早侯在花厅里,见她进屋,竟亲自起身相迎,牵着她的手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柔声道:“到底是国公府的大娘子,这通身的气派岂是寻常人可比的。我一眼瞧着就很是喜欢。”
素姗虽是头一回见长公主,却也不紧张,笑着回道:“长公主头一回见我,不晓得我的性子,其实是最无羁放肆的,断比不得京城里的娘子们端庄大方。等我出了几回丑,恐怕长公主就不喜欢了。”
长公主摇头道:“我素来不喜欢女孩子家太过拘束,年纪轻轻的整天端着架子绷着脸,倒似个无趣的老妇人,哪有半点少年人的风采。似大娘子这般就极好……”
她有求于素姗,自然是捡着好听的话说,将素姗好生吹捧一番后,总算切入了正题,犹犹豫豫地小声问:“我听说,大娘子曾拜在慈心师太门下学医?”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素姗早猜到她有所求,半点也不意外,也不推脱,笑笑着径坦然回道:“是学过些皮毛,不甚精通,不敢以师太弟子自称,生怕玷污了师父的名声。长公主不是外人,晓得也就是了,可莫要传出去说给外人听,不然,师父回来要骂人的。”
“慈心师太可还在秣陵?”长公主疾声问。
大娘子却摇头,“师父自去年年初便出门云游,这会儿不知是在南齐,还是在西疆,也不晓得什么时候回来。”
长公主本欲求素姗修书请慈心师太回京,但闻连她也不知晓慈心师太的影踪,不由得颇是失望。素姗见状,不由得低声问:“公主可是身子有恙?不如让我给您看看?我虽学艺不精,但多少也知道些皮毛,寻常病痛却难不倒我。”
长公主见她一双眼睛清澈闪亮犹如山涧清泉,半点杂质也无,心中倒是生出些酣然来,尴尬地小声道:“不是我,是——犬子。”
虽说大梁民风开放,但让国公府未出阁的娘子给个年轻男子看病——这事儿若传出去,多少还是有些不妥当。
素姗微觉意外,眨了眨眼睛,有些犹豫,歪着脑袋想了一阵,一会儿又抬起头,正色朝长公主道:“正所谓医者父母心,既是治病,自然以性命为先。我若果真治得了公子的病,又怎好碍着什么名节无动于衷,岂不是害了公子的性命。”
长公主见她一脸端肃,双目清澈平和,便知这小姑娘心思纯正,唯有一片治病救人的心肠。
人家小姑娘都如此坦然,长公主愈发地觉得愧疚与尴尬,遂起身拉了她去幼子院中。
她二人尚未进院,早有侍女进屋通报,不想将将走到院中,就听得“砰——”地一声脆响。
素姗一愣,与此同时,又有几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屋里扔出来,长公主大惊,便要撒腿朝屋里冲去。素姗却拽紧她的手朝左边轻轻一拉,那东西便擦着长公主的衣襟砸在了地上,发出“砰——”地一声响。素姗定睛一看,竟骇然是一方砚台。
若是被这玩意儿砸中了,少不得要落得个头破血流,这位小公子的性子也未免太暴躁了。
长公主也认出了地上的东西,后怕地抚着胸口朝素姗道了声谢,话刚出口眼泪已流了满颊,哽咽道:“我的儿啊——”
素姗见她哭得伤心,心中也有些不好受,老老实实地守在长公主身边不说话,眼睛却不住地朝屋里瞄去,见那黑漆漆的屋里也隐隐传来呜咽之声,心知那位小公子定是病的不轻,方才愤懑不平的心思也渐渐平和了下来。
长公主生怕儿子发狂伤了素姗,便请素姗先侯在院中,自己先进屋与幼子好生劝说。
“……又是哪里来的庸医,除了每日里给我灌那些苦胆汁,又有何法?我宁可就这么死了算了……”少年人蒙着脑袋躲在被子里小声地哭,直把大公主哭得肝肠寸断。
“我的儿,这回……这回的大夫不一样,不是太医院的人,是母亲费了老大的力气请来的药王谷的传人,你且让她看看,说不准就能治得好呢?你还记不记得去年太后娘娘心疾突发,太医们束手无策,正是慈心师太出手救了她。母亲这回请来的就是慈心师太的亲传弟子,岂是太医院那些庸医可比的……”
长公主劝了一阵,见幼子终于没再出声反对,遂壮着胆子低声让侍女去请素姗进屋。
这少年人的卧室一片昏暗,只在墙角的案几上燃了盏豆大的灯,素姗有些不习惯,低声吩咐道:“掌灯到床前来。”
那侍女微一犹豫,低头朝床上的少年人看了一眼,见他没出声,这才低声应下,很快的,便端了两支儿臂粗的蜡烛进屋。屋里顿时敞亮了许多。
“我要先把脉,烦请公子伸手。”那少年人从头到脚都蒙在被子里,连一丝皮肉都瞧不见,素姗有些头疼,想了想,又柔声补充道:“我能看看你身上的患处么?”
那少年人先是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从被子底下伸出一只手来,素姗示意侍女把灯靠近些,自己则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他脉搏处。长公主双拳紧握,紧张地看着素姗的脸,想要开口问,又生怕打扰了她,好几次欲言又止。
素姗把完了脉,面上一片凝重,眉头微皱,仿佛遇着什么难题。尔后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将那少年的袖子往上挽了一截儿,露出他削瘦而狰狞的小手臂。借着灯光,素姗清晰地看见这小手臂上竟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指甲大小的红色水疱,一个连着一个,让人一眼看出就不由得浑身发麻,更可怕的是,其中有些水疱竟已破裂,隐隐流出脓来,散发出一股恶臭。
“疼吗?”素姗小声问。
“废话!”那少年人躲在被子里厉声骂,声音却是一片嘶哑。
素姗依旧沉着,继续问:“痒不痒?”
少年人又骂,“长在你身上试试?”
“到底痒不痒?”素姗又问。
“痒!”那少年人都快哭了。
“都长在哪些地方?”
少年人这回不说话了,一旁的长公主赶紧回道:“身上,脸上,到处都长着。”
素姗皱了皱眉头,仔细问:“脸上、手脚、四肢、耳后、腰腹、后背、臀部……具体一些。”
长公主愣了一下,转过头去看向一旁的侍女。那侍女赶紧回道:“除了胸口与后背,别处都有。”
素姗“哦”了一声,皱着眉头开始冥思苦想,过了好一会儿,才一脸凝重地朝满怀期待的长公主道:“应是中了毒。”
“中毒!”长公主脸色大变,腿一软,整个人险些跌倒在地,哭道:“中毒?我儿素来与人为善,怎么会有人下毒害他。天呐——呜呜——”她只当自己儿子中了剧毒,顿时就慌了神,眼泪哗哗地往下掉,一副天都快要塌下来的样子。
床上的少年也微微发抖,显然吓得不轻。
素姗哭笑不得,赶紧将长公主扶起身,柔声劝道:“殿下您别急着哭,公子虽说是中毒,可也没说无药可救。你放心,他死不了。”
“有……有救?”长公主的眼泪立刻就止住了,慌忙起身,拿着帕子三两下将脸颊的眼泪擦干,不敢置信地吞了吞口水,“大娘子能救他?”
她自幼长在宫廷,见多了毒物害人的事儿,那些下毒害人的,唯恐杀不死人,用的都是无药可解的剧毒,便是以前的太医们也少有能解毒的,更不用说现在这群庸医了。所以她一听得幼子中毒,只当是无药可医,这才吓得慌了神。
素姗又问:“公子这病是什么时候发的?发病前都去过什么地方?”
长公主想了想,正色回道:“怕不是有一个月了,涵哥儿去了一趟城外的温泉庄子,回来后没两天就开始浑身不舒坦,尔后就开始发病。莫非他是在田庄里中的毒?”
素姗并不回话,只低声道:“我看这症状倒像是不慎沾染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具体到底中了什么毒还得我亲自跑一趟才能确认,至于公子这边,且暂先开两个方子缓着,等知道到底中了什么毒这才好对症下药。”
她虽不曾打包票说一定能治,但面上一片平静自信,显然这对她来说并非疑难杂症。长公主见状,心中稍定,赶紧吩咐侍女准备文房四宝。
素姗略一思忖,便飞快地拟了两个方子递给长公主,又吩咐道:“上头的这个煮水沐浴,每日一次,可缓解疼痛搔痒。下头的这个煎水内服,也是每日一次,三两日便可见效。”说罢,她又瞥了床上的少年人一眼,补充道:“公子放心,此药不苦。”
床上的少年人抖了一抖,没作声。
长公主连忙将方子递给身边的侍女吩咐她赶紧去抓药,尔后才紧握住素姗的手,感激涕零地道:“多谢大娘子出手相救,若不是有你,我儿这病还不知要拖到几时。”说罢,她又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我那庄子——”
“公主的温泉庄子可是在城东的会汤山?我们家也在那边有个庄子,不如明日我借口去田庄小住折道去公主田庄去仔细探看,若能寻到那致毒之物,也好早些解了公子的苦楚。”
长公主眼泪都快下来了,握着素姗的手已是哽咽无语,呜咽了半晌,这才道:“真不知该如何多谢大娘子。”
素姗笑道:“既然学了医,治病救人便是本分,公主不必客气。”
她说罢,忽想起什么,盈盈一笑,道:“公主若真要谢我,不如把您院子里那株白茶花赏了我吧。那花儿饲养得精心,倒比我家里头特特从南齐运过来的还要好。”
长公主正愁着不知该如何答谢她,不说区区一株白茶花,便是她开口要黄金千两也不说二话,闻言立刻吩咐侍女将院中那株白茶挖出来装好,等素姗回府时送去国公府。
二人说了几句话,王氏终于寻了过来,素姗不好久待,这才告辞离去。长公主亲自送她出门,王氏见状,心中愈发地不安。倒是她身后的翡翠目光微闪,素姗朝她微微颔首,翡翠会意,嘴角缓缓勾了起来。
☆、第三章
素珊倒也不瞒着王氏,从内院一出来,便将给长公主幼子治病的事说与她听,王氏虽早料到如此,可真正听在耳中却难免有些气恼,忿忿道:“大娘子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怎么好随意给人治病,静德长公主岂不是故意为难。”
素珊却是不以为然,摇头道:“昔日师父收我为徒时便提醒过这些,我若是碍着名声不肯救人,岂不是坏了师父的名声。”
王氏晓得自己劝不动她,便想着等回府后再禀告婆婆,由国公夫人定夺,遂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后,领着素珊去了花园。园子里早有六七个与素珊年岁相仿的娘子在说着话,二娘与四娘也在其中,见素珊过来,赶紧起身相迎。
虽说与诸位娘子是头一回见面,但大家到底年岁相近,素珊是个活泼亲近的性子,又常随着慈心师太在外走动,见多识广,说的东西也是众人闻所未闻,直把大伙儿的眼睛都给说亮了,尤其是有个名唤杨蔓的娘子,更是一直拉着素珊的手不肯放,啰啰嗦嗦地问个不停。
“……我听说南方冬天暖和得很,连雪也见不着,可有此事?”
素珊摇头笑道:“那得看是什么地方,如是秣陵,冬日里也冷得厉害,一年下来总要下几场大雪。不过城里多少有些绿意,不似京城这边,入冬便一片萧瑟。若说四季如春,恐怕得到南齐之南了,那地儿不仅四季如春,住的房子,吃的东西也跟我们不一样,不过我也没亲见过,只是听旁人说说罢了……”
“她们说话也怪得很,我府里就有个南边来的丫鬟,刚来的时候总叽里呱啦的,一句也听不懂,不过倒是挺好听的。”
“可不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说的就是南边。若是女儿家说起自是软糯动听,可换做男儿来说,却不如官话这般大气硬朗……”
素珊相貌秀美,气度不凡,因自幼在秣陵长大,口音里多少带着些南音,并不难听,反而有种说不出来的温柔韵味,让人心旷神怡。
但素珊也不欲独出风头,说了一会儿,便将话题转到别处,一会儿又有人提议射覆。于是,一群女儿家便热热闹闹地玩了起来。素珊极少玩这个,每每轮到她便信口胡诌,自是猜不中,不想素彩竟是个中高手,五局中竟胜了三局,出尽了风头。
素欣虽不喜素彩,却也晓得轻重,并不在外头刺她,只与身边礼部柳尚书家庶出的三娘子说话,二人性格相投,倒也说得热闹。
宴会尚未开席,王氏又寻了过来,说是孙家老太太将将从庙里回来,非要见外孙女.孙家老爷无奈,只得派了人去国公府接人,到了府里才晓得素珊来了公主府,遂又辗转到了这里。
“太婆婆派了人在门口等着?”素珊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她虽未见过孙家老太太,却不止一次地从□□母口中听说过那位老太太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若是接不到人,恐怕孙大老爷也没法回府交差的。
“大伯娘,”素珊按了按眼角,一脸无奈地道:“虽说半途退席不甚妥当,但既是长辈相邀,侄女也不好回绝,想来长公主也能谅解。一会儿还请大伯娘代侄女向公主解释一番。”
王氏巴不得素珊能离公主府远点,闻言立刻应道:“大娘子快快去,莫让老太太久等。公主这边自有我去说。”
说着话,又亲自将素珊送出门,待见她领着两个丫鬟上了孙府马车这才转身进院,寻了许嬷嬷,一脸歉意地说起素珊离去之事。
内院的静德长公主得知消息时,幼子已将将用药汁沐浴过,痛痒大减,难得地安睡过去,听说素珊去了孙家,急道:“那明儿她还去不去会汤山?”
许嬷嬷连忙劝慰道:“公主莫急,那孙家是倪家大娘子的娘舅家,老太太打发人来接,不说大娘子不好回绝,便是国公府也说不得半个不字。奴婢见倪家大娘子并非轻诺之人,便是稍有延误,想来也耽误不了两天。难得她医术高明,小公子才用了一剂药就有此奇效,连用数日必能好上大半。”
长公主不是蠢人,先前不过是因为事关幼子安危这才失了分寸,而今被许嬷嬷一提醒,她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无奈道:“嬷嬷说的是,好歹涵哥儿有了好转,不似先那般痛苦,便是多等两日也等得。我也是关心则乱,不然,若真不知进退地惹恼了倪家大娘子,少不得还是涵哥儿受罪。”说罢,又吩咐下去叮嘱会汤山田庄的下人仔细候着,并不遣人去孙府催。
待宴席过后,王氏领了素彩、素欣告辞回府,素珊不在,王氏便独坐了前头的马车,二娘与四娘跟在后头,不想马车将将开动,公主府里忽有一侍女急急忙忙追出来。
因王氏走得快,来不及拦,那侍女遂屈身朝素彩与素欣道:“公主使奴婢挖了一株白茶树赠予大娘子,不想娘子竟先走了,还请二位娘子将花树转交与大娘子。”说话时,仆役们已抬着一株白茶树到了门口。
那白茶树个头并不高,种在一个白瓷青花的大花盆里,枝叶繁茂,鲜花怒放,竟比素珊大老远从南齐运过来的那些还要开得好些。
素彩绞紧了手里的帕子,面色如常地柔声应下,又招呼马车后的侍卫们将茶花树放好,这才放下帘子告辞离去。